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英 范艷慧
摘要:在教育領域的發(fā)展中,游戲化教學得到了高度關注。文章結合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游戲化教學的現(xiàn)狀,闡述了游戲化教學在提高課程教學效率、增強課堂的趣味性、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等方面的重要意義,分析了游戲化教學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解決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游戲化教學;趣味性
游戲化教學是一種新型教學模式,指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時,結合學生的心理特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利用合適的學習工具,制定合適的教學策略,然后將游戲中蘊含的教育知識融入教學實踐中,使其具有參與性、科學性、情境性、趣味性和教育意義等。游戲化教學模式的出現(xiàn),能夠有效打破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改變枯燥的課堂氛圍,讓語文課堂充滿活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思維活躍度,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突出語文課堂寓教于樂的特點。
一、小學語文游戲化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
1.教師對游戲化教學不重視
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教師并沒有認識到游戲化教學的重要性,對游戲化教學不重視。目前,仍有很多教師將語文作為一種應試教育科目,認為語文學習只是為了考試。因此,按照傳統(tǒng)教學模式,向學生灌輸教材知識,讓學生被動學習,死記硬背語文知識。這種教育方式忽視了學生學習的天性和心理需求,不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學習,降低了教學效率,使教學事倍功半。
2.教師游戲化教學能力不足
通過對小學語文教師的調查,筆者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教師都沒有參加過游戲化教學相關策略的培訓,對游戲化教學認識不夠,同時缺乏相關規(guī)范理論的學習。因為沒有游戲化教學的相關經(jīng)驗,導致教師教學能力不足。
3.教師游戲化教學方法單一
在開展游戲化教學時,即使教師認識到了游戲化教學的重要性,但是由于沒有實踐教學經(jīng)驗或其他原因,使教師的教學方法過于單一,不能真正發(fā)揮游戲化教學的作用。例如,有的教師在設計游戲化教學方案時,著重營造課堂氛圍,忽視了學生的心理特征和性格特點,從而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或者在制定游戲主題時,沒有結合教學內(nèi)容,從而降低了教學質量,導致沒能很好地完成教學目標。
二、小學語文游戲化教學的實施意義
1.提高課程教學效率
教師合理設計教學實施方案,使小學語文課程變得更加高效。在游戲化教學中和緊張的競爭環(huán)境下,學生為了追求勝利,大腦飛速運轉,從而增強學習記憶力,提高思考速度,進而促進學習效率的提高。同時,利用游戲活動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并鞏固學生所學知識。小學語文游戲化教學,使學生在掌握更多語文知識的同時,教師還可以監(jiān)督學生的學習情況,了解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學習能力,從而減少教學步驟,節(jié)約教學時間,讓學生利用充足的時間自由發(fā)揮,拓展課外知識,開闊學生視野。
2.增強課堂的趣味性
在小學語文中實施游戲化教學的目的,就是通過增強課堂的趣味性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游戲化教學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熱愛語文學習。將游戲競賽活動運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通過游戲競賽,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在游戲中健康成長,同時激發(fā)學生對勝利的渴望,為學習提供內(nèi)驅力。
3.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不斷深化的教育改革趨勢,將素質教育作為重要的教學目標。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游戲化教學,打破傳統(tǒng)的灌輸式的教學模式,促進學生的全面、綜合發(fā)展。在實施游戲化教學時,教師要組織學生合作交流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和團隊合作意識。同時,游戲化教學可以創(chuàng)新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隨機應變的能力。另外,通過舉行才藝表演、演講比賽、辯論賽等,讓學生勇于展示自己,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小學語文游戲化教學的具體應用
1.利用課前小游戲引出教學內(nèi)容
根據(jù)筆者長期積累的教學經(jīng)驗,如果課前對教學內(nèi)容的講解和概述能利用趣味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則會使學生提前進入學習狀態(tài),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例如,在學習《紀昌學射》《扁鵲治病》等寓言故事時,筆者先尋找有關紀昌學射和扁鵲治病的寓言版童話故事視頻,然后利用多媒體技術在課堂上給學生播放。在看完視頻后組織學生表演寓言故事,讓學生通過扮演扁鵲和蔡桓公,以游戲對話的形式再現(xiàn)故事,加深學生對內(nèi)容的理解,同時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話復述故事內(nèi)容,對故事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又如,在學習《望洞庭》《憶江南》等古詩詞時,筆者播放相應的朗讀音頻,讓學生跟著朗讀,使學生從富有感情的朗讀中,認真體會詩人內(nèi)心的情感。通過課前相關游戲,使教學內(nèi)容更加具體化、形象化、生動化,加深學生對教材內(nèi)容的理解,從而激發(fā)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利用競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小學生有很強的競爭意識,他們經(jīng)常通過向外界展示自身優(yōu)點,而獲得教師的贊揚和同學的崇拜。在小學語文游戲化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開展競賽活動,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并活躍課堂氛圍。筆者經(jīng)常在課堂上舉辦小型成語接龍、知識競賽、辯論賽等游戲,這樣既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能通過競賽讓學生學習更多的知識,拓寬學生的視野。例如,在學習《絲綢之路》這篇課文時,筆者在課前舉辦小組競賽游戲,讓學生分組合作,通過朗讀課文,找出課文中的生字,看哪組找的最快、最全。在競賽活動中,最重要的是鍛煉學生的勇氣,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在競賽游戲的最后,筆者會獎勵表現(xiàn)優(yōu)異的學生,增加他們的自信心,同時鼓勵表現(xiàn)不佳的學生,避免他們產(chǎn)生不良情緒或自卑心理。開展競賽活動,不僅能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合作精神,還能提升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并讓學生主動探究語文知識,從而喜歡語文學習。
3.利用科學技術激發(fā)學習興趣
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將科學技術運用到語文教學中,能夠有效提高教學效率,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抽象的內(nèi)容,無形中增加了學生的理解難度,而通過多媒體技術等,將抽象內(nèi)容具體化、趣味化,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例如,在教學《桂林山水》這篇課文時,筆者利用多媒體技術尋找漓江的水、桂林的山等相關圖片和視頻,向學生展示漓江水的靜、清、綠,展示桂林山的奇、秀、險,讓學生進一步感受桂林山水的壯麗和秀美。通過多媒體技術,讓教材中抽象的話語形象地展示在學生面前,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
4.提高教師游戲化教學的水平
開展游戲化教學,需要教師正確引導與學生認真聽講相結合,才能發(fā)揮游戲化教學的真正作用。正確的引導能夠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而錯誤的引導會制約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因此,教師除了要傳道受業(yè)解惑,還要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教師要加強自身學習,不斷積累教學經(jīng)驗,并積極參加教學技能培訓,從而提高游戲化教學水平。同時,教師還要多與學生交流,征求學生的意見和建議,提高教學質量。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游戲化教學是對學生進行直接經(jīng)驗的教學。其目的是利用課前小游戲引出教學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利用競賽形式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競爭意識和合作精神,激發(fā)學生對勝利的渴望,從而讓學生主動探究語文知識;利用科學技術,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教師通過提高自身的游戲化教學水平,發(fā)揮游戲化教學的真正作用,進而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