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珠娟
關鍵詞:小學數學;錯題本;核心素養(yǎng);思維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24-0134-01
“錯題本”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把自己做過的作業(yè)、習題、試卷中的錯題整理成冊,便于找出自己學習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使得學習更加有針對性、進而提高學習效率。做錯題對于小學生而言并不陌生,小學數學教學內容十分豐富,學生出現錯題是在所難免的,問題是如何看待這些錯題。此時,錯題本的整理就顯得十分重要,數學教師要讓學生對錯題進行反思,而不是沉浸在做錯題的自責中,通過出現的問題才能更有效地及時發(fā)現和彌補知識上的不足。提高教學有效性、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數學習慣、提高做題的正確率,錯題本不失為一種可行的教學方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發(fā)揮錯題本的作用,需要教師能夠指導學生進行錯題本的有效整理,結合具體的教學實際來探索具體的教學路徑。
1.指導學生有效進行錯題本整理
以錯題本為基礎來展開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如果學生錯題本整理的質量不夠高,那么在發(fā)揮錯題本作用的時候往往也達不到預想的效果。下面結合具體的教學實際來闡述幾種有效的小學數學錯題整理方法,以便幫助學生提高錯題本整理的效率。
(1)分類整理。分類整理是小學教師應當教給學生的基本錯題整理方法,小學數學練習題形式多種多樣,包括選擇、判斷、填空、計算、畫圖、應用題、智力題等等,這些題目的設置形式差別較大,因此可以根據題型來進行分類,將某一種題型集中在一起,從而發(fā)現解題的特殊規(guī)律。還可將知識點分類作為依據,比如關于四則運算的題目集中在一起,關于圓的認識的有關習題整理在一起,關于面積計算的列為一處等等。
(2)適時整理。錯題本整理的時間節(jié)點也是一個切入點,沒有錯題本整理習慣的學生可能會把錯題改正到題目旁邊,而適時整理可以綜合不同的整理習慣。比如教師講解了一道易錯應用題,學生可以先把正確步驟寫在試卷上,只在錯題本上謄寫題干,至少間隔一天時間以后再把錯題本拿出來,重新做一做這道題,看能不能找對思路。如果做不出來,說明之前教師講解的時候沒有完全理解,還需重新思考和整理這道題。
(3)錯因歸納。很多情況下,學生出錯的知識點、題型不同,但是錯題原因卻比較相似。當然,每個學生的問題都不一樣,因此教師要讓學生在整理錯題的時候注明自己做錯的原因,如不認真、思路沒有打開、公式應用錯誤、計算失誤等等,當學生錯題整理到一定量時,再綜合這些原因進行自我反思,找出頻率最高的錯因,然后結合日常數學習慣的養(yǎng)成進行改進。
2.小學數學教學中發(fā)揮錯題本作用的具體路徑分析
錯題本”能改變學生對錯誤的態(tài)度,這種正視錯誤的態(tài)度恰恰是減少錯題的關鍵之所在。一個錯誤實際就是一個盲點。如果對待錯誤的態(tài)度不積極,或者缺乏理想的方式解決錯誤,錯誤會在任何可能的時候發(fā)生,而且會經常重復發(fā)生。不過,錯題本遠遠不是簡單機械地搬運和整理錯題這么簡單,在具體教學指導中,教師要善于通過小組合作交流錯題資源,發(fā)散思維整合錯題類型等途徑進行分門別類,系統(tǒng)整合,使得“錯題本”成為學生學習路上的一條捷徑。
(1)小組合作交流錯題資源
簡述小學數學錯題本整理的基本方法之后,便可以在學生整理的基礎上更好地發(fā)揮其教學作用,比較突出的就是學生之間合作交流錯題資源這一方面。在具體的教學實際中,可以小組合作探究的形式讓學生們討論各自不同的易錯點。比如有的學生是幾個公式容易記混,有的同學是沒有看清楚題干中的關鍵詞而導致思路背離,有的同學則是某個知識點掌握不牢固等等,學生在了解自身錯題情況和原因的基礎上,同其他同學展開交流,可以互相取長補短,吸收其他同學錯題經驗,從而豐富自己的錯題本。在課堂中開展這樣的交流探究活動,也有助于活躍小學數學課堂的氣氛,通過交流來帶動數學學習氛圍的提升。
(2)發(fā)散思維整合錯題類型
小學數學發(fā)揮錯題本來提高教學有效性最終還是要回歸到學生本身學習質量上去,因此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至關重要。雖然數學錯題很多,但一道一道地整理有時候也比較花費時間,因此需要小學生能夠提高思維能力和水平,整合主要錯題類型,舉一反三,對一個知識點達成系統(tǒng)的認識。例如有的學生總是四則運算出錯,那么其可以自己找?guī)椎阑虺鰩椎谰毩曨}附在錯題本后面,達成對這一知識點的鞏固。教師也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引導整合作用,對于一些易錯題、難題進行講解,并督促學生進行錯題整理、開展定期檢查。更重要的是,在講解某一道題的時候,要與其他知識點進行串聯(lián),幫助學生發(fā)散做題思維,形成系統(tǒng)性的知識網絡。比如學生在整理一道通過比例計算長方形面積的應用題,那么就可以聯(lián)想到關于長方形周長計算、比例知識、兩位數乘兩位數、長方形面積計算等多個知識點。通過這種借助錯題本來發(fā)散數學思維的教學方式,能夠引導學生掌握錯題本復習的有效方法,形成系統(tǒng)性的知識網絡。
錯題本對于小學數學教學而言,重點在于學生是否能夠通過錯題整理把知識漏洞補上,并以此帶動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提升。首先數學教師要交給學生整理錯題本的基本方法,在學生有效進行錯題整理的基礎上再進一步發(fā)揮錯題本的具體作用,以便能夠讓學生對相關知識點加深印象、達成深入的理解。教師也要在此過程中做好引領指導工作,促進學生相關數學學習習慣的有效養(yǎng)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