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德軍
在板栗生產(chǎn)上,常遇到板栗管理粗放、掛果遲、開花少、坐果率低、產(chǎn)量嚴重下滑和果實品質低劣的現(xiàn)象,嚴重影響了板栗的經(jīng)濟效益的提高和果農(nóng)的種果積極性,為了改變板栗這種現(xiàn)象。需要對低效板栗林進行改造。
一、林地清理
林地清理主要是清除雜草和砍掉雜灌,一般在冬季進行。每年春季對林地進行全面清理1次,砍除林內雜草灌木及寄生植物,雜草灌木要一次性全面清除,在清理林地時,老、殘、病的板栗也一并砍伐。
二、合理施肥
栗每年采收后施基肥,基肥以農(nóng)家肥(有機肥)為主,開花前追施以氮為主的化學肥料,座果后追施三元復合肥2次。
山地板栗對肥料的要求不同于其它果樹,成年結果板栗樹要增施硼、錳、鈣等肥料。春季花前肥可株施尿素300-400克加普鈣200-300克,地面每平方米撒施硼砂6-7克。
采果后要結合深翻擴穴1施越冬肥,可株施豬、牛欄廄肥或土雜肥40-50公斤,鈣鎂磷肥0.7-1.5公斤。
另外,花期隔10天噴一次0.2%硼砂+0.3%尿素+0.2%磷酸二氫鉀混合液,連噴2次,可以明顯提高坐果率。
果實生長期可結合病蟲害防治每隔20天噴0.3%尿素+0.2%磷酸二氫鉀+代森錳鋅800倍混合液,可以促進板栗枝葉和果實的生長發(fā)育。采果后噴施一次10毫克/ 公斤2, 4-D,可促進板栗花芽分化和養(yǎng)分積累,為第二年豐產(chǎn)優(yōu)質打下基礎。合理去雄、疏果、授粉。
板栗是同株異花授粉果樹,果園中應配植2個以上品種,以利相互授粉。
板栗抽枝后當雄花序長到2-3cm長時,去掉結果枝下部的3-5 個雄花序,疏去雄花總的85%-95%。疏去雄花序時,應注意保留樹冠頂部和邊緣枝梢的雄花便于人工授粉,利于果實吸收更多養(yǎng)分。
三、板栗高摟換冠
1.清林地:在嫁接工作開展之前,要砍除低產(chǎn)栗園內雜灌、刺藤及過密和生長不良的栗樹,進行墾撫。
2.高摟換冠技術
(1)摟秘選擇:品種可選用河北的“燕山早豐”,湖北羅田的“烏殼栗”、“八月紅”等。
(2)接稠的好壞對嫁接成活率影響極大。應選擇無病蟲害、無損傷、生長健壯的中年樹,剪取生長發(fā)育良好、組織充實、芽苞飽滿的一年生結果母枝或發(fā)育枝做接穗,接穗的直徑以0.5-1cm之間為宜,過粗過細都不宜采用。
(3)揍穗蠟封:為了延長嫁接時間和提高嫁接成活率,在樹液未流動前,將采回的接穗放在陰涼通風的河沙中備用,上面蓋上草簾,并保持濕度,控制接穗萌發(fā)。接穗蠟封的具體方法是:先在鋁鍋或鐵鍋內放石蠟適量,水少量(占石蠟容積1/6左右),用火加熱一定溫度,石蠟開始熔化,這時由于石蠟溶液與水比重不同,水沉在下面,石蠟溶液浮在上面。當石蠟溫度達到95C左右時,每次取5-7根接穗拿住一頭,插入石蠟溶液中浸蘸一下,立即取出,然后將接穗倒過來,拿住已浸蘸的末端來蘸另一端,使接穗被一層石蠟液所密封,將蠟封好的接穗放在一邊,待石蠟充分冷卻后,每百根一捆,放在通風陰涼處備用。
(4)嫁接時期:春季是板栗嫁接的關鍵時期。嫁接成活率最高時期,應該以樹液開始流動,樹皮易剝離,嫁接成活率最高。
(5)主要嫁接方法:首先,必須掌握以下要點。第一,刀要鋒利,削面要平。切入砧木時,用力要均衡。第二,形成層要相靠,也就是砧木、接穗嫩皮對準。第三,綁扎要緊,使結合處密接,綁扎得緊往往能彌補因技術不熟練而削面不平的缺點。第四,動作要輕巧,盡量避免剝傷接穗或插傷砧木皮部。
①切接是板栗嫁接的常用方法之一。適用于高接、低接和根接,此方法最宜小砧嫁接,砧木于徑1 cm左右為好,能夠充分利用較小的野生板栗資源,提早嫁接,提早成苗,結果。同時也是苗圃培育板栗嫁接苗的主要方法。
