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銀月
摘 要:海明威作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其小說常常反映出人們對時代變革造成的思想變革的迷惘。路遙作為經歷了國家改革開放的當代作家,其小說中常常折射出人們在經歷改革開放時的情感變化?!队绖e了,武器》中的女主人公凱瑟琳一直以來以溫柔順從的特質被歸于海明威筆下的理想女性之列?!镀椒驳氖澜纭分械奶飼韵家颡毩⒂赂页闪寺愤b心目中的理想女性。本文旨在研究凱瑟琳和田曉霞性格中的同異,探究處在變革時期的中關女性的性格特征以此促進中西女性性格互補。
關鍵詞:永別了武器 平凡的世界 女性觀
一、引言
海明威作為美國“迷惘的一代”作家中的代表人物,在面臨傳統(tǒng)價值觀念無法適應戰(zhàn)后世界,新的價值觀念尚未形成的局面時,在其作品中表現了對人生、世界的迷惘與彷徨。同樣,路遙作為中國當代著名作家,在經歷了改革開放,舊有傳統(tǒng)理念和變革中的社會相沖突時,也同樣在書中表達了自己置身于國家重大變革時的思想情感上的重大變遷。在時代變遷的影響下,海明威和路遙分別刻畫出了凱瑟琳和田曉霞這樣的兩位傳統(tǒng)理念與新思想交織的理想女性——她們愛慕于男主人公,渴望婚姻,愿意承擔起照顧男主人公,照顧家庭的責任。同時她們崇尚自由戀愛和浪漫,倡導女性在經濟和思想上的獨立,在她們身上,已經萌發(fā)出男女平等的思想。但在中西方思想和時代背景的差異下,凱瑟琳和田曉霞表現出一些差異——凱瑟琳順從伴侶,田曉霞引導伴侶:凱瑟琳敢于突破世俗,田曉霞則在世俗中尋求共存。
本文旨在研究凱瑟琳和田曉霞的性格上的相同點和差異性,并以此探究中西女性在面臨社會變革時表現出的不同特征,了解中西社會變革時期女性文化的優(yōu)勢和劣勢,取長補短。
二、凱瑟琳與田曉霞形象上的同異
《永別了,武器》中的女主角凱瑟琳和《平凡的世界》中的女主角田曉霞,均是各自作者筆下的理想女性。作為本國時代變革下的新女性,她們在形象上呈現出許多相似點。
凱瑟琳和田曉霞都具有出眾的符合大眾審美的外貌。在兩本書中,作者不乏對女主人公外貌的刻畫,她們長相出眾,給人以溫柔親近之感。這折射出男權視角下中西方在對待女性時的一個相同的態(tài)度——在男性視角下,理想女性應是外表和內心都須是同樣符合男性審美的。
凱瑟琳和田曉霞都擁有工作,在經濟上有一定的獨立權。在《永別了,武器》中,凱瑟琳是一位在戰(zhàn)地醫(yī)院里救死扶傷的護士;在《平凡的世界》中,田曉霞是一名在省報工作的記者。離開了男性主人公和家庭,她們依然能獨立生活,找到工作,擁有支撐自己的實力。
凱瑟琳和田曉霞都是在國家的動蕩和變革中努力生存并追求幸福的現代女性。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凱瑟琳曾痛失所愛,但依舊留在戰(zhàn)場并做了一名救死扶傷的護士,后與男主人公亨利相愛后,她果斷追隨亨利離開戰(zhàn)場,追求自己的幸福。在改革開放、社會變動之時,田曉霞進入大學,成為省報記者,并與家境和工作與自己相差甚遠的孫少平相愛相伴。凱瑟琳和田曉霞在生活中遭遇了許多不平和挫折,但她們依舊一往無前,堅定地追求自己的幸福。
她們在與男主戀愛時已經承擔起妻子這一角色,替男主考慮周到,雖然與男主一直保持著戀愛關系,但潛意識里她們已經將自己代入妻子的角色——田曉霞關懷孫少平的家人,不斷為孫少平引路;凱瑟琳愿意為亨利生兒育女,以無限的耐心包容,照顧亨利。在這一點上,二者的傳統(tǒng)女性精神可見一斑。
田曉霞和凱瑟琳都是以悲劇收場,在她們二人離開人世時,男主人公均不在自己的身邊,沒有見到她們在人世間的最后一刻,她們都成了男主心目中難以磨平的白月光。雖然她們都以自身之力勇敢地在時代的變革中謀求幸福,但最后還是失敗了。
