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春晨
摘要: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中國倫理思想史研究經歷了一段曲折的艱辛歲月,受當時特殊政治生活環(huán)境的制約,中國倫理思想史研究沒有獲得應有的學術地位。改革開放后,中國倫理思想史研究在發(fā)展中繁榮,在中國倫理思想通史和斷代史研究、中國倫理思想史專題研究和道德生活史研究等領域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新中國70年的中國倫理思想史研究呈現出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研究范式的自覺轉換以及倫理思想觀念史研究與道德生活史研究并重等主要特色。
關鍵詞:新中國70年;中國倫理思想史;道德命題;道德生活史
中圖分類號:B8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0751(2019)07-0095-06
優(yōu)秀的道德文化傳統是一個國家和一個民族的精神命脈,中國倫理思想史是中華民族精神寶庫中最具特色的文化財富之一。研究中國倫理思想史,加強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道德文化的挖掘和闡發(fā),是實現中國傳統倫理思想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建設中國倫理學知識體系的基礎與前提。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倫理思想史研究經歷了一段曲折的探索歷程,在改革開放之后逐漸走向發(fā)展和繁榮。
一、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中國倫理思想史
研究的曲折探索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中國倫理思想史研究經歷了一段曲折的艱辛歲月。一方面,由于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和方法占據意識形態(tài)的主導地位,從而顯現出一股強大的除舊布新之勢,對傳統倫理思想研究不夠重視;另一方面,受蘇聯哲學史研究方法的影響,對中國哲學思想史上的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斗爭作簡單化理解。在此時代背景下,對傳統道德文化的革命性批判占據主流的意識形態(tài),片面強調向封建社會的倫理思想和道德觀念發(fā)起斗爭,中國倫理思想史的研究備受冷落,沒有獲得其應有的學術地位。中國倫理思想史作為獨立的學科形態(tài)未能確立,而是從屬于中國哲學史學科。專門研究中國倫理思想史的成果甚少,對中國倫理思想史感興趣的學者只能從中國哲學史的著作和論文中披沙揀金,尋找相關的研究資源。張岱年的《中國倫理思想發(fā)展規(guī)律的初步研究》①是新中國第一本系統闡述中國傳統倫理思想發(fā)展的著作,對中國傳統倫理思想的演變和傳統倫理的基本概念等做出了創(chuàng)建性研究,是新中國倫理思想史研究的奠基之作。
這一時期的一個重要學術事件是道德的階級性和繼承性大討論,它源于馮友蘭提出的“抽象繼承法”和吳晗提出的“批判繼承論”,因他們所主張繼承的中國傳統思想和文化遺產涉及諸多道德問題,因此,又被學界稱為“道德抽象繼承法”。
1957年1月8日,馮友蘭在《光明日報》發(fā)表《中國哲學遺產底繼承問題》一文,他主張在研究古代哲學的工作中,應分析哲學體系中的主要命題,找出它們的具體意義和抽象意義。因為對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繼承,主要是對哲學命題的繼承,而哲學命題都具有雙重意義,即抽象意義和具體意義。馮友蘭為什么要提出抽象繼承法?這是因為“20世紀50年代把一切古代文化看作封建文化,看成封建地主階級的文化,執(zhí)著于古代文化的具體的階級性,確實在繼承問題上造成了極大的困擾,而馮友蘭的繼承方法正是為了擺脫這種困境而提出來的”②。在當時的政治狀況下,馮友蘭試圖以抽象繼承法來應對傳統哲學研究和傳統道德文化研究中的教條主義與斗爭哲學。