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富英
摘要:一位教育家說:“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可能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堅持寫三年教學反思,就可能成為名師。”當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也曾說過:“作為教師,每天一反思,十年后必成大器?!笨梢姡鳛橐粋€教師堅持寫教學反思是多么重要。那教學反思是什么呢?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批判了考察自我的主體行為表現(xiàn)及其依據(jù),通過回顧、診斷、自我監(jiān)控等方式,或給予肯定與強化,或給予否定與修正,從而不斷提高自身教學效能和素質(zhì)的過程。教學反思的內(nèi)容是多方面的,如教學內(nèi)容的反思,教學目標的反思,課堂教學的反思,教學方法的反思,學習效果的反思等等。
關(guān)鍵詞:反思;教學;英語
新課程要求教師不僅要成為教學研究的主體,而且要成為反思的實踐者。以下是幾則教學反思案例:
案例一:如何在假期后讓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
暑假結(jié)束,新學期開始。學生返校已經(jīng)有一周多了,但是學生的狀態(tài)并不是很好。上課精力不能高度集中,做題不在狀態(tài)。放假前,為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預習復習習慣,督促學生利用好時間,引導學生過一個健康、充實、有規(guī)律、有意義的暑假,我在放假時給每一位同學提出了不同的作業(yè)要求。但是返校后的作業(yè)檢查卻讓我大跌眼鏡。少數(shù)同學能按計劃、認真完成作業(yè),書寫工整,缺做漏做教少,能自主用雙色筆批改、糾錯。大部分同學態(tài)度不端正,作業(yè)質(zhì)量不高,缺做漏做教多,書寫不夠工整,可說是敷衍完成的。針對這樣的情況,我找了不同的同學詢問了原因, 大多數(shù)都覺得假期時間不夠,沒時間完成作業(yè)。時間都去哪兒了呢? 歸根結(jié)底,是因為學生自身的惰性和不能自律。
新學期伊始,到底怎樣才能讓學生盡快收心,盡快進入學習狀態(tài)?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試試看:
(1)注意觀察哪些學生不容易進入狀態(tài),多給這些孩子一些關(guān)注和體貼,用愛心來喚醒孩子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改善不良狀態(tài)。
(2)在進行教學任務(wù)的時候,適當放慢教學進度,這樣不會給孩子造成假期與新學期之間太大的反差。不容易造成學生的排斥、厭煩心理。在課堂里,穿插一些活躍課堂氣氛的環(huán)節(jié),讓孩子知道上課并不枯燥,引導他們體驗學習的樂趣,這樣有利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以最短的時間由入學時的松散狀態(tài)進入緊張活潑的學習中去。
(3)從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實際情況出發(fā),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做好開學的過渡工作。如:可以帶領(lǐng)同學們參加一些有意義的戶外活動或者是集體活動,讓每個人投入到活動中,在實踐活動中帶動大家的興趣,從而讓孩子們感受到新學期的快樂。
(4)同時,也要讓學生有點緊迫感,意識到高二學年英語學習的重要性,讓學生自己能緊張起來。
總之,在老師的引導和指導下,再加上同學們的緊迫意識和壓力,在短期內(nèi)應(yīng)該能滿血復活進入學習狀態(tài)。
案例二:怎樣反思高中英語閱讀課?
閱讀課是教師通過課堂教學培養(yǎng)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有效途徑,每一位老師都特別重視英語閱讀課,重視閱讀技巧,在新高考背景下,還得特別重視核心素養(yǎng)在課堂教學中的落實。那么一堂閱讀課后如何去反思呢?我覺得可以從下面四個方面去自我評價和反思。
(1)思得: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是否能夠運用新課程標準中的理念,以學生為中心,以發(fā)展學生能力為重點,在教學設(shè)計是否強調(diào)了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教育。是否根據(jù)教學的實際情況,能隨時調(diào)整教學方案,臨場發(fā)揮,出現(xiàn)引人入勝的閃光點。通過對英語文章的閱讀,能不能重點培養(yǎng)學生快速查找文章大意和復述中心思想等微技能。
(2)思失:如果對學生參與活動的度注意不夠,individual 活動太多,是否增加了加pair work,group work,讓更多的學生有機會參與活動;對于學生小組討論環(huán)節(jié),是否真正落實了合作學習。
對于討論后的學生展示,是否有評價機制和獎勵機制。
(3)思效:一節(jié)好的閱讀課的所有活動都應(yīng)該圍繞文章topic進行,是否注意了中下層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掌握,兼顧vocabulary,structure 和topic之間的關(guān)系。
(4)思改:對于課堂上的不足之處,如,重難點把握,學生參與度等方面,是否可以盡快找到解決方案。
任何一堂課都不是完美的,教師只有在每堂課后及時的反思總結(jié),不斷探索,不斷學習,才能成長為一名真正優(yōu)秀的教師。
案例三:如何在教學中做到課堂評價用語多樣化?
本周一,市教科所張老師帶領(lǐng)工作室成員對高三英語進行了視導,聽了三位教師的課,課后進行了評課,張老師對高三英語教學提出了建議也表達了期望。張老師提到的教學評價多樣化的問題其實我也注意到了,我自己在教學中就是對教學評價缺乏創(chuàng)新。大多數(shù)教師存在以下問題:
(1)一味批評或是表揚。很多高中英語教師在進行評價時不根據(jù)學生回答問題的情況及學習表現(xiàn)情況靈活選擇辯證的評價,而大多只是一味的表揚或者批評。不管學生回答的對不對,教師只是一味的鼓勵,甚至認為不鼓勵的話學生不會有主動學習的能力。另外一些老師則認為樹不砍不成材,嚴師出高徒,因此對學生大多數(shù)都是批評和訓斥,以保證教師的權(quán)威性。其實這兩種評價方式都過于極端,對于學生的發(fā)展都很不利。
(2)針對性薄弱。高中英語課堂評價的針對性較差,對于學生回答問題及學習中遇到的問題,統(tǒng)統(tǒng)用泛泛的語言評價,比如“good job,wonderful”等,這樣的評價既不能指出學生的問題,更不可能對問題進行針對性的改正和指導,這樣的評價基本上是沒有什么價值的。
(3)評價浮夸?,F(xiàn)階段一些教師為了提高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一般會使用一些比較浮夸的語言或者不切實際的評價,故意渲染,反而讓學生覺得教師的評價過于虛假,言過其實,教師的對學生的贊揚一點都不真實,而且也不會珍惜教師的評價,久而久之,學生就認為教師的評價對誰都是這樣的“夸贊”,學生會對教師的評價更加麻木。
(4)評價用語單調(diào)乏味。評價用語過于單調(diào)和單一,在有些教師的眼中,學生的答案或者回答不是對就是錯。學生的表現(xiàn)不是好就是壞,對于學生的評價也只是定性的贊揚或者批評,幾個常用的評價詞語或者語句已經(jīng)過于乏味和泛濫了,對學生評價沒有針對性和辯證評價的思考。
總之,教學反思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教師走向成熟,走向進步的好“幫手”。受教育不只是學生的專利,作為育人者的教師更應(yīng)該在本職的工作崗位上接受再教育,不斷的進行自我反思,才能夠繼續(xù)完善自己、發(fā)展自己和充實自己,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
參考文獻:
[1]徐劍云.教學反思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作用[J].成才之路,2012(28).
[2] 王靜.談教學反思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3).
(作者單位:四川省安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