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景 姚潤一
【摘要】在媒體融合的背景下,網絡語言作為一種強勢的語言變體,因其時代性強、靈活度高、受眾廣泛等優(yōu)勢,在與包括廣播電視在內的各種媒體語言進行接觸時對其產生了諸多影響。本文梳理了近年來就此現象發(fā)表的相關文獻,在理論和實際、宏觀和微觀上各有側重,提出應加強相關內容的定量研究等建議。
【關鍵詞】融媒體? 語言接觸? 媒體語言? 研究
【中圖分類號】G222? ? ? ?【文獻標識碼】A
語言是信息傳播的介質。信息的傳播經歷了從口耳相傳的有聲語言到基于文字及印刷技術的文字語言,再到電子時代的視聽語言。傳統(tǒng)媒體無論是紙質媒體還是廣播電視,都以獨立的形式存在,即一定的語言形式在特定的媒介下進行傳播,帶有特定的媒介特色,不同媒介之間極少甚至不能進行語言的傳播轉換。①然而,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使得媒介之間的隔閡逐漸被打破,為各種媒介語言的互動提供了可能,各媒介語言的界限日益模糊,不同媒介之間語言的相互轉換日益增加。網絡語言與廣播電視語言作為兩種極具代表性的媒介語言,無論是作為兩個獨立的個體,還是作為一對互動關系中的雙方,都引起了眾多研究者的關注。
一、關于廣播電視媒體和網絡媒體在語言互動方面的研究背景
(一)相關概念
媒體融合(media convergence)最早由計算機科學家尼古拉斯·尼葛洛龐帝(Nicholas Negroponte)在1978年提出,最初指計算機工業(yè)、出版印刷工業(yè)和廣播電影工業(yè)逐漸融合的趨勢。②之后,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注意到科技發(fā)展對新聞媒體的影響,他們認為媒體形態(tài)的融合(the convergence of modes)正在消融各種媒介之間的邊界,而所謂融合即是指多種媒體的合作以及受眾在不同媒體之間的遷徙。③2003年,美國學者里奇·戈登(Rich Gordon)根據美國傳媒界的現狀將融合具體分為媒體科技融合、媒體所有權合并、媒體戰(zhàn)術性聯(lián)合、媒體組織結構性融合、新聞采訪技能融合、新聞敘事形式融合六大類別。④媒體融合的概念有狹義與廣義兩個層面:狹義層面是指多種媒介形態(tài)融合在一起產生質變,形成一種新的媒介形態(tài);廣義層面則范圍很大,指一切與媒介相關要素的結合、匯集和融合。⑤而我們所探討的是狹義層面上不同媒體之間的互動關系與內容的融合。
廣播電視語言和網絡語言同屬媒體語言。于根元在《關于媒體語言研究的若干思考》一書中指出, 媒體語言的概念和對其研究是在網絡語言出現之后正式提出的。⑥唐余俊將廣播語言定義為廣播節(jié)目內容所使用的語音、詞匯和語法三要素,另有與之相關的修辭 (或稱“語用”)及文字(見于廣播稿)等,還應包括音響等相關因素。⑦廣義的廣播的概念是指通過無線電波或導線,向一定范圍播送聲音、圖像節(jié)目的大眾媒介,包括我們所說的廣播和電視。⑧
網絡語言作為一種全新的、與人們日常生活用語差異較大的變體,從一開始就受到了廣泛關注,并由此推動了對其他媒體語言的研究。狹義的網絡語言是指在互聯(lián)網中進行交際的語言,包括在網絡環(huán)境下產生的、不符合日常用語習慣的語言(如“喜大普奔”“藍瘦香菇”),以及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在互聯(lián)網傳播中發(fā)生語義變化的語言(如“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真香”)。廣義的網絡語言指一切與互聯(lián)網相關的語言,并包括因互聯(lián)網而產生的對新現象的命名(如“黑客”“樓主”)。對其他媒體語言產生顯著影響并引起研究者廣泛關注的,主要是指狹義的網絡語言。
(二)社會背景
媒體融合不僅是學術熱點,而且是在國家、社會層面上的一項全局性部署及規(guī)劃。自2014年起,習近平總書記就多次強調推進媒體融合發(fā)展的重要性。2019年1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并發(fā)表重要講話,強調要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fā)展。