除卻二者在形象上相同外,由于中美社會文化和變革不同,她們在形象上依然存在一些差異。海明威小說中的女性是男性的勛章,男主人公因其而自豪并堅毅,但潛意識里依舊將其看做自己的附屬品:路遙筆下的女性則是男性角色的燈塔,男性主人公往往在女主的引導和幫助下不斷提升自己。這一特質在凱瑟琳和田曉霞身上表現得尤為濃烈。
凱瑟琳順從于男主人公,田曉霞則引導男主人公。在《永別了,武器》中,凱瑟琳曾對男主人公亨利說道:“我做所有你想要我做的事情?!痹谥蟮那楣?jié)中,凱瑟琳也確實如此。在亨利請求讓她和他一起離開時,凱瑟琳毫不猶豫地就隨他離開,在與亨利相處的過程中,凱瑟琳處處遷就亨利,哪怕不喜歡人多的賽馬場,卻告訴亨利:“親愛的,你千萬不要掃我的興,不管什么時候,只要你想回去,我就跟著回去?!彼龑嗬麥厝犴槒牟⒑茈y離開亨利。在《平凡的世界》中,田曉霞在面對伴侶時獨立得多,在孫少平念完高中回到鄉(xiāng)村時,田曉霞堅持給他寄書寫信,讓他不要一輩子囿于農村;在面對孫少平對兩人間關系的質疑時,她依然堅定不移,最終讓孫少平突破自卑與她相戀。凱瑟琳的溫柔順從贏得亨利的心,田曉霞的堅定美好贏得了孫少平的心。由此看來,她們的性格不同,贏得的愛情也不同。
除此之外,凱瑟琳敢于突破世俗的眼光,田曉霞有時也難掙脫世俗的藩籬。凱瑟琳在與亨利相戀后未婚先孕,在亨利提出結婚的請求后因為不想結婚被調走與亨利分離而拒絕了亨利的結婚請求,在這一點上,凱瑟琳的獨立和前衛(wèi)則遠遠超過了田曉霞。凱瑟琳并不在意自己是否合乎大眾目光地與自己心愛之人在一起,但在這一點上,田曉霞曾有過顧慮,舊有門當戶對的觀念依然在她腦海中,她依然渴望自己的另一半能優(yōu)秀到被自己父母承認,被大眾目光所承認。在戀愛上,凱瑟琳更自由,更勇敢。田曉霞雖然勇敢堅強,但在時代的洪流中難逃世俗的牽絆。
凱瑟琳和田曉霞對男主的依賴程度不同?!队绖e了,武器》中海明威在敘事上采用了第一視角,因此對凱瑟琳的描寫完全出自男主人公的視角,脫離亨利的凱瑟琳的單獨場景幾乎未在書里出現,兩人同時出現時,凱瑟琳常向男主訴說不愿與他分離的愿望;在《平凡的世界》中,路遙采用的是全知視角,不僅描寫了田曉霞和孫少平的感情生活,更描寫了田曉霞在自己事業(yè)上做出的奮斗??梢哉f,凱瑟琳太過依賴于亨利,渴望著分分秒秒不與他分離,田曉霞卻十分情愿用雙方短暫的分離換取二人更好的未來。
從田曉霞和凱瑟琳的結局來看,其原因和反映出的意義不盡相同。為了救助落水的孩子,田曉霞光榮地犧牲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她的犧牲是社會性的。為了迎接新的生命,凱瑟琳在手術臺上停止了呼吸,她的犧牲是家庭性的。田曉霞因公殉職,源于路遙對女性的自卑,他深深地贊揚這樣獨立勇敢逃脫世俗的女性,卻不能堅信自己能與其共度一生。凱瑟琳的離開,反映的是海明威對女性的矛盾心理,他的生活離不開女性,但他對女性的不受控制具有深深的恐懼。
田曉霞和凱瑟琳身上既有現代女性獨立的身影,又有傳統(tǒng)女性妥協(xié)的性格特質。她們熱愛著男主人公,但在形象上依然存在許多差異,凱瑟琳將愛情作為自己的追求,放棄事業(yè),順從于男主。田曉霞將愛情與工作看得同等重要,在二者上付出了極大的勇氣與毅力,究其形象中同一與差異的具體原因,還需研究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
三、凱瑟琳和田曉霞性格同異之原因
一戰(zhàn)后,美國舊有秩序被打破,傳統(tǒng)文化和思想難以適應社會發(fā)展需要,作家們開始在變革中摸索新的文化和思想,但這一切不是一蹴而就的過程。在混雜和創(chuàng)新中,在面對高速發(fā)展的經濟和工業(yè)對精神造成的沖擊時,人們仿佛行走于霧中,不知未來發(fā)展的道路,只隱隱約約看到了火種。
