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小慶
摘 要:現金折扣作為一種商業(yè)信用,在當前的會計處理中分為總價法和凈價法,我國目前主要采用總價法。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不斷增強,對我國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提出了新要求。站在賣方角度,從會計信息質量、財務指標、利潤質量、企業(yè)成本等方面對總價法進行分析,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現金折扣;總價法;賣方;虛增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11-0145-02 ?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275 ? ? ? ?文獻標志碼:A
現金折扣是債權方為鼓勵債務方盡快還款而采取的債務減免,體現了銷售方的理財策略,同時也被視為一種營銷策略。對現金折扣的確認與計量,主要有總價法與凈價法,為了嚴格控制稅收,但是,我國采用總價法,而大多數西方國家采用凈價法。我國企業(yè)基于總價法產生的資產負債表與利潤表備受西方國家爭議。
1 ?總價法的概念
總價法即在交易達成時,賣方按發(fā)票金額對應收賬款和銷售收入計價入賬,買方全額確認相關的資產與負債。在折扣實現時,再通過財務費用科目進行核算。從本質上來講,現金折扣作為一種理財手段,相應的折扣屬于理財費用,不能劃為收入[1]。
2 ?對總價法的分析
總價法作為當前我國會計準則規(guī)定的現金折扣處理方法,其對會計信息質量和財務指標的精確性、利潤質量、企業(yè)成本等均會產生影響。
2.1 ?削弱了會計信息質量
通過總價法核算虛增了賣方的收入與資產,違背了會計確認的謹慎性原則。會計確認與計量的基礎是過去完成的經濟事項或者交易,始于2008年金融危機后的會計概念框架重構征求意見稿,也進一步強調了要如實反映會計信息,更加注重信息的實質重于形式原則。
而總價法涉及的現金折扣部分處于將來完成時,具有不確定性。在初始確認時,不對折扣進行區(qū)分,而是全部確認為應收賬款以及銷售收入,削弱了會計信息的可靠性,有悖于會計確認與計量的基礎。
2.2 ?弱化了財務指標的精確性
應收賬款是企業(yè)的流動資產,是商業(yè)信用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運用的結果,本身就有一定的壞賬風險。將現金折扣計入應收賬款,進一步增加了企業(yè)的資金流動性風險,雖然在賬目上與現金折扣直接相關的應收賬款會在貸方全部核銷,但是在借方會出現財務費用,作為對企業(yè)收到的現金或者銀行存款的抵減,減少了企業(yè)的現金流入。
與長期資產相比,流動資產的變現能力更強,常常被作為企業(yè)短期償債能力的保障之一,也是衡量企業(yè)支付風險的重要參考。在總價法下,應收賬款虛增,導致在計算流動比率與速動比率時,分子變大,導致最終的結果高于真實值,夸大了企業(yè)的短期償債能力。在企業(yè)出現財務困難的時候,由于信息不對稱,這樣的財務指標會誤導決策者,尤其是潛在的投資者與債權人。
銷售收入是企業(yè)最重要的資金來源渠道,是衡量企業(yè)運營能力的重要指標,關系到企業(yè)的現金流動。在總價法下,會虛增與應收賬款相對應的銷售收入,使企業(yè)營運能力相關指標發(fā)生變動。具體而言,流動資產周轉率是銷售收入與流動資產平均余額的比值,總價法下的分子、分母同時增加相同數額,或者資產平均余額增加額小于銷售收入增加額,從而使比率值增大,這時反映的企業(yè)流動資產利用效率會高于正常值。同時,固定資產周轉率與總資產周轉率也因為營業(yè)收入增加而虛增,導致這兩個比率高于正常值,夸大了資產的利用效率。
與企業(yè)盈利能力相關的財務指標分析,會涉及利潤的計算。而買方是否取得現金折扣,會導致財務費用科目的差異,如果買方取得現金折扣,則相關財務指標的計算合乎事實。買方付款沒有取得現金折扣,得出財務指標的真實性與取得現金折扣的真實性一致。但是在買方沒有付款的情況下,虛增的銷售收入并沒有通過財務費用科目進行抵減,從而導致利潤虛增,進一步引起資產報酬率、資產利潤率、資產凈利率、銷售凈利率指標變大,掩蓋了真實的盈利能力。
企業(yè)發(fā)展能力也稱成長能力,是企業(yè)在從事經營活動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增長能力,能體現企業(yè)的競爭力。與發(fā)展能力相關的指標主要有銷售增長率、資產增長率、股權資本增長率、利潤增長率等。總價法下虛增的銷售收入,會使銷售增長率與資產增長率變大。在存在現金折扣時,如果買方沒有付款,利潤增長率會大于正常值。
2.3 ?削弱了利潤質量
在總價法核算方法中,全額確認銷售收入,不扣除最大折扣,會虛增銷售收入。從利潤的來源上看,不夠謹慎,一旦折扣實現,銷售收入反映的現金流就會縮水。從與現金折扣相關的最終利潤成果看,總價法與凈價法核算得出的結果一致。但是兩種方法體現了不同的利潤歸因過程。凈價法在開始扣除最大折扣額,折扣通過財務費用科目核算,明確區(qū)分理財與銷售活動。而總價法先將折扣計入收入,再用財務費用來核算,混淆了理財部分與銷售部分,誤將理財內容作為利潤的直接來源。在現金折扣涉及跨期時,采用總價法給企業(yè)管理層平滑利潤營造了空間。當企業(yè)想縮減利潤時,可以提前確認實現的現金折扣;當企業(yè)想增加利潤時,可以延后確認實現的現金折扣。
2.4 ?增加了我國企業(yè)“走出去”的成本
在經濟全球化趨勢下,積極利用國內外兩個市場與兩種資源,成為每個企業(yè)的戰(zhàn)略選擇。近年來,我國企業(yè)的國際融資需求越來越多,國際收購事件也頻繁發(fā)生。但是地區(qū)差異給我國企業(yè)“走出去”帶來困難,積極謀求國際趨同是當下的重要任務。在現金折扣核算下,我國選用總價法。而在美國的會計準則中,現金折扣采用凈價法核算,代表了國際社會的主流處理方法。
西方國家常常指責我國企業(yè)基于總價法下的資產虛增以及利潤質量。要想實施“走出去”戰(zhàn)略,我國企業(yè)就必須調整用總價法計量的會計信息,以適應國際社會需要,這樣也會增加企業(yè)的信息編制成本,并延長了我國企業(yè)在國外接受審核的時間,甚至可能由此導致我國企業(yè)失去一些最佳投資機會。
3 ?結束語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推進,拓寬融資渠道、擴大市場、減少摩擦、尋找最優(yōu)生產條件、積極融入國際市場等不僅涉及企業(yè)利益,也關乎國家利益。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增強,西方不斷制造“中國威脅論”,以各種方式限制我國發(fā)展。我國面臨的國際環(huán)境日趨復雜,發(fā)生了很多摩擦,有條件性的國際趨同無疑是一種減少摩擦的方法。而在總價法下,收入以及資產虛增,降低了財務指標的精確性,減少了會計利潤質量,使我國企業(yè)的財務信息受到國際社會的質疑,增加了企業(yè)的社會交易成本,甚至影響了企業(yè)的戰(zhàn)略實施。同時,由于總價法不符合會計準則中的謹慎性原則,在初始確認時混淆了理財與銷售。所以,在現金折扣的核算方法上應與凈價法相結合,這既是對會計謹慎性的嚴格貫徹,更是積極融入世界的需要。
參考文獻:
[1]荊新,王化成,劉俊彥.財務管理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