馮友蘭以孔子“為仁之方”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一命題為例,“過去我們說孔子這樣講有麻痹人民、緩和階級斗爭的意義。從具體意義看,可能有這樣的意義。但從抽象意義方面看,也是一種很好的待人接物的方法,我們現在還是可以用”③。馮友蘭的上述觀點,在理論界引發(fā)了廣泛的爭論,大多數批評者主張用階級分析法和批判繼承法取代馮友蘭的“抽象繼承法”。雖然觀點有不同,但這些批評大多是從學術交流的角度展開的。批評的焦點有兩個:一是如何理解“抽象意義”以及“抽象意義”與“具體意義”之關系;二是在繼承哲學遺產和道德遺產過程中,應堅持什么樣的方法、標準、原則和立場等。然而,事隔兩年后,當時的《紅旗》雜志總編輯陳伯達在1959年5月一個座談會上的講話,將有關“抽象繼承法”的討論上升到了政治斗爭的高度。陳伯達在論及“厚今薄古”以及如何對待歷史遺產和文化遺產問題時,對關于抽象繼承法的討論作了定性的結論。他斷言,馮友蘭提出的抽象繼承法“蘊藏著一種具體的復古主義,即企圖經過某種形式保留中國歷史上的唯心論體系,企圖把中國封建時代統治階級的一套道德都當作永恒不變的道德”④。這就將原本學術層面討論的問題引申為政治問題,以政治話語壓制了正常的學術討論。
1962年,吳晗在《前線》第10期和第16期先后發(fā)表了《說道德》和《再說道德》(署名“吳南星”)兩篇文章,1963年8月19日又在《光明日報》發(fā)表了《三說道德》一文,通過這三篇文章,吳晗闡明了對道德繼承問題的主要觀點和見解:“道德是階級的道德,道德是隨著階級統治的改變而改變的,但是,還有另一面,那就是,無論是封建道德,還是資產階級道德,無產階級都可以批判地吸收其中的某些部分,使之起本質的變化,從而為無產階級的政治、生產服務?!雹輩顷险J為,封建社會道德規(guī)范和道德觀念中的某些因素,諸如忠、孝、誠實、勤勞、勇敢、刻苦耐勞等都可以批判地繼承下來。針對《說道德》一文發(fā)表后來自社會各界的批評和質疑,吳晗進一步重申了他所說的道德繼承的前提性條件,“我們所說的繼承,應該是批判的繼承,是繼承其中好的部分,絕不可以認為連地主階級的剝削、壓迫也繼承下來”⑥。從對中國哲學史和中國倫理思想史研究的影響來說,由吳晗引出的有關道德的繼承性和階級性問題的討論,可以視為對馮友蘭“抽象繼承法”討論的延續(xù)。理論界爭議的主要問題,一是怎樣理解“階級的道德”;二是統治階級的道德與被統治階級的道德之間是怎樣的關系;三是無產階級道德能否繼承歷史上統治階級的道德,如果可以繼承,應該繼承什么樣的道德,怎樣繼承。針對這些問題,參與討論的諸多學者提出了一些有見地的觀點。但是,隨著對吳晗道德繼承論批判的深入,原本的學術討論日漸脫離了正常的軌道,變成了無限“上綱上線”的政治批判,吳晗被無端地扣帽子、打棍子。按照吳晗自己所做的總結,他關于道德批判繼承的觀點被一些人認定為“在本質上是屬于資本主義和封建主義的范疇,思想方法是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的……立場是非無產階級的……由于拋棄了無產階級的革命觀點,抹煞道德的階級性,實際上陷入了封建士大夫的所謂‘天不變道亦不變和資產階級的所謂‘永恒的道德等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的反動道德觀的泥沼中去了”⑦。迫于當時身處的惡劣政治環(huán)境,吳晗繼撰寫《關于〈海瑞罷官〉的自我批評》之后,于1966年又做了關于道德繼承問題的自我批評,但即便如此,吳晗還是沒能逃脫受政治迫害的命運,成為政治斗爭的犧牲品。
新中國成立之初,建設社會主義新道德文化成為重要的意識形態(tài)事項,但是,如何認識和處理社會主義新道德文化與道德文化傳統之間的關系,關涉社會主義新道德文化建設和中國哲學史以及中國倫理思想史研究的走向,是一個亟待嚴肅認真探討的學術問題。從1957年到1966年的近10年間,從馮友蘭的“抽象繼承法”到吳晗的“道德繼承論”,關于傳統道德文化的階級性與繼承性之關系問題的論爭,由于受到當時特殊的政治生活環(huán)境的制約,學術研究服務于和服從于政治需要,并沒有從學理上真正得到解決。接踵而至的十年“文革”,更是以簡單粗暴的階級斗爭方式全面否定了傳統道德文化的價值,根本無視道德文化遺產的繼承性特質。在掃蕩一切剝削階級舊道德文化的旗號下,道德的階級性被推崇到無以復加的地步,道德的繼承性問題成為研究的“禁區(qū)”,導致了中國倫理思想史研究的停頓。直到改革開放之初,有關道德文化遺產繼承性的討論才重見天日。建設社會主義新道德文化需要繼承優(yōu)秀道德文化傳統成為倫理學人的基本共識,這是思想解放帶來的中國倫理思想史研究的最初積極成果。馮友蘭和吳晗二位前輩學者,在當時的政治生態(tài)下對中國哲學史和中國倫理思想史研究方法的探究,對改革開放后的中國倫理思想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啟迪意義。
