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興鋒
【摘 ?要】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環(huán)境,建筑企業(yè)必須要根據建筑行業(yè)發(fā)展特點和趨勢,結合人們對于建筑結構施工新要求,分析當前我國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結構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加強對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的研究分析及應用,提高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結構的施工技術水平及質量,為解決混凝土施工中常出現的問題提供一些思路和啟發(fā)。
【關鍵詞】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
1土建工程施工當中混凝土結構影響因素
1.1混凝土溫度的影響
在土建工程施工的實際過程當中可以發(fā)現,在土建工程混凝土結構施工中,影響其質量的因素之一就是外界溫度,如果外界的溫度過大,其就會對混凝土產生溫度應力方面起到影響,這就會對混凝土結構上,很容易出現裂縫的現象,同樣,也會影響到施工的進度,更加嚴重的會使建筑工程施工的整體質量受到比較嚴重的影響。
1.2混凝土自縮對混凝土結構的影響
施工當中,在混凝土材料的使用方面,通常都是一些高效減水劑和礦物摻和料等等。因此,在混凝土水灰對比方面,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混凝土如果一旦遇到相對比較強的水化作用以后,混凝土就會出現干燥的現象,從而混凝土也就會出現自縮現象。這種自縮的情況如果如果非常嚴重時,混凝土的體積上,就會出現下降的情況,從而引起混凝土斷裂的現象發(fā)生,這也就直接的使混凝土建筑施工受到了阻礙,在整體建筑工程質量方面,也將會受到嚴重的影響。
1.3混凝土成分的影響
使土建工程混凝土結構產生問題的一些主要原因,其中還包括混凝土的成分,通常的情況下,混凝土的主要原材料當中有破碎礫石和粗集料以及礦渣等等,材料的使用過程當中,配比方面必須要科學化,但是,在混凝土的實際使用過程當中,一些施工的人員并沒有按照標準進行科學的配比,而且在材料的選擇方面,所選的材料純凈度也無法保證,如果混凝土在攪拌的過程當中,一旦當中混有雜質或配比不夠標準,這些不利因素都會直接影響到混凝土的質量,更加會使土建工程建筑結構的整體水平受到影響。
2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現狀
2.1混凝土材料質量強度不達標,導致自縮或產生結構裂縫
混凝土是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材料,混凝土強度能夠直接反映土木工程建筑強度,而混凝土強度又與前期施工原材料配置比例和后期施工養(yǎng)護等工序息息相關。目前,我國部分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材料質量不達標,導致混凝土結構自縮或產生結構裂縫。因不同土木工程對于混凝土生產和配置的參數要求不同,若在施工時技術人員加入的水和砂石的比例不當,施工時沒有按既定規(guī)范配置混凝土,或在混凝土澆筑時沒有充分攪拌施工原材料,養(yǎng)護過程中未進行適當的養(yǎng)護作業(yè),這些失誤都有可能引起施工質量問題。
2.2材料配制不當,為施工留有安全隱患
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混凝土是由多種具有不同物理特性的不同原材料組成的一種復合材料,其中包含礦物摻合料、外加劑及水泥等,這些不同原材料都需要嚴格的配置比例,如果在施工中上述原材料配置不當,隨著混凝土水分的蒸發(fā),一旦蒸發(fā)量>混凝土結構自縮值,則會使土木工程混凝土結構中產生裂縫。加之,目前在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時,減水外加劑會對混凝土自縮值產生影響,若礦物摻合料過大,則會提升混凝土自縮值,為后續(xù)施工留下安全隱患[1]。
2.3施工工序不嚴謹,施工質量不高
對于大體積混凝土而言,混凝土澆筑和養(yǎng)護工序要求更嚴格,但目前我國一些土木工程項目混凝土施工工序不嚴謹,建筑企業(yè)盲目為了追求速度和效益,縮減施工工序,如在混凝土攪拌水化過程中,水泥會散熱,若這部分熱量無法及時散失而在混凝土結構內部集聚,則會在其內外部巨大溫差作用下,降低混凝土結構的強度,影響施工質量。
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結構的施工技術分析
