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常英
摘 要: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起點和基礎,決定了語文教學的質量,是提高學生語言文字素養(yǎng)的核心點。沒有高質量、高效率的識字教學,就沒有語文教學的科學發(fā)展。所以,識字教育研究是我國語文教育界最重要的課題之一。但在識字教學實踐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因此,需要優(yōu)化小學一年級語文識字教學方法。本文就如何優(yōu)化小學一年級語文識字教學方法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學;一年級語文;識字教學;策略研究
由于識字教學需要學生不斷積累漢字知識,所以為了增加課堂知識容量,小學語文教師選擇了灌輸教學法,準備通過高密度的知識傳播活動來拓展小學生的知識儲備。但是,一年級小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集中周期較短,這種枯燥、乏味的識字教學活動很快便回消磨掉小學生的識字興趣。而且,一年級小學生的認知能力水平低下,所以很難牢固記憶各個漢語知識。如果繼續(xù)堅持教師講,學生聽這一互動結構,那么則無法促使小學語文教學實現(xiàn)有效教學改革?,F(xiàn)代教育提出了以人為本的要求,關注的是小學生的主體需求。因此,一年級小學語文教師要認真分析小學生的認知特點,據此改善識字教學活動的實施方法。
一、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識字
小學一年級最重要的教學任務是識字,課堂上是學生最多接收知識的地方,教師要充分利用好課堂時間,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課前教師需要認真?zhèn)湔n確定教學目標,研究課堂上教授漢字的特點,尋找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在一年級語文教學識字過程中,可以讓學生自主朗讀課文,把不認識的字標記出來,可以詢問周圍的同學,在重點標注大家都不會的漢字。教師可以點名一位學生朗讀課文,將該學生不會的字眼記住,讓其他學生把自己會的漢字朗讀出來,教師可以通過以舊帶新、拆字等方式記住陌生的漢字。最后,我們用學生喜歡的識字小游戲反復學習生字,不斷學習。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看見生字的次數多了,自然就記住了這些生字。學生在課堂上不僅認識了新的漢字,課堂上還創(chuàng)造了輕松的學習氣氛;同時,學生在一次次認識新漢字時也熟悉了漢字的構成規(guī)律。這種學習方式組訓了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知特點,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活躍了學生的滋味,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有一定的效果。
二、講練結合鞏固教學
在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識字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看到漢字除了由一筆一劃構成之外,還具有色彩、畫面等。比如,教師尋找一組象形字,這組漢字由食物圖片到象形字,再演變?yōu)楝F(xiàn)代漢字,演變的過程由動畫的形式展示,具有一定的動感,生動的畫面讓學生對學習有一定的興趣,同時還能調動學生的感官學習。實踐證明,運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識字教學,簡化了思維過程,也減輕了學生記憶的強度,有利于培養(yǎng)良好的認知策略,激起學生主動探索漢字里蘊含的奧秘和漢字世界的樂趣。
剛剛步入小學的學生,他們對一切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因此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更好的學習機會和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引導學生自己動手、參加到游戲活動中,由被動的學習模式轉變?yōu)橹鲃訁⑴c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為學生創(chuàng)造愉悅的學習氛圍,培養(yǎng)他們的意識和能力,在此過程中使學生享受到認識生字帶來的快樂與成功。在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過程中,應該在教授認識漢字的同時要求學生及時進行復習和鞏固已經學習的漢字。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猜字謎的識字教學方法,比如說它小,下邊大,說它大,上邊小;左有十八,右有十八,二四得八,一八得八??梢圆扇∮螒虻慕虒W方式,游戲方式很多,根據教學內容上的區(qū)別,采取不同的形式。根據小學生好奇心強,好勝心強的性格特點,可以由識字教學開展識字競賽,從而調動學生的識字積極性,鞏固教學成果。
三、開發(fā)生活化的識字資源
客觀來講,我國小學生在學習漢字知識時,有著天然的優(yōu)勢,因為他們從小便會借助許多漢字,日常交際也依賴漢語完成。而且,漢語本就是隨著人們的現(xiàn)實生活發(fā)展起來的一門語言文化,難以脫離現(xiàn)實存在。因此,一年級小學語文教師要積極開發(fā)生活化的識字資源,充分利用生活這一資源庫去豐富漢字知識,全面拓展識字教學的范圍與內容,切實優(yōu)化一年級小學生的識字學習效果。
雖然小學語文教材收錄了十分常見的漢字知識,但是卻并不能全面整理出小學生在生活中見到的漢字。于是,教師就可以鼓勵本班學生積極觀察生活中的漢字知識,借此整理漢字課程資源,以便切實豐富學生的漢字儲備。比如,有的學生發(fā)現(xiàn)本校安置了許多標志語,比如小心臺階、保護花草、愛護公共物品等等,還有一些描述花草樹木名稱的名牌。于是,本班學生在練習本上摘抄了這些漢字,猜測了相關字意,由此整理出了豐富的漢字知識,由教師進行了統(tǒng)一指導。另外,教師還可以積極與學生家長溝通,希望他們也能將識字教育滲透于家庭生活中,潛移默化地豐富學生的識字量。比如,有的家長會利用包裝袋去指導學生如何辨別生活常見物品,根據各個物品的名稱進行了識字指導;有的家長則會在特定的活動情境下進行漢字教育,讓學生們自然而然地理解了各個漢字、詞語的意思。如此一來,學生則可時時刻刻學習漢字知識,切實優(yōu)化了識字活動的育人質量。
四、組織多元化的識字實踐
對于一年級小學生來說,如果是與自身現(xiàn)實成長切實相關的知識,他們便會主動學習、自主探究,還能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及時內化。但是,如果脫離了現(xiàn)實基礎,那么小學生則會產生理解障礙、應用障礙,很難產生優(yōu)良的學習感受。對此,一年級小學語文教師要積極組織識字類實踐活動,鼓勵小學生積極將漢字知識應用在自己的學習、生活之中,使其在具體語境下內涵漢字知識,由此完善小學生的知識理解能力。
五、結束語
識字教學活動是一年級小學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也是培養(yǎng)小學生語言能力的基礎,關系著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將直接決定著語文課程的教育質量。因此,一年級小學語文教師要不斷優(yōu)化識字活動的教學質量,根據小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與語文學科的教育本質去組織、完善、優(yōu)化識字活動,促使小學生積極投身于識字學習。
參考文獻
[1]王雪.小學一年級識字教學問題與對策研究[D].海南師范大學,2018.
[2]王號芝.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策略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8.
[3]張素麗.小學識字教學中滲透漢字文化的策略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