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月芬
祭祀活動沿襲數(shù)千年,從古至今,不斷更迭與演進。
古時祭祀,分為祭天、祭地、祭祖、祭圣賢等多種形式,其中最隆重的要屬祭天,通常由國君主持,向上天祈愿和傳達敬意,因此儀式極盡莊嚴。如,《詩經(jīng)》中《我將》篇載:“我將我享,維羊維牛,維天其右之。儀式刑文王之典,日靖四方。伊嘏文王,既右饗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時保之。”寫出了祭天的莊重威儀。而屈原在《九歌》中記載的祭奠東皇太一的場景,可以說明祭天場面的盛大和隆重:“撫長劍兮玉珥,璆鏘鳴兮琳瑯?,幭庥瘳?,盍將把兮瓊芳。蕙肴蒸兮蘭藉,奠桂酒兮椒漿。揚袍兮拊鼓。疏緩節(jié)兮安歌,陳竽瑟兮浩倡?!笔謸嶂傆竦拈L劍,身上的佩玉叮當響。在供案上放著寶瑱,還擺著芳香的植物,蕙草裹肉,美酒瓊漿。舉槌敲鼓,竽瑟伴奏,放聲歌唱。
除了儀式龐大,祭天還十分講究禮節(jié)。對于祭祀者而言,“齊( zhai),必有明衣,布。齊必變食,居必遷坐”。即祭祀前一定要齋戒以示尊重:沐浴更衣,不食葷腥,不和妻妾同寢。而祭祀時,必定選擇良辰吉日,在祭壇或者廟宇等莊嚴的場地,真誠地獻上豐富的供品:馬、牛、羊等犧牲,粟、黍等五谷,還有鮮嫩的果品蔬菜、美酒、玉帛。
不過,為什么要祭天(神)呢?答案很簡單,因為敬畏和無法征服。早期人類難以解釋自然界中的風、雷、電、火等現(xiàn)象,便將它們神明化,供奉起來。比如,“夸父逐日”中逐日的行為就包含了對日神的崇拜;“靈魂”的產(chǎn)生源于人類最初無法解釋生命和死亡;《逍遙游》中“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側(cè)面反映出入對風的力量的敬畏……到了封建社會后期,雖然人們對自然現(xiàn)象有了更多的認識,但仍然畏天命、懼天災,因此帝王祭祀多是祈求國運昌盛和風調(diào)雨順。
1913年冬至,袁世凱在北京天壇舉行了中國歷史上最后一次祭天儀式。此后隨著他稱帝失敗,祭天被視為“封建帝制”的產(chǎn)物而被終止。
到了現(xiàn)代,祭祀的隆重和儀式感大大減弱,祭祖和祭先賢成為最常見的祈福習俗,如春節(jié)和清明節(jié)時的祭祖。就春節(jié)祭祖來說,需要在祖先的墓旁燒香、敬酒,在墳頂添幾锨新土,祈求祖先保佑后代子孫一切順遂。而清明節(jié)的祭掃活動,始于古代帝王將相的“墓祭”之禮,但今天已無須大型的儀式和大量的祭品,只需要簡單的掃墓就可。至于功勛卓著的先輩們,雖然沒有舉國般隆重的祭奠儀式,但是卻有文字、歌聲和鮮花傳遞著后世人對他們的景仰與敬重。
此外,現(xiàn)代祭祀中依然能見到祭地的成分——但凡地界上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神都會得到供奉,如灶神、車神、谷物神等。在山西、山東等北方農(nóng)村地區(qū)至今保留著祭“路神”的傳統(tǒng),人們相信自然界有路神存在,它能保佑家人出行安全,甚至官運、財運暢通,因此,在正月十五和七月十五,人們要帶上一摞燒紙、一束佛香、幾樣點心去路邊祭路神。而在貴州德江、湖北南漳等地至今保留的儺戲,不僅祭拜的神靈眾多,還有開壇、儺劇、儺技等祭祀表演。褪去其中的迷信色彩,看似“裝神弄鬼”的儺戲?qū)崉t是研究古代巫文化的活化石,載歌載舞的祭祀儀式寄予了人們祈求生活太平、五谷豐登的美好愿望。
從祭天到祈福習俗,祭祀的變化向我們昭示著時代的變遷與文明的進步。原本莊嚴的祭祀褪去迷信成分,愈加融入日常生活,在各處香火中,可見人們對美好生活不變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