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茂軍
關鍵詞:小學品德與社會;高效課堂;措施
引言
文章提出了小學品德與社會高效課堂的構建措施:用心探究品德與社會的課程基本理念,了解課程教學目標;貫徹落實指導思想,精心設計多樣化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豐富課堂培育內容;做到學習效率最大化,教學效益最優(yōu)化;設置互動評價的模式,幫助學生加強自我認知;巧妙地設置情景問題。
1.用心探究品德與社會的課程基本理念,了解課程教學目標。新的課程在創(chuàng)新時,層面越來越深,品德與社會的課程理念和目標也不斷變化。教師應該細心研讀、洞悉課程目標、精確理解大綱、鞏固理論基礎,以便構建高效課堂。引導學生接觸社會、學習做人的道理,使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也是該課程的中心思想,德育的講授也要與時俱進。學習課程基本理念時,我們要找到關鍵點,即接觸、做人、生活、需求、與時俱進,以此來輔助理解。而研讀課程理念的中心因素時,要精準洞悉課程目標,與教研組進行商討,培養(yǎng)自身剖析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能力與技巧,領會課程目標的設置意圖,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與教材加以融合,將課程目標組合到實際課堂培育中,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優(yōu)良的品質。
2.貫徹落實指導思想,精心設計多樣化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豐富課堂培育內容。教師在吃透教材資源后要將其體現(xiàn)在課堂上,收集相關資料,整合各處資源,以便開展多元化的教學設計工作,要使課堂教學的內容更加貼近學生生活,能引導學生去接觸社會;小學高年級學生已能夠獨立整合相關資料和思考問題,教師應該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自主收集資源,鍛煉他們的動手能力。籍此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讓其參與到社會生活中。資料先經過他們自行探究,而后展示出收集的信息,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使課堂教學內容更加多元化。
3.做到學習效率最大化,教學效益最優(yōu)化。教學效率即通過該理念來表現(xiàn),也稱“雙化”。本課程若要保證最佳的教學效率,那舊的講授模式便不可取,要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自行實踐,形成“自主收集,大膽展示,分享所得的“雙化”模式。構建本課程高效課堂時,教師要把單純講授的時間控制在上課時間的三成左右,把七成時間留給學生,讓他們自行安排學習計劃,探究所學知識。學生依據(jù)老師整合的資源來探尋課堂內容,與組內伙伴一起討論,組內各抒己見后匯總其思想作為小組見解,隨后學生大膽地表達出自己的見解,可以在這個實踐中鍛煉學生剖析見解、語言表達等方面的能力。若有小組內學生堅持自己的看法,要充分給他們表達的機會,讓他們在課堂上充分進行溝通協(xié)作。這種教學方式,讓學生和教師在課堂上都有所得,讓每堂課中學生之間、學生和老師之間的思維碰撞成為生命中最美好的回憶。教師在本課程高效課堂構建的實踐中,要培養(yǎng)學生主動收集信息、獨立處理信息、思考分析信息、有效表達的能力,讓學生在每一堂課都能自主進行課堂活動,學會協(xié)作、探討,讓他們了解到“人屬于社會,每個人都不可能脫離社會生活,必須符合社會的發(fā)展”,教會學生要將所學的知識用于輔導生活的實際,保持積極主動的心態(tài)面對生活。
4.設置互動評價的模式,幫助學生加強自我認知。品德與社會的課程評價具有培育性和拓展性的特點,僅憑學生的考試答卷分數(shù)難以作出評判。所以在本課程高效課堂構建的同時,要設置互動評價的模式,評價時進行拓展、評價時進行反省、學生互動評價都是極佳的模式。通過他們互相的評價,每天會對自己進行反省,這些能夠有效地促進品德與社會高效課堂的構建,學生會在互相勉勵中成長,在自我反省中學習,更能促進學生之間和諧相處,加強自我觀念。學生在這種評價與被評價中認識自我,建立信心,心理素質得到鍛煉,可以形成良好的品格。
5.巧妙地設置情景問題,學生在探究初期對學習流程不太了解,這時教師就要用提出各種問題,以此引發(fā)學生思考,起導向作用。設置問題時,背景選擇要生活化,讓學生可以結合他們的生活經歷來回答問題,這樣學生在學習拓展中能平穩(wěn)地過渡,找到自己的學習方向。設置合理的問題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們的求知欲,從而讓學生積極地思考問題,課堂教育也便達到目的。例如:教師在教如何跟陌生人溝通這節(jié)課時,應該收集一下班級同學的網絡使用情況的資料。即統(tǒng)計一下學生加的好友中有多少個熟悉的,有多少個陌生的,學生們平時聊天談些什么,有沒有見網友的現(xiàn)象發(fā)生等等。這樣既可以了解到學生平時的生活情況,還能引發(fā)學生思考,讓學生有想法可以表達。隨后可以讓學生開展相關主題的討論,讓學生能夠更深刻地掌握網絡安全常識。教師通過上述的方法來引入話題,教會學生與人交往的技巧,尤其是遇到陌生人時如何去處理一些問題。這樣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交際能力,還能讓學生們形成自我維護觀念,因為如何與陌生人交流是學生步入社會將面臨的一個關鍵問題,所以教師要從小培養(yǎng)學生們與人交流的技巧和能力。在平時的教學中靈活添加生活中的情景,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有所收獲,以往枯燥的學習過程將會變得生動活躍,更有利于學生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自己所學內化成為道德素養(yǎng)。
總之,構建高效課堂,一切以學生為本,以新課改為指導思想,勇于思考創(chuàng)新,通過實踐探索出高效教育之路,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