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子欣
本文通過調查分析,了解到廣州地區(qū)部分高校英語專業(yè)學生利用網絡開展英語自主學習的現(xiàn)狀和存在的不足,并針對存在問題提出相應的改進方法和建議,以期為提升大學生利用網絡開展英語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有效性提供啟示。
1 引言
2018年8月,互聯(lián)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fā)布第42次《中國互聯(lián)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中顯示:截至2018年6月,10-39歲群體占總體網民的70.8%,其中20-29歲年齡段的網民占比最高達27.9%。由此可見,大學生群體在互聯(lián)網用戶中占有較大比例,互聯(lián)網與他們的生活、娛樂和學習息息相關,也成為他們自主學習的主要途徑。
網絡環(huán)境下的自主學習,“是指學生借助互聯(lián)網和多媒體工具,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自主探究、解決問題和發(fā)展能力的一種學習方式,它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突破了時空限制,打破了課堂內外的界限,為學生自主選擇適合自己需要的材料和方法進行學習提供了有利的環(huán)境和條件。”
2000年版《高等學校英語專業(yè)英語教學大綱》指出,英語專業(yè)學生在“打好扎實的英語語言基本功和牢固掌握英語專業(yè)知識的前提下”,還需“注重培養(yǎng)獲取知識的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2007年版《大學英語課程要求》指出:新的教學模式應以現(xiàn)代信息技術,特別是網絡技術為支撐。同時,教育部在2013年版《大學英語教學指南》中,繼續(xù)提出了“大學英語應大力推進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的融合,繼續(xù)發(fā)揮信息技術在外語教學中的重要作用”的主張。由此可見, “互聯(lián)網成為教育信息化的主戰(zhàn)場,利用網絡提高大學生學習能力、促進高校教育教學質量是未來發(fā)展趨勢。”上述所有這些,都與互聯(lián)網密切相關,因此,英語專業(yè)大學生善于運用互聯(lián)網和網絡資源開展自主學習,必然成為當今英語專業(yè)大學生必需具備的學習技能和手段。
我們通過本次調查,目的就是了解在校英語專業(yè)大學生利用網絡進行自主學習英語的情況、學習習慣和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探究提高他們利用網絡開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效果的有效方法。
2? 調查對象及問卷設計
2.1 調查對象
本次調查對象共116人,均為隨機選取,樣本來自中山大學、華南師范大學和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的在校英語專業(yè)本科各年級學生。
2.2 問卷設計
本次調查主要采用問卷調查法,共發(fā)放問卷共116份,回收有效問卷103份,調查的主要內容包括:(1)利用網絡開展英語自主學習的基本情況 ;(2)利用網絡開展學習中遇到的主要難題;(3)在他們英語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希望老師提供哪些幫助。調查問卷共17個問題,分為兩部分,其結構如下:
第一部分共3題,包括了調查對象的個人基本信息。其中包括了專業(yè)、年級、使用上網工具以及他們購買電腦用途。
第二部分是問卷的主體,共有13個問題,內容見表1。
3 大學生利用網絡開展英語自主學習現(xiàn)狀調查分析
2003年,Metzger等人已經指出,大學生使用網絡大多數用于娛樂,2018年林子婕等人的調查發(fā)現(xiàn),中國普通高校大學生上網偏好為“漫無目的型”占比 25.7%,“運動內涵型”占比15.0%和“文娛生活型”占比12.9%。這三種類型的大學生上網目的和學習無關,總占比超過50%。本節(jié)我們主要將通過調查數據了解英語專業(yè)大學生在網上的時間和用于學習的時間情況。
3.1 上網學習的條件和認知
在有效103份問卷中的數據顯示,全部學生都已經擁有自己的電腦;此外,同時擁有電腦和手機的學生101人,占調查學生總數的98.06%;另外針對 “你購買電腦的目的是方便學習嗎?”問題,85.44%的學生回答“是”,14.56%的學生的回答“否”。由此可見,英語專業(yè)大學生都具備通過網絡獲取網絡信息資源的硬件條件。
