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國平
【摘 要】高中語文課程是高中語文教師教學的依據,也是學生完成教學任務的依據。然而,國家基礎課程是適用于普遍性教學的,難以滿足地方教學的特色以及學生的需要,因此,作為國家基礎課程的補充,校本教研方法應運而生,在體現地方的人文特色、擴展學生的課外知識等方面有著重要作用。
【關鍵詞】高中語文;校本教研;實踐
【中圖分類號】G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6-0143-01
由于適用于普遍性教學的國家基礎課程難以凸顯地方教學的人文特色,也難以滿足學生多元化的文化需求。因此,各地方高中學校有必要進行校本教研的研發(fā)。尤其是對于高中語文教學來說,需要充分挖掘多種文化資源,拓寬語文教學的途徑,以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然而,校本教研開發(fā)也需要結合學校情況、學生特點,教師水平等多方面的因素。因此,本文針對這些關鍵問題進行論述,以做好高中語文校本教研研究。
一、高中語文校本教研實踐的意義
當前,素質教學倡導學生主體性的發(fā)揮以及學生個性多元化的發(fā)展,而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應用普遍性的特點也越來越難以滿足學生的需求。因此,校本教研開發(fā)成為了不少教師研發(fā)的新方向。對于地方學校來說,校本教研主要為了凸顯地方教學的人文特色,根據區(qū)域發(fā)展實際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教育資源,可以說,校本教研既是國家基礎課程的補充,又是地方學校文化資源發(fā)展的依托。對于高中語文教學來說,根據教學目標,除了培養(yǎng)學生的理論基礎知識,還要擴展學生的課外語文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而校本教研依托地方教學特色,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方面有著重要意義。
二、高中語文校本教研資源開發(fā)中的幾個關鍵問題
1.注重學習視野的拓展。
根據中學語文教學目標,要求課程的設置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還要培養(yǎng)語文的核心素養(yǎng),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對于語文教學來說,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離不開學生知識面的拓展。也就是說,在進行校本教研開發(fā)時,不能僅僅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基礎知識,還要注重課堂外的知識拓展,利用豐富的課外資源,幫助學生進行思維拓展,以達到高中階段語文教學的目標。
因此,語文教師在構建校本教研時,要凸顯課程的課外延伸功能,立足于語文教學的閱讀、寫作等模塊,在課程中增加大量課外元素和素材來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達到滿足學生語文需求的目的。例如,魯迅《祝?!肥歉咧猩枰獙W習并要求掌握文章主要內容的一篇課文,國家課程教材在設置時根據應用普遍性的原則,進行了相應的規(guī)劃,但是仍舊難以滿足不同區(qū)域學生的價值觀需求,難以做到根據學生情況進行視野拓展。因此,教師在進行校本教研研發(fā)時,要做好對國家基礎課程的補充。
2.做好課程開發(fā)的教研活動。
要凸顯校本教研的積極作用,就需要教師認識到國家基礎課程在應用于本校學生教學方面的不足之處,不能只是注重一些零散、不實際的問題。當前很多高中在教學中注重了校本教研的研發(fā)工作,然而一些語文教師在進行研發(fā)時卻忽視了教學的根本目標,在研發(fā)過程中注重的是一些板書設計、課堂導入等細枝末節(jié)的部分,使得教材在研發(fā)時難以結合地方發(fā)展的實際情況,也不能規(guī)避傳統教材開發(fā)的弊端。因此,教師在研發(fā)時要凸顯自己的學校特色,以學校資源為依托,積極創(chuàng)設自己的教研陣地。
首先,學校在進行校本教研研發(fā)時,要組建一支優(yōu)秀的科研團隊,以優(yōu)秀教師為帶領者,發(fā)揮團隊集體協作的精神;其次,將研發(fā)校本教材體現于行動中,通過積極走訪學生,進行調研,明確當前教材應用中的利弊,在根據學校師生反饋的基礎上重新探究。最后,教研活動應體現創(chuàng)新性,可以根據語文教學中的模塊分別研發(fā)教材,為語文教學注入新的活力。例如,某校高一年級為了探究適合當前學生教學的校本教研,成立專業(yè)的語文教學調研小組,通過教研組的優(yōu)秀教師引領,在對學校同學和教師發(fā)放調查問卷的基礎上,總結了當前教學教材中的不足,從而結合本校教學實際,積極開發(fā)了“語文第二課堂”,為學生進行專題知識講解,有效彌補了傳統課堂時間有限的難題??傊脤W校教研活動,在集思廣益的基礎上進行校本教研的研發(fā),是當前語文教學的新方向。
3.樹立信息化社會的知識觀和課程觀。
在信息技術不斷發(fā)展并已走進校園的今天,利用網絡構建校本教研也已成為教學的重要趨勢。相較于傳統的語文課堂,網絡教學有著方便、資源獲取快捷、調動學生積極性等多方面的優(yōu)勢。在改革校本教研的過程中,教師要提高利用信息化教學的意識。首先,教師要構建語文教材與網絡應用之間的聯系,充分利用互聯網獲取資源的便利性。例如,在講《雷雨》時,就可以利用網絡搜集作者曹禺的相關人物資料以及文學作品信息。教師還可以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本文的話劇,讓學生更深刻地感受文章中的時代背景以及人物特點。其次,我們還要利用網絡幫助學生進行知識拓展,對于語文課程來說,豐富的課外知識是不可缺少的,多媒體教學在幫助學生進行知識拓展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面對多元化教育對高中語文教學提出的挑戰(zhàn),語文教師要積極看到傳統校本教學的缺陷,積極利用學校資源,根據學生情況,為學生構建滿足其文學素養(yǎng)發(fā)展的校本教研,從而促進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喻德琴,石莉.高中語文校本課程使用策略思考[J].課外語文,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