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珍球
“這一年多來,我們折騰來折騰去,現(xiàn)在我們要按照自己的想法來教研,我們覺得教研最關(guān)鍵的就是把課上好!”今天,一教研組長在路上碰到我后如此吐槽。
“年級工作做什么,怎么做,我們是有思考的,今年我們想按自己的想法做,希望不要受其他因素的干擾。”年級長也在直言不諱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這些不同領(lǐng)域的領(lǐng)頭人在新學期下定決心要傾聽自己內(nèi)心的聲音了。作為學校分管教育教學工作的我,很慶幸能聽到老師們這樣的內(nèi)心獨白。
一所學校,當老師們發(fā)出“想按自己想法做事”的聲音,是一件求之不得的好事情。經(jīng)營好一所學校,經(jīng)營什么?要的不就是老師們有想法嗎?所以當這兩位老師向我表達心聲時,我是極度鼓勵他們的:“你們能有這樣的想法,真好,學校鼓勵并支持你們大膽地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事!”
當然,僅有這句話的支持肯定是不夠的,要想老師們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堅持做好,獲得成就感,學校層面要做好三件事情。
一是做事的原則。只要是為老師和學生好的事情就可大膽去做。有了這個原則,老師們在做事前就會有一個自我判斷——做這件事情會給學生或老師帶來什么樣的好處?有了基本的判斷后大家就可以甩開膀子開干了,因為整體方向不會偏離學校發(fā)展的軌道。
二是給有想法想做事的老師吃一顆“定心丸”。在不違背原則做事的過程中,哪怕是校長說的話,如果老師覺得對完成當下事情的貢獻不大,完全可以不聽,而保留你們自己的想法去嘗試完成,做錯了也沒有關(guān)系,只要教師能在錯誤中反思成長。大多數(shù)時間大家會把領(lǐng)導(dǎo)的話聽進心里,并按照其意思來執(zhí)行。當我們鼓勵老師“不聽話”時,老師們不相信也不敢做是很正常的,但話得說,說多了,民主、平等對話的氛圍才會逐漸濃厚起來。
三是要及時鼓勵與支持。如何支持?做好事前的服務(wù)是首要條件。做事的過程中不干預(yù),出了問題不責怪,和老師們站在一起鼓勵他們直面問題、解決問題,是學校領(lǐng)導(dǎo)對老師們最好的支持。
學校鼓勵老師“不聽話”,就是要老師們傾聽自己內(nèi)心真實的聲音。只有這樣,老師們才能更好地行走在教育教學的變革之路上。
(作者單位:河南省鄭州市鄭中國際學校小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