對第17題問題“你認為網絡將會成為主要的英語自主學習工具嗎?”,有63%的學生認為“會”,有28.16%的學生持中立態(tài)度,僅有8.74%的學生認為“不會”。這也說明:大學生認可電腦和手機為依托的網絡學習方式,并積極開展網絡英語自主學習。
由此可見,大學生學習掌握用好網絡平臺、網絡學習資源、有效的英語自主學習策略和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3.2 大學生網絡活動情況分析
通過問卷數據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絕大部分英語學生每天上網時間超過2小時,每天4個小時以上上網的學生超過70%,見圖1。這也充分體現(xiàn)了大學生的“網絡原住民”的身份。
眾所周知,大學生上網的目的不盡相同,并只是非純粹為了學習,因此我們設計的問卷調查中包括了對學生上網活動的調查。調查數據表明,處于前三位的上網活動分別是:觀看視頻、聽歌曲等娛樂(94.17%);搜索學習資料(86.41%);網絡在線聊天(64.08%)。同時,瀏覽在線平臺、網購的人數也超過調查全體的半數,見圖2。大部分英語專業(yè)學生上網除了娛樂消遣外,獲取學習資料也是他們上網的主要目的之一。
3.3 利用網絡開展英語自主學習情況分析
為了準確了解學生利用網絡進行英語自主學習的情況,我們的調查問卷還分別從開展網絡自主學習時長、上網使用英語學習資源存在的問題和自主學習側重的知識點、內容等幾個方面進行調查。
3.3.1 網上學習時間方面
調查統(tǒng)計結果如下圖3所示,有51.46%的學生每天利用網絡進行英語學習的時間少于1小時,超過85%的學生利用網絡進行英語學習的時間在2小時之內。每天進行網絡自主英語學習超過3小時的學生非常少,僅占3.88%。其中的原因除了有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主動性不夠的因素外,還存在另外一個因素就是,進入二年級后老師每周布置的學習內容增多、難度加大,學生要投入更多的時間才能完成。
另外,通過調查數據分析,我們還發(fā)現(xiàn)學生的上網時間和網上學習時間并不完全滿足正比例關系,具體數據和圖示如下表2和圖4:
由表1和圖4,我們清楚看到,每天上網符合“2小時以下”和“2-4小時”的學生,在上網時間內基本都在于進行網絡英語學習;而上網符合“4-6小時”及“6小時以上”的學生,也未能堅持教長時間的網絡英語學習,其中的大部分學生英語學習的時間也就在2小時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在第8題中,我們提問學生們是否曾經利用過網絡進行英語學習經歷(網課),有65.05%的學生給出了肯定的答案,但是,也有超過30%的學生完全沒有網絡自主學習經歷。這說明,在英語專業(yè)大學生中,相當一部分學生網絡自主英語學習的主動性較弱,或沒有這種學習意識,并不重視利用網絡輔助他們的專業(yè)學習。
3.3.2 選擇網絡學習資源的情況分析
通過本次調查的第10題數據統(tǒng)計,有96%的學生認為“網絡資源對我的英語學習有幫助”。這表明,絕大部分學生能夠主動意識到利用網絡資源,能夠提升自己的英語水平,此外大學生網上開展英語自主學習主要涉及哪些內容,具體數據情況見圖5。
我們從圖5可以看出,學生最喜愛以欣賞英語視頻(76.12%)、app背誦單詞(74.63%)和閱讀電子報刊、雜志(73.13%)的方式進行在線英語自主學習。而有計劃地瀏覽網頁、做題、發(fā)郵件等方式,需要進行一定規(guī)劃和比較強調學習者自我控制能力和資料選擇能力的方式選擇的人較少,都沒有超過50%。
相應地,玩英語網絡游戲以進行英語自主學習活動的占比最小,可見,學生并不認為接觸英語網絡游戲是英語自主學習的一方面,許多網絡游戲雖然以英語作為媒介,但是難以有效地進行語言知識的輸出。
一方面,我們可以看出,學生目前的網絡在線學習主要以個人興趣為導向,通過觀看喜歡的視頻,閱讀喜歡的報紙和雜志進行英語在線學習,這種學習具有碎片化和隨意化的特征;另一方面,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英語專業(yè)大學生也重視利用在線資源提升專業(yè)知識能力。喜歡利用app進行單詞背誦、聽讀英語新聞等。
我們針對圖5中的76.12%的學生選擇通過看視頻來進行網絡自主學習的情況,結合問卷的問題12:“你能從欣賞英語視頻中學到多少英語知識?”調查數據繪制了圖6。圖中顯示有近半數的學生選擇了“很少”(占46.6%)和“有一點”(占45.63%)的選項。另外有11.65%的學生選擇“看過就忘記”了視頻的內容。這表明:大多數學生能夠從網絡視、音頻中學習到一些生詞或文化意識,但大多數只是短時記憶,此外,能夠有意識地利用英語視頻進行英語學習的學生僅占少數。
