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晨薇
摘 要:奧運會作為全球體育界備受歡迎的盛事,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標志,它不僅將體育運動的多種功能發(fā)揮得淋漓盡致,影響力遠遠超出體育的范圍,而且在當代世界的政治、經濟、科技等諸多方面也產生了一系列不容忽視的影響??墒牵哪昱e辦一屆的奧運會,這個以往令人心馳神往的“掌上明珠”,如今卻成為“燙手山芋”,落得無人申辦的尷尬境地。因此,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和邏輯分析法從幾個方面對當前奧運會所面臨的申辦危機進行分析,結合其自身特點和外部環(huán)境,提出理性選擇申辦奧運會的宗旨;旨在推進大型體育賽事的市場化運作和多元化發(fā)展,為現(xiàn)代奧運會的改革發(fā)展奠定一定的理論基礎。
關鍵詞:奧運會;申辦危機;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G80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1002-7475(2019)05-156-01
1前言
從古代奧運會到現(xiàn)代奧運會的一路改革與發(fā)展,在其中續(xù)寫古奧運輝煌的同時,也在申辦和賽事組織等諸多方面爆發(fā)出一些丑聞,使其陷入了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困境。而四年才舉辦一次的奧運會,自從2008年中國舉辦北京奧運后,倫敦奧運、里約奧運逐漸陷入一定的困境,引起民眾的吐槽與不滿。然而,2024年夏季奧會申辦城市的逐個退出,使得2024年和2028年的奧運會存在定點等額當選的可能,未來甚至面臨無人接盤的風險。因而,本文通過對奧運會申辦遇冷的原因進行探討,進而促進奧運會的改革與發(fā)展,提供相應的策略。
2奧運會申辦遇冷的原因
2.1申辦熱情大不如前,民眾意見成為各國是否申辦的重要因素
奧運會作為全球體育界矚目的賽事,其影響力是各國提升國際形象、展示國家綜合實力的平臺,是各個國家都爭取展示各自形象的舞臺。但自2014年以來,舉辦大型體育賽事似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瓶頸”,各國對大型體育賽事(特別是奧運會)的申辦熱情已大不如前,尤其是在奧運會舉辦權的爭奪上面,如2013年,日本東京成功獲得2020年夏季奧運會的舉辦權,但日本國內民眾的支持率還不到65%,與申辦2008年奧運會時中國民眾支持率90%相比,差距較為明顯。以上的種種跡象表明,各國對于舉辦大型體育賽事(特別是奧運會)的熱度急劇減小,而在決定是否申辦賽事的問題上,將更加尊重民眾的意愿,可見,尊重民眾的意見已經成為各國決策事項的重要依據。
2.2申辦國退出申辦頻繁,政治、文化等因素使奧運會的吸引力受到嚴重沖擊
事實證明,當前的諸多大型體育賽事正遭受嚴峻挑戰(zhàn),昨日大家競相爭搶的香餑餑,如今已變成了燙手山芋,這是造成奧運會申辦遇冷的原因之一。而早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由于政治原因,奧運會被各國一次次地抵制,主要原因是東、西方兩大政治、經濟集團的利益沖突和種族歧視問題所帶來的矛盾,這將會加大奧運會的主辦風險,成為奧運會申辦“遇冷”的重要因素。
2.3賽前高昂的賽事投入,而賽后場館利用率低、維修成本高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舉辦大型體育賽事需要的前期投入花費越來越多,從美國的洛杉磯奧運會開始,商業(yè)贊助成為奧運會資金的重要來源,奧運會商業(yè)化使其擺脫了經濟上的困境,但同時也影響奧運會賽事的正常運行;此外,除了賽前高昂的收入,賽后體育場館的維護、利用也是各國亟須解決的問題。因此,賽前場館如何籌建,賽后如何經營、管理成為阻礙體育賽事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因素,也是造成大型體育賽事奧運會申辦遇冷的原因之一。
3應對奧運申辦遇冷的相關策略
3.1追求以“尊重民眾意見”為核心的辦賽機制,可以允許和其他國家一起聯(lián)合辦賽,提倡理性申辦。
2014年越南政府放棄承辦亞運會的決定宣布之后,越南《青年報》報紙頭版標題是“一個贏得人心的決定”。盡管他們失去了辦賽機會,但贏得了民心。舉辦國應以“尊重民眾意見”為核心,鼓勵民眾參與,最終通過舉辦賽事創(chuàng)建一個和諧、民主的社會環(huán)境。而且未來的奧運會也將出現(xiàn)聯(lián)合主辦的可能,這樣更加符合奧林匹克促進人類發(fā)展的精神。
3.2做好賽前預算,降低辦賽風險,創(chuàng)新辦賽模式,提升賽事吸引力
比賽的投入與收益,對國內經濟和社會的影響等一系列問題都需要解決,如果處理不當,奧運會就會成為最好的反面樣板。因此,在決定申辦奧運會前,國家應預估賽前所需的資金,進行科學評估,降低辦賽風險;有時一味地追求高大上,對奧運會的發(fā)展會存在一定的誤判,要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加強體育賽事的吸引力。因此,舉辦國應提高賽事的管理水平,更新管理理念和學習相關的辦賽經驗,同時更應創(chuàng)新辦賽模式,在賽事的項目遴選、商業(yè)開發(fā)等方面開展實踐調研,不斷推動奧運會冷門項目的自我更新,加強熱點賽事和體育明星的商業(yè)包裝,共同提升賽事的吸引力。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想通過奧運會來吸金已難以實現(xiàn)。所以各國在面對當前奧運申辦遇冷的情況下,不僅要從自身找原因,更希望國際奧委會能從這些問題中看到目前奧運會的發(fā)展遇到的瓶頸,從不同的方面尋找原因,通過階段性的改革,讓奧運賽事的發(fā)展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劉暉.論國際奧委會改革走向與啟示[J].體育文化導刊.2018:47-50.
[2]孟祥武,楊銘,張羽佳.奧運會復興的路徑依賴、發(fā)展困境與互惠革新[J].體育與科學.2018.(6):18-23.
[3]南保行,周燕.北京奧運會場館賽后利用分析[J].體育與科學.2010(5):54-60.
[4]王成.《奧林匹克2020議程》解析——兼論新時期奧林匹克運動改革新動向[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6.40(2):9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