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
摘 要 數學作為基礎學科,能夠啟迪學生思想,幫助學生樹立嚴謹的思維體系。在教育體制不斷改革的背景下,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也作為數學教學的主要目標。數學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針對數學的學科知識特點,建立完整的教學體系,解決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诖耍疚膶⒅饕撌鲂W數學教學的改革,希望給廣大的教育工作者一些啟迪。
關鍵詞 數學;核心素養(yǎng);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C931.1,H1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28-0112-01
數學核心素養(yǎng)不單單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它是一種在數學基礎知識上發(fā)展起來的綜合素養(yǎng),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在具體情境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推動小學教學不斷改革發(fā)展,與學生密切交流,保證小學生健康成長。
一、小學數學教學改革中存在的問題
素質教育改革在不斷推進,數學作為一門基礎的理性學科,學生掌握起來存在一定的難度。同時外界環(huán)境給予小學生過多的壓力,一味追求分數,對數學精神認識不到位,導致學生的思路長期被禁錮,一旦遇到新型問題,就無從下手。此外,教師作為課堂的引領者,經常會忽略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堂上以講授為主,使學生失去學習積極性,課堂效率下降。
二、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研究
培養(yǎng)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要從學生心理出發(fā),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保證學生掌握基礎的數學原理知識,提高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因此教師要將數學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加強學生對外部世界的認知,并且能夠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使學生形成嚴謹思辨的數學思維,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一)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由于小學生年齡的限制,對世界認知基本來源于小學教師,因此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放低自己的姿態(tài),盡量與學生成為朋友,尋找學生感興趣的方式。通過互動的課堂找到交流的話題,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最大程度上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例如教師在講解數學人教版二年級下冊《重量單位》時,教師可以在課前準備不同重量的物體,通過直觀的比較方法,引導學生體驗式學習。準備1千克的礦泉水、重量約為十幾課的粉筆,讓學生手提一瓶1千克的礦泉水,另一個手提起重量約為幾克的粉筆,讓學生真正能體驗到千克與克之間的換算關系。教師要加強學生對質量單位的認知,讓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體會到數學的魅力,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數學素養(yǎng)。
(二)合理設置提問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教學內容為導向,根據課本大綱,提出情景式的問題,幫助學生主動思考,同時也可以引導學生主動提問,使學生以數學的眼光來看待生活中的種種問題,讓數學充滿學生生活。在生活中不斷鞏固數學知識,擴展數學知識的覆蓋范圍,幫助學生形成創(chuàng)新的發(fā)散思維,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引導學生主動了解知識的本質。
例如教師在講解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的《長方形與正方形》時,教師可以設置如下提問。在生活中常見的長方形與正方形都有哪些?長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點?怎樣區(qū)分長方形和正方形?問題層層遞進,學生在思考第一個問題時,可以想象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狀,進而推知長方形是長、寬不相等的四邊形,正方形作為長方形的特例。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深入思考數學知識,挖掘圖形背后的幾何關系,真正將圖形與數據聯(lián)系起來,了解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的本質特征,加強對圖形知識的認知。
(三)開展多樣的教學實踐活動
數學作為自然學科,來源于實際,因此實踐也是檢驗數學理論的唯一標準。教師應該適當開展積極有效的數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根據數學知識,設置具有理論性和邏輯性的數學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以分組積分制的模式激發(fā)學生的勝負欲,讓學生在比賽過程中能夠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同時教師也要積極表揚勇于參與的學生,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勇氣,為學生日后的學習生活提供進一步的實踐指導。
例如,教師在講解人教版五年級下冊《分數的加減法》時,教師要根據本班學生的掌握情況,在黑板上出一些簡單的分數加減法計算題,讓學生口算,將每一排的同學分為一組,把整個班分為若干組,采取搶答積分模式,答對加分,答錯扣分,培養(yǎng)學生在快速計算中依然維持嚴謹細心的習慣。學生在比賽的激勵下,計算速度會顯著提高、計算結果會更加準確,扣分的學習模式強迫學生形成一定的檢驗習慣。在提高學生運算能力的同時,發(fā)展了學生的應試技巧,使學生更好地衡量事物價值,養(yǎng)成全面思考的學習習慣。
三、總結
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教師要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開展多樣的教學活動,最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積極響應教育改革的新目標,在數學課堂中融入生活元素,引導學生在生活中應用數學,達到融會貫通的教學目的,提高學生的綜合解題能力。
參考文獻:
[1]羅南南.基于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數學教學改革[J].新課程(小學),2019(6):44.
[2]林志明,高偉明.小學數學核心素養(yǎng)理念下的課堂教學轉型[J].基礎教育研究,2017(14):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