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翠
【摘要】? 多媒體技術在教育教學中運用越來越廣泛,其特有的科學技術特征給教師的教學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其以形象生動化、趣味化以及視覺化的方式呈現知識,符合低年級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發(fā)展為主的思維特點,激發(fā)小學生學習積極主動性的同時,發(fā)展學生對信息敏感性,豐富學生知識輸入與輸出途徑,有效豐富學生知識與技能。
【關鍵詞】? 低年級 小學生 小學數學 多媒體 課件
【中圖分類號】? G623.5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4-128-01
0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及:數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要注意信息技術與課程內容的有機結合。要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致力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課件是教師實施教學的重要要素之一,優(yōu)良的課件,能夠給學生啟發(fā),交給學生知識,并培養(yǎng)學生對課堂的興趣,打造高效性的課堂。當前多媒體教學課件出現了許多優(yōu)秀的作品,但仍然存在一謝問題,對這些問題充分重視,教師方可在教學實際中制作出更加優(yōu)秀的課件,為促進教學提供有力的保障。
一、當前小學數學多媒體課件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1.課件設計出現嚴重的同質化
當前教師極少能夠根據學生實際學習基礎設計多媒體課件,大都是通過互聯網下載而來,有教師直接使用其他教師分享的課件,還有一部分教師直接使用參考書附帶的光盤,因而呈現同質化現象。這直接導致了教學與學生實際聯系不夠緊密,并沒有貼近學生實際發(fā)展情況,更像直接將課本的內容轉化成了電子版的,使得教學不夠科學化。
2.課件設計界面設計不合理
教師設計的課件,一方面,為增加直觀性和趣味性,加入大量修飾性信息,是否課件針的需要這些修飾性的信息,教師并沒有細細考量。而實際上這些修飾性信息極大程度上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生誤以為這些信息也是課堂中需要重點學習的內容,弱化了多媒體課件內容表達的效果。另一方面,多媒體課件設計中色彩搭配、文本設置以及圖片使用也存在不合理的現象,導致學生對多媒體課件辨認出現極大的困難,反而給學生學習帶來了諸多困擾。
3.課件使用缺乏交互性
許多教師過度依賴于多媒體課件,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并沒有給一定的時間讓學生思考,而只是順著多媒體課件往下講。甚至有一些需要學生動手操作的內容,教師也直接用多媒體課件展示給學生觀看,并沒有讓學生實際進行操作,極度缺乏互動性,這與把課堂交還給學生的新課程理念相違背,造成學生學習被動。
二、在小學數學中設計多媒體課件的措施
1.增濃情境,提高學生感知力
教師精力有限,在設計多媒體課件可以借助優(yōu)秀的案例,但提倡教師在原來的基礎上,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教學內容作出一定的調整,以提高教學的針對性以及科學性,避免出現同質化的同時,增濃情境,讓學生進入到知識探究的殿堂中,以增強學生數學感知力。
比如將學生實際生活場景加入到課件設計中,讓學生從熟悉的生活感知數學知識。在《平移與旋轉》課堂學習中,課件設計可以加入汽車在道路上行走的情景,旋轉門開動的過程情景高鐵在軌道上前進的場景等,以動態(tài)化方式展示給學生觀看,讓學生直觀具體進行理解平移與旋轉的概念。而學生在遇到生活中類似的場景就能夠懂得從數學角度出發(fā)解釋這些生活現象,提高了數學感知力。
比如在《觀察物體》單元課件設計中,教師將以往學生動手制作的出色的圖形以電子信息的形式展示給學生觀看,增加課件的情景氛圍,讓學生感知實際學習生活中其他同學探究數學知識過程,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欲望。
2.科學設計,加深學生記憶力
科學的課件設計,要求教師對量對質的把握,將所有的教學內容都列入到多媒體課件中是不現實的,因此,教師要結合學生實際,對內容具有選擇性設計,突出重點和難點,突出學生弱點。并在內容設計上體現主次關系,讓學生能夠直觀感知哪些是需要重點學習的內容,加深學生記憶。
比如,利用色彩標記、符號標記以及字體大小等突出重點難點,易錯點知識,充分發(fā)揮多媒體課件對學生學習引導性的作用。比如對設計的數字、公式、定義以更大的字體以及標記字體為高亮的背景色以吸引學生的目光,給學生直接明了的信息,即這些都是需要重點掌握的知識。比如在《角的初步認識》中,利用不同顏色標記邊以及角,讓學生直觀地認知怎么樣去判定角的數量,顏色對比中,學生能夠直觀掌握關鍵點,從而構建相關的認知體系,加深了記憶。
3.豐富互動,活躍學生思辨力
教師要始終意識到,多媒體課件在教學中是輔助性的角色,教師始終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與組織者。多媒體課件以生動有趣的方式展示內容信息,給教師構建互動性課堂提供更加有力的條件,活躍且豐富的課堂互動,促進學生思考,提高學生數學綜合能力。
比如對于一些學生動手操作類型的知識點,在方法講解、學生動手操作、總結回顧中充分與學生互動,引導學生思考。比如《角的初步認識》中,引導學生學習畫角,多媒體課件中詳細介紹了畫角的方法,進行講解之后,讓學生動手畫一畫,在學生動手畫完之后,讓學生相互分享自已的作品,讓學生陳述自己畫角的過程,讓學生將過程進行回顧,以互動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教師可以再進行拓展,讓學生準備好剪刀,一張長方形的白紙,讓學生剪出角來,幾種剪法?以問題促進學生思考,引導學生互動,開放學生思維,活躍學生思辨能力。
多媒體課件是教學重要的輔助性教學工具,在低年級小學數學中設計多媒體課件要避免出現一些基本性的問題,提倡教師設計差異化的課件,合理科學進行設計,增加交互性,以發(fā)揮其最佳的對教學輔助性的作用。
[ 參? 考? 文? 獻 ]
[1]鄧正明.淺談多媒體課件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17(21):137-137.
[2]朱恩麗.淺談在小學數學課堂中運用多媒體課件的策略[J].學周:A2010(1):84-84.
[3]蔡玉紅.談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突出多媒體的作用[J].神州2017(1):158-158.
[4]李酈.淺談多媒體技術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信2009(2):242-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