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輝
摘 要:我們理解荀子的理論體系,不能單從性惡這一個判斷出發(fā)而定論他的整個思想,而是需要把他的思想放到他所處的時代背景以及整個儒家思想的系統(tǒng)之中。
關鍵詞:荀子;“性惡”;系統(tǒng)
荀子的理論以其《性惡篇》中提出的“性惡”觀點為標志,但我們理解荀子人性觀,不能根據(jù)“性惡”在文本中出現(xiàn)頻率來衡量,正如不能以“性善”這個詞在《孟子》中的出現(xiàn)次數(shù)來說明性善觀念之于孟子一樣。對于人性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教育、社會組織和治理的方法,需要嚴謹對待。通常,我們將性惡論作為研究荀子思想的開端和基礎,對其倫理道德思想和政治哲學理論的或譽或損無不基于他對人性本惡的判斷。一個政治體系或倫理思想的構建通常需要以一個關于人或人性的善惡判定(或設定)為理論前提,在試圖把握荀子是否認為人性自然為惡這個問題時,有必要先分析荀子是怎樣理解“性”的。
性是先天的、不可學的、固定不變的。偽是后天的、可以學的、可以變化的?;谶@種理解,對于“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以往很多觀點認為性惡即生理自然之性,性善即后天人為之性。順著這種思路,無疑也將人的自然欲望視為極惡,認為一切欲望都是該加以約束和規(guī)范的。筆者認為這種解讀方式不能全面、恰當?shù)睦斫廛髯拥乃枷?。理解荀子所說的“性惡”,應與基督教所說的“原罪”意義上的性惡相區(qū)分。我們當然可以將荀子對性的理解表述為“性惡論”,當孟子在強調(diào)“四端”的時候,“端”字也表明了仁義禮智等德性是人性發(fā)展的自然趨向,但我們依然說孟子是的理論出發(fā)點是“性善”。關鍵不是執(zhí)著于怎么稱呼這套理論,而是具體的理解。在荀子這里,筆者認為應該理解為“性趨惡”,而非“性是惡”。
荀子關注的主題是政治制度建設,其言“性”意在引出“化性起偽”這種方法的重要性。一種觀點認為,《性惡篇》關于性惡的反復斷言部分地是為了強調(diào)對《孟子》的批評,在言辯過程中,先秦思想家?guī)缀醪粚π宰瞿@鈨煽傻谋硎?,其表述方式一定是一種判斷,性非善即惡。因此性惡作為荀子論辯的理論出發(fā)點,但并不是其思想體系的主題,相反,荀子關注的主題是經(jīng)常處于卻乏狀態(tài)的財富與人的無限欲望之間的平衡,而不是執(zhí)著于到底性是善的還是惡的。因此筆者認為,其實荀子所言說的“性”這個字表達的并非是想強調(diào)什么惡的東西,而是說某種未經(jīng)發(fā)展的屬性,只是荀子認為如果不善加引導和規(guī)范,它必定會向惡的狀況發(fā)展?!缎詯浩分撔詯?,其實是為了證明“圣人”、“禮義”和“師法”的重要。如:
故必將有師法之化,禮義之道,然后出于辭讓,合于文理,而歸于治。今人之性惡,必將待師法然后正,得禮義然后治……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惡,以為偏險而不正,悖亂而不治,故為之立君上之執(zhí)以臨之,明禮義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罰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是圣王之治而禮義之化也。性善則去圣王息禮義矣。性惡則與圣王,貴禮義類。(《性惡》)
“性惡則與圣王,貴禮義矣”,明顯地表現(xiàn)出儒家尤其是荀子的思想特征,與孟子不同的是,荀子認為人性并不能自動地符合儒家的禮義、辭讓等道德要求,善行是圣王以禮義導之化之的結果。荀子認為人性中沒有天賦的道德之善,人的道德之善是在后天的“偽”中產(chǎn)生的,所以荀子批評孟子“不察乎人之性偽之分者也”(《性惡》)。學界普遍把這兩種觀點視為兩種“人性論”內(nèi)容上的不同特點,其實與其說這種不同是兩種對“人性”不同的論斷觀點,不如說是這兩種“人性論”的局限。
荀子批評孟子“人性論”中天賦之善性“無辯合符驗,坐而言之,起而不可設,張而不可施行,豈不過甚矣哉!”(《性惡》)但實際上孟子對人之善性,也有很多經(jīng)驗論證,“孺子入井”即是一例。孟子講:“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袢苏б娙孀訉⑷胗诰?,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nèi)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于鄉(xiāng)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公孫丑上》)這種建立在經(jīng)驗基礎之上的論證,無法論證人性之善的普遍性,因為這種情況并非是適用于所有情況。換言之,面對“孺子將入于井”多數(shù)人確實可能產(chǎn)生“惻隱之心”,但不能由此得出所有人都會產(chǎn)生“惻隱之心”的結論。但問題是,哪怕只適用于一部分人,也足以駁倒荀子認為的“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性惡》)即人之善性全來自于后天之偽的觀點??傊瑹o論是孟子對性善論的論證,還是荀子對孟子的反駁,都難免尤其局限性。一種對人性的判斷作為一個理論體系的預設前提是必須的,但在理論的說服力上,荀子的人性論過分重視外在目的等外在因素對道德產(chǎn)生的作用,忽視了人性中本有的道德屬性。
總之,我們理解荀子的理論體系,不能單從性惡這一個判斷出發(fā)而定論他的整個思想,而是需要把他的思想放到他所處的時代背景以及整個儒家思想的系統(tǒng)之中,一個思想的產(chǎn)生絕非憑空捏造,而是有其現(xiàn)實背景和現(xiàn)實需要的,是基于一個思想家的某種愿望或信念而提出,為了表達一種價值取向。荀子思想的提出一定不可避免的接受了孔子、孟子的影響,不能因為一些觀點的差異而斷章取義。在儒家思想背景下,孔子定下的主題是“內(nèi)圣外王”之道?!靶詯骸闭摵汀靶陨啤闭?,恰好是這一道的兩個路徑,從不同的路徑出發(fā)最后通向了相同的目的地。
最后,荀子對人性持有一種負面的觀點,卻并沒有從性惡論出發(fā)去考慮如何約束君主、使其不能為惡的問題,而是寄希望于一個能自覺克制惡念的明君的出現(xiàn),通過這個掌握了權力的圣人來教化萬民,導之向善。從荀子思想中卻找不到約束和矯正君王個人意志的辦法。因為,如果臣對暴君只能“有補削無橋拂”(《臣道》),只能“崇其美,揚其善,違其惡,隱其敗,言其所長,不稱其所短”。荀子“化性起偽”的理論設想體現(xiàn)了荀子對人性的關懷,是儒家的價值立場的展現(xiàn),然而荀子他論證的邏輯結構上的不足導致在實踐中走向了自己的反面。反觀霍布斯的性惡論,雖然在對人性的預設上比荀子更為絕對的認為人性是完全的惡,但由于相信社會秩序能夠以契約的方式獲得,加之契約論的邏輯結構在后人的不斷改善中發(fā)展,因而在西方社會逐漸占領了主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