媒體融合以數字信息技術為基礎,數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使傳統(tǒng)媒體與新媒體充分整合,信息可同時通過文字、聲音、圖片、視頻等方式進行傳播?;ヂ?lián)網環(huán)境催生了以融合為主要特色的新媒體,它與傳統(tǒng)媒體緊密聯(lián)系、相互借鑒、相互促進。如得益于互聯(lián)網平臺的網絡廣播,它與傳統(tǒng)電臺相比擁有更加廣泛的受眾,網絡語言與廣播語言在此走向融合。此外,互聯(lián)網技術已深入到日常生活的各個領域。根據中國互聯(lián)網絡信息中心2019年2月28日發(fā)布的第43次《中國互聯(lián)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截至2018年12月,我國網民規(guī)模為8.29億人,其中手機網民8.17億人,全年新增網民5653萬人,互聯(lián)網普及率達59.6%,10~39歲群體占整體網民的67.8%,⑨這部分人群思維活躍,接受信息能力強,極大地促進了網絡語言在各個領域的傳播與流行。
二、廣電媒體與網絡媒體語言互動的研究現狀
(一)焦點問題
網絡語言與廣播電視語言的互動始于網絡誕生之初,隨著互聯(lián)網的不斷普及,二者之間的互動日益增加,相關研究也隨之增加并且深入。根據中國知網文獻主題檢索,以“網絡語言”“廣播”為主題的文獻數量于2010年呈現井噴式增長,且在隨后幾年中一直保持較高位置。
融媒體時代,網絡語言與廣播電視語言的互動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網絡語言對廣播電視語言的影響,另一個方面是廣播電視語言對網絡語言的反向影響。
網絡語言與廣播電視語言作為兩種不同的語言變體,原本僅存在于特定媒介內,但在媒體融合的背景下,兩者發(fā)生了廣泛的交織,網絡語言具有受眾廣、傳播快等特點,是一種相對強勢的變體,在結構和功能上都對廣播電視語言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在這方面,研究者重點關注的是影響的利、弊以及如何擴大有利影響、規(guī)避不利影響。具有代表性的如姚喜雙、張艷霜《媒體語言發(fā)展芻議》一書,指出網絡語言的興起是媒體自身發(fā)展的體現,在肯定網絡語言年輕化、趣味化的同時,認為這種新生代的語言大多數都無法在傳統(tǒng)媒體中達到原有的效果, ⑩質疑了網絡語言對包括廣播語言在內的傳統(tǒng)媒介語言的有利作用;王海燕在《淺議網絡語言對廣播電視語言的影響》文章中,認為網絡語言具有時代性、幽默風趣、簡潔醒目的優(yōu)勢,廣播電視媒體適當吸收、靈活運用網絡語言, 會為其增添時代性、貼近性和親和力,但網絡語言缺乏深度且規(guī)范性差,而傳統(tǒng)媒體肩負語言規(guī)范化職責,網絡用語的蔓延之勢,反映的是對新聞接近性的錯誤理解,不僅不符合語言規(guī)范,而且會造成語言分裂;?周晶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下主持人使用網絡語言探析》一文中指出,網絡語言使主持人的語言與時俱進、生動鮮活,但也導致言語失范、過度娛樂,節(jié)目低俗,因此主持人使用網絡語言應遵循“個性不任性”“理性不隨性”“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因地制宜,靈活運用”的原則;?張瑜在《網絡語言在廣播節(jié)目中的運用》文章中強調,在提高主持人素養(yǎng)的情況下靈活合理地在廣播節(jié)目中使用網絡語言,力求既能使表達更加新穎方便、傳情達意,又能反映社會熱點。?
總體而言,網絡語言對廣播電視語言的消極影響不外乎削弱規(guī)范性、過度娛樂等,而積極影響則集中體現在使媒體語言與時俱進、豐富生動上。近年來的研究越來越看重網絡語言的積極影響,關注如何在實踐中揚長避短,利用網絡語言發(fā)展廣播電視語言。
廣播電視語言同樣影響網絡語言。馮學民、王珍在《談新媒體時代的電視語體與網絡語體》文章中指出,電視語體為網絡語體提供了豐富的素材,也為網絡語體的規(guī)范性提供了范本。?我國廣播電視節(jié)目數量多、種類多、受眾廣,如“你幸福嗎”“甄嬛體”“元芳體”這些在網絡上流行一時的語言,都來自電視節(jié)目或熱播電視劇,之后在網絡平臺上被效仿、傳播,成了流行的網絡語言。對于這一現象,研究者做了大量的個案研究,不少研究者從模因論?的視角探討了廣播電視語言在網絡中得以流行的原因,如張晶在《從模因論視角解讀強勢網絡流行體“甄嬛體”》一文中指出,“甄嬛體”因其時尚性、幽默性、新異性、文化性等特點,適應了人類語言的認知系統(tǒng),從而成為強勢模因。?此外,一些方言詞匯在網絡上的流行也離不開廣播電視媒介的助推,方言以其充滿個性的語音語調得以在廣播電視語言中保留,給受眾以深刻印象。如羅娟在《模因論視角下2013年春晚流行語分析》文章中指出,網絡語言“我驕傲”源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春晚小品《你攤上事兒了》,這句用方言說出的話具有濃厚的地域色彩和鄉(xiāng)土氣息,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此也成為當年的網絡流行語之一。?