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倫理思想史研究的
發(fā)展與繁榮1982年7月,受中國倫理學會委托,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倫理學研究室組織召開了一次關于中國倫理學史研究的小型座談會,近20名專家學者聚集于北京密云水庫之畔,就中國倫理學史研究的諸多重要問題展開討論。其間,張岱年受邀向與會代表作了《漫談中國倫理學史的研究方法》的學術報告,他指出了研究中國倫理思想史的重要性,前瞻性地將中國倫理思想史研究與提升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聯系起來?!把芯恐袊鴤惱硭枷胧贩浅1匾?,我們要好好研究中國倫理思想發(fā)展史,認識其中的精華,批判其中的糟粕。這對于提高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是有必要的?!雹嚓P于中國倫理思想史研究的內容,他著重提出了六個方面的問題:一是人性論問題;二是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的關系問題;三是道德判斷問題;四是道德理想與道德規(guī)范的問題;五是價值與當然(應當)的學說;六是道德修養(yǎng)問題。針對中國倫理思想史中的一些重要命題如義利之辨、理欲之辨、三綱五常等,張岱年認為,這些重要的道德命題所包含的倫理思想比較復雜,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只做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兩條路線斗爭這樣的簡單化處理?!皞惱硭枷胧防锏膬蓷l路線,應該是進步的與保守的或反動的這么兩條路線。你一定要說是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兩條路線,有許多問題不好講。”⑨這次座談會雖然規(guī)模不大,但其對改革開放后中國倫理思想史研究的推進作用不可低估,尤其是張岱年關于中國倫理思想史研究什么、怎樣研究等重要問題的闡述,為倫理學工作者開展中國倫理思想史研究指明了前行的方向。改革開放后,中國倫理思想史研究在發(fā)展中繁榮,取得了豐富的研究成果。
1.中國倫理思想通史和斷代史研究
新中國第一部中國倫理思想通史研究專著是陳瑛、溫克勤、唐凱麟、徐少錦、劉啟林等合著的《中國倫理思想史》⑩。該著從先秦寫到五四運動,突破了以往對傳統倫理觀念和道德文化的評價框架,把中國傳統倫理思想的發(fā)展視為人類道德文化進程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客觀地分析了各個時代各種倫理思想產生的歷史必然性和歷史局限性。朱貽庭主編的《中國傳統倫理思想史》運用歷史與邏輯、政治分析與理論分析、反思與比較相結合的方法,對中國傳統倫理思想史中出現的范疇、概念、命題和論爭做出了清晰的界說,梳理了傳統倫理思想變革的軌跡。在此后的30余年間,陸續(xù)出版了多部通史類的中國倫理思想研究成果,這些成果在體系設置上大多采用以歷史分期為篇章結構,以每個歷史時期的重要思想家的倫理思想組成各篇章的主體;在內容上大多以對古典文獻的分析為基礎,解讀其中的倫理意涵,以介紹和評價傳統的道德知識為主。與此種寫法相比,樊浩的《中國倫理精神的歷史建構》以“倫理精神”透視中國傳統倫理思想,從精神性、體系性、結構性等元素與內涵出發(fā),探究中國倫理精神生長的邏輯起點、結構體系、建構原理和內在矛盾,獨具特色。羅國杰主編的《中國倫理思想史》在全面系統梳理中國倫理思想史的基礎上,明確地歸納了中國傳統道德文化的基本特點,這就是中國傳統道德文化重視人倫關系、重視精神境界、具有人本主義精神、強調個體的道德修養(yǎng)以及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張錫勤作為編寫課題組召集人出版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中國倫理思想史》,以唯物史觀為指導,科學地揭示了中國倫理思想產生、發(fā)展、演變的內在邏輯和歷史進程,對中國倫理思想的價值和意義做出了全面的闡釋。在講解中華傳統美德的同時,注重闡述中國傳統的倫理思想遺產尤其是那些超越時代局限、歷久彌新的古今共理。
