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我們”的鄉(xiāng)音“我們”的家風

2019-09-10 07:22西門杏庵
南腔北調(diào) 2019年3期
關(guān)鍵詞:家風

西門杏庵

2013年8月19日,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引用《二程集》中的“不日新者必日退”,指出宣傳思想工作“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創(chuàng)新”。2014年1月14日,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引用《二程集》中的“一心可以喪邦,一心可以興邦,只在公私之間爾”,說明“在作風問題上,起決定作用的是黨性,衡量黨性強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

在2015年春節(jié)團拜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深情地吟誦了唐代詩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闭f這首詩生動表達了中國人民深厚的家庭情結(jié),并深刻指出:“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發(fā)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fā)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shè),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fā)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不論時代發(fā)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fā)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shè),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家風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家風差,難免殃及子孫、貽害社會”?!蛾P(guān)于新形勢下黨內(nèi)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明確提出:“領(lǐng)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必須注重家庭、家教、家風,教育管理好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弊屃己眉绎L吹散不正之風。

——題記

1.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

《小說月報·原創(chuàng)版》[1] 新年第一期隆重推出了著名作家李佩甫先生的小說《杏的眼》。大意是講:讓人想不到的是,一個交通肇事案,竟演變成了一樁毒品案。且攔車過程被路人用手機拍下來了。這人平時就喜歡看祁小元指揮交通,這天,他不僅拍下了祁小元飛身攔車的鏡頭,還把照片發(fā)給了市里的《平原早報》。第二天報紙在重要位置刊登了題為《交警飛身攔毒車》的大幅照片,并配有記者的采訪報道。這一年祁小元被評為勇擒歹徒的優(yōu)秀民警,立了三等功,全市通報表彰。在住院期間,他還跟縣醫(yī)院的一個護士好上了。女護士文文氣氣的,特別喜歡祁小元在崗?fù)ぶ笓]交通時的風度,本就對他有好感。就這么住著住著,三個月后,兩人有了感情……

這一次李佩甫在敘述口吻上采用雙稱“我們”,以群體視角來展現(xiàn)鄉(xiāng)人們在時代大遷徙中的困頓、悲慨和無奈?!靶拥难邸币娮C著城市化進程中的人性之殤、鄉(xiāng)村之痛。從任何角度來說,這都是一篇結(jié)實飽滿、有分量的作品。

這里,我引用這篇小說的創(chuàng)作談《第四人稱寫作——“杏的眼”創(chuàng)作談》,體會李佩甫“第四人稱寫作”背后所要傳遞給讀者的寓意。

三十八年前,我獨自一人,提著一小捆書來到了省城。

那時候,我是剛調(diào)來的。借住在省城的一家又一家招待所里(因為各種原因,不時需要搬動)。每天傍晚,下班后,很孤獨,就習慣性四處游走。說是散步,其實就是在夜幕的掩蓋下,漫無目的地走,一直走到郊外。有時,很像是一匹獨狼。

慢慢,我先是熟悉了一些街道。爾后又熟悉了一些聲音,那是鄉(xiāng)音。比如,在街頭上賣紅薯的老漢,蹬三輪收廢品的小伙,替老板看攤并串羊肉串的小姑娘,更多的是一些民工,坐在馬路牙子上吃飯的民工。他們一身汗氣,大腔大口地議論著什么……常常,我覺得,我就是他們中的一個。在這個意義上說,“他們”,也就是“我們”。

后來,城市一天天大,我再也走不到郊外,聽不見蛐蛐叫了。

再后來,走得遠了些。在北京、上海、廣州,在每一個不同的省會城市里,我仍然會“拾”到鄉(xiāng)音。很多年過去了,“我們”也開始說“普通話”了,衣著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且大多用手機說話,似乎單從衣著和作派已很難辨認“我們”了?!拔覀儭敝?,有的已經(jīng)成了小老板,有的成了有房有車的大商人,可大多還在掙扎?!拔覀儭笔潜贾盁簟眮淼?,“我們”心里曾經(jīng)有“燈”。但是,“我們”說話的底音仍然沒有變,那是變不了的。還有一些從泥土里、娘胎里帶出來的東西,無從改變。比如:“俺”“咱”“咋”“球”。學說普通話時,會忍不住從喉嚨眼里滑溜出來。

三十八年過去了,社會生活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人人都在變。那么,是否該回頭看一看,行色匆匆,我們丟失了什么?我當然希望這些奔生路的人都好起來??擅撊チ死弦\,我們該穿戴些什么,才可以高貴?我們從哪里來,又會到哪里去呢?

在這里,“我們”是一個復(fù)數(shù),也可以說是一個進了“城”或者說是將要進“城”的群體。是父老鄉(xiāng)親,是兄弟姊妹。在這個意義上說,“祁小元們”正是“我們”中的一個。

所以,這篇小說,我特意改變了人稱,用的是:“我們”。由此,我把它稱為“第四人稱”寫作。

這里,我借用李佩甫的“第四人稱”寫作,談?wù)劇拔覀儭钡泥l(xiāng)音、“我們”的家風,以及鄉(xiāng)音、家風對我們文化和文學的深遠影響。

年底,忙亂之中接到一個文化講座的邀請。邀請者想讓我談?wù)勛x書與家風之類的話題。聽眾來自五湖四海,我馬上想到李佩甫先生用“第四人稱”寫作的小說《杏的眼》,想到“我們”這個要進“城”和已經(jīng)進“城”的群體。于是,有了這篇文章的標題《“我們”的鄉(xiāng)音 “我們”的家風——以北宋文學家范仲淹為例》。

記得那天是冬至,南方的冬天沒有冬天的樣子,天空漂著毛毛雨。很少買菜的我,臨時起興,想逛逛菜市場。

“這大蔥多少錢一根?”賣菜的妹子見我這么問,沒頭沒腦地回了句:上了秤才知道,大概要兩塊多一根。她甚至都沒有抬頭看我,繼續(xù)和旁邊的姐姐聊天。我聽到他們聊的內(nèi)容是關(guān)于楊冪與劉愷威離婚的事。一個問:他們倆怎么認識的?另一個很驚訝地回答:你忘記啦,就是2011年5月一起演《如意》的時候,假戲真做嘛。他們的女兒叫糯米,才4歲多一點,可憐的孩子。楊冪很有錢,她有工作室,還是嘉行傳媒的老板。

你看,連賣菜的妹子都在談?wù)摋顑缗c劉愷威離婚的事??磥?,人家讓我談?wù)勛x書與家風,是有道理的。家風正則民風淳,從來沒有一個家風里鼓勵后代多關(guān)心八卦,是吧。楊冪與劉愷威離婚,關(guān)你什么事嘛。你知道這些雞零狗碎的“無用知識”干嘛?

在《莊子·養(yǎng)生主》中,莊子一上來就下結(jié)論,一本正經(jīng)地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jīng),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yǎng)親,可以盡年?!蔽铱吹讲簧俳淌业膲Ρ谏隙假N著這段話,不過只有前兩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通常的理解是,生命有限,知識無窮,抓緊抓好時間讀書、學習,這是“雞湯化”的理解。在《莊子注疏》[2]中,晉代的郭象對這段話是這樣注的,大意是說,養(yǎng)生是為了養(yǎng)存,這是養(yǎng)生的道理。如果養(yǎng)過,以養(yǎng)傷生,那不是養(yǎng)生的主人。凡是稱“我”的,都有個限極。一個人的壽命是有限的、短暫的,而知識是無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知識,哪里有不被知識困住的呢?被知識困住,形勞神弊,危險啊。已經(jīng)被知識困住了,又試圖用掌握更多的知識來救自己,這叫養(yǎng)傷,不叫養(yǎng)生。想不危險,可能嗎?為善不近乎名譽,為惡也不鄰乎刑戮。善也好,惡也好,養(yǎng)生不妨忘記善惡而居中,任萬物之自為,不要人為地增加危險。順中以為常,善惡兩忘,刑名雙遣,虛夷任物,與世推遷。如果得了“中”度,那么事事無不可也。這才是養(yǎng)生之妙。如此,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yǎng)親,可以盡年。

有求知欲,這是好事,但是,求知欲有個難以逾越的障礙:壽命的短暫和知識的“無限”。你在手機上看那些亂七八糟的新聞,諸如“池子宣布退出《吐槽大會》,張雨綺袁巴元罵戰(zhàn)升級”啦,“吳昕泡腳也要化妝,網(wǎng)友卻被她的泡腳盆征服”啦,“除了睫毛精,林志穎兒子的發(fā)量才叫驚人”啦,“工作人員女兒燙傷送急診,五月天阿信對他發(fā)飆:滾”啦,還有什么“演技派新生代四小花旦你最看好誰?”“大張偉承認結(jié)婚,拒絕袁姍姍爸爸的女婿申請”啦,這也叫“知識”嗎?這最多叫信息,不叫知識。

鮑鵬山教授有個演講,大意是說: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世界所包含的無限知識,那我們的人生就會廢掉。知識之可怕,還不僅僅在于它的“無限”,還在于某些知識的“無用”,而無用的知識往往“無聊”。知識一旦不成體系,就會雞零狗碎,雞零狗碎的知識對人而言,除了作為談資以供炫耀,基本無用,還會讓擁有它的人也雞零狗碎起來。荀子說有些知識“不知無害為君子,知之無損為小人?!保ā盾髯印と逍А罚┻@是何等清澈的理性。魯迅筆下的孔乙己,沾沾自喜于“茴字有四樣寫法”,今天很多學者的學問就是孔乙己式的學問,最多是個升級版。雞零狗碎的孔乙己最后只能偷雞摸狗,被人打折了腿,折了腿滿手是泥的孔乙己是無聊知識的活寫真,也是一味追求無聊知識的必然下場。我見過報紙雜志電視臺等等舉辦的各類“知識競賽”,基本上屬于“無聊知識競賽”,比如什么某首歌出自哪張音樂專輯,哪個朝代的宦官可以娶妻等等。無聊的知識會讓人無聊,瑣碎的知識會讓人猥瑣。所以,莊子警告說:“道隱于小成?!保ā肚f子·齊物論》)而孔子的學生子夏則說:“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保ā墩撜Z·子張》)先賢就是先賢,他們真的明察秋毫,去就棄取之間,去雞零狗碎的“學者”何啻千里萬里??鬃釉缇驼f過:“吾有知乎哉?無知也?!蔽矣兄R嗎?不,沒有。蘇格拉底也曾經(jīng)說:“我比別人多知道的那一點,就是我知道自己是無知的?!彼麄冋f這些不是謙虛,不過說出了真相。面對世界的無限,我們短暫生命里的知識可以忽略不計。所以,我們應(yīng)該允許自己的無知,也應(yīng)該寬容別人的無知。德國哲學家尼采寫過一篇文章叫《我為什么這么聰明》。他的結(jié)論就一句話:我之所以這么聰明,是因為我從來不在不必要的事情上浪費精力??鬃訛槭裁闯蔀槭ト??我來回答:因為他知道哪些是必要的知識,哪些是無用無聊的知識!

