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鳴
濟南北,歷城界,黃河南,一山奇崛,名曰華不注。
盡管我在濟南度過幾年大學時光,很慚愧,對華不注知之甚晚。甚至在畢業(yè)那年聽孔孚老師講課之前,未之聞也。
那天下午,師大中文系名家講堂開講,講座人:孔孚。
正是夏天,陽光透過懸窗,滿室可見光中的細塵。先生仙風道骨,左手揮寫板書如行云流水,右袖空空如也,那份灑脫與從容,至今銘懷。
那次講座中,先生以曲阜鄉(xiāng)音吟誦了他的幾首詩,深遠渺然。其中最為得意的一首是《飛雪中遠眺華不注》:
它是孤獨的
在鉛色的穹廬之下
幾十億年
仍是一個骨朵
雪落著
看!
它在使勁開
華不注,山名取自《詩經(jīng)·小雅·棠棣》,詩曰:“棠棣之華,鄂不韡韡”?!叭A”同“花”,“鄂不”即“萼跗”,亦即花蒂。山名“華不注”,俗名花骨朵。
多年以來,每每憶起那首短詩,就為先生的詩意奇思訝然,宏曠的時間,蒼遠的空間,盡在寥寥數(shù)筆之間。鉛色穹廬大雪紛落的背景中,華不注山就像一個含苞的花骨朵,它在使勁開。巨大的動感與畫面感撲面而來,逶迤跌宕。華不注,一個天地間經(jīng)年的花骨朵,第一次開放在心神之內(nèi)。而先生賦予此山“孤獨”的蘊意,“使勁開”的意象,或正于隱秘間道出華不注的精神指向。
記得劉大櫆曾言:“神遠而含藏不盡則簡”。這樣的簡,無疑是一種詩文之化境,而孔孚先生的華不注詩,不正是深得此簡之妙處?那是簡約之豐腴、至簡之盡境。
是的,那山是孤獨的。它曾經(jīng)開放過、燦爛過。
酈道元的《水經(jīng)注》對它曾不吝贊美:“單椒秀澤,不連丘陵以自高,虎牙桀立,孤峰特拔以刺天,青岸翠發(fā),望同點黛。”可以想見,在華北平原廣闊曠野中,視野所及,一馬平川,驀地,視線被一嶄絕孤峙的存在所擋,一座孤峰拔地而起,如一支青椒向天,似一顆虎牙凌霄,若一彎翠黛蹙聚,這才引得年輕的地理學家驚嘆贊美,訴諸筆端。
那年,李太白器宇軒昂,飄然而至齊魯,別后給文學史留下名篇《昔我游齊都》:“昔我游齊都,登華不注峰。茲山何秀俊,綠翠如芙蓉。蕭颯古仙人,了知是赤松。借予一白鹿,自挾兩青龍。含笑凌倒景,欣然愿相從?!痹娤珊ㄓ紊綎|一回,華不注怎樣的場景,激起了詩人的浪漫詩思?騎白鹿,挾青龍,夠奇幻,夠威風。
李太白的神思自是蒼龍入穹無從追證,留下的華不注詩卻因而有了仙意奇思。被賦予靈魂的華不注不僅化入詩詞經(jīng)典,而且進入了名畫寶藏。
臺北故宮博物院有一幅趙孟頫的《鵲華秋色圖》。打開卷幅,但見畫面一片遼闊的絢爛:樹木繁盛,房舍掩映,河流蜿蜒,漁舟往復,在遠處,再遠處,更高處,有兩山遙相對應(yīng),左山方圓,右峰高聳,分外醒目。整幅畫作為金黃色籠蓋,景物則高低錯落,疏密有致,用筆則書畫相長,枯潤相契。細品此畫,洋溢著高逸名士之風,散逸文人之氣,好山好水、半漁半樵的隱逸之心,呼之欲出。
畫中之山是何方名山?且看趙孟頫的題跋:
“公謹父齊人也,余通守齊州,罷官歸來,為公謹說齊之山川,獨華不注最知名,見于左氏,而其狀又峻峭特立,有足奇者,乃為作此圖。其東則鵲山也。命之曰鵲華秋色云?!?/p>