與中國倫理思想通史縱橫數千年相比,中國倫理思想斷代史研究專注于某一特定歷史時期的倫理思想的演進和發(fā)展。朱伯崑的《先秦倫理學概論》從道德規(guī)范、道德準則、道德評價和道德修養(yǎng)等方面論述了先秦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的倫理思想,在中國古代倫理思想斷代史研究領域具有開創(chuàng)性意義。張錫勤等編著的《中國近現代倫理思想史》是我國第一部研究中國近現代倫理思想的專著,該著討論了從鴉片戰(zhàn)爭到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倫理思想的發(fā)展。張豈之等著的《近代倫理思想的變遷》闡述了近代新倫理思想的孕育、萌發(fā)和變革的歷程,既從總體上考察了近代不同時期的倫理思潮,又對近代改良派和革命派的倫理思想進行了個案分析。唐凱麟的《走向近代的先聲——中國早期啟蒙倫理思想研究》論述了泰州學派以及李贄、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和戴震等人的倫理思想,指出了明清倫理思潮在反對宋明道學、批判封建倫理思想方面的早期啟蒙意義。
2.中國倫理思想史專題研究
中國倫理思想史專題研究涉及的內容非常廣泛,大體包括四個方面:一是按學派劃分的倫理思想史研究,如儒家倫理思想史、道家倫理思想史、法家倫理思想史和佛教倫理思想史等;二是以道德命題、道德范疇等為研究對象的倫理思想發(fā)展史,如人我關系、義利關系、仁愛學說、德性論等道德命題和孝、禮、善、忠、義、誠、信、敬、廉、儉、和、慈、榮、恥等道德范疇;三是以人生論、修養(yǎng)論、道德教育論等為研究對象的倫理思想史,如中國傳統人生論、中國古代道德修養(yǎng)論等;四是按人物撰寫的倫理思想史,如孔子的倫理思想、朱熹的倫理思想等。在中國倫理思想史的這些專題領域,均有學者展開研究,并以論文或專著的形式予以發(fā)表或出版,顯示了中國倫理思想史研究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良好發(fā)展態(tài)勢。
儒家倫理思想是改革開放后中國倫理思想史研究的重點領域。截至2019年5月,以“儒家倫理”和“儒家道德”為主題,在“中國知網”共檢索到2879篇研究論文,而研究先秦儒家代表性人物孔子、孟子、荀子的倫理和道德思想的論文則有1500余篇,由此足見儒家倫理思想在當代倫理學研究者心目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楊國榮的《善的歷程:儒家價值體系的歷史衍化及其現代轉換》對儒家價值體系的考察,不只限于對儒家道德文化發(fā)展史的描述,而且還論述了天人之辨、義利之辨、理欲之辨、群己之辨、經權之辨等道德命題的內在邏輯聯系,從而展示了儒家倫理作為治國安邦、修己安人的理論形態(tài)的價值觀特色。牟鐘鑒的《新仁學構想——愛的追尋》闡發(fā)了我國傳統價值系統的核心——孔子的“仁愛”“仁德”學說,提出了新仁學體系,即構建珍視人的生命、幸福及尊嚴的以仁為體、以和為用、以生為本、以誠為魂、以道為歸和以通為路的新人文精神系統。陳來的《儒學美德論》檢視了儒家倫理思想與美德倫理的關系,通過辨析兩者之間的異同,從中國倫理思想未來發(fā)展的視角,闡釋了儒家倫理思想的現代意義。受西方德性倫理學復興的影響,近些年來,一些學者采取德性倫理學的立場和觀點來詮釋儒家倫理思想,挖掘儒家倫理中注重道德情感的思想資源,并主動與當代西方情感主義倫理學結合起來,以考察個體通過道德修養(yǎng)培育道德品性的行為實踐問題。作為中國倫理思想傳統中的核心內容的儒家倫理思想之于當今和未來中國道德文化發(fā)展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因為“使儒家學說歷久彌新的并非家族主義,而是其道德和精神遺產;儒家學說對道德責任的關心,對價值傳承的重要性的強調和對生命的人道主義的理解,依然是其與21世紀密切關聯的最重要因素”。改革開放以來,與儒家倫理思想相關的標志性學術事件無疑是始于21世紀初圍繞“親親相隱”問題而展開的學術討論。這場論爭的價值不僅在于進一步澄清了對“親親相隱”這一道德命題的一些誤解,而且在儒家倫理思想與當代人權觀念以及人情與法理之間進行了合邏輯的溝通,并促成了國家在刑事訴訟法層面的某些改變。在儒家倫理思想受到特別關注之外,一些學者也對歷史上其他學派的倫理思想進行了有學術價值的探析,從多層面和多領域研究中國倫理思想在歷史上的多元發(fā)展。
