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家慶 石雅婧
摘? 要:將情感體驗引入藝術衍生品設計領域,分別從本能層面、行為層面和反思層面探討藝術衍生品的設計思路及策略,旨在打破藝術衍生品“照搬原作”的復制衍生形式,為藝術衍生品設計提供多樣化的設計思路,指導其他藝術衍生品的設計實踐。
關鍵詞:情感體驗;藝術衍生品設計;設計方法
基金項目:本文系湖北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化設計研究中心開放基金資助重點項目“基于高溫釉彩視覺肌理的藝術衍生品開發(fā)探析”(HBCY1804)研究成果之一。
目前市面上的藝術衍生品設計多使用“照搬原作”的復制衍生方式,造成創(chuàng)意性不足、設計形式單一等問題。在體驗經濟的時代背景以及人們日益增長的情感需求下,筆者力圖為情感體驗和藝術衍生品搭建方法論聯系,從情感體驗的角度出發(fā),讓藝術衍生品的設計方式更加多樣化。
一、藝術衍生品中的情感需求分析
美國認知心理學家唐納德·A·諾曼在《情感化設計》一書中提出人的大腦活動分為三個層次:本能層是屬于人先天的部分;行為層控制身體的行為動作;反思層控制大腦思考。每一個層次在人的整體機能中都起到不同的作用,每一個層次都有其不同的設計風格[1]。
(一)基于本能層的藝術衍生品設計分析
本能層是先于人的思想意識和思維活動的,是產品第一印象形成的基礎。在本能層體驗過程中,人的感官如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等生理感覺體驗起主導作用。而在藝術衍生品設計中,與這些感覺體驗信息相對應的設計元素是產品的外觀造型和顏色、情境聲音、肌理質感、味道、氣味等。
(二)基于行為層的藝術衍生品設計分析
1.產品的使用功能
因為藝術衍生品既具有視覺元素的審美特性又具有產品設計的內涵,所以作為產品基本屬性的功能性,對于藝術衍生品來說是必不可少的。除了產品基本功能性之外,我們需要考慮的還有產品可用性,在衍生品設計中可以從三方面來評判:衍生品是否容易被使用、使用過程是否高效以及使用過程是否愉悅等[2]。
2.產品的使用樂趣
產品除了特定的基本功能性之外,也可以提供給人多種可能性的樂趣。人可以通過對衍生品功能的使用及交互體驗方式而產生新的樂趣。對于藝術衍生品使用過程中,不同于常規(guī)功能的使用體驗而產生的趣味性也是衍生品行為層次設計的一個重要部分。
(三)基于反思層的藝術衍生品設計分析
反思層與人的意識、情緒、感知和更高級的感覺有關,是人們對于設計產品本身及其環(huán)境所產生的信息、設計內容的象征符號及其意味的理解和體會等所產生的情感體驗。反思層的設計與衍生品設計的內容、文化特性以及使用場景等因素密切相關。
1.引發(fā)思考
在衍生品設計中,設計師需要通過對產品目標用戶群體的深刻分析,有意識地運用某些設計方法賦予產品目標群體可理解的特殊內涵或意義,讓用戶思想與產品內涵意義建立某種聯系,從而引發(fā)用戶情感共鳴。
2.自我實現
人們渴望通過某種方式或物品來展現自己的獨特性,以此獲得環(huán)境中的存在感和他人的認同感,甚至是心理上的虛榮感。衍生品設計可以通過私人訂制,定制專屬于自己的個性化的產品,可以看作是個性的表達、身份的象征甚至是炫耀的資本。在設計中給用戶提供探索自我的工具,最終讓他們憑借自己的能力取得成果。
二、情感體驗視角下藝術衍生品設計方法探究
(一)加強感官刺激
1.造型元素的抽象概括和具象夸張
對于藝術衍生品來說,從視覺方面通過對藝術元素的提煉,通過對藝術元素的抽象概括和具象夸張兩種設計方法進行獨特的外觀造型設計,強化消費者與衍生品之間的感官互動。抽象概括的方式是指通過對原作抽象視覺語言的提取,進行獨特的外觀造型設計,表達出與原作不同的藝術內涵,而具象夸張的方法通常表現為外觀造型的擬人化和幽默化。
2.圖形的解構與重構
圖形語言是一種基本的視覺表現方式,屬于外觀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衍生品設計中圖形設計分兩步,圖形解構和重構。解構是一個分解提煉的過程,在藝術衍生品設計中,設計師對藝術作品的特征進行分析,然后對藝術作品的每一部分進行分解和打散,提煉出具有原藝術作品特征的藝術元素。將其中的某些部分或各部分通過一定的方式和邏輯關系組合在一起,促使原有藝術衍生品的藝術元素轉化為新的形態(tài),并獲得原有藝術語意上的延伸和擴展。因為原有元素組合的多種可能性,對于圖形重構的方式也多種多樣,有連續(xù)、重復、對稱、漸變、對比、調和、節(jié)奏、強調等方式。
3.顏色的提取和加工
與其他產品設計不同,色彩的運用是藝術衍生品是否符合原作意蘊的關鍵點,在設計中不能過分強調感受和象征而失去藝術作品本身的韻味,又不能為了迎合藝術作品而直接使用,最好的提取方式是在提取藝術品顏色的同時,對顏色進行主觀修飾,在不偏離原作的同時更具吸引力。此外,當色彩被賦予了符號的意味,成為人的身份、地位、背景的象征之后,人們對于色彩的情感往往更多的是對其意義產生的情感[3]。所以在進行顏色提取時還應考慮受眾群體的特征,有目的性、針對性地提取顏色。
(二)建立使用愉悅
1.易用——造型與文字指引