我們現(xiàn)在談到文化,往往是娛樂性的,文化的中心人物不是作家、學者,而是馬云、劉強東、王健林,或者娛樂明星。你看手機每天給你推送的,都是些什么樣的新聞?“張馨予老公買回擺攤老人所有麻花。被贊:人帥心善?!薄靶荀炝职l(fā)女兒靚照。網(wǎng)友稱:美出了新高度。”“69歲譚詠麟近照曝光,低調(diào)出行溫文爾雅?!薄啊断乱徽緜髌妗吠昝朗展?,宋茜驚喜舞臺燃遍全場。”“張雨綺被曝與認識2天男子開房,對方疑為天厚投資CEO?!薄T如此類,這些也叫文化?難怪,馮小剛曾經(jīng)調(diào)侃說,女演員就得做交際花,否則很難有出頭之日。我們的祖先可不是這樣,你看東周時大家談?wù)摰男侣勅宋锸钦l?是根本不會賺錢的老子。相傳東周時,函谷關(guān)關(guān)令尹喜,善觀天象。一天,他出巡關(guān)口,突然看見層巒疊峰間,一團紫氣飄然而至。尹喜見此奇景,高興地說道:“紫氣東來,必有異人前來過關(guān)!”于是,他便沐浴更衣,齋戒數(shù)日,恭候異人光臨。這個異人便是老子。

古人有文化啊。就連《紅樓夢》賈府的丫頭都知道,柴胡通過炮制方法能制約它的副作用。王熙鳳血崩,小產(chǎn),當然這種陰血損傷,也會有虛熱。請?zhí)t(yī)來看病,太醫(yī)開了個方。賈璉回家一看,方中有柴胡,他說,柴胡劫肝陰啊,這方怎么能用?旁邊的丫頭說:二爺單知道柴胡劫肝陰,卻不知用鱉甲拌炒之后,就沒有這個壞處了。你看,丫頭都這么有文化。

一個自幼年始即深受傳統(tǒng)文化熏陶的人,一個熟讀《四書》《五經(jīng)》等儒學典籍的人,不大可能去關(guān)心“張雨綺被曝與哪個男子開房”這樣的無聊信息。

如果說西方文明傾向于“動”的話,東方文明則更傾向于“靜”,就像白居易的詩,就連邀請朋友喝酒,都是那么安詳、自然,“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酒意來了,喝兩杯唄。你看中國古人,真正有文化的,就連喝酒,也不是今人這般劃拳,那是“一杯未盡詩已成,涌詩向天天亦驚”,酒意如詩意,這是楊萬里的詩。換了李白,他怎么寫?他說:“但得酒中趣,勿為醒者傳。”喝酒要的就是酒意,酒意是超功利的心態(tài),酒意就是為了盡興,借酒澆愁,一醉方休。杜甫沒這么豪爽,他趁著酒意得意洋洋地說:“醉里從為客,詩成覺有神。”北宋詩人秦觀則看出了“醉中真”的一面,他在《飲酒詩》中這樣寫:“我觀人間世,無如醉中真。”心態(tài)最好的,要數(shù)歐陽修了,他不會像今天一些官員那樣,酒桌上聽人抱怨物價高房價高之后,說一句,不管怎么說,明天會更好嘛。這話很正確,但完全沒有邏輯,也談不上什么文化內(nèi)涵。歐陽修有文化啊,被貶了,還是開心,喝酒,樂,寫《醉翁亭記》:“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边@是蘇軾在《三槐堂銘》中所言。如今聽起來,依然具有無聲的力量。

“古來豪杰,吾家祖父教人,以‘懦弱無剛’四字為大恥,故男兒自立必須有倔強之氣?!边@是《曾國藩家書》中的話,如今讀起來,依然熱血沸騰。

2.若不是生活艱辛,誰愿把自己弄得一身才華。

“若不是生活艱辛,誰愿把自己弄得一身才華……”這句流行語被網(wǎng)友稱為2018年年度最低調(diào)的句子。

大家知道是誰說的么?這是孔子說的。孔子的原話是這樣的:“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p>

在《論語·子罕篇第九》中有這么一段記載:“太宰問于子貢曰:‘夫子圣者與?何其多能也?’子貢曰:‘固天縱之將圣,又多能也?!勇勚唬骸字液??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p>

《論語·子罕篇第九》,開篇即是“子罕言利與命與仁”。就是說,孔子很少主動談功利呀、命運呀、仁德呀這類東西。

太宰,是個官名。太宰問孔子的學生子貢:孔老先生是位圣人嗎?為什么把自己弄得一身才華?子貢說,這是上天讓他成為圣人,又使他一身才華。

孔子聽到,就說,還是太宰了解我呀。我小時候窮苦,所以學會了不少鄙賤的技藝。真正的君子會把自己弄得一身才華嗎?是不會的。

說了這段之后,接下來的話是這樣的:牢曰:“子云,‘吾不試,故藝?!币馑际钦f,孔子的學生牢曾經(jīng)這樣說:“孔子說過,我不曾經(jīng)被國家所用,所以學得一些技藝?!?/p>

大家都知道,孟母是個偉大的教育家,孟母三遷、斷機教子的故事婦孺皆知。對于顏母的故事,卻少有人知。顏母是誰?

顏母即顏征在,是春秋時期我國古代偉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母親,也是至圣孔子的第一位啟蒙老師。

顏征在的娘家是個大家族,文化底蘊深厚,父親顏襄藏書甚多,是一位開明的飽學之士,博古通今。

關(guān)于孔子之父叔梁紇向顏氏家族求婚和顏征在應(yīng)婚的史實,《孔子家語·本姓解》中是這樣記載的:“叔梁紇,雖有九女而無子。其妾生孟皮,孟皮字伯尼,有足病。于是乃求婚于顏氏。顏氏有三女,其小曰征在。顏父問三女曰:‘陬大夫雖父祖為士,然其先圣王之裔。今其人身長十尺,武力絕倫,吾甚貪之。雖年長性嚴,不足為疑。三子孰能為之妻?’二女莫對,征在進曰:‘從父所制,將何問焉?’父曰:‘即爾能矣?!煲云拗U髟诩韧?,廟見,以夫之年大,懼不時有男,而私禱尼丘之山以祈焉,生孔子,故名丘字仲尼?!?/p>

從這段記載中可知,就在父親顏襄面對“二女莫對”、猶豫不決的時候,顏征在毅然決然地站出來,替父分憂。說我來替姐姐出嫁。既體現(xiàn)出一片孝心,又顯示了不凡的眼界和勇氣。

十分不幸的是,孔子3歲那年,父親叔梁紇就去世。顏征在這個時候面對的困境有多大呢?一方面,家庭的頂梁柱沒了,生活來源成了問題。這是在生活上。在家庭倫理關(guān)系上,她面臨更大的困境。叔梁紇去世,叔梁紇正妻施氏和顏征在之間的矛盾怎么處理?顏征在的名分怎么辦?

可以想見,她們母子在叔梁紇家族中受到怎樣的歧視。她和兒子,孤兒寡母,有誰體諒?他們甚至都不能參加叔梁紇的祭祀。“太宰問于子貢曰:‘夫子圣者與?何其多能也?’子貢曰:‘固天縱之將圣,又多能也。’子聞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薄墩撜Z·子罕篇第九》中這段話,其實是孔子的“夫子自道”,說的正是這種困境。孔子即使在“少也賤”的困境中,依然堅持磨練意志,學習各種技藝,故“多能鄙事”。

顏征在早年喪夫后,忍辱負重,從居住于鄉(xiāng)下的魯源村搬到“周禮盡在魯矣”的城里,靠紡線織布或為人洗衣謀生,將孔子培養(yǎng)成才,不愧是中華民族的偉大母親。

孔子說:“里仁為美?!本褪钦f,子女的成長與周圍的環(huán)境有關(guān)系,所以應(yīng)當“居必擇鄰”。

孔子把對人與人之間如何和諧相處,如何共存共贏的思考傳給后人了。這是非常偉大的。

人與人之間不和諧會怎么樣?會別扭,會不舒服。有涵養(yǎng)的,會克制自己,久了也會導致肝氣郁滯。涵養(yǎng)次一些的,會發(fā)脾氣,會抱怨,久了會導致肝火旺。莫名其妙地發(fā)脾氣。管理學上有個詞,叫“踢貓效應(yīng)”。比方說,爸爸在公司受了老板的氣,回到家“遷怒”于孩子,無辜打罵孩子。孩子心里窩火,就把氣撒在貓身上,莫名其妙地踢貓。那只最倒霉的“貓”,無處發(fā)泄怨氣,逃到街上,亂跑,碰巧迎面開來一輛卡車,司機趕緊避讓,卻把路邊孩子撞傷了。

“踢貓效應(yīng)”說的是人與人之間壞情緒的傳染,是一種連鎖反應(yīng)。比起“踢貓效應(yīng)”,也許還有更糟糕的。“踢貓效應(yīng)”至少還有“貓”可以踢,有時候身邊連個“貓”都沒有?,F(xiàn)在常常有人調(diào)侃:世界拋棄你的時候,連個招呼都不打。

你瞧這話說得是否太把自己當回事了?事實上,世界根本就沒有拋棄你,世界壓根就沒空搭理你。

《黃帝內(nèi)經(jīng)》講的是人如何順應(yīng)自然的“壞脾氣”,比如寒冷啦、炎熱啦、干燥啦等等?!饵S帝內(nèi)經(jīng)》其實是個論文籍,它講的是禮,主要是人與自然相應(yīng)的關(guān)系、人在大自然中怎么生存,怎么樣不生病,如何順應(yīng)自然,然后達到和諧。人知道如何趨利避害,但如果不知道如何順應(yīng)自然規(guī)律生活,那就會造病。《黃帝內(nèi)經(jīng)》把這個問題思考清楚了。這個很厲害,很了不起。

老子、莊子呢,他們很厲害的地方,就是把對人與大自然如何相處的思考傳授給我們了?!搬t(yī)圣”張仲景呢,他在《傷寒雜病論》中把人的自身內(nèi)部的五臟六腑的問題想明白了,而且毫無保留地傳給后人,這個貢獻太大了。張仲景勤求古訓,博采眾方,經(jīng)過幾十年的實踐總結(jié),寫出了《傷寒雜病論》十六卷。按照經(jīng)方大家胡希恕的觀點,張仲景這個“勤求古訓,博采眾方”,是從伊尹的《湯液經(jīng)》上來的。伊尹是廚師出身,后來當了商代宰相?!赌印ど匈t》說:“伊尹為有莘氏女師仆?!币馑际钦f,伊尹是我國古代第一個見之于甲骨文記載的教師,他當了商湯的老師,同時兼任湯王子弟的家庭教師(那時叫師保)。對于教育,伊尹說要“慎終于始”,就是說要始終如一。他還說,王家子弟的教育,那是王的家風,關(guān)系到國家興衰存亡,不是小事,所以要“惟天無親,克敬惟親”??司床拍茏尦济裼H近。

這些都是我們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談起傳統(tǒng)文化,就離不開“孝”字。

孝的觀念,在孔子之前的周代就有了,只不過,孔子之前,孝的對象是祖先,屬于宗教性的活動,真正把孝從宗教當中解放出來,成為倫理意義上的孝道的,是孔子他老人家。

通過孝,人類維系了親情,實現(xiàn)了社會的安定與和諧,但是,孔子講,對父母的孝,不能只靠養(yǎng)活父母,這還不夠,還必須有適當?shù)淖鹁础_@就是說,要“孝敬”父母。中國人習慣說孝順,英文叫“honor ”,孝敬的意思?!癏onor your parents”,就是你在眾人面前給父母高度的尊重、光榮和榮耀的地位,即讓人看見你給父母的尊重、名聲、光榮及榮耀的地位。中國的儒家說:“孝的最高點是使父母受天下人的尊敬,其次是不使父母因自己的行為蒙羞,最基本的是盡自己的力量奉養(yǎng)父母,不使父母凍餓。”(《大戴·禮記》)換而言之,最高層次是光宗耀祖,其次是不給父母丟臉,最基本的要求是贍養(yǎng)父母。