張岱年的《中國倫理思想研究》對中國倫理思想中的基本問題、道德的層次序列、道德的階級性與繼承性、義利之辨與理欲之辨、仁愛學說、三綱五常、意志自由、天人關系、道德修養(yǎng)與理想人格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對引領中國倫理思想史的專題問題研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焦國成的《中國古代人我關系論》對倫理與道德這兩個重要范疇進行了區(qū)分,比較系統地研究了中國古代倫理思想中人與人關系的諸種理論表現形態(tài)以及圍繞“人我關系”而展開的中國倫理思想和道德理論。由羅國杰主編、國內多位著名中國倫理思想史專家參與編寫的《中國傳統道德》包含規(guī)范卷、德行卷、教育修養(yǎng)卷、理論卷和名言卷,分門別類地整理了相關的思想史資料,每卷前的“卷序”、每篇前的“導語”和每節(jié)前的“本節(jié)案語”,反映了編寫者們對中國倫理思想某一專題領域的獨到認識和理解。錢遜的《中國古代人生哲學》闡述了德刑之爭、義利公私之辨、推己及人嚴己寬人的人我關系原則、天人合一、致中和之道以及人性論和修養(yǎng)論等與人生哲學相關的倫理問題。蒙培元的《人與自然——中國哲學生態(tài)觀》從“天人合一”命題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觀點出發(fā),集中探討了中國傳統生態(tài)倫理思想,構建了中國傳統哲學生態(tài)觀的框架和體系。肖群忠的《中國道德智慧十五講》從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的維度,分析了人性、處世、處己、處人、義利、公私、理欲、德才等傳統的倫理問題和道德概念,既有歷史梳理,又有義理分析。
3.道德生活史研究
道德生活史是對個體日常道德生活的歷史敘事,大體上屬于描述倫理學和歷史人類學的研究范疇。與研究思想家們的倫理思想史不同,道德生活史更重視實證性研究。但是,由于這是對已經過去的歷史時代的個體道德生活的研究,與研究當下個體道德生活的方法有明顯的差異,因此不可能使用參與觀察法,其所依憑的研究資料只能是逝去時代的歷史記載。針對中國倫理思想史研究一段時間內存在的重宏大敘事輕日常生活、重道德應然輕道德實然、重價值評價輕事實描述的傾向,鑒于倫理學與日常生活具有密切關聯性的特質,進入21世紀以后,在繼續(xù)進行中國倫理思想史學理性探究的同時,一些學者開始轉向研究中國傳統社會的道德生活史,通過展現傳統社會日常道德生活的面貌,來為當代社會的道德生活發(fā)展和倫理秩序建構提供有益的借鑒。
徐少錦、陳延斌的《中國家訓史》并不是一般地闡述和摘錄有關中國古代家庭教育的思想,而是從家訓教化實踐的視角,描述生活世界中家訓實踐的歷史發(fā)展軌跡,遴選了從先秦到清末年間二百多位典型人物,將他們訓育子女的理論基礎、主要內容、基本原則、具體方法等進行分類歸納,理出其歷史演進線索,揭示家訓教化史的內在聯系與發(fā)展規(guī)律。該著不僅是中國道德教育思想史與中國倫理思想史研究的學術成果,而且對于當代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特別是家庭美德和公民道德建設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另有一些學者通過研究歷代圣賢名言佳句和善書等文獻資料,拓展了中國傳統家訓家教倫理思想的研究領域,對中國傳統社會民間勸善教化的道德生活進行了多向度的掃描。