其操作方法是:先將砧木剪斷,并削平剪口處,再把接穗剪成約6cm,并有2個以上飽滿芽,接穗一側削成長2.5 cm左右斜面,在斜面的背面尖端削個小斜面長0.8-1 cm。然后在砧木平滑的一側豎切一刀,長3cm左右的切口、深達木質部。再把接穗大斜面向內插入砧木切口,使兩者形成層相靠(如砧木切口比接穗切口大,至少一側形成層密接),最后用塑料條包扎即可。
②插皮摟這是近年來各地大力推廣的主要嫁接方法之一,適于春季嫁接。嫁接時要求砧木必需離皮,其具體方法如下:削接穗:在接穗上部留2- 3個飽滿芽,下端削一個馬耳形大削面,長3-5cm.入刀部要陡些,深達髓部,再平直地向前斜削下去。削去部分,按接穗粗細而定,細接穗削去一半左右, 粗接穗削去多一半,最后將馬耳形切面背面兩側各輕削1刀,深達韌皮部。
鋸砧:在嫁接處將砧木距地面30 cm高鋸斷或剪斷,砧木鋸斷后削平鋸面。選樹皮光滑的地方,由上向下直劃一刀,長3 cm左右,深達木質部,用刀尖將韌皮部挑開,立即將接和插入。插接穗時,注意不能把削面全部插進去,削面上端要留0.3cm的“白”,給愈傷組織的生長留下一定的位子,如果未“留白”,接合部位容易長出一個大疙瘩。接穗插好后,用塑料條扎緊綁好即可。
③板栗倒嫁摟新技術。倒置嫁接技術的優(yōu)點如下: A.簡便易行:節(jié)省了嫁接用工,無需解綁,防止了接后劈折;管理省工,省去了摘心、拉枝、刻芽等一系列技術操作;B.緩和樹勢:緩和了新嫁接樹的生長勢,解決了樹體旺長問題;C. 改善光照:開張了分枝角度,改善了樹體光照;D.降低樹高:樹高控制在3-5m以下;E.迅速豐產(chǎn):改接后第二年即可豐產(chǎn);使紡錘形樹體結構迅速形成,適應于2x3m密植園改造。
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砧木選擇:選擇生長健壯,粗度5cm以上,高度約3m (2 m處粗度需在3 cm以上)嫁接親和性好,無病害的板栗植株作砧木。
砧木處理:選擇最直、最粗的枝條作為主干,選留主干2m以上;用快鋸或剪刀疏除其余全部枝條。
砧木切削:在砧木光滑處橫割一刀,深達木質部;在橫切口下端2 cm-4 cm處,用嫁接刀向上削一月牙削面,上至丁字形橫切口;用嫁接刀在橫切口,上方3-5cm,向下劃一刀,至橫切口,形成倒丁字形口。
砧木綁縛:用寬6 cm左右的塑料條(自粘性纏繞膜) ,從橫切口上方10 cm處,從上向下,纏繞4-5圈,包扎緊密,不露傷口。
接穗選擇:選擇品質優(yōu)良、豐產(chǎn)性強,長度約30 cm、粗度0.5cm-- 1.0 cm的一年生板栗枝條作接穗。
接穗切削:用嫁接刀將板栗接穗,削成削面長為8cm-10 cm的馬耳形,背面、兩側各削1刀,削成斜尖。
接穗插入:在倒丁字形口,穿過薄膜,將接穗從下向上插入砧木。
接后管理:接穗萌發(fā)后,不用解開幫條; 8月上旬,對直立生長的長梢進行輕微擰傷處理,注意不要把枝條擰折。
3.嫁接后的管護
嫁接后砧木萌蘗發(fā)生量很大.必須及時疏除。在清明節(jié)令后兩個月之內,每隔10天就要除萌一次。嫁接成活后,當接芽長成枝條長達20cm-30cm時,要解除嫁接時使用的塑料條。嫁接成活的板栗新梢生長很快,葉片多而且大,容易折斷或從接口處撕裂。當新梢生長至30cm時,要及時設立支柱。即用一根長80cm- 100cm較硬的木棍或竹竿,下端固定在砧木上,上端將接穗固定但不宜綁得太緊,以免影響新梢正常生長。
為促進板栗嫁接后多次分枝,早形成樹冠,使樹體生長緊湊、矮小,及早實現(xiàn)豐產(chǎn),必須控制新梢生長,在夏天對新梢采取摘心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