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時期,我國的刑事案件整體數量正在逐漸降低。運用刑事和解制度有利于幫助當事人化解矛盾,促進社會和諧發(fā)展。尤其是在輕傷案件中,若當事雙方能夠自愿和解,則對于雙方當事人、司法單位以及全社會都會產生較正面影響。部分輕傷刑事案件運用和解制度實現向過失犯罪轉型。新時期,隨著社會文明的不斷進步,司法部門對于刑事和解制度會制定更多細則,以規(guī)范刑事和解行為,維護法律的權威性。文章在分析了刑事和解制度的法律規(guī)定基礎上,研究了刑事和解制度的優(yōu)勢,包括:有利于滿足雙方當事人的利益需求、促進社會和諧、有助于司法機關提高效率。并思考了新時期運用刑事和解制度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索了未來刑事和解制度的發(fā)展趨勢。
關鍵詞:新時期;刑事和解制度;思考
中圖分類號:D925.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9)20-0205-01
作者簡介:王帥(1988-),男,漢族,吉林梨樹人,本科,吉林大學法學院,研究生在讀。
刑事和解制度,又稱加害人和被害人的和解制度,其含義一般是指在犯罪后,經調停人的幫助,使加害者和被害者直接相談、協(xié)商,解決糾紛或沖突的一種刑事司法制度。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五編第二章中,對于刑事案件中當事人和解的公訴案件訴訟程序做出了明確的規(guī)定。加害方—被加害方自行和解模式、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模式、司法調解模式為刑事和解的三種模式。
(一)有利于滿足雙方當事人的利益需求
在發(fā)生輕傷的刑事案件中,對于被加害人來說如果接受刑事和解,則可以不必走復雜的訴訟程序,并盡早獲得賠償。相反就需要進行起訴,起訴成功的情況下,加害人將定罪判刑。若進入審判程序,法院會以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方式解決,那么被加害人獲得的經濟賠償將很少。因此,選擇運用刑事和解制度對于被加害人來說,將獲得更多的經濟賠償。
同時,對于加害方來說,如果不接受刑事和解,審判結果加害方將會被貼上罪犯分子的標簽,對其今后的工作、學習、就業(yè)、生活等各方面都會造成潛在的諸多不利影響。若選擇接受刑事和解加害方及家屬只需在經濟上對被加害方提出賠償,并真誠致歉,在被加害方同意和解的情況下,則案件將被撤銷。因此,對于加害方及家屬來說,也愿意選擇接受刑事和解。
(二)促進社會和諧
俗話說“冤家宜解不宜結”,在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如果輕傷刑事案例可能通過刑事和解來化解雙方的矛盾,那么對于加害人與被加害人雙方而言都是有利的。在化解矛盾的同時,也減少了因此次案件而產生的怨氣,避免雙方形成積怨,影響社會和諧。
(三)有助于司法機關提高效率
大量實踐中的案例顯示,對于一些證據不充分的刑事案例在調查取證的過程中會成為疑難案件,需要較多人力投入,并經過較長時間才成結案。若運用刑事和解制度,則可在雙方自愿的情況下達到諒解,提前結案或撤銷訴訟,有利于提高司法機關的工作效率。這樣司法機關就可以有更多精力與時間投入到重大案件中去。
運用刑事和解制度的過程當中,通常都會涉及到被加害人向加害人提出經濟賠償的要求。有時被加害人因經濟困難,擔心加害人判刑后無人給予經濟賠償,不得不選擇刑事和解。另外,由于對于賠償金額的多少目前法律上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有時被加害人會出現“獅子大張口”的情況,對于加害人來說,面對這種情況只能是雙方進行商議,很多時候加害人及家屬為了能夠爭取到撤訴就只能接受被加害人的賠償金要求。對于加害人來說,可以通過此次高額賠償讓其吸取了沉痛的教訓,但是我們也要看到這種做法有損司法權威。
由于,目前尚沒有統(tǒng)一的刑事和解賠償金的標準,所以雙方為了利益就會對賠償金進行“博弈”,雖然這并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但是若有關機構能夠針對刑事和解中賠償金額的確定給出賠償標準與適用范圍,則可以降低賠償金額的隨意性,維護司法的權威性。另外,若有關機構能夠建立一套國家補償機制也能夠幫助解決刑事犯罪中的經濟問題。當被害人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要求被害人賠償時,作為被判刑的加害人來說,其主觀賠償意愿與賠償能力都大大降低。因此,很多刑事案件的被加害人將刑事和解作為獲得經濟賠償的唯一方法,在刑事案例中反而被動,這也不利于維護司法的權威性。若能夠建立完善的國家補償機制,則當被加害人因此次刑事案例陷入經濟困境時,可以獲得國家給予的基本經濟支持。
在發(fā)生輕微刑事案例中,司法機關應該發(fā)揮積極引導作用,建議雙方當事人盡量運用刑事和解制度,以爭取雙方利益切合點。但是,在辦理過程中,要本著尊重雙方、自主自愿為基本原則的基礎上,以中立角度盡量促成刑事和解。
新時期,全社會的刑事案件整體數量正在逐漸降低。運用刑事和解制度有利于社會和諧并幫助當事人化解矛盾。尤其是在輕傷案件中,若當事雙方能夠自愿和解,則對于雙方當事人、司法單位以及全社會都會產生較為正面的影響。部分輕傷刑事案件運用和解制度實現向過失犯罪轉型。新時期,隨著社會文明的不斷進步,司法部門對于刑事和解制度會制定更多細則,以規(guī)范刑事和解行為,維護法律的權威性。針對刑事和解制度的發(fā)展需要,未來有可能發(fā)展成為獨立于正式刑事訴訟程序之外的非訴訟解決案件程序。
[ 參 考 文 獻 ]
[1]陳侃.刑事和解:心平氣和才能化解矛盾[J].檢察風云,2019(05):44-46.
[2]秦宗文.刑事和解制度的實踐困境與破解之道[J].四川大學學報,2015(2):151-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