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振洪
摘 要:為響應新課改下素質教育的倡導,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入了“參與式”教學法,以學生為主體,優(yōu)化教學手段,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教學活動,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點的理解,進而增加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升小學數學的教學效率與質量。鑒于此,本文對小學數學課堂如何提高學生的參與度進行了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 參與度 提高措施
在“參與式”課堂上,營造民主的課堂氛圍是先決條件,且教師的訓練與指導也是關鍵,同時也是確保教師有效教學的保證??梢?,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性格特點,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熱情,引導學生在學習中不斷探索,從而增加對數學知識的感悟,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長知識的同時也長智慧。
一、目前小學數學“參與式”課堂教學的現狀
1.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得到體現
“參與式”教學法的核心是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學活動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來提升教學效率。但受傳統(tǒng)教育的影響,很多教師意識不到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和作用,依然讓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無法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活動,這就導致了“參與式”教學無法順利開展。[1]
2.教師的教學手段太過死板和陳舊
“參與式”教學法的順利開展,首先需要的就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產生探索欲,進而積極主動的參與教學活動。然而,受傳統(tǒng)教育的影響,很多教師的教學手段依然比較陳舊、死板、缺乏創(chuàng)新,教學方案對學生的吸引力不足,不利于“參與式”教學的有效進行。[2]
二、小學數學課堂提高學生的參與度策略
1.營造平等課堂,促進學生探究
平等的課堂也就是說課堂上教師與學生都有一定的權利,且不再是以往的由教師一個人“說了算”,同時教師要給學生充分的尊重,給學生更多的學習時間與空間,讓學生能自主探究學習,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當前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應該是參與式與開放式的課堂,且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動手探究學習,這樣學生學習到的知識才更牢固。例如,在課堂上我將一個比較大的鐘表帶到課堂,學生的注意力很快就被這種鐘表吸引了。我讓學生觀察這個鐘表,并說一說自己的認識。待他們說完之后,我引導學生說一說見過哪種形狀的鐘表。這時,學生嘰嘰喳喳地湊到了一起,互相討論都見過哪些形狀的表,整個課堂上學習的氛圍都比較濃厚。學生在動手觀察與動手繪畫的過程中自身的觀察能力與表達能力都得到了明顯的提高,且探究的積極性也更強。
2.通過課堂提問,引導學生參與課堂
提問是教師了解學生學習情況的重要途徑。通過提問,老師可以了解學生對新授知識點的掌握情況。課堂提問可以促使學生積極思考,及時反饋課堂中的教學效果。對于回答問題的學生而言,課堂提問也是一種讓學生集中注意力的方法。同時,課堂提問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總結能力和表達能力。[3]
例如,在學習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時候,老師可在黑板上畫兩個圖形,一個是長方形,一個是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要分別等于長方形的長和寬。老師可讓大家猜一猜,哪一個圖形的面積比較大?有的同學認為是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較大,有的則認為是長方形的面積較大。究竟怎樣才能比較出它們的大小呢?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去剪一剪、拼一拼。學生會發(fā)現神奇的一幕:平行四邊形被拼接成了一個矩形。接著,老師可向學生提問:這個矩形和之前的矩形是不是一樣大呢?這時,老師便可讓學生一起來推導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公式。老師要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探究,去證實這個理論的來源,而不是靠死記硬背、機械學習得來。老師要讓學生在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及歸納總結中自然而然地學習數學知識,并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這是我們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效率的重要方法。[4]
3.教師要注意因材施教
在以往的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對所有的學生都是采用一樣的教學方法,導致有些學生覺得教師講得都已經掌握了,對數學課堂提不起興趣,而有一部分學生則會認為教師講得內容不夠透徹,太難理解,長此以往,也會對數學失去興趣?!皡⑴c式學習”指的是讓所有學生都可以參與到數學課堂中來,因此教師在備案的時候,要考慮到學生的不同特點和數學基礎的差異,制定出有差別的教學計劃。例如筆者在教“雞兔同籠”這一個問題時,會針對數學基礎和思維分析能力不同的學生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案,筆者在講解完雞兔同籠問題的解題方法和思路之后,會讓理解較快的、數學基礎較好的學生針對這個問題多想幾種解題方法,并給他們提供一些拓展類題目;針對中等的學生會讓他們加強對該問題的思路和解題方法的練習,并且提供同類題目進行練習;而針對數學基礎較差的、邏輯思維能力不足的學生,會給他們多提供幾種解題思路,確保其能夠理解該題目。通過為學生提供適合其學習數學知識的方案,可以讓全部的學生都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重視,因此會集中注意力來完成教師安排的任務,一節(jié)課下來,所有的學生都能夠有所收獲,尤其是那些數學基礎不好的學生在學到本節(jié)課知識的同時,還會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5]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和其他科學相比,其教學難點在于有較多的抽象知識,學生可能較難理解,基于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將數學知識和學生的實際生活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學生全身心地參與到課堂中來,而且這也符合新課改中“學生應積極實踐、主動參與課堂”的理念。
參考文獻
[1]陳欽.小學數學“參與式”課堂教學的實踐探索[J].新課程導學,2018(28):48.
[2]黃世標.小學數學“參與式”課堂教學的實踐思考[J].當代家庭教育,2018(02):44.
[3]葉順中,程時秋.小學數學課堂學生參與低效的原因及對策[J].小學生(下旬刊),2018(09):97.
[4]何元翠.小學數學課堂如何提高學生的參與度[J].中國農村教育,2018(16):77-78.
[5]胥琳.小學數學課堂上提升學生參與主動性策略研究[J].科普童話,2018(2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