陳瑛主編的《中國古代道德生活史》是系統研究古代社會道德生活的通史類著作,該著以中國古代各個社會歷史時期為“主要經線”,以家庭婚姻道德、政治行政道德、士農工商行業(yè)以及不同階層的道德為“主要緯線”,涉及古代社會與道德生活相關的主要方面,如家庭關系倫理、政治生活倫理、各行業(yè)和各階層的道德生活等,時間跨度從先秦到明清,在古代中國社會日常道德生活史研究領域具有開創(chuàng)性的學術價值。唐凱麟主編的《中華民族道德生活史》按歷史分期,分為先秦卷、秦漢卷、魏晉南北朝卷、隋唐卷、宋元卷、明清卷、近代卷和現代卷,以民族道德傳統的形成、發(fā)展、演變和弘揚為基本線索,按不同的歷史時期深入考察中華民族的道德生活歷史。例如,近代卷,以中國近代特有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為背景,著重闡述近代中國社會轉型過程中傳統道德生活發(fā)生的一系列變化——近代救亡圖存、太平天國運動、戊戌維新、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運動、國民黨新生活運動等對傳統道德生活的沖擊,以及共產黨領導下的道德生活方式、新的道德關系、新的道德風俗的產生和形成,勾勒了中國近代百年間道德生活的基本樣貌和歷史走向。
三、中國倫理思想史研究的主要特色
縱觀70年中國倫理思想史研究從曲折探索到發(fā)展與繁榮的歷程,可以發(fā)現其有幾個顯著特點。
1.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
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倫理思想史研究擺脫了對傳統道德文化的革命性批判的意識形態(tài)束縛,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的研究立場,從農耕文明、血緣宗法關系、社會等級制度的源頭來解釋中國傳統道德文化,主張辯證地看待中國倫理思想和道德理論的社會歷史作用和現代意義,以同情理解的態(tài)度發(fā)掘、闡發(fā)中國傳統倫理思想及其人文精神的內在價值,既反對道德虛無主義,又反對道德復古主義。
2.研究范式的自覺轉換
研究中國倫理思想史,學習西方倫理思想史的研究范式是必要的,但不能用移植或臨摹西方倫理學的理論與方法對中國倫理思想的史料任意地剪裁和裝扮。中國倫理思想史研究者已經走出了“以西釋中”“削足適履”的學術窘境,以中國倫理思想史的可靠史料為基礎,努力發(fā)現中國倫理思想與西方倫理思想不同的特性和價值。研究范式的轉換還體現在研究者“問題意識”的加強,面對經濟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新時代,如何提升道德文化自覺和道德文化自信,使傳統的中國倫理思想史走出歷史,主動和積極地與時代的發(fā)展發(fā)生互動,實現傳統道德文化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已經成為中國倫理思想史研究者的學術追求。
3.倫理思想觀念史研究與道德生活史研究并重
中國道德文化傳統作為一種歷史形成的價值觀念和行為規(guī)范,之所以能夠為世代中國人所廣泛接受,是因為它有著獨特的道德教育和文化傳播方式,將其所倡導的道德文化和價值觀與人們的日常生活聯系起來,有效地介入了人們的日常人倫關系,成為人們處理社會倫理關系和應對道德生活沖突的基本行為規(guī)則。中國倫理思想史所呈現出來的這一特質提醒研究者,不僅要將各個歷史時代思想家的倫理原則和道德規(guī)范從觀念史的角度講清楚、說明白,還要挖掘民間日常道德生活中的實踐智慧。從目前的研究狀況看,雖然對道德生活史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在研究方法上還需要創(chuàng)新,應借鑒描述倫理學和歷史人類學的研究立場與研究方法,進一步挖掘已逝去時代的文獻資料和歷史遺存。一個民族的道德生活史是持續(xù)演進的文化傳統,中國傳統社會的道德生活是過往的歷史,但由于它已融入中華民族道德文化的基因之中,它又成了現在和未來道德生活的一部分。
注釋