在中國,路遙所處的時代,改革開放這一大膽的嘗試挑戰(zhàn)了人們的傳統(tǒng)思想和舊有的文化,面對經濟和政治的重大變革,處于變革中的人在開始摸索文化的發(fā)展前進之路,開始尋找新的文化準則。
處在變革時期的海明威和路遙切身感受到了時代的大變革,在文學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開始不斷摸索。海明威是“迷惘的一代”,路遙這一代,在某種意義上說,何嘗不是中國的“迷惘的一代”,他們在不斷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感受到女性地位的不斷變化,感受到女性的獨立,但同時,變革前就有的傳統(tǒng)女性形象依舊存在于他們的腦海中。因此,在描寫凱瑟琳和田曉霞時,海明威和路遙都無意識地融入了傳統(tǒng)與現代的因素——邊倡導獨立、自由,一邊對家庭具有很強的責任感。
除此之外,美國和中國的婦女解放運動在當時已經取得一些成就。以中產階級婦女為主的美國“新女性”開始在社會許多方面嶄露頭角,主張男性與女性跳脫敵對以和諧共處,她們又極具反抗精神,用自己的言行挑戰(zhàn)傳統(tǒng)對女性的束縛。在經濟繁榮的20年代里,這些女性成了時代的一個鮮明的特征,凱瑟琳就是其間的一個縮影,她不懼于社會對女性未婚生子的歧視,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愛情。
新中國成立后,女性在法律上獲得了與男性平等的權利。改革開放時期,經濟和生產力的飛速發(fā)展讓女性在經濟和思想上獨立,處在這一變革時期的路遙見證了女性地位的升高。伴隨著新中國教育的不斷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女性接受了教育,話語權隨之提升。改革開放后,中國女性越來越獨立,但千百年來儒家文化的影響依然植根于中國人的血脈中,因此此時女性體內依然存在傳統(tǒng)的沉淀。
社會的變革是一個交替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舊有的尚未廢除全部,新出現的尚未完全成熟,反映在女性身上便是傳統(tǒng)與現代并存,處在變革時期的海明威和路遙筆下的凱瑟琳和田曉霞便具有了傳統(tǒng)與現代交織的特征。
社會的變革往往與自身的國情和社會的發(fā)展程度密切相關。
中國社會倡導集體主義,即一個人無時無刻不處于一個集體中,我們需要為集體做出貢獻。在平凡的世界中,幾乎每一個人,都有為自己的家庭做出過妥協(xié)和犧牲。田曉霞也是如此,但在最后,她做出了更大的犧牲,她為了拯救落水的孩子犧牲了生命,這樣的結局也是處于集體主義下作者寫出的合情合理的結局。美國社會強調的是個人主義,鼓勵個人合理地追求自己的幸福和思想的自由。凱瑟琳在追逐愛情的時候并沒有考慮周圍人的目光,未婚先孕,放棄工作,凱瑟琳為了追求真愛勇敢地活出了自我。
千百年來的封建社會和儒家文化使中國重視一個人的家庭背景,沒有經歷過封建社會的美國并不重視個人成長的家庭背景。在傳統(tǒng)的中國社會中,雙方的家庭因素是戀愛和婚姻中需要考慮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雖然田曉霞沒有拘于傳統(tǒng)的門第觀念,選擇了孫少平,但在與少平相戀之后,她也開始幫助少平的家人,并沒有將少平與其家庭割裂開來。相比中國的大家庭理念,美國更偏向于個人的獨立,即在談戀愛時不受雙方家庭因素的干擾,《永別了,武器》一書中,全文未提雙方的家庭,兩人的戀愛僅僅只是兩人的戀愛。凱瑟琳在愛亨利的同時從未詢問過亨利的父母即其他親人。這一點是中西女性身上較明顯的差異。
