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小茶
光影技術正給傳統(tǒng)的文博產(chǎn)業(yè)注入全新的活力。
9月22號,一場刷爆了朋友圈的“心靈的暢想——梵·高藝術沉浸式體驗”展在國家博物館落幕。
比起國博同期的“萬里同風:新疆精品文物展”等為國慶獻禮的大型文物特展,梵·高的“心靈的暢想”藝術展“一件真文物都沒有”——雖然是超過200幅梵·高授權作品,但都是全息全影視頻影像技術(光影效果)塑造而成,甚至連光影畫作的顏色、尺寸、大小也并不完全和原作一致,需要配合光影效果做妥協(xié);其次是票價不算便宜——成人單票120元,是實打?qū)嵉纳虡I(yè)展覽。
但就是這么一場沒有“真金白銀”的文物原作、并需要單獨付費的展覽,卻在國博排起了長龍?!芭抨爟尚r,觀展也兩小時”,頂著天安門廣場九月依然火辣的太陽,觀眾為“光影藝術”買單的心理是什么?
“梵·高”的成功并非孤例,今年是達·芬奇去世500周年,從去年開始的“致敬達·芬奇”光影藝術展已經(jīng)在文博圈傳為“傳奇”——展覽在北京五棵松華熙商圈舉行,為期30天,觀眾人數(shù)超過30萬人次,日平均觀展人數(shù)超過3000人。剔除票面票價的浮動因素,按照每張門票實際收入約100元計算,一場“致敬達·芬奇”的光影展票房收入達到3000萬。再扣除意大利方面的版權費、場地費、場館搭建費用及人工運營成本,“致敬達·芬奇”實現(xiàn)了30天毛利2000萬的“博物館傳奇”。
一億多件文物,95%沉睡在博物館庫房
擦一擦口水,當出版業(yè)還在算著“紙書加工的毛邊紙一筐大概有700~1000斤,回收廢品能賣幾毛錢一斤”的小算盤時,“致敬達·芬奇”與“梵·高”這種叫好又叫座、社會效益與經(jīng)濟效益雙收的文博新形式,已經(jīng)吸引了不少“開竅早”的文博、出版業(yè)人士去取經(jīng)及洽談商業(yè)合作。
在談文博業(yè)的“光影算盤”前,先出一道99.9%的人都答不出的問題:中國到底有多少文物?答案是,現(xiàn)在能被梳理出來的、已發(fā)現(xiàn)挖掘并在國家文物系統(tǒng)清單上的不可移動文物約72萬件,可移動文物至少有一億多件。那么這一億多件的可移動文物,都能到哪兒看見呢?不好意思,目前中國博物館系統(tǒng)的展陳面積,只能展覽這些文物的5%,換句話說,有95%的可移動文物都睡在博物館的庫房。
可移動文物尚且只有5%可“輪流”與世人見面,不可移動文物就更是冷清。比如壁畫就是典型的不可移動文物——你總不能把壁畫從大殿或洞窟里剝下來放在博物館里去展覽吧?“敦煌熱”是近五年才發(fā)生的事,也是伴隨著國家第一屆文博會,“敦煌”才從一個學者和文青概念,真正走向了大眾。
山西壁畫和彩塑是我們一直關注的話題,其實山西的壁畫保護與永久性消逝真是“阿凡提的毛驢尾巴”,數(shù)不清也保護不過來——能被大眾認知的山西壁畫太少太少了。山西壁畫到底有多少?這么講,絕大部分的壁畫和彩塑都在寺廟建筑里,而中國元代建筑,至少有70%以上在山西。我們?nèi)ド轿鞯拇遄永镎{(diào)研,老廟老寺多得轉(zhuǎn)不過來,講解員看到有人來興奮得不行,我們問及這些寺廟外墻上的壁畫至少是明代以前的作品,就這么風吹日曬著?講解員說也是無奈,指著那邊的大殿,說提交了上報材料肯定要修復,但修壁畫不是搞裝修,是個人就能來;資金和技術限制,慢慢輪著來吧,修好一個大殿,估計至少得五年。
僅以壁畫為例,國家為了文物保護,確實花了大力氣去做壁畫的文物數(shù)字化。然而這些數(shù)字化工程做好以后,如何展現(xiàn)?是否又是沉睡在計算機里?何況隨著數(shù)字化采集像素的不斷升級,多年前采集過的數(shù)字化成果,很可能就達不到現(xiàn)在的數(shù)字化展覽效果,也就半作廢了。