①科學出版社,1957年。②陳來:《從道德的“抽象的繼承”轉向“創(chuàng)造的繼承”》,《文史哲》2017年第1期。③馮友蘭:《中國哲學遺產底繼承問題》,《三松堂全集》第12卷,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96頁。④陳伯達:《批判的繼承和新的探索》,《歷史教學》1957年第8期。⑤吳南星:《說道德》,《前線》1962年第10期。⑥吳南星:《再說道德》,《前線》1962年第16期。⑦吳晗:《是革命,還是繼承?——關于道德討論的自我批評》,《前線》1966年第1期。⑧張岱年:《漫談中國倫理學史的研究方法》下,《倫理學與精神文明》(《道德與文明》原刊名)1983年第2期。⑨張岱年:《漫談中國倫理學史的研究方法》上,《倫理學與精神文明》(《道德與文明》原刊名)1983年第1期。⑩貴州人民出版社,1985年。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9年。中國倫理思想通史研究的代表性著作還有:沈善洪、王鳳賢的《中國倫理學說史》(浙江人民出版社,上卷1985年出版,下卷1988年出版);姜法曾的《中國倫理學史略》(中華書局,1991年);張錫勤等編撰的《中國倫理思想通史》(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2年);陳少峰的《中國倫理學史》(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焦國成的《中國倫理學通論》(山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陳瑛主編的《中國倫理思想史》(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溫克勤的《中國倫理思想簡史》(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等。江蘇人民出版社,1992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北京大學出版社,1984年。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中華書局,1993年。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中國倫理思想斷代史研究的代表性著作還有:王澤應的《現代新儒家倫理思想研究》(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年);張懷承的《天人之變——中國傳統倫理道德的近代轉型》(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陳谷嘉的《宋代理學倫理思想研究》(湖南大學出版社,2006年)、《元代理學倫理思想研究》(湖南大學出版社,2010年)和《明代理學倫理思想研究》(湖南大學出版社,2015年);徐嘉的《中國近現代倫理啟蒙》(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等。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人民出版社,2013年。三聯書店,2019年。姚新中:《儒家思想與二十一世紀——對儒家道德遺產及其現代相關性的思考》,《高校理論戰(zhàn)線》1998年第9期。這方面的代表性著作主要有:董群的《佛教倫理與中國禪學》(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樂愛國的《中國道教倫理思想史稿》(齊魯書社,2010年);許建良的《魏晉玄學倫理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3年)、《先秦道家的道德世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和《先秦法家的道德世界》(人民出版社,2011年)。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1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5年。清華大學出版社,1998年。人民出版社,2004年。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陜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東方出版中心,2014、2015年。
責任編輯:思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