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婭
摘 要 伴隨著我國教育教學體制的全面實施和有效開展,信息技術逐漸走入到不同階段的課堂教學中,并顯示出無限的生機和活力,從而發(fā)揮其在課堂中的優(yōu)勢,加強與其它學科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激發(fā)和提高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從而達到課堂教學效率的全面提升。高中信息技術教師應立足課堂實際,適應教育教學發(fā)展的趨勢,運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積極地面對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各種問題,實施有效的措施,讓學生對信息技術產生濃厚的興趣,真正學會信息技術。
關鍵詞 高中信息技術;學生;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28-0187-01
伴隨著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fā)展,國家越來越重視科技的發(fā)展,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戰(zhàn)略,成為時代發(fā)展的一大特色,同時也深刻地影響著教育界不同學科的課堂教學變革,更為信息技術科目的開設和實施做好鋪墊,提供有利的教學條件,營造出更為寬松的氛圍。高中階段信息技術科目對于學生而言,有著很強的吸引力,能夠讓學生真正自主地參與到課堂中,促使學生長久地對信息技術保持濃厚的興趣,發(fā)揮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調動學生自主探索的欲望,真正讓學生學會、學好信息技術,培養(yǎng)學生信息技術素養(yǎng),從而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fā)展,滿足社會的需求,以提高高中信息技術課堂的教學質量。那么在實際的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一、運用新穎的教學方式,促使學生產生高昂的情緒
高中階段的信息技術學科中,包含著許多枯燥無趣的內容,特別是理論知識繁多,大量的軟件教學內容。對于學生而言是晦澀難懂的,如果僅僅依靠教師的一言堂,是無法完成課堂教學任務的,更難以很好地駕馭課堂,課堂無法釋放出靚麗的色彩,學生的情緒一直處于低谷,不愿去自主地探究信息技術知識,只能被動地接受,學生的學習效率不高。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教師不是想辦法使學生進入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tài),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tài)度,而給不帶感情的腦力勞動帶來疲勞。面對這一難題,我們可以將多媒體技術和計算機網絡技術引進課堂,教師通過制作豐富多彩的多媒體課件,將理論知識和各種軟件操作要領形象化、生動化、具體化,利用計算機網絡,可以直觀地向學生展示各種計算機硬軟件的操作使用方法,所謂“百聞不如一見”,通過圖片、音頻、視頻和動畫等各類元素刺激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切身了解和掌握所學的知識要比空洞的說教強百倍。
二、設置個性化的作業(yè)內容,發(fā)展學生的獨特個性
課堂教學之間的聯(lián)系性越來越密切,特別是學生動手操作水平的提高,更為學生學習學科知識做好鋪墊,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高中信息技術教師要根據學生所學的內容,針對學生個性差異,設置不同的作業(yè),引導學生自發(fā)地去感受信息技術,對所學的內容產生持久的興趣,讓學生真正敢于動手、樂于操作,促使學生主體優(yōu)勢的發(fā)揮。只要親自動手試一試,實際操作一下,就會從內心里感覺到計算機并不那么神秘。這樣,即使每次動手只有很小的一點點收獲,也會有一種日見成效的感覺,隨之信心興趣會大增,學習勁頭更會越來越足。學生練習的題目應該靈活多樣并與實際相結合。計算機只是一個工具,所以檢驗學生學習的好壞不能憑統(tǒng)一的作業(yè)來判斷,這對于學生而言是不公平的,同時容易養(yǎng)成學生的死記硬背。如,在“篩選”操作的練習中,讓學生把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做成表格,自己命題進行篩選。他們有的以世界杯足球賽為題,篩選出總積分大于10分的球隊;有的以各國武器儲備為題,篩選出軍備大國。這樣大大地活躍了課堂氣氛,讓他們發(fā)現(xiàn)從書本上學到的東西能夠運用到實際中,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三、實施趣味性的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自主參與意識
不同的教學活動,對于學生所產生的作用是不同的,而競賽式的教學活動,不僅能促使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更為學生提供廣闊的發(fā)展空間,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自主參與意識的全面提升。高中信息技術教師要運用趣味性的教學方法,開展以競賽為主題的教學活動,加強師生的情感融合,激發(fā)學生內在的潛能,促使學生更加全面地掌握信息技術知識,以提高學生的自主意識。例如,在講解了文本信息加工之后,學生也練習了。如果教師只說讓同學們自己再復習一下,學生多半沒有興趣,也不會再去看,起不了鞏固知識的目的。如果這個時候教師多準備一個素材,按同樣的要求對文本信息進行加工,采取“競賽法”的教學原則,看誰最先完成給予一定的獎勵或者鼓勵,學生的興趣就相當的高,既復習了知識,學生在練習中也會自主地去探索簡單的操作方法,達到了自主學習,自主創(chuàng)新的教學目的。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由“要我學”變成的了“我要學”。當教師宣布比賽的冠、亞、季軍之后,課堂氣氛達到了高潮。教師鼓勵未得獎的同學積極練習去超過得獎的同學。這堂課同學們不僅極有效率的完成學習任務,也增強學生對自己的信心。這堂課氣氛活躍,充分發(fā)揮了學生學習的能動性,發(fā)揮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
綜上所述,提高高中生學習信息技術的方法,不僅僅要依靠上述策略,還需要一線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有效地開展課堂教學改革,加強專業(yè)知識的學習,找尋到更加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創(chuàng)建屬于自己的獨特教學風格,合理地運用有效的教學模式,打破傳統(tǒng)課堂的桎梏,充分而全面地考慮到不同方法的優(yōu)缺,有選擇地進行教學實踐,從而調動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邢建軍.如何培養(yǎng)學生學習高中信息技術課的興趣[J].都市家教,2016(28):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