如何不讓文物的數(shù)字化資源“沉睡在計算機里”?如何讓這些數(shù)字化資源通過演繹加工、讓觀眾接受并愿意為文化付費?這就是如今光影技術為博物館IP賦能的問題。
掙得就是95%的非專業(yè)觀眾的錢
中國漢字博大精深,我們總提“展覽”,其實“展”、“覽”二字不同?!罢埂睘殛惲校坝[”為交流,中國目前大部分的博物館常設展覽,其實只做到了“展”——把文物“咣”地往玻璃柜子里一放,旁邊貼一個展陳說明的標簽,好一點的博物館會再加一個二維碼告訴你“掃碼聽語音”——然而你聽到的200字語音介紹,往往和你看到的200字標簽介紹是一模一樣的……這就是“展”了。
然而,即便是這樣單純的“展”,也遇到了瓶頸——重資產(chǎn)展覽不可持續(xù)。比如最近的“新疆精品文物展”之所以在國博人擠人,除了展期限時外,更重要的是這些文物(尤其是絲織品、紙制品文物)從新疆運到北京確實不易——你錯過這三個月的展期,下次再見可能就得自己跑一趟新疆。
另一方面,博物館不需要用光影、語音去介紹,專業(yè)觀眾就完全看得懂——他們自己的信息儲備,足夠讓自己與這件文物千秋相對,雖時間上判若云泥,然而在凝神駐足的5分鐘里,“欣于所遇、暫得于己”。
但是問題來了,中國能有多少“看得懂文物”的專業(yè)觀眾?不超過看展人數(shù)的5%。博物館不是研究機構或古董春拍預展,95%的博物館觀眾是普通人——帶著孩子的家長或小情侶。在中國各大博物館的走訪中,最大的感慨是中國已經(jīng)過了“文物不值錢”的年代,到了一個“覺得文物有價值、但是自己看不懂”的年代。比如在山西省博,對著全球僅存國內(nèi)九件的北宋《開寶藏》殘卷,至少五對家長都教育孩子,“你看古人的書法寫得多好,你的毛筆字就得回去練練!”他們完全把雕版印刷品和對面的“唐人寫經(jīng)”弄混了(唐人寫經(jīng)才真的是墨跡)。這是目前博物館觀眾層次的真實現(xiàn)狀。
那么,如果一個博物館展覽能做到“小白也能看得懂、孩子不打哈欠睡覺、還能有一起畫畫等親子活動”,為什么不去呢?這便是“達·芬奇”、“梵·高”的光影展火爆一線城市最重要的原因之一——降維打擊、對象是那95%的非專業(yè)觀眾,真正用光影做到了“覽”(即交流),而非5%專業(yè)觀眾要求的“展”(文物陳列)。
賣不掉的庫存書能否成為“搖錢樹”?
看似熱熱鬧鬧的光影藝術展,圖片的IP從哪里來?以達·芬奇的光影展為例,雖然沒有動用意大利的達·芬奇原作,但是這些油畫、壁畫的數(shù)字版權還歸屬意大利所有——換句話說,中國展覽方是要給意大利支付版權費的,這筆開銷可不小,甚至是天價數(shù)字。可見知識產(chǎn)權在開發(fā)之后,真的能從“庫存書”變成“搖錢樹”。
而出版社們辛辛苦苦做出的壓箱底的大項目圖文書,尤其是那些動用了巨大人力物力、有美院藝術家原作畫稿、有大量高清圖片資源的重點圖書,除了多輸出幾個國家的版權“向世界說明中國”外,能否借助光影技術的力量,真正對其“賦能”,用光影去介紹中國文化、實現(xiàn)“大美中國”呢?這是有高質(zhì)量圖片資源、有“家底兒”的出版社們在全媒體時代不斷思考的問題——在這一模式中,出版社是IP的上游“生產(chǎn)商”,而光影策展公司變?yōu)橄掠蔚摹斑\營開發(fā)商”。
至于那5%的專業(yè)觀眾是否“罵娘”?“達·芬奇”光影展之后,專家學者提到的最多問題就是——“畫的尺寸和顏色都不對,怎么能把每一幅達·芬奇的作品都做成尺寸一樣的復制畫?壁畫的顏色也不對……”但這其實是壁畫原作為配合光影效果必須要做的妥協(xié)——比如《最后的晚餐》的真跡太灰太暗,光影效果肯定出不來,于是要適當?shù)卦鰪娚?又比如《蒙娜麗莎的微笑》原作確實尺寸很小,為了展覽效果要適當放大。對此,該展中方執(zhí)行策展人趙民強倒是哈哈一笑,“我們是為95%的普通觀眾服務的,先解決不進博物館的觀眾進博物館的問題,等觀眾有基礎了再去看專業(yè)展,相互配合,善莫大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