大家看看,這個“孝”字是怎么寫的?上面是個“老”字,下面是個“子”字。啥意思呢,就是上一代和下一代是合在一起的,合起來就是“孝”,分開、誰也不理誰,那就不是“孝”了。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里說:“孝,善事父母者。從老,從子,子承老也?!蔽覀兊纳弦淮厦孢€有更上一代,過去無始;下一代下面還有更下的一代,未來無終。無始無終是一體,人類就是這樣生生不息。這也是《周易》里面講的宇宙精神。什么叫做“善事父母”呢?就是讓老人高興、滿意、順心,簡單點說,爸媽老了,一杯溫開水捧到老人面前就是孝順。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薄缎⒔?jīng)》中的這段話,將儒家倫理中的“孝道”闡發(fā)得淋漓盡致,對實行“孝”的要求和方法也作了系統(tǒng)的規(guī)定,并首次將孝親與忠君聯(lián)系起來,認為“忠”是“孝”的發(fā)展和擴大。孟子講:“夫孝,天之經(jīng)也,地之義也?!币馑际钦f,孝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情。

孝,狹義說就是善事父母;廣義說,就是“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孔子的意思是要求家庭氣氛和諧,大家心情舒暢。氣順了心情就好了,心情好了工作就有勁了,工作有勁人緣自然就好了,身上充滿正能量,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對家人自然都是極好的。按照《孝經(jīng)》里的說法,廣義的孝,不光是在父母生前哦,而且還要延伸到父母死后,按照孔子在《論語·為政》里面的說法,對待父母親,要“生,事之以理;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本褪且研⒌篮蛯ψ嫦鹊某绨萁Y(jié)合起來。通過儀式,讓孝道深入人心。古人以孝治天下,即使貴為皇帝,也是非常講究孝道的。我們知道,皇帝都是面南朝北接待群臣的。但是,皇帝在接見他的老師的時候,就不能以君臣之禮來接見,而是以主賓之禮來接見。也就是說,一個在東面站著,一個在西面站著。即使皇帝也要帶頭行孝道??梢?,儒家對孝的重視。

孔子在《論語·學而》里說:“弟子入則孝,出則弟(音剔,通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笔裁匆馑寄??就是說,年輕人在家里,進到父母的房間,要孝順父母,出門在外要尊敬師長,言行謹慎,誠實守信,對周圍的人要有愛心,要發(fā)善念,親近那些能夠帶給你正能量的人。這就是做人。人做好了,再來談學習。

孔子的意思很明確,做人比學“文”重要。道德第一,“文”第二。清朝康熙年間的李毓秀先生根據(jù)《論語》里面這一章,寫了一部童稚發(fā)蒙教材《弟子規(guī)》 (原名《訓蒙文》),影響僅次于《三字經(jīng)》。

那么,我們的圣人孔子是怎么談孝順的呢?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孔子談孝順的問題。

大家知道,蘇格拉底是西方的大哲學家,他被譽為“西方的孔子”,可見孔子的影響之大。在儒家看來,“孝弟”為本,本立而道生,這是做人、治國的根本,動搖不得。儒家的后人有很多孝子,比如曾子,就是個著名的孝子,《二十四孝》中有他的事跡。曾子這個人剛毅木訥、沉穩(wěn)厚重,一點也不輕浮,后來成就了大學問??鬃舆€有一個著名的學生叫子貢,姓端木,名賜,字子貢,生于公元前520年。人稱他為小孔子,跟孔子當學生的時候,30多歲,衛(wèi)國人。子貢是國際大商人,是跨國公司的CEO,很會做生意,家財萬貫,是中國第一個儒商。到現(xiàn)在還有個說法:“端木遺風”。說的就是子貢,就是子貢遺留下來的誠信經(jīng)商的風氣。如果一個老板,向書法家討字,你就給他送個牌匾,寫這四個字。假如這個老板有點文化,知道這是把他比喻成子貢,老板一定會很開心。子貢不光有錢,還有德,非常孝順,無論對父母,還是對老師。你看,他的老師孔子死后,只有子貢一個人,在老師的墳前建個茅草房,為恩師守孝,一般是守3年,他守了幾年呢?6年!一般人能做得到么?

下面,我把孔子談孝的部分列舉一下。

孔子的學生有子說:“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wù)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人之本與?”意思是說,一個孝順的孩子,在學??倱v蛋的不多,基本都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這樣的孩子,很讓父母省心。孝順,是做人的根本。

《論語》里面記載,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p>

臺灣流行歌手周杰倫有首歌曲,叫《聽媽媽的話》。孔子這話說的大概就是這個意思。翻譯成今天的話,孔子說,父母在世的時候,要看看他的志向;父母死后,要看他的言行;父母死后三年,他還和雙親在的時候一樣懂事,這樣的人就可以算是孝子了。

也就是說,即使父母不在了,孩子也不會對自己有任何的松懈。父母生我養(yǎng)我,依照自然規(guī)律,當死在我們前面,我們做子女的拿什么來回報父母?就是說,一個孝順的孩子,也會讓父母在地下放心。

《論語·為政》里面則直接說,不孝順的孩子就是無德。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p>

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于我,我對曰‘無違’?!?/p>

樊遲曰:“何謂也?”

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p>

翻譯成今天的話:魯桓公的后代孟懿子大夫向孔子問孝道。孔子說,不要違背禮。

樊遲是孔子的司機,小孔子46歲??鬃訉λf:孟孫向我問孝,我告訴他,不要違背禮。

樊遲問:老師,這是什么意思?

孔子說:父母在世,好好用心侍奉他們;父母不在了,言行要合禮,要好好安葬他們,祭祀他們。

《論語·為政》里面,孔子的學生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意思是說,在父母面前要有和顏悅色,這個其實很不容易。家人有事,孩子搶著去做。有了好酒好菜,讓長輩先享用,難道這樣就是孝了嗎?

就是說子女孝順父母要做到從內(nèi)心深處真正地孝敬。據(jù)說乾隆讀《論語》時讀到“色難”,以為是對對子。想了半天想不出來,說太難了。正好紀曉嵐在旁。就說這個容易。乾隆不服便讓他對。紀曉嵐說已經(jīng)對出來了:容易。原來“色”與“容”都是臉色的意思?!半y”與“易”都是改變的意思。紀曉嵐的“容易”語義雙關(guān)。其實,當子女的要盡到孝,對父母保持和顏悅色不那么容易,自己給父母臉色看,還能是內(nèi)心深處真正地孝敬父母嗎?

孔子的學生子游問,什么是孝,孔子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

意思是說:現(xiàn)在的孝子啊,都以為能養(yǎng)自己的父母就夠了。其實不然,想想看,就連狗馬也能侍奉人,如果沒有對父母發(fā)自內(nèi)心的敬愛,那和狗馬有什么區(qū)別呢?

孔子的意思是說,孝,僅僅給父母金錢還不夠,更重要的還要有敬,有精神上的關(guān)心,只養(yǎng)而不敬,那不是孝。

總之,孝順,孝順,就要以順為孝,父母說東,你說西,那不是孝順。這叫“無違”。孝順,光有“無違”還不夠,還要“色難”,就是對父母要心平氣和,要和顏悅色,盡心奉養(yǎng)父母,順從父母的意,這樣才是發(fā)自內(nèi)心地孝順父母。

有人說,圣人講得太好了,從今天開始,我一定要好好用心孝順父母,可是,我現(xiàn)在上班很忙,等過段時間我再去孝順父母,這樣可以嗎?我們說,孝順不能等待。為什么呢?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孝老愛親”是中國傳統(tǒng)的孝道文化。孝敬父母自古以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你看那個烏鴉老了的時候,飛不動了,小烏鴉就圍在老烏鴉的身邊,看到老烏鴉餓了,即使刮風下雨,也頑強地飛到外面尋找食物。食物找到了,小烏鴉自己也餓了,可小烏鴉自己忍著饑餓,它一定要先喂飽老烏鴉,剩下來的自己才吃,就像小時候老烏鴉喂它吃飯一樣。我們的古人就把烏鴉叫做“孝鳥”。烏鴉尚且知道反哺,何況我們?nèi)四兀?/p>

曾經(jīng)有這么一篇文章,名叫《三袋米》。講述的是在一個特困家庭里,父親在兒子上小學的時候去世,留下孤寡的母親含辛茹苦地拉扯著兒子。為了兒子,她忍受孤獨,頂著苦難沒有改嫁;為了兒子的學習,得了風濕病的她毅然選擇到鄰村討米供兒子食用;為了兒子的自尊,不在同學面前抬不起頭,她選擇隱瞞自己所受的苦。不在兒子面前出現(xiàn),連生活費也是請人轉(zhuǎn)交;為了兒子,她……最后,兒子以高分考進清華大學。母親的故事被校長和食堂的師傅公布在畢業(yè)大會上,兒子與母親相擁,嚎啕大哭……若干年后,兒子將母親接到了北京,讓母親過上了舒適的晚年生活。這篇感人至深的故事,真真切切發(fā)生在湖北省某縣。

有人說,中國人誰不知道要孝順父母呢?可是,我現(xiàn)在還是學生呀,爸爸媽媽還不老,他們賺錢供我讀書,等我大學畢業(yè)參加工作了,再孝順他們也不遲呀;終于參加工作了,又借口說我現(xiàn)在要上班呀、起早貪黑掙錢呀,顧不上孝順,等我賺多一點錢,買個大房子,再好好孝順父母也不遲呀;人到中年后,又被各種會議、社交應(yīng)酬纏繞,小孩子也需要照顧,苦于沒有時間孝順,一推再拖,拖到爸爸媽媽老了、頭發(fā)白了,各種小毛病出現(xiàn)了,還是抽不出時間陪爸爸媽媽吃飯、聊天。等到有一天,老人突然生病住院甚至突然仙逝,這才懊悔不已、痛心疾首、捶胸頓足……到時候再多的眼淚、再多的自責也無法彌補自己的遺憾。再想?;丶铱纯?,老人已經(jīng)不在了?!皹溆o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蹦憧茨穷w樹老了的時候,想安靜,可是,風卻在不停地刮,它怎么能靜下來呢;作為兒女呢,我們想好好孝順爸媽,可是,爸媽身體已經(jīng)很差了,等不了了。有時候,我們有意無意地忽略了盡孝。盡孝要趁早,別后悔莫及。

孝順怎么能夠等待呢?總說自己忙,沒有時間,那還是你的貪心在作怪嘛。“忙到?jīng)]時間陪父母”,還說什么孝順?你說自己忙、生意忙,沒有時間,但再沒有時間,也不能把德丟了只忙賺錢吧。如果德沒了,朋友就沒了,生意又怎么能好起來呢?孔子說:“德不孤,必有鄰?!本褪钦f,你有德,是個孝子,那么你的氣場就強大,朋友就多,人緣就好,否則,連朋友都會遠離你。

孝順真的不能等。孝順不一定說非得要給父母多少錢、買多少名貴的物品,才是孝順,不是那樣的。常回家看看,陪父母聊聊天,也是一種孝順。有首流行歌曲唱得好,“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啊,一輩子不容易就圖個平平安安……”

放學回家,對媽媽說一句:“媽媽,您辛苦了!媽媽,我愛您!”也是孝順。在父母生日那一天,帶父母到一個特別又不鋪張浪費的地方,過一個特別的生日,更是一種孝順。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這是《三字經(jīng)》中的話。散文大家歐陽修也有幾句著名的話:“人不學,不知道。……人之性,因物則遷,不學,則舍君子而為小人,可不念哉?”意思就是,孩子就像一塊潔白的玉,你不去雕琢它,怎么能成才呢?現(xiàn)在有的孩子,連孝順的道理都不知道,他怎么能懂得孝順呢?有句猶太人諺語是這樣說的:父親給兒子東西的時候,兒子笑了。兒子給父親東西的時候,父親哭了。為什么呢?孩子懂得感恩了,做父親能不高興么?“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這首歌使我明白沒有陽光,就沒有溫暖;沒有水源,就沒有生命;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自己,我們需要一顆感恩的心、孝順的心。央視有一則“為媽媽洗腳”的公益廣告,內(nèi)容是一位女士為年老的母親洗腳,這一切被幼小的兒子看在眼里,竟也效仿媽媽的樣子,為媽媽打來了洗腳水。這則廣告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大的反響,許多中小學為此還發(fā)起了“為媽媽洗腳”的活動,并布置了以此為主題的作文。這些都是通過教育而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孝順要趁早,莫等到“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