2017年,高江梅指出,“圖像、顏色、聲音、動作等符號模態(tài)在社會交際中的作用受到愈來愈多的重視, 它們在意義的整體構建中起著無法替代的作用,正和語言一起構成一種綜合的符號資源。” 而視頻,正是多模態(tài)語言的載體,學會運用視頻進行學習,正在成為一種新的語言能力,英語大學生應當重視。
3.3.3 網上自主學習的成效
我們根據本次調查“網絡資源對學生的哪些語言能力的提升有幫助”數據,繪制圖7。圖中顯示了,學生們認為網絡資源對他們的聽力能力提升得最為顯著(88.89%),其次是詞匯(76.77%)、文化意識(66.67%)和語音(55.56%)。結合圖5,我們可以認為,英語專業(yè)大學生通過網絡自主學習的“觀看英語視頻”、“ app背誦英文單詞”和“閱讀電子報刊、雜志”等學習手段,不僅明顯提升了自己的英語語言能力,其他方面的能力也有所提高,但具體效果需要進一步加強。
4 普遍反映存在的問題
4.1 網絡學習資源方面
我們知道,有效網絡英語學習離不開優(yōu)質的網絡學習資源和對學習資源的使用,因此,我們根據大學生“獲取英語網絡學習資源成功的概率”的調查數據繪制了圖8。圖中數據說明,大多數學生基本具備了自主從網絡獲取學習資源的能力;但是,仍然有少部分的學生難以獲得他們想要的信息。只有7%的學生對自己的自主網絡學習資源檢索能力感到自信,這意味著,多數學生不清楚如何查找和利用網絡學習資源,這讓他們難以充分利用現(xiàn)有網絡學習資源進行自主學習。
4.2 教師指導需求方面
在第16題中,我們調查了“你是否希望教師為你提供網絡英語學習方面的幫助”,絕大部分學生認為網絡學習的過程中獲得老師的幫助很必要(66.99%),但是,仍然有少部分學生認為完全不需要教師的指導(26.21%)。季志指出,網絡學習行為的學習者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具有自主權, 但應該時刻得到教師或專家的幫助、引導與糾正。
與此同時,我們在第17題中調查了學生在自主學習時希望老師得到的幫助。其中,大部分學生希望教師能夠為他們提供英語學習網站(73.79%),也有半數左右的學生(49.51%)希望老師能提供技術上的幫助。同時,半數左右的學生希望教師能夠開設相關的專業(yè)課程幫助自己獲取英語資源進行學習(43.69%),這意味著學生需要教師多方面的幫助才能成為合格的英語自主學習者。
4.3 網上資源多,難選擇等方面
通過下面調查數據圖10,我們還發(fā)現(xiàn),學生在檢索學習資源的時候容易被大量資源困惑(71.84%),其次也容易分心(57.28%);難以評估效果、也是學生經常遇到的問題(48.54%)。這意味著,在進行網絡學習資源搜索時,學生最容易被網絡的大量繁雜信息干擾,容易分心;同時,缺乏有效的評估制度、缺乏監(jiān)督和缺乏互動讓學生缺乏網絡學習的動力。“英語自主學習的促進總離不開對學習過程的及時評估與反饋。通過反饋和評價,學生既看到了自己的進步,又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可促使自我激勵,增強自我效能感?!?/p>
從圖10中顯示有8.74%的學生在“計算機操作上感到很困難”,并結合圖9中的要求教師“提供技術上的幫助”和相關的統(tǒng)計數據。我們可以認為,學生在進行網絡英語自主學習時迫切希望老師能夠給予搜索學習資料技巧方面的指導。
5 結論
通過本次調查,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英語專業(yè)大學生網絡學習的主要形式有:欣賞視頻,聊天,搜索資料,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員已經能夠有意識地、主動地利用在線網絡英語資源進行自主學習。但是,還是有一部分學生的網絡自主學習能力較弱、學習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大量信息干擾等不利因素。同時,希望網絡自主學習過程能得到學校和老師及時的幫助和指導。
互聯(lián)網時代,我們大學生應當充分利用足不出戶便可獲取國外各類豐富多彩英語信息的有利條件,強化英語自主學習意識,努力學習掌握網絡自主學習的策略和技能,合理制定學習計劃和目標、善用網絡學習資源、做好學習全過程評價和反饋。此外,學校應當開設一些提高大學生網絡自主學習能力的培訓和講座課程,加強網絡英語學習資源的研究和開發(fā),創(chuàng)設網絡英語自主學習平臺,建立教師與網絡自主學習學生的網上交流通道,及時給予開展網絡自主學習的大學生提供必要的幫助和支持。
(作者單位:華南師范大學外國語言文化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