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開封市杞縣中醫(yī)院(475200)張孝光
高血壓腦出血(HICH)是腦實質(zhì)非外傷性出血,是腦出血的常見病因。HICH一直是神經(jīng)外科研究的重點[1]。研究有效的治療方法,對于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具有重要意義。臨床治療HICH主要采取開顱血腫清除術、小骨窗開顱術、神經(jīng)內(nèi)鏡下腦內(nèi)血腫清除術等。隨著研究的進展,血腫穿刺引流術因操作簡單、創(chuàng)傷小、術后并發(fā)癥少等優(yōu)勢,得到廣泛應用。我院開展了體位引流對顱內(nèi)血腫穿刺引流術的療效評價,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6年4月~2018年7月來我院進行治療的88例患者的臨床資料。按照干預方案不同分為觀察組44例和對照組44例。觀察組男性28例,女性16例,年齡為39~71歲,平均年齡為(49.58±7.66)歲;入院時收縮壓為133~171mmHg,平均收縮壓為(156.48±15.48)mmHg;GCS評分為8~10分,平均評分為(9.33±1.05)分;出血量為40~60ml,平均出血量為(55.01±9.66)ml。對照組男性27例,女性17例,年齡為40~70歲,平均年齡為(50.21±7.44)歲;入院時收縮壓為132~170mmHg,平均收縮壓為(155.69±16.11)mmHg;GCS評分為8~10分,平均評分為(9.42±1.11)分;出血量為40~62ml,平均出血量為(55.24±9.15)ml。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具有可比性(P>0.05)。
附表 術后3d、5d血腫清除率、血腫周圍水腫量、引流管存留時間、總住院時間對比(±s)
附表 術后3d、5d血腫清除率、血腫周圍水腫量、引流管存留時間、總住院時間對比(±s)
注:與對照組對比,*P<0.05。
總住院時間(d)分組 術后3d血腫清除率(%)術后5d血腫清除率(%)血腫周圍水腫量(ml)引流管存留時間(d)觀察組(n=44) 91.19±4.77* 94.16±4.18* 43.26±5.87* 4.56±0.48* 8.61±0.56*對照組(n=44) 87.18±6.38 89.37±5.24 53.38±6.11 5.98±0.47 9.98±0.82
1.2 方法 手術方法:局麻。根據(jù)CT定位,確定患者患側(cè)OM線上最大血腫層面和正中線旁開1.5cm為交點,利多卡因局部浸潤麻醉,切開頭皮,顱骨三棱錐快速錐開顱骨外板,探針感受腦膜張力,硬膜穿刺針刺破硬腦膜,12F軟管進入顱內(nèi)血腫底部,采取5ml注射器抽出暗紅色血液,注入2萬~4萬U尿激酶,夾閉引流管,常規(guī)引流,結(jié)束手術。手術后,常規(guī)對癥治療。觀察組:體位引流。引流方法:根據(jù)流體力學原理,患者右側(cè)基底節(jié)區(qū)腦出血,采取左側(cè)臥位,反之亦然。對照組:常規(guī)引流。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療效[2]。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使用SPSS17.0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取t檢驗,P<0.05表示差異顯著。
觀察組術后3d血腫清除率、術后5d血腫清除率高于對照組,血腫周圍水腫量、引流管存留時間、總住院時間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附表。
高血壓性腦出血是高血壓病最嚴重的并發(fā)癥之一,主要高發(fā)年齡是50~70歲,而且男性略多,冬春季易發(fā)。高血壓病往往會造成腦底的小動脈發(fā)生病理性變化,患者因情緒激動、過度腦力與體力勞動等使得血壓劇烈升高,導致已病變的腦血管破裂出血所致[3]?;颊咝璺e極采取手術治療,改善臨床癥狀。術后引流是常規(guī)操作方式。常規(guī)的引流方式是手術后,患者取仰臥位,盡量減少搬動。本文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術后3d血腫清除率、術后5d血腫清除率高于對照組,血腫周圍水腫量、引流管存留時間、總住院時間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通過體位變化,使得尿激酶和血腫充分接觸,溶解血凝塊,可以達到促進引流的效果。體位引流術及早清除血腫,減少了手術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提高了治療效果。已有研究表明,手術時機對腦出血的臨床預后影響明顯,超早期手術能夠限制血腫的毒性作用,改善對正常腦組織的機械壓迫情況,清除大量血腫,防止血管源性水腫的演變,降低了血腫周圍水腫的發(fā)生。
總之,體位引流對顱內(nèi)血腫穿刺引流術效果明顯,能夠提高血腫清除率,降低血腫周圍水腫量、引流管存留時間,縮短總住院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