3.陳寅恪贊謝安的家風:“門風優(yōu)美”。

“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有什么樣的家教,就有什么樣的家風。

家風,如同一個人的氣質(zhì),一言一行,那都是詩書禮儀、飯桌文化長期熏陶的結(jié)果。好的家風,對“三觀”的形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每到春節(jié)、中秋節(jié)等家人團聚的日子,身在異鄉(xiāng)的游子只要有可能,都會想方設(shè)法地趕回家與親人團聚,也總會產(chǎn)生鄉(xiāng)思、觸動鄉(xiāng)愁。這個時候,家,是李白《靜夜思》里的中天明月,也是張繼《楓橋夜泊》里的夜半鐘聲,那是一種情感牽掛。

家的觀念在國人的情感中是無可替代的。家是什么?20世紀80年代,有個港臺歌手唱了一首歌《我想有個家》,歌中唱道:“我想有個家/一個不需要太大的地方?!蹦鞘菧嘏捅粣郏鞘秋L雨到來時的遮蔽。有了家,你就不會害怕。汪曾祺的兒子汪朗回憶對父親印象最深的話,是非常簡單的三個字:“吃飯啦”。

現(xiàn)在,隨著社會的變遷,不少家庭也經(jīng)歷種種變故,越來越多人說起“原生家庭”這個略帶苦澀的詞,把自己的陰影歸咎于“原生家庭”。這個時候,也許應(yīng)該品味一下作家龍應(yīng)臺的話——當作為被人呵護的兒女時,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和人做終身伴侶時,兩個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家。孩子在哪里,哪里就是家。你告訴我,什么是家,我就告訴你,什么是永恒。

“家”,是一種精神起點?!凹摇?,是一種無形的力量。

有人說,家人之間,因為太熟,所以輕慢。在古代可不是這樣。我們看《紅樓夢》,賈寶玉是萬不敢在他父親面前放肆的。

無論是司馬光的《書儀》和《家范》,還是范仲淹的《義莊規(guī)矩》、朱熹的《家禮》,無不具有濃厚的倫理色彩,無不強調(diào)三綱五常。

古人云:“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說的正是一個“德”字。什么叫“德”?有教養(yǎng)的人,就連喝酒都是有酒德的,那是豪邁與內(nèi)斂的巧妙融合,喝酒中也有傳統(tǒng)道德禮義之美,正如《左傳·莊公二十二年》所載的那樣:“酒以成禮,不繼以淫,義也。”《詩經(jīng)·大雅·即醉》中云:“即醉以酒,即飽以德?!币簿褪钦f,“酒”中能看到“德”。酒后無德,有失禮節(jié)。杜甫諷刺酒后無德,說:“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德”是愛的傳遞,是善的感染,和暴力無關(guān),和私欲無緣。倪萍的姥姥教給她:“有一碗米給人家吃,自己餓肚子,這叫幫人;一鍋米你吃不了,給人家盛一碗,那叫人家?guī)湍??!鞭D(zhuǎn)述一學者朋友在微信朋友圈發(fā)的故事:主人公A說:他的繼父從小常打他,用各種東西打他,每次打時,就說:打在你身,痛在我心;打你是為了你好,是因為愛你才打你。

A就這樣理解了愛。

長大后A就用這樣的方式去對待他愛的人和愛他的人,他以為,愛一個人,就應(yīng)該打他,罵他,愛越深,打越狠。最后,A傷害了他身邊所有的人。

后來,A因為謀殺了母子二人被判無期徒刑,進入了一個無愛的地方。B是被謀殺的母親的媽媽,是被謀殺的女兒的姥姥。

A說,B應(yīng)該很恨他,但當B了解了A過去的境況后,并沒有恨A。

A說:此時他才懂得愛的真諦,說完,淚水滑落雙頰……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2200多年前,中國古代統(tǒng)治者為什么在統(tǒng)治架構(gòu)中設(shè)置了“師氏”這一官職?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帝王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性,讓“師氏”以三德教國子,用中庸之德、仁義之德和孝德來教育培養(yǎng)皇室子弟。告訴這些皇子哪些符合禮、哪些不符合禮。即使貴為公主,出嫁后也要恪守婦道,絕對不能驕橫跋扈?!肚灏揞愨n》有記載,清太祖努爾哈赤對公主們立下規(guī)矩:“天命癸亥(公元1623年),(清)太祖御八角殿,訓諸公主以婦道,毋陵侮其夫,恣意驕縱,違者罪之?!鼻宄牡谒奈换实矍〉?,告誡皇子、皇孫們:“我國家世敦淳樸,所重在國書、騎射,凡我子孫,自當恪守……所關(guān)非小,不可不防其漸?!?/p>

武則天有個小女兒,也就是太平公主,就是個反面教材。這個太平公主習慣了為所欲為,相當貪心,家中金銀堆積如山,“田園遍于近甸膏腴”,僅僅要錢還不夠,還想要權(quán),終因涉嫌謀反,被賜死。唐朝還有一位公主,叫李裹兒,她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安樂公主。這個安樂公主姿色美艷,心卻極壞,從小深受唐中宗李顯與韋皇后的寵愛。她不會背家訓,仿佛也沒有家訓。出嫁后的安樂公主想擁有皇城內(nèi)的昆明池,父皇覺得這個要求有點過分,就沒答應(yīng)她。安樂公主大發(fā)脾氣,竟然動用公款建了一個“定昆池”,父皇寵愛,就答應(yīng)了。這個安樂公主還是不滿足,想讓媽媽韋皇后掌權(quán),還“自為皇太女”。為了達到目的,她竟與母親合謀,在餅餡中下毒,毒死了父皇。如此狠心公主,毒死父皇后還繼續(xù)折騰,在皇太子李重茂即位后,又想搞宮廷政變。最終玩火自焚,新皇帝李隆基忍無可忍,誅殺了這對母女。

“有好家風才能走得遠。”晚清曾國藩被譽為清代“中興第一名臣”,他的自律,得益于“有子孫有田園,家風半耕半讀,但以箕裘承祖澤”的家教熏陶。

家風是什么?家風是家庭成員價值觀的反映。家風,又稱門風,是指一個家庭或家族的風氣和習俗,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傳的規(guī)矩和作風。家風,是與家訓家規(guī)互為表里的另一種無形的傳統(tǒng)規(guī)范形式,它既是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圍和生活態(tài)度,也是精神情趣、道德修養(yǎng)等等因素所構(gòu)成的一種場域,比如孔鯉過庭的聲聲教誨、岳母刺字的泣血箴言。

家風是家族的精神“圖騰”。我們都熟悉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荷塘月色》和《背影》,那是優(yōu)美的散文,也是無形的家風。《荷塘月色》里有一段描述:“妻在屋里拍著閏兒,迷迷糊糊地哼著眠歌。”《荷塘月色》中的“閏兒”,就是朱自清之子朱閏生。朱閏生有個兒子名叫朱小濤,也就是朱自清之孫,他就說呀,我雖沒見過祖父,但時刻被家風浸潤著涵養(yǎng)著。

孩子在飯桌上一邊玩游戲,一邊吃飯。這個細節(jié),就反映出家風。這個時候,就不應(yīng)該慣孩子這樣的壞習慣。我們可以讓孩子聽一些輕音樂或者輕松的閱讀節(jié)目,比方說《燁讀》。“大家好,這里是輕閱讀專欄《燁讀》,我是FM101.8主播薛燁。很高興在這個版塊當中與您分享好文章,享受寧靜的閱讀時光?!睆摹案赣H節(jié)獻禮”到“節(jié)氣之美”,都能聽出“歲月靜好”來。寫作累了,我特別喜歡收聽薛燁主持的這個輕閱讀專欄。在春天開始的這一天,讀一讀遲子建的《春天是一點一點化開的》,再來聽聽主持人薛燁如春天般的明快演繹,感覺五臟六腑都沾上了早春的氣息。

記得《我在故宮修文物》[3]那期,薛燁輕柔地演繹了“擇一事,終一生”的哲理,不但敘述了一輩子只做一件事的定力與專注,也隱隱安慰了這個變幻莫測的時代。在《豐富的安靜》之后,再來聽聽關(guān)于旅行的文章,“你現(xiàn)在的氣質(zhì)里,藏著你走過的路,讀過的書和愛過的人……即使沒有旅行的安排,也有《燁讀》常伴左右,共同在閱讀中得到心靈的休憩和放松,度過愉悅的閑暇時光”。

傳統(tǒng)文化中最牽動人心的,就是家風。好的家風,勝過萬貫家產(chǎn)。

“治家嚴,家乃和;居鄉(xiāng)恕,鄉(xiāng)乃睦?!薄白訉O雖愚,詩書須讀。”“有子孫有田園,家風半耕半讀,但以箕裘承祖澤?!薄翱蓛€而不可吝?!薄坝袑W問曰富,有廉恥曰貴?!薄峒凹绎L、家教、家訓,人們就很容易想到《孔子家語》《顏氏家訓》《曾國藩家書》和《朱子治家格言》為代表的言傳身教。其實呀,還有一種家風,如春雨,潤物細無聲。比如東晉名相謝安,他經(jīng)常在家中舉辦文化沙龍,讓家族的晚輩討論古書。有一次,他問子侄們:你們覺得《詩經(jīng)》中哪一句最好?

侄子謝玄說:“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蔽矣X得這句妙,甚妙。

謝安站起來,說我不敢茍同。這句也太“娘”啦,兒女情長而已,沒啥出息。依我看,“訏謨定命,遠猷辰告”,這八個字,才好,好在意境高遠。

謝安的欣賞標準,潛移默化地影響了晚輩的審美觀。和晚輩討論古書,這種氛圍,無形中為謝氏家風抹上濃濃的文化底色。難怪,著名史學家陳寅恪贊其“門風優(yōu)美”。

豐子愷在一定程度上繼承了謝安的優(yōu)美家風。他讓家里充滿文學氛圍,他給晚輩講故事、玩詩詞游戲。一家人到城隍廟吃飯,等菜的間隙,豐子愷就問一個有關(guān)詩詞的問題,回答的人必須把九言絕句的第一行九字說出來。比方說,《水滸傳》里白勝挑擔念的詩:“九里山前作戰(zhàn)場,牧童拾得舊刀槍。順風吹動烏江水,好似虞姬別霸王?!?/p>

顏之推在《顏氏家訓》中教育子孫說:“夫圣賢之書,教人誠孝,慎言檢跡,立身揚名,亦已備矣。魏、晉已來,所著諸子,理重事復(fù),遞相模效,猶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吾今所以復(fù)為此者,非敢軌物范世也,業(yè)以整齊門內(nèi),提撕子孫。夫同言而信,信其所親;同命而行,行其所服。禁童子之暴謔,則師友之誡,不如傅婢之指揮;止凡人之斗鬩,則堯、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誨諭。吾望此書為汝曹之所信,猶賢于傅婢寡妻耳。”“有學藝者,觸地而安。自荒亂以來,諸見俘虜,雖百世小人,知讀《論語》《孝經(jīng)》者,尚為人師;雖千載冠冕,不曉書記者,莫不耕田養(yǎng)馬?!?/p>

唐代顏真卿的書法為什么至今廣受人們喜歡?這和《顏氏家訓》的門風傳承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

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鼻宕謩t徐有句名言:“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么?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么?愚而多財,益增其過!”

