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群
【摘要】作為幼兒教育工作者,對于幼兒出現(xiàn)的心理和行為習慣上的問題,我們要善于探究其根源,研究其心理,將心比心,換位思考,站在幼兒角度體會其想法,對癥下藥。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切中問題的要害,從而有利于矯正其不良的心理和行為習慣,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關(guān)鍵詞】多管齊下;攻心為上;優(yōu)點;家庭;班級;故事
作為幼兒教育工作者,我們經(jīng)常會遇到行為習慣不良的幼兒。開始我們或許還耐心地教導,但在多次教導仍沒有出現(xiàn)明顯改善之后,我們部分幼兒教師會以嚴厲斥責來解決。由于幼兒年齡小,不敢對抗老師,會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是,從長遠來講,這種做法危害極大,尤其不利于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
古語云:“善謀者大成于事?!币龅健吧浦\”,對行為不良幼兒來說,要多管齊下,從不同維度想辦法,不能僅僅靠簡單粗暴的方法來解決。孫子兵法曰:“攻心為上?!边@句話對幼兒教育工作者頗有啟發(fā)。我認為,貫穿不同維度辦法的一個核心就是在“心”上下功夫,即對于幼兒出現(xiàn)的問題,要善于探究其根源,研究其心理,將心比心,換位思考,站在幼兒角度體會其想法,對癥下藥。只有這樣做,才能更好切中問題的要害,從而有利于矯正其不良的心理和行為習慣,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下面,我結(jié)合具體案例談?wù)勗鯓印岸喙荦R下,攻心為上”。
一、個案背景
1.幼兒基本情況
阿豪,男,6歲,活潑好動,自控能力差,上課注意力容易分散,喜歡到處亂跑或者扔東西;以自我為中心,容易跟同伴發(fā)生矛盾,稍不如意就大發(fā)脾氣;自理能力和動手能力差,對家長和老師依賴性強;愛表現(xiàn)。
2.幼兒家庭情況
阿豪從小由奶奶帶大,奶奶本身的文化水平低,教育能力不強,對他較為溺愛。父母工作很忙,平時疏于管教。
二、主要問題分析
我認為,幼兒的問題主要是心理或習慣上的問題。古希臘著名學者希波克拉底曾說過:“了解什么樣的人得了病,比了解一個人得了什么樣的病更為重要?!弊鳛橛變航處?,只有先發(fā)現(xiàn)孩子問題的根源,才能給予正確的心理疏導和有效的幫助。通過調(diào)查和分析,我發(fā)現(xiàn)阿豪的心理特點及其成因如下:上課學習不認真,注意力容易分散,從深處說是對學習不感興趣,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平時以自我為中心,容易跟同伴發(fā)生矛盾,愛發(fā)脾氣;自理能力差,自控能力不足,主要是由于家庭教育失當,父母疏于管教;而愛表現(xiàn),說明他有一定稟賦,但卻沒有得到正確引導。
三、具體對策
(一)小優(yōu)點,大作用
人的一個慣性誤區(qū)就是“亮點”很容易被“問題”掩蓋。我們對于一個“問題”小孩,往往看不到他“閃光”的一面。但是作為一名教育者,尤其是對于一名幼兒教育者,發(fā)現(xiàn)每個孩子的優(yōu)點,及時地予以表揚,所起到的作用會大大出乎我們的意料。
我發(fā)現(xiàn)雖然阿豪“問題”多,但卻愛表現(xiàn)。因此,我在一些活動中,請他擔任重要角色,激發(fā)他的責任感,同時讓他有種被信任的感覺。被信任不僅會約束其行為,而且還有助于激發(fā)其潛能。有一次,幼兒園進行跑步比賽,我讓他代表我們班參加,最后他取得了全年級第一名的好成績,獲得了全級小朋友的掌聲和老師們的表揚。在幼兒園交通安全演練活動中,我還請他扮演交通警察,讓他站崗指揮交通。這些活動,不但增強了他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還有效訓練了他的自控能力,讓他學會了遵守紀律和游戲的規(guī)則。
(二)小家庭,大規(guī)則
“孩子的行為是家庭的折射,孩子的成長離不開良好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庇绕鋵τ谛愿裆刑幱谛纬蓵r期的幼兒來說,要想根本上促進他的轉(zhuǎn)變,還得從家庭入手。