在藝術衍生品設計中可以利用造型指引、圖形及文字指引來建立用戶對產品信息的初步感知。圖形及文字指引可以使用戶理解產品功能,使功能看起來更形象、更直觀;造型指引通常表現為衍生品具有識別性的造型語言,用戶通過對獨特形態(tài)元素的分析,產生對產品使用方式的思考(如圖1)。
2.好用——功能上的一物多用
在原有基本功能的基礎上,擴展衍生品的功能,達到“一物多用”,可以滿足消費者對于產品的基本功能需求,又能吸引用戶探索產品的其他功能,使產品適用于不同的使用環(huán)境,或在同一使用場景中產生不同的使用方式,每時每刻都為用戶帶去新鮮感,甚至可以通過創(chuàng)造性的使用,為用戶帶去意外的驚喜(如圖2)。
3.樂用——使用過程中的交互樂趣
在藝術衍生品的使用過程中,有兩種交互方式:第一種是創(chuàng)建用戶與衍生品的互動體驗方式,用戶在使用過程中能通過自身的行為獲得衍生品的反饋信息,兩者之間通過傳遞信息的方式指導衍生品的進一步使用,屬于一個雙向循環(huán)的過程,此方法增加了藝術衍生品本身的趣味性,也能調動消費者使用衍生品的積極性,用戶從這種雙向互動中獲得愉悅體驗。第二種是用戶參與設計的方式,設計師把用戶的使用操作當作衍生品設計中的一部分,在此使用行為發(fā)生過程中,常常由設計師提供標準化的設計模版,讓用戶按照設計模板參與組裝,或者預留一定的DIY空間,讓用戶參與進來,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進行設計。這一參與方式屬于單向體驗過程,用戶需要充分調動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去完成這一體驗過程,用戶可能在此過程中獲得愉悅,也可能是自己的創(chuàng)造成果造就的愉悅。
(三)反思層面上的情感依附
1.符號語意與象征功能的運用
衍生品設計中,視覺語言的象征往往與外觀造型與圖形內容有關。而產品的外觀及圖形象征主要是通過類比、隱喻或象征的手法來傳達信息。類比手法在藝術衍生品中大致可分為兩種,分別為擬人類比和仿生類比[4]。隱喻的手法在衍生品中可分為三種方式:第一種是模仿[5];第二種是暗示的手法[6];第三種是聯想的手法。象征性手法,在衍生品的造型中象征主要分四方面,分別是技術象征、檔次象征、安全象征以及文化象征[7]。具體的設計手法以及實現方法如表1。
2.增加敘事性元素
敘事的本質是信息交流,在設計中,我們可以通過形象、聲音、賦予作品名稱等綜合要素來講敘述故事。藝術衍生品設計的敘事性常表現為作品本身的故事背景表達。設計方法分兩種:一是將消費者表達的故事經歷生成敘事文本,其中包括人物、事件、地點以及心理活動;二是通過對其情感特征的分析,選擇相應情感意境的藝術作品進行分析,分別提取造型、圖形、顏色等藝術特征,結合消費者及藝術作品的實際情況,選擇衍生表現形式,可以為角色扮演、情景表演等方式,最終的衍生品可以是照片、音頻或者是私人定制的具有紀念意義的手工制品。設計方法步驟如圖3。
3.體驗中的自我實現
反思層面的自我實現,是先于意識層面的互動體驗,組裝方式包含在內,并不僅限于能動性的組裝物件,還保持藝術衍生品的開放性和自主性,在制作的過程中需要用戶獨立思考、獨立作業(yè)才能完成體驗,由此才能滿足消費者對于個性化和自我價值的追求。在這樣的互動過程中,消費者可以有十足的自主權,有很大的創(chuàng)作空間,能極大地滿足用戶個性化的需求,為用戶帶去自我實現的情感體驗。
三、結語
多層次的情感體驗為設計師提供了多種創(chuàng)意可能性,若想使衍生品從情感體驗的角度給消費者帶來愉悅的感受,就要重視每一個層次的設計,有的設計甚至要做到情感體驗三層次的相互交融。設計師在進行衍生品設計時,應明確想讓消費者體驗哪個層次的情感,在進行設計時可以根據設計對象的功能、屬性、檔次、以及目標用戶的特征、偏好等因素進行組合方法選擇。用不同的手段進行衍生設計才能達到目的。
參考文獻:
[1]諾曼.設計心理學3:情感化設計(第2版)[M].何笑梅,歐秋杏,譯.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2]蔡霞.可用性設計的應用與發(fā)展趨勢[J].包裝工程,2017(22):184-191.
[3]柳沙.設計藝術心理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4]劉曉紅,韓彤,朱倩.探討基于類比思維的產品設計方法[J].現代裝飾(理論),2015(8):106.
[5]趙越陽,毛宏萍.隱喻與轉喻在產品設計的運用[J].設計,2015(5):65-66.
[6]宋文娟,楊永發(fā),王坤茜.產品設計的符號隱喻修辭方法研究[J].包裝工程,2015(16):91-94+103.
[7]戴依含.基于視覺思維的產品設計象征性表現研究[D].景德鎮(zhèn):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2009.
作者簡介:管家慶,博士,武漢大學城市設計學院教授。研究方向:藝術設計教學與研究。
石雅婧,武漢大學城市設計學院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