位高至總督,林則徐到廣東主持禁煙,始終保持廉潔自律,“自矢清廉,決不敢于俸祿而外妄取民間或下僚分毫”。他在給夫人的信中這樣說:“吾林氏素代清白,此種污手之錢決不要一文也?!彼嬲]后人:“存心不善,風水無益。父母不孝,奉神無益。兄弟不和,交友無益。行止不端,讀書無益。心高氣傲,博學無益。作事乖張,聰明無益。不惜元氣,服藥無益。時運不通,妄求無益。妄取人財,布施無益。淫惡肆欲,陰騭無益?!薄绊毲f謹慎,切勿恃有乃父之勢,與官府妄相來往,更不可干預(yù)地方事務(wù)?!薄胺参易訉O,當念韓文公‘辛勤有此,無迷厥初’之語,倘因破蕩敗業(yè),即非我子孫矣!”

北宋名相范仲淹留給后人的是清白持家、簡樸本分的家風,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家國情懷?!端问贰分袑Ψ吨傺陀羞@樣的記載:“母在時方貧,其后雖貴,非賓客不重肉。妻子衣食,僅能自充?!彼乃膫€兒子純祐、純?nèi)?、純禮、純粹都延續(xù)了范仲淹清廉儉樸的家風,后皆成德才兼?zhèn)涞拿肌1热?,長子純祐,10歲時即讀諸子百家書。次子純?nèi)剩瑢W習很刻苦,常學至夜分,用今天的話說,就是經(jīng)常熬夜看書。夏天在帳子內(nèi)燃燈讀書,帳頂都被熏成黑色。后考取進士,官至丞相。范純?nèi)暑H知稼穡艱難,從不錦衣玉食,“自布衣至宰相,廉潔如一”。

有人說,家風只是泛泛要求,萬一有的孩子不聽話,不遵守家風怎么辦呢?那他慘了,因為那意味著家族里的人不接納你了,不讓他參加尊祖祭祀活動了。尊祖祭祀活動,在古代有多重要呢?《禮記·祭統(tǒng)》中說:“禮有五經(jīng),莫重于祭。”就是說,祭祀是最重要的禮。同宗族成員之間怎么體現(xiàn)是一“家”人?或者說,這個血緣倫理關(guān)系,用什么來體現(xiàn)?正是通過尊祖祭祀活動。尊祖祭祀活動,需要到共同的宗祠那里,舉行嚴肅的儀式。過去,像范仲淹這樣的大家族都有宗祠,有家譜,這就是等于從基因?qū)用婊卮鹆恕拔沂钦l?我從哪里來”這個千古之問。那是對祖先的信仰、對家族的皈依。如果違背了家風,就不讓他進宗祠。這么一來,他就變成了沒有歸屬感的“流浪狗”了。

家和萬事興,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有人專好明清家具的收藏,有人專事收藏古代錢幣,殊不知,最好的陳年“家私”是樸素沉淀的家風。相比萬貫家財,“自強不息”的好家風,才是一家一族最好的生命活力。有句網(wǎng)絡(luò)流行語說得好:“你若盛開,清風自來?!庇辛撕眉绎L,你就不用擔心孩子會變壞,否則,會遭到整個家族的拋棄,這個代價太大了。這就是無形的約束力。

好的家風成就人生美好。家風純正,雨潤萬物;家風一破,污穢盡來?!敖鹩駶M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現(xiàn)在,我們看朋友圈,很多家長朋友喜歡炫耀自己的孩子考了多少分,多么有才華,多么聰明,總之就是夸孩子智商高。你知道南宋詩人陸游怎么看待后代智商的嗎?他說,聰明的孩子,如果不寬厚,更容易變壞,父母不要僅僅因為孩子聰明就瞎高興。為此,他專門寫了一段家訓:“后生才銳者,最易壞。若有之,父兄當以為憂,不可以為喜也。切須常加簡束,令熟讀經(jīng)學,訓以寬厚恭謹,勿令與浮薄者游處。自此十許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慮之事,蓋非一端。吾此言,后生之藥石也,各須謹之,毋貽后悔?!?/p>

我們讀《三字經(jīng)》,有句話印象深刻:“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說的正是竇燕山的良好家風。竇燕山,即竇禹鈞,是五代后晉時期人,排行老十,有竇燕山、竇十郎之稱,以家教有方聞名于世。據(jù)范仲淹《竇諫議錄》記載,竇禹鈞富甲一方,卻為富既仁且義。有個仆人利用工作便利盜用了竇家一大筆錢,擔心被發(fā)覺后無顏面對,便寫了個憑證,系在自己女兒手臂上,憑證上寫道:“永賣此女,與本宅償所負錢?!?/p>

4.生前寂寞身后名

歷史經(jīng)常給人開玩笑,很多大學者大藝術(shù)家,生前寂寞身后名,畫家梵高生前狼狽不堪,畫根本買不出去。小說家卡夫卡生前不過是個推銷保險的小職員,連個老婆都找不到。

我國北宋理學奠基者程顥(1032—1085)、程頤(1033—1107)也是這樣。

二程,即程顥、程頤兄弟,河南洛陽人。現(xiàn)在人們習慣上稱為“二程”,其實他們兄弟二人的哲學思想差異相當大。程顥曾因公開反對王安石推行的新政,當著宋神宗面,批評王安石:“其身猶不能自治,何足以及此”?其實當時很多大臣都反對王安石新政,只是沒有公開講。程顥的公開批評,贏得了相當高的社會聲譽和聲望。

程顥的思想成熟很早,只可惜沒有留下完整的著作?,F(xiàn)在我們看到的程顥文集和語錄,大部分是由學生整理記載的,語錄則是由朱熹編的。程顥、程頤二人的談話,也很難分清哪些是程顥的思想、哪些是程頤的思想了。

在朱熹看來,“明道(程顥)可比顏子”“德行寬大,規(guī)模廣闊”“瑞日祥云,和風甘雨”。程顥有玄學特質(zhì),比較“柔性”,比他小一歲的弟弟程頤則比較踏實,偏于“剛性”。二程的思想主要是由哥哥程顥奠定的,但由于程顥沒有能夠達到高壽(只是中壽),程頤多活了二十年,后人很難準確地分辨哪些是程顥說的、哪些是程頤說的。除了專業(yè)的研究者,通常更習慣用二程來泛稱。二程之學是中國古代最有趣的哲學,朱熹是集大成者。朱熹的偉大之處,在于他嚴謹?shù)闹螌W精神,和整理古籍的學術(shù)成就以及在教育方面的影響。這也是朱熹不喜歡蘇東坡的地方。朱熹是一個奉行道統(tǒng)的大學者。理學本身就是儒家和道家的結(jié)合,你看程顥的號就叫“明道”嘛,是不是?而后來的陽明心學,那更多是儒家和佛家的禪宗的結(jié)合,孟子是源頭,陸九淵有所發(fā)展?!搬t(yī)者,道也”,醫(yī)本來也來源于道。你看唐代藥王孫思邈本身就是個道士,他叫孫真人。東晉葛洪,也是著名醫(yī)家,也是當時的道家領(lǐng)袖之一。南朝的陶弘景,寫了多部有影響的醫(yī)著,可他本身就是道士。唐代王冰,他的號叫啟玄子,喜好道家之學。明末清初的大醫(yī)家張錫純,非常重視道家。傅青主,是個大哲學家、武術(shù)家,也是道家著名人物,你看他在“易黃湯”中的用藥特點,就是典型的道家思路。方中用山藥、芡實聯(lián)合為君藥,用白果做臣藥,用黃柏和車前子做佐藥,體現(xiàn)了固和守的結(jié)合,治療婦女白帶和黃帶,效果都很好。傅青主治療的是任脈的濕熱。你看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劉完素(約1120—1200),他的號叫完素。他的本名叫什么?叫劉守真。守真,一聽就是道家的。因家是河北河間人,他隱居在河間,大家又叫他劉河間。再比如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提出“陽常有余,陰常不足”,這個觀點的提出就和道家思想有關(guān)。他年輕時本身也是個道士,后來,老道士患病,大概就是那種慢性病了。他外出尋醫(yī),這個求醫(yī)的過程,也是學習。他一邊修道,一邊學醫(yī),后來成了一代宗師。明末的名醫(yī)張景岳,他的哲學思想是宋明理學,他從理學的觀點出來,糾正“陽常有余,陰常不足”的偏頗,力主溫補,創(chuàng)立“陽非有余,真陰不足”的學說。

元朝的統(tǒng)治者借中國文化鞏固統(tǒng)治。公元1313年,即元仁宗皇慶二年,初行科舉考試,程、朱理學由原來的私學成為官學。明代繼承了這個制度,科舉考試用四書、五經(jīng),而且以宋儒的注解為主。這么一來,理學思想占據(jù)了當時思想統(tǒng)治者的壟斷地位。有人著書詆毀理學,比如朱季友,結(jié)果被杖,書也被毀成紙漿。大家被理學思想壓抑太久,心理上對程、朱理學產(chǎn)生逆反,都需要釋放。明代的心學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興起的。

克羅齊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笨铝治榈抡f:“一切歷史都是思想史?!蓖粋€問題,學者的思考有不同的角度。朱子將《大學》的主旨定位在“格物”,陽明將其定位在“致知”,蕺山將其定位在“誠意”。

王陽明,從21歲“格竹子”開始,整個都在反抗程、朱理學,琢磨怎么樣才能擺脫程、朱理學的控制。他從宋代陸九淵那兒找到了安慰,視陸為知己。陸九淵的思想,如果用四個字來概括,那就是“發(fā)明本心”。本心,就是孟子說的道德心。王陽明為陸九淵的《象山全集》寫序,說:“圣人之學,心學也?!笨款D悟,靠本心,剎那間成為圣人,這樣不是更方便、快捷嗎?社會上逐漸流行起“圣人速成班”。朱熹的學問大,扎實,但是慢啊,靠那種修行,可能一輩子也成不了圣人。頓悟多快啊,一天當三天過。不用苦苦讀書,就往那一坐,漠然不語,閉目養(yǎng)神,朱熹一邊去,陸九淵過來,悟啊悟,良知來了。借鑒禪學,短、平、快。結(jié)果呢,“滿街都是圣人”,整個一狂禪。所以,做學問,研究中國古代哲學,你要么是先秦,要么是二程之學,這兩塊如果一塊都不占,那么,你這個中國哲學底子就有問題。這么一梳理,你說二程之學和陽明心學,哪個高?答案不言自明了吧。

現(xiàn)在我們知道,二程之學影響了中國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諸多方面,成為元明清三代的廟堂之學,其影響一直延續(xù)到近現(xiàn)代。二程去世后,被門徒們合葬在今河南省伊川縣城西荊山腳下,當?shù)厝朔Q“程林”。宋嘉定十三年(1220年),賜謚程顥為“純公”,程頤為“正公”。理宗淳祐元年(1241年),又追封程顥為“河南伯”,程頤為“伊川伯”,并“從祀孔子廟庭”。套用網(wǎng)友調(diào)侃的話,面對二程這樣的曠世大儒,總感覺自己是一部從名著里逃掉的錯別字,顯得那樣渺小和卑微。

二程究竟是個什么樣的人?他們的思想為什么影響這么大呢?這需要簡單梳理一下中國古代哲學史的脈落。

自漢代以后,經(jīng)過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傳統(tǒng)的儒家思想走過了一段曲折的道路,隨著佛、道的興起,形成了儒、道、佛三足鼎立的局面。公元960年,北宋王朝建立。宋代以文立國,宋太祖重視讀書,提出“任宰相當用讀書人”,并堅持天下“惟道理為大”,于是“理”學研究有了一個“天時”優(yōu)勢。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二程表面上打著尊儒排佛的旗號,其實是以儒家倫理思想為基礎(chǔ),吸取佛道的某些思想素養(yǎng),如華嚴宗的“理事無礙” 說,禪宗的“佛性”“真如”說等等,將“天”與“理”融合為一體,“天理”成為其最高本體。程顥曾說過:“吾學雖有所受,‘天理’二字卻是自家體貼出來?!?/p>