3.1進一步規(guī)范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結構配制、攪拌工序
土木工程建筑中,由于混凝土具有自縮功能、約束力較強,因此混凝土施工會產生水泥水化熱問題、溢水問題及施工結構裂縫問題等,針對這些問題產生的成因及具體危害,要充分認識混凝土結構的特征和施工技術要求,進一步規(guī)范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結構配制、攪拌工序。要重點加強對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結構配制于攪拌。一方面,為了保證施工質量,在施工前要做好水泥選擇工作,根據水泥強度及水化熱反應,通過現場試驗選擇C20、C25、C30三種具體的級配,并盡量選擇碎石和砂石為輔料,配置不同功能的添加劑。此外,在配置混凝土原材料過程中,應檢查并及時剔除與工程要求不相符且質地、級配等參數均不滿足施工要求的骨料石子等,并嚴格對細骨料的含泥量、細度模數進行嚴格核實,確保其含泥量≤3.0%,細度模數應保持在3.7~1.6之間。攪拌混凝土時,應遵循“適量”原則,根據施工制度要求確定混凝土攪拌量、攪拌順序、攪拌時間等,做好攪拌機衛(wèi)生清理工作[2]。當同一批次砂漿充分卸載后,方可進行后續(xù)攪拌作業(yè);一旦出現砂漿流失狀況,應及時投料補漿或調整混凝土用量。
3.2加強對土木工程混凝土結構質量的檢測,控制其溫度應力
在混凝土施工時,除了需要嚴格控制水泥用量,有效釋放混凝土中的熱量外,還應避免在高溫環(huán)境下澆筑混凝土作業(yè),可采取“蓄水法”、“暖棚法”、“遮蓋物覆蓋法”等常見降溫措施,使混凝土材料溫度控制在適宜范圍內。與此同時,為了充分釋放地基對混凝土結構的控制和約束作用力,施工時需通過設置有效的滑動層,縮減混凝土厚度,盡可能減少來自外部地基對混凝土結構的巨大約束力。在此基礎上,可分別采用混凝土試件強度試驗、無損檢測技術、混凝土缺陷測試三種技術手段,利用超聲回彈綜合法,對混凝土結構的回彈值進行測定[3]。
3.3重視和規(guī)范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混凝土澆筑
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混凝土澆筑工作要切實依據具體澆筑規(guī)范標準進行,為了避免產生施工裂縫,振搗設備的配備要做到插電均勻。當混凝土澆筑工作結束后,技術人員需反復抹壓作業(yè),然后采用保鮮膜或塑料袋對抹壓完畢的混凝土結構進行保護。在此階段,還需定期在混凝土結構表面進行灑水,防止其由于水分的不斷蒸發(fā)而導致混凝土結構產生裂縫[4]。因混凝土結構的施工質量直接關系到整個土木工程建筑最終的施工質量,因此在高度重視和規(guī)范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混凝土澆筑工序前提下,相關技術人員應加強初步質量檢測和后續(xù)復檢工作,結合工程外部環(huán)境,規(guī)范作業(yè)工序,減少人為因素造成的失誤,提高混凝土結構施工質量。
結束語
伴隨著土木工程建筑行業(yè)的競爭,人們對于建筑工程的結構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在此背景下,傳統(tǒng)的混凝土結構已經無法滿足當前土木工程建筑施工需求和要求,而在土木工程結構建筑中,混凝土結構的施工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整個建筑結構的質量,尤其隨著我國建筑行業(yè)快速發(fā)展,土木工程建筑結構日益多樣化,所以通過混凝土試件強度試驗、無損檢測及混凝土缺陷測試等方法,進一步規(guī)范混凝土配制、攪拌生產工序,控制混凝土結構溫度應力,可減少混凝土結構施工質量通病。
參考文獻:
[1]鄧虎.探究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結構的施工技術[J].建材與裝飾,2017(46):46.
[2]戴俊鋒.解析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結構的施工技術[J].江西建材,2017(19):89+91.
[3]任文德.淺談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結構的施工技術[J].建材與裝飾,2017(25):19-20.
[4]蔣秋生.對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的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7(07):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