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建設的迅速發(fā)展,我國的工程越來越多,經濟發(fā)展也越來越好。但是,在一些地區(qū),地質條件多為軟土地基,這將對道路橋梁的施工質量產生巨大影響。例如,跳躍顛簸,不平的道路,路基開裂和滑動。為了保證公路橋梁工程的整體質量和安全性能,施工單位必須對公路橋梁工程的基礎進行有效的處理。
關鍵詞:道路橋梁;建筑施工;軟弱地基;處理方法
道路橋梁的地基大多由高度壓縮的土層、淤泥土、淤泥、混合填土和沖灌填土組成,是軟弱的地基。在我國建筑工程建設中,經常需要處理地基軟弱的問題。本文分析了弱地基的特點,并針對弱地基的實際情況提出了一些處理方法。最后,通過實例總結了以上討論的要點。有利于減少地基軟弱對工程建設的影響,提高工程質量,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道路橋梁建設過程中,施工人員要合理、有效地處理軟弱的地基,保證工程施工質量,促進工程項目功能的充分發(fā)揮,為施工單位創(chuàng)造良好的效益。
1.軟弱地基的特征
軟弱地基是一種軟弱的基礎。其穩(wěn)定性很差,強度低,壓縮高,易液化,沉降也很大。因此,在工程施工中應充分考慮地基的變形和穩(wěn)定性。由于地基不夠堅固和變形,軟弱地基上的施工往往不能滿足工程的質量要求,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來處理軟弱地基,以提高地基的穩(wěn)定性。減少地基的沉降和不均勻的下降。
2.處理軟弱地基的具體方法
2.1加筋技術?,F(xiàn)階段,道路橋梁工程應遵循相應的設計和技術標準來實施加固技術。將鋼筋、鋼帶、尼龍繩、鋼筋混凝土帶、土工合成材料等某些材料鋪設在人工填土的墻或堤內,或樹根、礫石樁、禿頂?shù)尼斪觾?,或土錨在斜坡上,即加固技術。加固技術可以保證土體呈現(xiàn)人工復合形式,具有較強的抗剪性、抗彎性、抗拉性和抗壓性。它能有效地提高地基的荷載,避免地基沉降現(xiàn)象,促進地基具有良好的穩(wěn)定性。
2.2 塑料排水板加固。塑料排水板加固技術是一種新興的公路橋梁基礎處理技術。在施工過程中,使用專用機械設備將塑料排水板插入軟土層,插入深度必須有明顯差異,然后對土層進行預裝;導致內水沿塑膠板上升,最終流入砂墊層,從而有效加強軟土地基,提高地基荷載。該方法施工方便,效果好,成本低。它已被水工程大力推廣。具有豐富的應用經驗,其施工深度不斷擴大。
2.3 換填土。變填土加固方法主要是結合土體層內附加應力的分布來擴大墊層的荷載應力,從而降低了弱層的荷載應力,促進了地基形成良好的穩(wěn)定性,符合工程設計的具體要求。適合這種加固的土壤有許多層,如暗溝、暗塘、被困的黃土、淤泥、混合填土、黃金填土等。在道路和橋梁施工過程中,弱地基的變形性能和荷載差,厚度小,施工人員需要挖掘地基的軟弱土層,并用無腐蝕性、穩(wěn)定的材料代替。例如,土壤、砂礫和灰等,然后嚴格遵守壓實處理的相關要求,以確保其緊實度符合施工需要。在墊層壓實過程中,施工人員可以采用板振動、錘壓實和機械壓實等方法,在有效處理分層回填土的同時,還可以加固地基表面土。
2.4 碎石樁加固。弱地基穿孔后,以一定的方式將砂礫或砂土填入孔內。例如,水沖洗法、振動法和沖擊法都是在弱地基中促進密集樁的形成。例如礫石堆、礫石堆和沙堆。地基軟弱層下部的復合層屬于保持層,填充砂石樁可以有效提高地基的變形阻力和荷載。砂礫樁加固方法一般適用于粉體地基、粉體地基、疏松地基、黏性地基和粉體地基。
3.軟弱地基處理方法的選擇
在地基處理中,應遵循先進技術、經濟合理、安全應用、質量保證的原則。可根據(jù)下列條件進行選擇:
3.1地質條件
不同的方法適用于不同的地質條件,可參看規(guī)范。
3.2設計施工條件
設計時應考慮工期和材料狀況:工期不要安排得太緊;施工時間充足,地基穩(wěn)定性好,問題少。工程材料需要當?shù)夭牧?。建設中應采用科學的管理方法。
3.3場地環(huán)境條件
考慮建筑對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在采用降低水位的方法時,應考慮周圍地基的下沉和對周圍居民用水的影響。因此,我們應提前對該墻進行調查或施工,并考慮施工后注水回收的問題。使用堆填區(qū)將大量泥土運入或運出工地,會影響交通和環(huán)境衛(wèi)生;如使用石灰堆、灌藥或使用電滲透排水系統(tǒng),會污染周圍地下水,應謹慎處理。
3.4結構物條件
應考慮結構的等級、結構、形狀、位置、掩埋深度、使用要求和建筑材料對所選擇的加固方法的影響,特別是對地下結構(地下室、涵洞、地鐵等)的影響。當結構高度不同,沉降不均勻時,應特別注意。
4 工程實例
4.1山東省某道路橋梁工程概況
山東省的一個公路和橋梁項目,全長約2400米。標準速度要求與城市主干道相同,即最高時速不能超過35公里。道路和橋梁是雙向的,每個方向有兩條車道,路基寬度。大約有30米。擬議中的公路和橋梁項目主要靠近海岸。整個地形慢慢向大海傾斜。平均海拔約為-3.5米,地面坡度約為0。64.在擬建工程現(xiàn)場泥面以下形成約9m的泥層,主要由粉質軟土和之間的薄層粉末組成。在深度調查和披露中,遺址地層由第四紀近沉積土和一般沉積土組成。
4.2 場地地貌和工程地質、水文地質條件
提出的公路橋梁工程的地貌主要是由海陸相交替沉積的海岸地貌。地形慢慢向大海傾斜。平均海拔約-3.5米,地面坡度約0.64。
在擬建工程現(xiàn)場泥面以下形成約9m的泥層,主要由粉質軟土和之間的薄層粉末組成。在深度調查和披露中,遺址地層由第四紀近沉積土和一般沉積土組成。
結語
總之,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建設的不斷發(fā)展和科學技術的迅速發(fā)展,基礎處理技術的不斷創(chuàng)新和軟弱,再加上材料的不斷更新,公路橋梁工程的施工設備和施工技術,從根本上提高了我國公路橋梁建設的質量。這不僅有利于為人民提供更好的服務,而且有利于國民經濟的快速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重實.淺議我國道路橋梁建筑施工中軟弱地基的處理辦法[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31).
[2]李思寧.道路橋梁施工中對于軟弱地基的處理措施淺析[J].門窗,2015.
[3]閆駿霞,陳小霞,陳捷,柴國榮.建筑工程施工中軟弱地基的處理方法研究[J].科技視界,2015(17).
[4]藍磊.論道路橋梁建筑施工中軟弱地基的處理方法[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15(5).
[5]唐鵬.道路橋梁施工中對于軟弱地基的處理措施[J].城市建筑,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