二程以儒家經(jīng)典中“理”的概念為基礎(chǔ),把“理”作為萬物的本原,“理”成為自然界和社會領(lǐng)域的最高原則,形成了理一元論的本體論。宋代學者思考的“窮理盡性以至于命”有了一個新的高度。

要梳理清楚理學的脈落,不得不說說“北宋五子”。他們是周敦頤、張載、邵雍、程顥和程頤。程顥與程頤曾經(jīng)先后拜周敦頤為師,學成后辦了一個書院。

周敦頤?你沒聽錯?沒錯,就是那個寫《愛蓮說》的周敦頤,他才是理學的開山鼻祖。這話是朱熹說的。朱熹推周子(周敦頤)為新儒學的開山者。《宋史·道學傳》也將他排在第一位。黃庭堅曾贊他“人品甚高,胸懷灑落,如光風霽月”。不過,周敦頤的理學著作《通書》《太極圖說》等,大眾看不懂,學者們也多不甚明白,反而是他那篇不足120字的《愛蓮說》,讓后人記住了他。周敦頤為“明天理之根源,究萬物之終始”,創(chuàng)《太極圖》,并著《太極圖說》,提出“無極而太極”,認為太極一動一靜,產(chǎn)生陰陽萬物。《通書》的宗旨則是“誠”,是“學顏回之學”“志伊尹之志”。晚年,周敦頤定居廬山蓮花峰下,屋前有溪,仍以道州老家的濂溪命名,因此人稱他為濂溪先生,他的學說被稱為濂學。

周敦頤教程顥和程頤:一定要用心去尋找“孔顏樂處”。什么叫“孔顏樂處”?就是把仁的精神推向極致,推向極致之后,則是天地為一身,萬物為一體。這就是周敦頤指點他們尋求的“孔顏樂處”。

公元1073年,周敦頤去世,年僅57歲。二程隨周敦頤學習時間不長,卻“慨然有求道之志”,從此不再迷戀仕途。

公元1082年,有一個大名鼎鼎的學者來到河南洛陽,在這里選了一個地方,創(chuàng)辦一個書院。書院有講堂,有弟子居住的宿舍,占地約10畝,另有糧地10頃。由于書院位于九皋山下、伊河岸邊,所以書院就起名“伊皋書院”(元代改為伊川書院)。這個大學者就是程頤,這一年他49歲。

宋代,流行辦書院。書院,出現(xiàn)于晚唐五代時期。唐末五代士人為獲得參加進士科所需要的詩賦文學知識,紛紛隱居山林讀書,逐漸衍生出書院這種新的教育組織??梢赃@么說吧,書院因科舉而生,書院與科舉的關(guān)系的密切程度可想而知。宋代以后,書院逐漸發(fā)展成教育中心和學術(shù)中心。在政府無力興學的背景下,北宋書院成為官學的替代機構(gòu),承擔了培養(yǎng)科舉人才的重任。

程頤有個哥哥,也是大學者,名叫程顥。伊皋書院掛牌,哥哥程顥前來捧場,講學。程顥來到伊皋書院,見九皋山如鳳正鳴,伊河水恬然自得,風景幽美,禁不住吟詩:“清溪流過碧山頭,空水澄鮮一色秋。隔斷紅塵三十里,白云紅葉兩悠悠?!?/p>

二程是什么來頭呢?能輕而易舉地在洛陽得到這么大一塊地,投資建成書院,讓這么多讀書人推崇并追逐?程顥曾任監(jiān)察御史,而且家庭背景不一般,包括其父在內(nèi),再往上推若干代,都是官員。你看看程顥之子程嗣隆等人所作《明道先生行狀》,其中有這樣的記載:“其先曰喬伯,先生五世而上,居中山之博野。高祖贈太子少師,諱羽,太宗朝以輔翊功顯,賜第于京師,居再世?!笔畾q那年,程顥讀了東晉吳隱之的《酌貪泉詩》之后,就寫下豪言壯語:“心中如自固,外物豈能遷!”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程顥考中進士,年僅25歲。同他一起中進士的,還有蘇軾、蘇轍、曾鞏、張載。宋神宗熙寧初年,程顥曾向皇帝進言:“君道以至誠仁愛為本,求賢育才為先?!钡玫缴褡诘目隙?。后因反對王安石的變法而離職。

“云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這首家喻戶曉的《春日偶成》,就是程顥所寫。后被選入蒙學教材之《選本千家詩》卷首。舊時私塾啟蒙,學生在向孔夫子像行叩頭禮之后,老師就教學生讀這首詩。

程頤呢,他曾參加過兩次科舉考試,皆未中,從此絕意仕途,以處士身份,在家講學。所謂“處士”,是指有學問而沒有考取功名的人。沒有功名,卻當過西京國子監(jiān)教授、崇正殿說書(為皇族講經(jīng)的老師),這是怎么回事呢?程頤撰述的《上谷郡君家傳》中寫道:母親侯氏是山西盂縣名儒侯道濟的女兒,她常對孩子進行詩教。

這個程母,極有教養(yǎng),讓我想起電影《無問西東》里,米雪扮演的那個雍容溫婉母親,她不想讓兒子沈光耀去參軍,讓他背家訓,并告訴他:“當初你離家千里,來到這個地方讀書,你父親和我都沒有反對過,因為,是我們想你能享受到人生的樂趣,比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比如同你喜歡的女孩子結(jié)婚生子。注意不是給我增添子孫,而是你自己,能夠享受為人父母的樂趣,你一生所要追求的功名利祿,沒有什么是你的祖上沒經(jīng)歷過的,那些只不過是人生的幻光?!?/p>

程頤在母親的教育下,“幼有高識,非禮不動”。18歲上書勸諫仁宗以王道為心、以生靈為念,黜世俗之論。1052年,24歲的程頤來京城游學,來到宋朝的最高學府——太學。當時執(zhí)掌太學的胡安定以“顏子所好何學”為題,讓太學生寫策論。程頤寫了一篇《顏子所好何學論》,闡述“學以至圣人之道”之旨。胡安定讀后,拍案叫絕,并以學職之位相許。從此,沒有功名的程頤被聘為學官,成了西京國子監(jiān)教授、崇正殿說書(為皇族講經(jīng)的老師)。

程顥、程頤是“洛學”宗師。程顥字伯淳,被稱為明道先生;程頤字正叔,世稱伊川先生。

程頤被稱伊川先生,這個好理解,他創(chuàng)辦了“伊川書院”嘛,而且號伊川。為什么稱程顥為明道先生呢?首先,“顥”字本意就有白、明亮的意思,其次,程顥提倡“明道”,其哲學的總體特色就是“明體而達用”,而且,其號為明道。

我們看《西廂記》里的崔鶯鶯、《牡丹亭》里的杜麗娘,她們都是繡樓里走出的女性,書中描寫了她們所遭受的肉體折磨和精神摧殘,然后迸發(fā)出強烈的叛逆精神。有人說,這“都是程顥、程頤兄弟惹的禍!”什么“存天理,去人欲”呀,什么“陰陽尊卑之義,男女長幼之序。男在女上,乃理之常”呀,還有什么“餓死事小,失節(jié)事大”呀,這些封建思想,后來演繹出“女誡”“女德”。這些說法實在是不了解二程,這些不是他們的觀點,是后人“發(fā)揮”的。

二程政治上反對王安石變法,學術(shù)思想上是理學(亦稱道學),他們的核心都是儒家倫理道德。二程思想的基石就是一個“理”字。這個“理”就是天理,就是“自然的道理”?!袄怼笔怯钪娲嬖诘慕K極本體,具有的“生生不息”的本體氣象,也就是自然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復(fù)天理”,最終才能夠“明道”?!叭擞钡膶嵸|(zhì)是“私利”,是不“仁”。天下紛爭的根源就是因為“人欲”。程顥以“理”為“仁”, 把“仁”推至超越的本體層面,強調(diào)“仁”與心、性的關(guān)聯(lián)?!袄怼奔词恰叭省?,把天與人都歸結(jié)于生生不息的“仁”體,主張認識理的方法主要在于一種內(nèi)在的體驗、體證。這種通過內(nèi)在體驗從而認識天理的方法就是“識仁”。達到這個萬物一體的仁境,人就可以“定性”了,就可以“內(nèi)外兩忘”,也就是心無動靜、無分內(nèi)外,完全超越了心物、人我的區(qū)分和判斷,從而聽任人的直覺的作用。

直覺就是心和理的直接合一,是“澄然無事”的鎮(zhèn)定的心境。本真回歸,達到與道同一的狀態(tài),其間不存在物我的差別,只要能把握自己的心,那么圣人也是能夠求得的。所以只要修心,做到知仁,就能夠成為圣人。

觀天地萬物生長之氣象最可觀“仁”,最可體會“仁”?!叭省笔亲罡叩牡赖戮辰纾叭收邷喨慌c物同體”“義禮知信皆仁也”,因此要識仁明道,自治治人。

“渾然與物同體”,天地萬物生長變化的發(fā)展過程本就是“仁”這種生命力自我展現(xiàn)的過程?!白R仁”的方法就是順其自然,不費纖毫之力。仁就是人以天地萬物為一體的胸襟。

孔子確立了“為仁”而不在“知仁”上用功的傳統(tǒng),程顥顛覆了這個傳統(tǒng),將“仁”界定為天道本體?!氨拘摹背尸F(xiàn),就能體會到“大樂”的至高境界。

大樂,也就是達到了孟子所謂的“萬物皆備于我”的超越之境。萬物皆備于我,天地之用皆我之用。

二程認為仁道貴在貫通,只有做到己與人貫通,我與物貫通,乃至物與物貫通,天地萬物貫通為一體,才是真正為仁。若相互隔絕,便是不仁?!白R得此理”之后,再“以誠敬存之”,就能夠節(jié)制一己之私利的“人欲”。

二程把《禮記》中的一篇《中庸》拿出來,給予極高的肯定,且對之進行詮釋,借助《中庸》來建構(gòu)和完善儒家的道德心性學說。

二程就在伊皋書院著書、傳道、講學,影響了很多學子,“講易學、授理學,求教者日夕盈門?!薄笆恐畯膶W者,不絕于館。”有個成語叫“如坐春風”,說的正是一個弟子朱光庭聽了程顥老師一個月的課,大呼過癮,說:“光庭在春風中坐了一月?!边€有一個更有名的成語——程門立雪,說的是哥哥程頤和楊時的故事。二程的得意門生“程門四先生”之一的楊時,后人成為“閩學鼻祖”,正是“程門立雪”的當事人。

程頤的文學鑒賞標準或者叫審美標準,可以概括為三個字“氣象論”,就是論詩也好、論文也好,評價其高下的標準就是:有沒有圣人氣象。宋代名儒楊時原本是程顥的弟子,中進士后,仍然迷戀老師的魅力,仍然想聽老師的課??上?,程顥英年早逝,年僅54歲。這個楊時和老師之間亦師亦友,老師給他上課,也很高興,因為他們之間,完全可以到“拈花一笑”那種程度。也就是說,他們的“三觀”非常合拍,已經(jīng)到了你不用開口,我全部知曉你要說什么。

