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朗讀是語文閱讀教學中重要的任務,課本上的每篇課文都提出朗讀的要求。而評價是進行朗讀指導的重要方法,課標也提出對學生的朗讀可以從語音、語調(diào)、語氣等方面做出評價。本文以教學實踐為例,談談評價策略在朗讀教學中的運用。
關鍵詞:小學;朗讀;評價
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多處提到閱讀教學要重視朗讀教學,特別要求學生能有感情地朗讀。可見,朗讀不僅僅是大聲正確地念出來,而是能夠有感有情地品讀。想要有感情地朗讀文本,就要重視朗讀的指導,評價策略是指導學生朗讀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在教學過程中,時間大多用在講解分析課文內(nèi)容,而忽略了對朗讀評價的指導。
一、 思考與實施
筆者以二年級語文下冊《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教學為例,這是一首散文詩,里面洋溢著濃濃的童真童趣,描繪了孩子們在夏天的美好遐想,表達了小詩人熱愛大自然,親近大自然的愉悅之情。筆者準備在教學中主要通過靈活多樣的朗讀形式,讓學生自覺體會課文中的意境,能夠讀出課文中每件事物所蘊含的情感。這樣教學設計既能通過朗讀方式理解課文,也能不斷地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力求在一節(jié)課時內(nèi),學生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基于上述思考,筆者開始進行教學,一節(jié)課上完,回顧教學過程,發(fā)現(xiàn)了以下幾個“意料之外”的問題。
1. 朗讀時間變長,朗讀次數(shù)變多,可學生的朗讀水平未見提高。在指導學生朗讀“我想變透明的雨滴,睡在一片綠葉上”時,筆者先請學生個別讀,教師范讀,再看著圖片,體會其中的意境,自由讀,最后小組讀。光朗讀這一句就用了5分鐘,可是學生的朗讀并沒有起色,依舊和開始讀的一樣。
2. 進行朗讀評價,但效果不明顯。第一次朗讀指導并沒有達到效果,接著指導“我想變一條小魚,游入清凌凌的小河”這句詩歌時,除了不停地朗讀外,筆者開始引導學生對朗讀進行評價??僧斣u價朗讀怎樣,學生的回答總停留在表面,“朗讀的聲音很響亮”“朗讀得非常有感情”。到底運用怎樣的感情去朗讀,只有少數(shù)的學生知道,有所提高,大部分學生還是在里面濫竽充數(shù)。
3. 太注重關鍵詞的朗讀,忽略整個文章的意境。筆者在教學前,對課文進行深度地挖掘,找出課文每句話的關鍵詞,“熱情”“睡”“游”等等,希望通過這些讓學生進一步提高朗讀水平。在指導這些詞時,特意標出來讓學生練讀。本以為這樣能提高朗讀的水平,但是學生在朗讀這些詞時,刻意地讀得重一些、輕一些、慢一些、快一些,放在整個句子中顯得十分的僵硬。
二、 分析與歸納
1. 朗讀形式太多樣化,學生興趣轉(zhuǎn)移。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朗讀需要形式多樣化,引起學生的朗讀興趣。但是,這節(jié)課中,筆者根據(jù)教學設計,運用很多形式,卻未能根據(jù)教學實際,恰當?shù)剡x取形式。每個環(huán)節(jié)用上幾種朗讀方式,不但沒能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還適得其反,學生的興趣只是起哄讀,沒有深入到文本中朗讀。這就引起第一個問題,課堂上花費很長時間,朗讀次數(shù)很多,效果卻未達到。
2. 朗讀指導不到位,流于表面。盡管筆者在課堂上也重視指導學生朗讀,但大多僅停留在學生朗讀時聲音是否響亮,字音是否正確,音調(diào)高低、語速快慢、語氣輕重等表面層次上。朗讀指導未能真正地讓學生領悟文本,感受語言文字,使學生在指導中提高朗讀水平。
3. 朗讀評價語言運用不恰當,影響朗讀的教學質(zhì)量。朗讀評價語言是教師在進行朗讀教學過程中教學機智、口語技巧、教育智慧的外在表現(xiàn)。朗讀評價語言運用是否恰當,影響著朗讀教學的質(zhì)量,對學生素質(zhì)的提高也會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本節(jié)課中,在對學生的評價方面,筆者未能及時地進行深度追問?!澳阌X得他哪里讀得有感情?”“他是怎么讀得有感情的?”這樣,就能更深層次地評價朗讀,實現(xiàn)朗讀目標。
三、 措施與辦法
1. 選擇正確的朗讀形式,及時評價,實現(xiàn)高效課堂
朗讀的形式多樣,比如在初識課文時,教師范讀;對話教學時,采用分角色朗讀;調(diào)動全班的積極性時,齊聲朗讀等等。但是,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不同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選擇朗讀形式,不在于形式的五花八門,而在于是否恰到好處,在于是否正確。每次朗讀完,要及時地評價朗讀情況。在教《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時,如果同一句詩在換不同形式朗讀的過程中,本人能夠及時地引導學生評價自己朗讀的優(yōu)缺點,幾遍下來,學生的朗讀水平一定有所提高,實現(xiàn)高效課堂。
2. 改變傳統(tǒng)的角色分配,師生互評,實現(xiàn)多樣課堂
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占據(jù)著主要話語權,學生在教師的引領下掌握知識。朗讀教學更是如此,學生不同形式地讀,教師不時地指導評價。單一的朗讀評價方式,使學生失去自主學習機會,也使課堂變得枯燥無味。然而,在課標中對朗讀評價做出建議:“實施評價,應注意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學生間互相評價相結合”。所以,在課堂中可增加“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師生互評”多樣的評價形式。例如,教師范讀,可以請學生評價教師的朗讀情況;個別學生站起來朗讀時,可以請其他學生進行評價。這樣的課堂才能變得有趣、多樣。
3. 形成靈活的評價風格,啟發(fā)評價,實現(xiàn)藝術課堂
面對不同的學生,教師要靈活地做出評價。例如膽小的學生,教師的評價要以鼓勵欣賞為主;對于朗讀能力很好的學生,教師的評價要有針對性,明確提出要求。面對不同的課文,教師也要靈活地做出評價。例如本課《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是一首歡快的小詩,評價學生朗讀時要緊扣情感基調(diào);而在朗讀古詩時,教師就要啟發(fā)性地評價朗讀是否停頓得當、抑揚頓挫。朗讀教學是一門學問,更是一門藝術,需要我們不斷地研究發(fā)現(xiàn)。
參考文獻:
[1]錢莉.小學低年級語文朗讀教學的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0.
[2]劉惠春.淺談小學語文朗讀教學[J].學周刊(B),2012.
[3]張臻.《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第一課時)課堂實錄與點評[J].小學語文教學,2013.
作者簡介:
魯嘉萱,江蘇省南京市,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qū)馬鞍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