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霞
摘? 要:初中語文教師要不斷優(yōu)化語文課程的教學模式,教學要有側(cè)重點,要利用多樣的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升學生的文化修養(yǎng),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方式,要多與學生交流與溝通,從而樹立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因此,本文以初中語文為載體,并結(jié)合筆者自身實踐,對關(guān)于初中語文教學的現(xiàn)狀及對策分析的問題進行一番論述。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教學對策;多媒體;讀寫化;實踐化
初中語文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實現(xiàn)初中語文教學的教學目標。語文課是一門可以陶冶人的性情,能夠增強人們涵養(yǎng)的學科,初中語文教師應該構(gòu)建形式多樣的課堂,通過多媒體課程、讀寫化課程、實踐化課程等多樣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多媒體課程,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多媒體的課程是一種高效的教學模式,教師通過這種多彩的形式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聲音、畫面、視頻、音頻、動畫等多樣的形式使語文課堂變得有聲有色,學生也變得活躍起來。這樣生動的教學形式也能給人以更學生的感悟,讓學生的印象更加深刻。有聲有色的課堂為學生構(gòu)建了一個教學的情景,學生在情景中更能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更能得到自己的共鳴,更能提升審美素養(yǎng)。多媒體的課程引入通常放到導入部分,這也就可以在第一時間引起學生的興趣,為課堂開一個好頭,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學生在這樣的教學情景中更能進入課文的情景。多媒體課程使學習變得簡單起來,使閱讀變得有趣起來,有利于形成學生與教師良好的教學互動。
例如,在講解《春》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就開展了多媒體課程。筆者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了多幅春天的圖片,萬物復蘇,春日旖旎明媚,花鳥可愛溫暖,學生在美麗的圖片中仿佛自己現(xiàn)在就在春天里。圖片、視頻、聲音可以構(gòu)建起一個良好的情景,學生的興趣會增強。對于文章中的重點句子可以在圖片的提示下,一點一點仔細閱讀。多媒體創(chuàng)設(shè)情景使課堂有聲有色,活靈又活現(xiàn)。
二、讀寫化課程,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技能
讀寫化的課堂也是一個常用的教學模式,語文課程是學生學習的基礎(chǔ)課程,語文學科在語言、文字、口語交際、修辭手法、文章寫作上都是起到基石的作用。閱讀與寫作可以說是語文教學的兩大課題,閱讀與寫作也是互相提升的。閱讀能力強的學生擁有更高的寫作能力,因為大量的閱讀可以為學生提供素材,增強學生寫作的底氣。而寫作能力的提升意味著對于文章的用詞搭配、行文思路以及情感主旨都已經(jīng)了如指掌了,所以寫作能力強的學生會對文章的閱讀有更深的理解能力,也就更能掌握閱讀的要素,提升學習的質(zhì)量,加快閱讀的速度,增進寫作的水平。因此,教師一定要構(gòu)建閱讀與寫作想融合的教學課堂,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不斷閱讀大量文章,積極進行寫作練習,從而達到一個更高的水平。
例如,當講解《蟬》一課的時候,教師要指導學生抓住蟬喜愛演奏、視覺靈敏、聽覺特殊這幾個特點,感受天才樂師沉浸在自我陶醉中不停演奏的場景。為進行讀寫融合的寫作熏陶,教師開展《昆蟲記》的課后閱讀,并進行舉一反三,以“動物”主旨,要求學生進行描繪,抓住動物特點,探尋動物值得人類學習的精神。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形成了寫作個性,提高了寫作水平。讀寫化課程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技能,增強學生能力。
三、實踐化課程,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語文課堂應該是具有綜合性的、統(tǒng)一性的以及人文內(nèi)涵的,因此,教師不僅要做好課堂上的工作,還應該構(gòu)建一個實踐化的課堂,將課堂的上下打通,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激發(fā)學生的靈感。在具體的教學措施上,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一些有助于語文知識學習的優(yōu)秀節(jié)目,如《經(jīng)典詠流傳》《中華好詩詞》《為你讀詩》等節(jié)目,舉辦相關(guān)活動,鼓勵學生多參與,如詩詞朗誦大賽、話劇表演比賽、征文大賽等。這些相關(guān)的活動都能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的生活變得更加有趣,讓課上、課下都充滿了生機與活力。在多樣的語文課程活動中,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得以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也得以增強。
例如,在講解《劉姥姥進大觀園》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構(gòu)建實踐化的語文課程。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進行名著的演繹,不同的學生可以分別飾演不同的角色,并展開教學,為學生提供《紅樓夢》的其他經(jīng)典片段。為了擴大學生的視野,教師還可以開展“臥薪嘗膽”“刻舟求劍”等故事的學習與交流,不斷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實踐化課程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活躍了課堂氛圍。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教師要不斷改良課程,通過開展多媒體課程、讀寫化課程以及實踐化課程,打造延伸式的教學課堂,激發(fā)學生對于人文知識的興趣,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主義精神。
參考文獻:
[1]張惠芬.論信息技術(shù)與初中語文教學的深度融合[J].中國新通信,2017(12).
[2]張競為.關(guān)于中小學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的策略[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8(Z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