有人可能不相信,兩個人的關(guān)系能好到不需要語言嗎?可以。戀愛中人的都有這個體會,遇到對的人,就不需要語言,一個眼神,對方就明白了你在說什么。其實,生活中,凡是關(guān)系親密無間的,都沒有任何客氣話。不太熟悉的人之間才需要客氣、禮貌。海南大學的一個學者朋友云教授,有一天晚上,給我打了一個近一個小時電話,講他在日本留學時的一段難忘記憶:他感慨說,他考上博士的同時,也有幸被一家日本企業(yè)錄用當白領(lǐng)。單純算經(jīng)濟賬的話,去公司上班差不多是白干活。因為,如果沒有工作,他就能拿獎學金,一年15萬。去上班了,有了工作,獎學金就沒有了,他在公司上班的年薪也不過25萬,扣除5萬的稅,到手的才不過20萬,比獎學金多了5萬而已。但是,他博士研究方向是經(jīng)濟學,上班能體驗課堂上學不到的經(jīng)驗。他很矛盾,去找導師,如實說了。導師鼓勵他白天去公司上班,晚上來教室學習。到了那家企業(yè),他隱瞞了上博士的事實。公司老板是個70歲左右的老人,在不久的時間內(nèi),老板就非常認可他,到哪里出差都帶著他。老板說,云,我和你非常合拍,但是,總覺得哪里有點不對勁。老板厲害,知道他是干活的好手,但又隱約感覺到他的興趣不在做企業(yè),云另有想法。兩年多之后,云不得不辭職,要回學校寫論文了。結(jié)果呢,10多年過去了,老人早已去世,他的兒子接管公司。而這些年,每年到新年,公司都會給云教授寄來掛歷,從未間斷。云教授電話中對我說,我從來沒有回去看過他,也從來沒有寫過信。但是,我和那個老板的關(guān)系就是這樣,不見面,他心中有我,我心中也一直有他。我和他之間,不需要語言。

我講朋友的這個故事,其實正像楊時和他的老師程顥之間的關(guān)系。

程顥駕鶴西去后,楊時和游酢,冒雪來拜程頤為師。程頤正在睡覺,二人就在書院內(nèi)虔誠地站立等候。程頤醒來,發(fā)現(xiàn)書院門前的積雪已經(jīng)一尺深了。“程門立雪”這個成語就是從這兒來的。

程頤70歲那年,在《答楊時書》對楊時這樣講:“頤如常,自去冬來,多在伊川。”歷史演繹的,從來都不全是喜劇,漣漪著瑟瑟的慨嘆。世道難測,程頤后被列入“元祐奸黨”,官職悉被罷免,他也只得帶著家人四處躲避,拒絕和友人、弟子見面,以免連累他人。75歲那年去世,當?shù)厝诉€不敢為他送葬,擔心被牽連。朱熹感慨:“知德者希,孰識其貴?!?/p>

當初程頤選擇在九皋山下建書院,也許和李白有關(guān)。九皋山,因《詩經(jīng)》“鶴鳴九皋,聲聞于天” 而得名。李白看了高聳入云的九皋山,寫了一首詩《鳴皋歌·奉餞從翁清歸五崖山居》,其中有這樣的句子——“青松來風吹古道,綠蘿飛花覆煙草”。

二程在這里,在洛陽一帶,著書立說長達20年,共同創(chuàng)立了理學。兄弟二人也被后人稱為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后世學者評價:“伊川書院是理學的策源地之一?!庇捎诔填U、程顥二人長期在洛陽講學、潛心研究理論,人們便把他們的學派和理論稱為“洛學”。

“天下之治,治家為先 ;治家之道,以正身為本。”這是二程祖訓。

一個叫朱熹的福建人,大家都知道他是南宋理學家。朱熹的父親朱松,就是程顥、程頤再傳弟子羅從彥的學生。朱熹14歲那年,父親病逝,臨終前囑他去拜胡原仲、劉致中、劉彥沖為師。這三人都對二程的理學有相當深的造詣。有了他們?nèi)说木妮o導,朱熹19歲即考取進士。

朱熹多次開辦學堂授課,史料記載他生活清貧,“其齋舍無一避風雨”。朱熹有一個女兒叫朱兌。一次朱熹去看望女兒,女兒只能拿出蔥湯和麥飯來招待老父,感覺很愧疚。朱熹寫下一首詩來安慰女兒不要羞愧,世道艱辛,還有生活更苦的人:“蔥湯麥飯兩相宜,蔥補丹田麥療饑。莫道此中滋味薄,前村還有未炊人?!?/p>

我們看中華書局出版的《二程集》[4],程顥的詩,41歲時寫的詩,多嘆官宦羈絆,俗務(wù)倦怠,而追求林泉之趣,崇尚隱者意象。到了后期,他的詩風變了,多吟誦孔顏之樂,自得之意,而追求仁義之境,多塑造圣者意象。

讀《二程集》,就能夠了解,二程就是“心性之學”,講的就是“復(fù)天理”“安得天分、不有私心”。無論是大程的識仁還是小程的格物,都主張“修”身養(yǎng)性,主張“格物窮理”“存心養(yǎng)性”,專求“內(nèi)圣”。二程認為,人格的最高追求就是成圣,不能成圣也能成賢人、仁人。手段是“修”。怎么修呢?就是要復(fù)興先秦孔孟之道,以天理節(jié)制人欲,以道心統(tǒng)帥人心。天理是宇宙的唯一本體。什么是天理?天理既是自然界的法則,也是人的先驗的道德本性和社會的綱常倫理。程顥提出“心即理”,已經(jīng)在形式上為后來的心性論開拓了思路。不管陸九淵愿意不愿意承認,這個心性論都在事實上影響了他。

《二程集》又名《二程全書》,是程顥、程頤兄弟一生傳道講學言論論著的匯集,包括《遺書》《外書》《文集》《易傳》《經(jīng)說》和《粹言》6個部分,以程頤著作為多。

在二程死后近百年時間里,朱熹對二程思想提出自己的看法,認為當時學者多不求下學,一味向高處走去。他認為程門后學不究二程之體用一貫之學,以邋等而進為高。

朱熹師承程門三傳弟子李侗,繼承和發(fā)展了二程的學說,形成一個龐大的、嚴密邏輯體系的學說,成為南宋“儒學集大成者”,并與二程合稱“程朱理學”,在宋代以后成為封建正統(tǒng)學術(shù),整整影響了中國七八百年,成為元、明、清三個朝代的官方哲學。朱熹在《觀書有感》中,隱喻他與二程理學的淵源:“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程顥、程頤兩兄弟崇儒重道,程顥追求超越的宇宙人生之道德價值,程頤側(cè)重主知的格物致知,把握事物現(xiàn)象中之必然性。二程提出天理論,把儒家倫理學說推進到它發(fā)展史上最重要的時期,開啟了宋明理學新時代。

程顥英年早逝,其后的講學主要是由伊川獨自完成。

二程推崇《四書》,并訓釋《論語》《中庸》《孟子》,重訂《大學》章次,對《四書》思想資料進行了大量的闡釋、發(fā)揮、利用。其格物論與心性論主要是依托《四書》思想資料而建構(gòu)的。

從中醫(yī)學的發(fā)展歷史來看,宋明時期是醫(yī)學基礎(chǔ)理論哲學化的重要時期,明代有個醫(yī)學大家,名叫張景岳,是個著名的儒醫(yī)。張景岳受二程的影響比較大,他用理學思想重新詮釋《黃帝內(nèi)經(jīng)》,融合并吸收了周敦頤的太極說、張載的太虛即氣論及天人一體論和二程、朱子的理學思想,形成和發(fā)展了氣一元論、陽不足論和水火命門說等思想體系,中醫(yī)理論因為有了張景岳而更加完備。張景岳有個名方,叫“玉女煎”,由石膏、熟地、麥冬、知母、牛膝五味藥組成,用來清胃熱、滋腎陰。為什么叫玉女煎呢?我們看觀音菩薩身邊有兩個小孩子,一個叫金童,一個叫玉女。他們倆一個拿瓶子,一個拿柳枝,用來干嘛呢?就是用柳枝沾點瓶子中的圣水,灑向人間,賜福。從這個寓意來看,張景岳的“玉女煎”,主要作用就是為了清熱,治療由胃熱陰虛導致的頭痛、牙痛、咽喉痛、齒松出血、煩熱干渴等。

儒家以安樂為最高人生境界,道家追求的精神上的全生與逍遙境界。北宋五子之一、理學家和詩人邵雍,則把儒家的安樂境界與道家的逍遙境界統(tǒng)一起來,追求“造化在我”,那是一種逍遙安樂的審美人生,是一種詩性的風流人格。

這個安樂精神與逍遙境界,是中國哲學的一大特色。你看夏目漱石(1867—1916)的長篇小說《心》,描述了5個人的死亡,有明治天皇的自然死亡、乃木大將的殉死、父親的病死、K的自殺和先生的自殺。那里面有安樂嗎?有逍遙嗎?沒有。夏目漱石寫的是利己主義者的懺悔錄,揭露的是利己之心與道義之心的沖突。你再看夏目漱石的后期代表作之一《行人》,他寫日本明治時代知識分子可憐、可悲、可嘆、孤獨痛苦的內(nèi)心世界和空虛無奈的生存狀態(tài)。那個找不到精神家園的學者一郎,充滿了矛盾。

夏目漱石被稱為日本的“國民作家”“人生之師”,他是大器晚成的作家,快40歲時才開始寫小說。魯迅曾對他的創(chuàng)作給予高度評價:“夏目的著作以想象豐富,文詞精美見稱。早年所作,登在俳諧雜志《子規(guī)》上的《哥兒》《我是貓》諸篇,輕快灑脫,富于機智,是明治文壇上的新江戶藝術(shù)的主流,當世無與匹者?!?/p>

夏目漱石為什么能夠如此細致地剖析知識分子的精神世界?這和他本人就是抑郁癥患者不無關(guān)系。1900年,夏目漱石奉教育部之命前往英國留學兩年。留學時期,住在倫敦,根本沒有人理他。當?shù)氐奶鞖庥趾茉愀?,冬季根本見不到太陽,他幾乎發(fā)瘋了。理想幻滅,再加上留學經(jīng)費不足,妻子又因懷孕而極少來信,他患上了抑郁癥。一直到回國后,他始終為抑郁癥所困擾。有時性情大變呈現(xiàn)抑郁躁狂的狀態(tài),有時胃病發(fā)作痛倒在地,有時對妻兒女傭動輒打罵。1916年夏目漱石由于胃潰瘍復(fù)發(fā)大量出血,不治亡故,年僅49歲。日本電視劇《夏目漱石之妻》,講述了夏目漱石的身心煎熬,他性格怪癖、常犯胃病,冷漠、神經(jīng)質(zhì)、以自我為中心,是個家暴狂。在夫妻二人的交心時刻,夏目袒露了自己家庭的不幸:家境敗落,父親認為是他的出生給家族帶來不幸,遂把他送與他人當養(yǎng)子,直到9歲養(yǎng)父母離婚才重回父母身邊。動蕩不安的童年讓夏目形成敏感自卑的個性,他不相信人和家,卻又因缺愛而極度渴望家庭溫暖,成了愛無能患者。他后來患上抑郁癥,其實也是跟童年經(jīng)歷有很大關(guān)系?!断哪渴蕖敷w現(xiàn)了典型的東方式夫妻關(guān)系:男人不是在尋找妻子,而是在尋找缺失的母親。

夏目漱石非常熱愛中國文化,儒家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給他以深刻的影響。他曾創(chuàng)作漢文詩歌兩百余首,還用中文寫作了《正成論》《觀菊花人偶記》和《木屑錄》等作品。漱石這個筆名,就起自于中國《晉書·孫楚傳》的“漱石枕流”,“漱石”比喻堅強的意志。

東方傳統(tǒng)文化含蓄,他把“I love you”翻譯成“今夜月色很美”。與西方文明接觸后,夏目漱石發(fā)現(xiàn)西方文明神髓是強調(diào)“個”的人,這與古老的東方傳統(tǒng)文化完全異質(zhì)。之后,他深陷“和洋”文化的沖突深淵,不能自拔。