首先,我主動聯(lián)系其家長,強化家長的規(guī)則意識,向家長灌輸良好習慣養(yǎng)成的重要性,制定一些基本的行為規(guī)則,幫助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和行為習慣。比如說每天看電視不能超過1小時,9點之前要上床睡覺;當孩子犯錯誤時,一定要表明自己的立場,不姑息、不縱容。
其次,我建議家長,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讓他自己去做。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他的自理能力和動手能力,減少孩子的依賴性。
再次,家園積極交流,攜手共進,針對他的進步,積極聯(lián)系家長,要求家長表揚他,鼓勵他。
最后,建議家長多陪伴孩子,講故事給孩子聽,與孩子一起閱讀,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家有意識地教他學習分享,比如有好吃的和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一起吃。同時利用各種機會教育他控制情緒,不要一不順心就大發(fā)脾氣,積極營建一個既有規(guī)則,又充滿愛心的家庭氛圍。
(三)小班級,大社會
家庭環(huán)境和班級環(huán)境是幼兒成長的兩翼,缺少了任何一個都無法使孩子健康成長。班級對一個孩子來說就是他的社會,老師和同伴的眼神就是社會對他的關(guān)注。
因此,我在班上開展主題活動《好朋友》,教育全班的小朋友:同伴們之間要友好相處,團結(jié)友愛,互相幫助,在整個班級中營造一種友好的氛圍。對于像阿豪這樣經(jīng)常犯錯誤的“問題”幼兒,讓他體會到班集體的友好就顯得更為重要。一方面我和全班的小朋友在平時都平等地對待他,不把他當成一個“問題”幼兒看待;另一方面以好榜樣來教育他,在他犯錯誤時,要求他學習班上表現(xiàn)好的小朋友,幫助他改正錯誤。而且我會多注意觀察他,留意他的點滴進步,當著全班小朋友的面表揚他,帶動全班的小朋友尊重他,信任他,讓他真正地感覺到班集體的溫暖。
(四)小故事,大道理
阿豪平時以自我為中心、容易跟小朋友發(fā)生矛盾的問題,我覺得是目前很多小孩共同具有的問題,應(yīng)當引起重視。因此,針對他的這種情況,我搜集一些講述小朋友之間應(yīng)該如何相處的動畫片,和孩紙們一起觀看。同時,也搜集一些相關(guān)的教育故事,講給孩子們聽,然后提問:故事里講了什么?從這個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啟示?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等等。之后,我會把回答的機會更多地給予他或者有類似問題發(fā)生的小朋友來回答。當他又和小朋友發(fā)生矛盾的時候,就拿出這些故事中的人物或故事情節(jié)來引導他。
小孩更需要的是一種引導,而不僅僅是說教,以故事的形式進行教育和引導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教育效果、反思和收獲
經(jīng)過努力,阿豪小朋友有了很大的進步:學習比以前認真多了,上課能積極舉手發(fā)言;和小朋友之間的沖突越來越少,并且和小朋友發(fā)生矛盾沖突時能主動承認錯誤;自信心和集體榮譽感增強,主動為班集體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整理桌椅,收拾玩具;自理能力明顯增強,在家里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能自己穿衣服,吃飯,洗臉等等;并且還會關(guān)心他人,為奶奶捶背。媽媽生日時,還畫一幅畫送給媽媽……這一切讓家長和老師倍感欣慰。
從該個案可以看出:第一,改善家庭和班級的大環(huán)境,對糾正幼兒學習和行為習慣至關(guān)重要;第二,“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一項長期的、艱苦的工作,必須長期堅持才能取得成功;第三,幼兒存在的問題主要是心理和行為習慣上的問題,對待這種問題,不可簡單粗暴,而要多管齊下,最好在“心”上下功夫,多研究孩子存在問題的原因,換位思考,對癥下藥,矯正其不良的心理和行為習慣,從而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