楊仁宏
【摘要】學習任何知識都需要閱讀,閱讀是一切學習的基礎和前提,是學生獲得知識的重要工具。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本文探討了“師生共讀”活動,通過增加學生閱讀學習時間、增強學生閱讀獲得感、增強學生的存在感、提升閱讀技能、促進學生之間平等交流五個方面,有效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關鍵詞】師生共讀;閱讀習慣;教學策略
學習任何知識都需要閱讀,閱讀是一切學習的基礎和前提,是學生獲得知識的重要工具。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然而,閱讀也是令很多學生頭疼的事情。筆者作為多年來一直奮斗在教育一線的語文教師,曾想盡辦法,試圖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有些方法事倍功半,有些方法鮮有成效,有些方法效果顯著,其中“師生共讀”是一種比較有成效的閱讀方法。
一、創(chuàng)造師生共讀機會,增加學生閱讀學習時間
學生白天大多數(shù)時間都在學校里度過,除去正常的上課時間,還有大量的自習時間和課外活動時間。尤其是筆者所處的寄宿制學校,學生24小時在學校學習生活,僅早自習、下午自習、晚自習就有4個小時左右。作為班主任,筆者也常常需要上自習課。于是,筆者在自習課上發(fā)起了“師生共讀”活動。由于讓學生回家自己進行課外閱讀往往無法保證效果,回家后的課外閱讀成效不僅取決于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還取決于家長的監(jiān)管水平和家庭的讀書氛圍。而在班級里開展閱讀活動就不一樣了,在教室里你讀、我讀、大家讀的讀書氛圍里,學生會很快進入閱讀狀態(tài)。尤其是小學生,教師和他們一起閱讀對他們有很大的激勵和示范作用,讓他們對閱讀的內(nèi)容更加感興趣,能更快速、專注、高效地開展閱讀。
二、勤于贊揚欣賞,增強學生閱讀獲得感
教育心理學上的“皮格馬利翁效應”(又叫羅森塔爾效應)證明,教師對學生產(chǎn)生期望,學生就會朝著教師的期望去努力,這就是贊揚、期望和欣賞的激勵效用。同學的認同和羨慕、教師的贊揚和鼓勵,小小的獎品、薄薄的獎狀,都能帶給學生巨大的成就感和喜悅感,都是學生走向成功的力量源泉。在師生共讀過程中,筆者常常采用這些肯定和贊許學生的口頭語:“你的想法很新穎!”“你對這篇文章的理解很透徹。”“雖然有些偏差,但總體還是不錯的?!被蛘哂弥w語言表達對學生的關注和贊許,比如對專注的學生微微一笑或者輕輕點頭,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熱情和積極性。同時,不只是表揚單個學生,分組閱讀的時候還會統(tǒng)一表揚一組學生,全班表現(xiàn)比較好的時候,也會進行集體表揚,以增加學生的班級歸屬感、榮譽感和自豪感,更能激發(fā)學生對集體閱讀的熱情和興趣,同時,促使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關系更加密切。通過師生共讀,學生進行閱讀的時間和熱情變得更加持久,閱讀能力也逐漸提高,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三、認真傾聽點評,增強學生的存在感
在師生共讀活動中,筆者往往會精心挑選一篇美文或一個精彩片段,努力琢磨作品的感情,把握朗讀基調(diào),朗讀時力求聲情并茂,以感染班里的每一位學生。同時,筆者要求學生提前準備一篇文章,在課堂上進行分享誦讀,讓學生之間相互點評。每日一讀,讀到精彩之處,學生或嘆或詫,或喜或憂,情躍于表,這是語文課堂教學中很難達到的效果。教師每天這樣帶領學生輕松愉悅地讀上一節(jié)課,一個月、一個學期……漸漸地,學生對讀書有了興趣。如此閱讀讓他們對文章有了形象生動的感性認識,對以后的深入學習有著極大的好處。引導學生帶著興趣閱讀,讓學生意識到閱讀是我們獲取信息的方式,閱讀就是讀一個故事、欣賞美文、獲取信息等,而并非只是為了閱讀而閱讀。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和主動性,對今后提高學生對文言文的閱讀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轉變閱讀理念,提升閱讀技能
目前,很多語文課堂教學模式都比較落后。教師在教授課文時,往往先從字詞的學習開始,然后到段落的理解,再到文章中心思想的總結,最后再進行課文寫作手法的分析。一學期下來,教學方法不斷重復、毫無新意,這使學生失去了對閱讀的興趣。其實在文章的閱讀中,信息處理有兩種模式:自上而下模式和自下而上模式。讀者使用自下而上模式時,往往按照字、詞、句、篇的方式進行。而自上而下模式則恰恰相反,讀者在閱讀文章時先了解主題和結構,并通過文章中的高頻詞、關鍵詞、插圖、首段、末段對文章有一個大概的理解,再通過逐段仔細的閱讀,進一步深入了解文意,最后學習文章中的生詞生字。在引導學生進行閱讀時,為了提高效率,應該指導學生使用自上而下的閱讀模式進行閱讀。這首先要求教師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無論在師生共讀還是課文教授過程中,都不應該以學習生字生詞、修辭手法為目的,而應該以理解文章、領略美感為目的,在充分了解文意的基礎上,再著重學習文章中出現(xiàn)的生詞生字、寫作手法和表達技巧等。
五、加強合作學習,促進學生之間平等交流
在師生共讀的過程中,教師不但要注重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還應注重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實際上,同齡伙伴之間的相互交流和評價對學生自身有很大的幫助,因為學生更容易模仿同齡學生的優(yōu)秀行為,接納同學的觀點。閱讀結束后,教師應該把學生的自評與互評權交還給他們,激發(fā)其活躍的主體意識,增強他們的存在感,感受班集體內(nèi)平等、和諧、信賴的自由氛圍。學生之間的評價,雖然語言是兒童化的,但情感卻是真切的,盡管有時不一定很準確,但總是實事求是的。通過師生共讀和相互點評,可以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增強學生信心,激發(fā)課堂的活力,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再一次梳理自己的思路,明確自己的思想。同時,這樣的教學方式充分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始終是學生做主角,極大地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探究興趣,使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保持活躍和熱情,使語文課堂呈現(xiàn)無窮的活力與魅力。定期進行閱讀匯報交流或展示課來檢驗學生閱讀的成果,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在閱讀中的感受、體驗和成果,教師只要起到穿針引線的輔助作用或擔當活動的主持人即可。閱讀匯報課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詩歌、朗誦、繪畫、表演……在課堂上,學生不僅動手、動嘴、動腦、動心,在掌握讀書方法的同時融入了自覺讀書、興趣盎然的氛圍中,使自己的理解、思維、言語和表達等諸多能力得到更大的提高。
【參考文獻】
張小學.在數(shù)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策略[J].名師在線,2018(35):72-73.
李偉.論教師的態(tài)度對學生成長的影響[J].語數(shù)外學習(初中版中旬),2013(05):71-72.
邵雪連.在教與學的互動中提升學生閱讀能力[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9(02):81.
趙玉艷.試論小學語文教學應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科技展望,2016,26(2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