夏目漱石沒有得到中國文化的安樂與逍遙精神之真諦。話說回來,如果他真正學到這種精神,也許就寫不出《我是貓》《心》這樣的小說了,憤怒出詩人,苦難生作家,這又是一個悖論。

有時突發(fā)奇想,如果夏目漱石當時不去英國,而是來中國,來洛陽,也許就不會患抑郁癥了吧。

洛陽,是一塊文化底蘊深厚的圣地。走進洛陽,就走進了河洛文化圈的中心。到定鼎路,你可以回憶當年周公定鼎的故事;到洛陽橋,你可以回味昔日天津曉月、洛浦秋風的美景。洛陽還有另外一個美名“安樂窩”,因為這里可以走近安樂居士——邵雍。

邵雍不愿出仕,只埋頭著述,或與友人詩酒唱和。他精通易理,認為歷史是按照定數(shù)演化的,有一套獨特而完整的宇宙觀。在宋初學術(shù)思潮背景下,范仲淹改革失敗之后,邵雍自身又面臨科舉失利,這導致他從“志士心態(tài)”向“隱士心態(tài)”過渡。這可以說是邵雍的早期心態(tài)。綜觀邵雍的一生,在人生的中期,邵雍逐漸變得“腳踏實地”,有了“志士在畎畝”生存思想,以及以“口代天言”的文學思想。到了晚期,邵雍的文學思想向往詩意人生,追求“圣人心態(tài)”及“真樂攻心”。

二程的好友、理學大家張載,以氣一元論為基礎(chǔ),從宇宙論開始到人生觀的建立,最終達到“天道性命相貫通” 的本體論。二程則從理一元論出發(fā),談?wù)摗吧边@個層面的問題?!吧笔侨寮覀惱碇械闹匾拍?,從崇“生”到言“生”,圍繞著“生”,儒家形成了豐富而深刻的“生”之倫理思想。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边@是張載著名的“橫渠四句”。公元1077年,張載去世。程顥在《哭張子厚》詩中寫道:“嘆息斯文約共修,如何夫子便長休!東山無復(fù)蒼生望,西土誰共后學求?千古聲名聯(lián)棣萼,二年零落去山丘。寢門慟哭知何限,豈獨交親念舊游?”

在朱熹哲學中,人的價值反而被吸納進了“理”中,成為一種依附性的價值,理被對象化、實體化,成為認知的對象。雖然不少學者指出,朱熹是理氣并重的,但究竟理成為最根本的,成為超驗的本體。所以,戴震就批評朱熹冥心求理,致使理與事、理與欲歧而為二,從而使天理扼殺人欲。王陽明批評“心外無理、心外無物”,說這與常識相悖?!靶耐鉄o理”確立了人的本體論地位,良知成為本體,物是在生活世界中的存在,他拆散世界的純客觀幻象,從而發(fā)現(xiàn)“生活世界”。王陽明哲學導致理學思潮的轉(zhuǎn)向,他將存在者的始源追至“心”,這就打通了接近存在之路。

到了明末清初,有個思想大家叫王船山,他反禁欲主義,提倡不能離開人欲空談天理,天理即在人欲之中。他在其《周易外傳》《尚書引義》等書中對程朱理學的“存天理,滅人欲”提出了批評。晚年隱居于石船山的王船山,在山林里終日埋頭著書,但他寫的書在生前沒有出版過一本。因“絕跡人間,席棘飴荼”,故而他“聲影不出林莽”。

又是一個生前寂寞、身后盛名的大學者。死后兩百年,王船山8百余萬字、4百余卷的著作出版?!皻狻迸c“道”,“心”和“性”,他都重新定義。《讀通鑒論》《讀四庫大全說》,哪一本都具有中國哲學的思想磁力,成了中國思想文化史上的一個閃光的符號。于是哲學家有了一個評價:“船山先生”,本名王夫之,字而農(nóng),號姜齋,是明朝思想家、大學問家。他與顧炎武、黃宗羲并稱為明清三大思想家。

如今,“船山思想”成了研究的熱門領(lǐng)域。

5.范仲淹清白傳家,窮其一生營造清廉家風。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唐代名臣范履冰的后裔,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文學家、教育家,世稱“范文正公”。著有《范文正公文集》。在布衣時為名士,在朝廷又為良相。他被同時代的人稱為“本朝人物第一”,朱熹更是尊其為“天地間第一流人物”。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是范仲淹的名言,也是古往今來無數(shù)知識分子的座右銘,歷來被志士仁人奉為圭臬,影響深遠。

公元1051年,一代名臣范仲淹離世,宋仁宗親書“褒賢之碑”,贈兵部尚書,謚號文正,追封楚國公。一代名臣給后代留了幾套房子?一套也沒有。留下多少金錢?也沒有。他死后,“斂無新衣,友人醵資以奉葬”(富弼:《范文正公仲淹墓志銘》)。

自宋朝以來“文正”二字被認為是“謚之極美,無以復(fù)加”,是一個文臣畢生最高的榮耀,兩宋300年,得文正謚號的也就李昉、范仲淹、司馬光、王旦、王曾、蔡卞、黃中庸、鄭居中、蔡沈九人。

范仲淹留給后代的是清儉的家風。晚年回顧自己的一生時,范仲淹曾經(jīng)留下一句話:“老夫平生屢經(jīng)風波,惟能忍窮,故得免禍?!?/p>

范仲淹一生廉潔奉公,知行合一。他治家甚嚴,教子有方,要求子弟“謙恭尚廉潔,絕戒驕傲情”“食不重肉”“衣才蔽無形”。他先后編寫《戒諸子及弟侄》《六十一字族規(guī)》《范文正公家訓百字銘》《義莊規(guī)矩》等家訓、族規(guī)。他在《范文正公家訓百字銘》首句就訓誡子弟“孝道當竭力”。

范仲淹的曾祖曾任吳越中吳節(jié)度判官,祖上三代都在吳越王錢氏手下做官。范仲淹的父親范墉隨吳越王歸順了宋朝,任武寧軍節(jié)度掌書記,是一個掌管文書信札等工作的小官。

范墉在妻子陳氏去世后,續(xù)娶了謝氏,范仲淹為謝氏所生。范仲淹2歲喪父,4歲那年,謝氏帶著范仲淹,由江蘇吳縣改嫁到了孔孟的故鄉(xiāng)——山東鄒平縣的長山朱姓(朱文翰)人家。范仲淹也改名叫朱說。朱文翰帶著范仲淹母子先是在平江府任上,不久,調(diào)去汴京。在范仲淹叫朱說的20多年,一直過著世態(tài)炎涼、寄人籬下的生活。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彪娪啊督鈶n雜貨店》中有這樣一句臺詞:“其實所有糾結(jié)做選擇的人,心里早就有了答案,咨詢只是想得到內(nèi)心所傾向的選擇。最終所謂的命運,還是自己一步步走出來的?!睋?jù)宋代魏泰《東軒筆錄》記載,范仲淹年輕時,在書院求學,很辛苦。每天煮一鍋粥(也就是今天的稀飯),等冷卻凝固了,把粥劃成四格,早晚各吃兩塊。再切一些腌菜佐食,或者,就在稀飯里拌一點鹽。就這樣,整整吃了3年?!皠澲鄶帻W”的成語就是從這兒來的。

對于這般“忍窮”的生活。有同學看不下去,給他帶點好吃的食物,他說,我已安于喝粥的生活,一旦吃上更好的食物,日后怕吃不得苦。范仲淹以顏回自比,“晝夜苦學,五年未嘗解衣就枕。”冬月憊甚,以水沃面;食不給,至以糜粥繼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p>

20歲之前,他生活在孔孟之鄉(xiāng),深受儒家“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人生哲學的浸潤,從小就有了兼濟天下的家國情懷。同時深感孟子“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名言至理,常言:“士當先天下而后個人”,“慨然有志于天下”。據(jù)宋人吳曾的《能改齋漫錄》記載:年少時的范仲淹,有一次到祠堂求簽,問以后能否當宰相,簽詞表明不可以。他又求了一簽,祈禱說:“如果不能當宰相,愿意當良醫(yī)。”倘能做個好醫(yī)生,上可以療治君王和父母的疾病,下可以救治天下蒼生,中可以教人保健養(yǎng)生,益壽延年。身處底層而能救人利物、為老百姓解除疾苦。結(jié)果還是不行。

簽上說的并不靠譜。公元1015年,26歲的范仲淹苦讀及第。為官之后,他就抱著“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情懷。

得知了自己的身世后,范仲淹回到了淄州長山縣,拜見了朱氏長輩,將母親接到自己為官的地方。29歲的他,決意復(fù)姓更名。他上書朝廷,提出了復(fù)姓改名的請求。在奏《表》中,范仲淹引用了范蠡、范睢的故事,說:“名非霸越,乘舟偶效于陶朱,志在投秦,入境遂稱于張祿?!苯?jīng)朝廷批準,進士朱說正式更名為范仲淹,字希文。居官后,范仲淹與長山朱氏一直有書信往來,與朱氏兄弟子侄情誼深厚。57歲時,范仲淹在鄧州任上,還專門給朱氏子侄去信,介紹他在鄧州的情況。

范仲淹清白傳家,窮其一生營造清廉家風。據(jù)《范文正公言行拾遺事錄》中記載,范仲淹從做吏部侍郎出使外地,到官居參政知事,直至去世,幾十年間,未增加一名仆役。

慶歷三年(公元1043年),范仲淹做了參知政事(副宰相)之后,他的弟子勸他在洛陽買套房,將來退休之后,“以為逸老之地”。范公答:“人茍有道義之樂,況居室乎?吾之所患,在位高而又艱退,不患退而無居也?!薄斗段恼孕惺斑z事錄》中記載,范仲淹一生奔波各地任職,長期居無定所,到死也沒有置辦一處宅第。也就是說,他一輩子都沒有買房。范仲淹告誡子孫:“貧賤時,無以為生,還得供養(yǎng)父母。吾之夫人親自添薪做飯。當今吾已為官,享受厚祿,但吾常憂恨者,汝輩不知節(jié)儉,貪享富貴?!?/p>

范公淡泊名利輕財重義,每天睡前,都要自省,“自計一日食飲奉養(yǎng)及所為之事”。

“治國之道,實由家治也?!睆V德軍司理參軍時,范仲淹要回蘇州老家接母親來廣德,因積蓄不多,下屬為他籌集了路費,但他堅決不收。說,自己有一匹馬,把馬賣掉后就夠回家的路費了。范公治家非常儉廉嚴格,通過身教家傳,營造了澤被后世的清廉家風。正如《范文正公言行拾遺事錄》中所記載的那樣:“公雖貴,常以儉約率家人?!?/p>

“寒儒之家,世守家風”,范公子孫“守其家法”“承其志”“修其業(yè)”。范仲淹在《家訓百字銘》中,要求子孫要要學會“忍窮”,甘于清貧,“禮義勿疏狂,遜讓敦睦鄰。敬長輿懷幼,憐恤孤寡貧;謙恭尚廉潔,絕戒驕傲情。”《宋名臣言行錄》中記載:“范公常以儉廉率家人,要求家人畏名教,勵廉恥,知榮辱,積養(yǎng)成名。”

公元1026年,范仲淹的母親謝氏辭世。由于謝氏曾經(jīng)改嫁,故不能葬在范氏家族的祖墳里。范仲淹夫人的老家在河南商丘,范仲淹只好先把母親暫葬于商丘寧陵。

猜你喜歡
家風
家風是什么
“家風”等十一則
家風家規(guī)我來說
家風
家風伴我成長
百家姓 看“家風”
家風少年
百家姓 看“家風”
百家姓 看“家風”
百家姓看“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