(二)研究特點
首先,從研究內容來看,目前研究者主要關注的是單向的“影響”而非雙向的“互動”。盡管目前既有關于網絡語言對廣播電視語言的影響,也有廣播電視語言對網絡語言的影響,但這兩方面的研究幾乎是互相獨立的,鮮有將二者視為整體進行研究的。并且這兩個方向的研究視角差異較大,前者多以宏觀視角考量分析利弊,再結合實例;而后者則既有宏觀層面的理論研究,也有微觀層面的個案分析,且多與語言學理論相結合。
其次,從研究者身份來看,關注網絡語言對廣播電視語言的研究者多來自廣播電視媒體一線的記者、編輯、主持人。這些研究者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對網絡與廣播電視語言的互動有著切身體會,同時也有借鑒新事物提高自身業(yè)務水平的需求,因此他們往往以實踐的視角看待問題,更關注研究成果的實踐意義。而關注廣播電視語言對網絡語言的影響的研究者多來自語言學領域,更多運用語言學理論對網絡流行語的產生做出解釋。
最后,從研究方法來看,研究者主要采取的是定性研究的方式。在探討網絡語言對廣播電視語言的影響的時候,更重視其影響的性質問題,且在論述時,研究者多采用案例分析及描述性語言。
三、相關研究存在的問題與建議
關于網絡語言與廣播電視語言互動的研究至今已近十年,其間既取得了如上所述的成就,也不免存在一些缺憾。
目前的研究仍未突出“互動”。所謂“互動”,應當把廣播電視語言與網絡語言及其影響更加緊密地置于同一框架下,考察雙向的影響。目前,特別是在研究網絡語言對廣播電視語言的影響時,理論層面的研究和實踐層面的研究被割裂。若能加入相應的微觀視角,如對單個網絡流行語進行深入的個例剖析,將有利于傳播學與語言學相關理論的發(fā)展,一方面將支持實踐層面的完善與提高,另一方面也將促進相關學科理論的發(fā)展。如融媒體背景下,網絡語言與廣播電視語言的互動可為社會語言學中語言接觸的研究提供案例,網絡語言在廣播電視中的廣泛應用和大規(guī)模傳播即可引入語用學的模因論理論進行分析。而在廣播電視語言對網絡語言的影響方面,研究者可以關注廣播電視語言對網絡語言的規(guī)范作用,并且重在結合實例,解決實際問題。
如上所述,目前的研究方法以定性研究為主,而缺乏定量研究。通過定性研究,研究者可以對個別案例進行描述,但單一的語言描述無法窮盡所有案例,因此我們需要借助數據統(tǒng)計,即定量研究,使得研究結論更加準確并且具有更高的可信度。特別是在進行宏觀研究時,研究者可以借助語料庫等工具,對相關語言現象進行統(tǒng)計,將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結合起來,以得出更客觀、更具有說服力的結論。
注釋
①張海婧:《網絡語言的流行現象研究》,2016年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②Ithiel de Sola Pool:Technologies of Freedo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3.
③Henry Jenkins:Convergence Culture,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2008.
④宋昭勛:《新聞傳播學中Convergence一詞溯源及內涵》,《現代傳播》,2006年第1期。
⑤王勇:《媒體融合背景下我國廣電全媒體發(fā)展研究》,2013年武漢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⑥?王海燕:《淺議網絡語言對廣播電視語言的影響》,《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2年第10期。
⑦唐余?。骸栋倌曛袊鴱V播語言研究史》,《學術交流》,2017年第12期。
⑧周小普:《廣播定義溯源辨析》,《中國廣播電視學刊》,1993年第3期。
⑨中國互聯(lián)網絡信息中心:第43次《中國互聯(lián)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2019年2月28日,http://www.cac.gov.cn/2019-02/28/c_1124175686.htm.
⑩姚喜雙、張艷霜:《媒體語言發(fā)展芻議》,《語言文字應用》,2010年第1期。
?周晶:《新媒體環(huán)境下主持人使用網絡語言探析》,《新聞戰(zhàn)線》,2015年第13期。
?張瑜:《網絡語言在廣播節(jié)目中的運用》,《新聞研究導刊》,2016年第7期。
?馮學民、王珍:《談新媒體時代的電視語體與網絡語體》,《當代電視》,2016年第12期。
?模因論:語用學理論,基于達爾文進化論觀點解釋文化進化規(guī)律的理論。模因(meme)是文化的基本單位,通過非遺傳的方式,特別是模仿而得到傳播(參見《牛津英語詞典》)。
?張晶:《從模因論視角解讀強勢網絡流行體“甄嬛體”》,《新聞知識》,2012年第12期。
?羅娟:《模因論視角下2013年春晚流行語分析》,《池州學院學報》,2014年第1期。
(作者單位:杭州文廣集團新聞綜合頻率、吉林大學文學院)
(本文編輯:李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