四、結語
田曉霞和凱瑟琳是中西女性的縮影,在她們身上,我們看到了社會變革時期女性身上傳統(tǒng)和現代交織的影子。雖然兩位女性都籠罩在男權視角的陰影下,但從她們身上,依然能看到變革時期的女性對自由與幸福的憧憬——她們此時已經在經濟和思想上逐漸獨立,萌發(fā)出了男女平等的思想,同時追求浪漫的愛情。但她們身上依然有傳統(tǒng)文化揮之不去的印記,她們對待男主溫柔體貼,愿意承擔起照顧男主的角色。但深受中國集體主義和美國個人主義的影響,她們身上有著不同的性格特點。一個愿意為了社會奉獻自己,一個愿意為了自己所追求的真愛突破世俗的藩籬。田曉霞的愛是愛屋及烏的愛,在與孫少平相戀后,她又開始照顧孫少平的家人。凱瑟琳的愛是唯一的愛,她全心全意地愛著亨利,并主動照顧亨利。
中國的女性自古以來的形象便是勤勞勇敢,為了家庭和社會做出奉獻。從小到大中國女性接受的教育就是做一個有用的人,在這一點上,中國女性的社會意識和奉獻精神要強于美國女性。
中國的女性的愛情觀是兩人相濡以沫,相互扶持。在《平凡的世界》中,為了兩人今后更光明的未來,孫少平和田曉霞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分開奮斗并通過寫信的方式互相鼓勵。在《永別了,武器》中,凱瑟琳和亨利在選擇了時時刻刻不分離后卻不愿為了雙方的未來奮斗,僅靠著父母的救濟過著看似世外桃源的生活,在這一點上,田曉霞的愛情觀看起來要理智正確得多。
中國女性很難跳出世俗的目光,在擇偶時,她們需要考慮許多社會因素,尤其是雙方的家庭環(huán)境。同樣,在兩個人結合后,彼此的家人則會對他們的婚姻生活造成許多影響。在這一點上,美國女性的婚戀觀更自由。
中國女性更保守,她們雖然滿懷愛意,卻依舊羞于說出口,在《平凡的世界》中,田曉霞對孫少平當面訴說愛意的場景幾乎沒有。而在《永別了,武器》中,凱瑟琳則十分擅長表達愛意。在這一點上,中國女性應該向美國的女性看齊。
中美女性各有長處和優(yōu)點,在世界全球化的潮流中,中美女性的聯系越來越密切,在面對美國女性在思想上與我國女性存在的差異時,應理性看待并思考如何看到對方的身上的優(yōu)點并不斷提升自己。中美女性應相互學習,取長補短,互相尊重,并以此為基礎不斷完善自己的思想。
參考文獻:
[1]鄭天立,汪霞,王仁德,海明威作品中的生態(tài)女性觀——以《乞力馬扎羅的雪》為例[J].才智,2011(23):186.
[2]車楠,中西女性主義的差異與融合[J].改革與開放,2017(06):71-72.
[3]張薔,海明威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解讀[J].文學教育(上),2018(09):56-57.
[4]朱思宇,艾瑪·戈德曼——美國20世紀20年代“新女性”的代言人[D].成都:四川外國語大學,2016.
[5]左璐.海明威小說中女性形象的藝術表達[J].語文建設,2016(23):37-38.
[6]葉文婕,有女人的男人[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4.
[7]張昕華,從接受美學角度解讀《永別了,武器》中的女性意識[J].新鄉(xiāng)學院學報,2017,34(04):37-39.
[8]錢文喆.淺析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美國“新女性”[D].上海: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