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
摘 要:現(xiàn)階段,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我國的教育教學的發(fā)展也有了進步。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學生通過課堂上的學習能夠最大限度地獲取知識,促進滿足自身發(fā)展需求的各種能力的提升,從情感和態(tài)度方面認知這門學科,發(fā)自內心地喜歡這門學科。有效教學不僅是一種重要的教學理念,也是教師所應追尋的目標。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我們應從學科特點出發(fā),積極探究有效的方法和策略開展教學活動,以此來促進學生對課堂的積極、主動參與,為課堂教學注入無限生機,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
引言
教學有效性是指,教師在教學中所投入的時間、精力與學生的學習成果成正。教師在設計教學時所追求的一個最大的目標就是教學有效性。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越來越提升,學生成為課堂的主導者。而如何幫助學生探索適合的學習模式,提高學生的思維邏輯性,幫助學生更好的達到教學的目標,就成了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小學課堂作為學生今后學習的基礎性教育陣地,對奠定學生的學習基礎尤為重要。因此,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我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教師是課堂教學中最為重要的部分,他們把控這個課堂的節(jié)奏,控制課堂的進展,對教學計劃進行合理的把控,為學生設計良好的學習方案,幫助學生提高自己的成績,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如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設定良好的教學方案對學生展開教學,就會導致學生學習效率低,導致教學質量不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這也就會導致學生的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受到影響。由此,教師要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進行有效的改善,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的同時,也能夠較好的提高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將數學課堂的教學原則進行良好的把握,全面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影響,小學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所采用的教學方式較為單一,并且方式過于死板,在實際的小學數學課堂中,不能夠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并且不能夠較好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就導致小學生對數學學習不能夠產生較大的興趣,導致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受到影響。因此,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要將傳統(tǒng)教學的觀念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借助多媒體對小學數學展開教學,更好的提高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更好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最終提高小學生的數學成績。
2構建有效小學數學教學課堂的具體策略
2.1開展問題導學法,為學生提供明確方向
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想要提升教學的有效性,就應該從具體的教學內容出發(fā),為學生提供優(yōu)質的學習空間。教師在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的情況下,讓學生擁有一個明確的方向。在此,教師為讓學生在學習上擁有明確和清晰的思路,就可以實行問題導學教學模式。在問題的激發(fā)下,學生學習的欲望會隨之提升,讓學生擁有了學習的載體。同時,問題也是教師和學生之間進行密切溝通的重要載體。教師關注問題導學教學模式的有效創(chuàng)建,讓學生對問題進行重點分析和研究。比如,教師在進行蘇教版小學數學《小數加法和減法》教學的過程中,就可以通過“小數的加法減法和整數的加法減法存在哪些的差別呢?”問題的提出,讓學生在實際學習的過程中擁有明確的方向。學生在學習上上升到一個新的階段,就會從多個層面對所學習的內容進行重點分析。這樣,讓學生對小學數學知識學習產生了清晰的理解,也會讓學生在生動和形象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獲得良好的發(fā)展。所以,教師在實際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就應該合理運用問題導學教學模式,讓學生對小學數學知識學習產生準確的理解和認識。
2.2開展生活化教學,營造真實的生活氛圍
數學是一門與實際生活有著密切聯(lián)系的學科?;谶@一點,小學數學教師可以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開展生活化的教學活動,將縝密、嚴謹的數學教學變得充滿生活氣息,將抽象、難懂的數學知識變得通俗易懂,從而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使數學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小數的加法和減法”這部分內容的教學為例,在課堂上,筆者先向學生講解了相關理論知識,使學生對這部分知識有基本的認識和了解。之后,為了激活學生的生活經驗,筆者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具體的操作形式是: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了一張超市購物的圖片作為背景,將學生的學習用品收集起來作為商品,用價簽以小數的形式為“商品”標上價格,讓學生分別扮演顧客和商家,進行商品買賣的活動。在活動中,學生對小數加減法的運用有了深刻的認識和了解,對課堂上所學知識進行了有效的鞏固和運用。如此,生活化的教學活動激活了學生的生活體驗,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推動著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2.3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良好的學習氛圍能夠讓學生更好的沉浸在學習中,更好的集中注意力在學習上。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以一種幽默有活力的形象出現(xiàn),培養(yǎng)一種課堂中輕松活潑的學習氛圍。幫助學生,引導學生進行到課堂的學習當中,在對兩位數的加減法進行教學時候,可先對學生提問一位數加減法的運算,逐步增加難度,引導學生思考,幫助學生進行到思考的情境當中。此外,教師還應該關注到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在課堂中,充分給學生展示個性的空間,對學生的特殊發(fā)展進行引導和鼓勵,幫助學生能夠寓學于樂。
結語
《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探索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時候,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合作交流、自主探索能力。有效的教學是每一位教師追求的目標,作為數學教師,為了追求教學的有效性,需要從不同的角度來把握學生學習過程,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之中得到知識和綜合素質的雙重提升。
參考文獻
[1]張翠萍.淺談農村小學小班額下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9(05):61-62.
[2]張鈺梅.淺析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解決問題”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8(31):143-144.
[3]馬麗紅.淺談如何提高小學低年段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小學教學研究,2018(23):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