原來趙孟頫仕元后,曾任同知濟南路總管府事三年有余。跋中齊州即濟南歷城也。他罷官回到故鄉(xiāng)浙江湖州后,欣逢祖籍濟南的老友、詞人周密(字公謹),禁不住向他敘說濟南山水之奇。而這周密,一生并未到過濟南,卻對祖籍充滿深情,竟自號為華不注山人,足見其情志。趙孟頫的介紹更加激起周密對故里的向往,乃敦請趙孟頫作畫一抒心懷。于是便有了這幅名畫的誕生。畫中左山是鵲山,右手那座平地而起、奇絕峻拔者,即是華不注?!霸旗F潤蒸華不注,波濤聲震大明湖?!毕雭砣A不注不僅入畫,而且伴著歷城三年多的記憶,也常常入趙孟頫的夢吧。
去年夏天,因一機緣回到濟南。
車過歷城,得以于多年后遠眺華不注。浩浩平原之上,華不注峰孤峻秀,一派昂然大氣。據(jù)考證,漢代中期,黃河改道由利津一帶入海,造成支流灌注,濟水泛濫,華不注周圍形成湖泊。至唐稱蓮水湖,其時稻溪迴還,蘆蕩輕搖,水村漁舍,仿若江南,遠望華不注,恰如水中含苞欲放的一枝荷花。到了金代,元好問曾到濟南一詠華不注:“華山正是碧芙蕖,湖水湖光玉不如”,可見山湖相映之美。元中期,王惲客居濟南,留給后世一篇《游華不注記》,文中描繪了華不注一帶的山水盛景。至明朝,亢思謙寫《續(xù)游華不注峰記》時,欲抵山下已須舍舟而乘。到了清代,全祖望游華不注,周圍已是莽然田舍。后康有為來登華不注,大贊“南京鐘山紫金峰,北京翠微山、煤山,揚州的七星山,蘇州的橫山……然山水之美皆不如華不注也”,但華不注周圍早已不復昔日山光水色,“含笑凌倒景”的情景只能在古詩中尋找矣!
滄海桑田,歲月悠悠,華不注兀兀獨立。
華不注是“忠文化”的見證者。據(jù)《左傳》記載,魯成公二年,齊晉兩國交戰(zhàn),齊頃公親率大軍在“鞍”與晉軍決戰(zhàn)。齊頃公自信滿滿,聲稱“滅此而朝食”,甚至未給戰(zhàn)馬披掛鎧甲就參戰(zhàn),結(jié)果,“齊師敗績”,齊頃公被晉軍追逼,“三周華不注”。危急關(guān)頭,大臣逄丑父果斷與之更衣?lián)Q位,并佯命其到山腳的華泉取水,齊頃公方免罹難。以此,丑父冒著生命危險忠心救主的事跡載入典籍。以致名列唐宋八大家的大文學家曾鞏來游時,揮就一首《華不注山》:“高標特起青云近,壯士三周戰(zhàn)氣酣。丑父遺忠無處問,空余一掬野泉甘?!睘槌蟾甘论E不被彰顯而憤憤不平。而清代趙執(zhí)信來到華不注,也深深緬懷丑父之人格:“欲尋丑父易位處,華泉之水今獨清?!?/p>
華不注山下,也曾掩埋著另一個高貴的靈魂。
元邵顯祖《重修費公閔子祠記》中記載,閔子騫最早葬于華不注山下。如果說逄丑父樹立了忠的典范,閔子騫則書寫了孝的傳說。
小時候,就常常聽媽媽講起鞭打蘆花的故事。閔子騫十歲時,母親去世,其父續(xù)弦。繼母冬天做冬衣,給自己親生的兒子棉衣絮的是棉花,給閔子騫冬衣里裝的是蘆花,棉花看著薄其實暖,蘆花貌似厚卻難擋寒。某日,子騫和弟弟隨父乘車出門探親,途中突然風雪大作,弟弟眉開眼笑賞景為樂,子騫則蜷坐一團瑟瑟發(fā)抖。其父疑其作狀,恨其不爭,怒用鞭打,襖爛花飛,其父這才明了真相,立即趕車返家,憤然休妻。子騫跪求父親:“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留下高堂母,全家得團圓?!毙r聽完故事,一是恨騫父糊涂粗暴,二是擔憂自己以后萬一有了繼母的命運,而對閔子騫的行為卻很不理解。如今思之,與其說子騫因孝道而聞名,毋寧說是他的寬厚與善良感動了世人。
這一忠一孝,讓這座山有了人的溫度。
歲月如風斯年遠去,華不注不語,默默矗立在齊魯大地的烈陽里。
其實,山水最終是活在文化里,活在人的情感里。
我的心中,正揚起一場大雪,雪中的華不注,蒼然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