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金花
摘 要:目的:研究護理安全管理對于兒童預防接種效果的影響。方法:隨機擇取我中心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期間進行預防接種的148名兒童的研究對象,依舊隨機數(shù)表劃分為控制組與一般組??刂平M74名兒童采取安全護理管理方案,一般組74名兒童采取常規(guī)護理,比較兩組兒童預防接種效果。結果:控制組兒童不良預防接種反應發(fā)生率低于一般組兒童,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控制組兒童家長護理滿意度評分高于一般組兒童家長,兩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對兒童預防接種采取護理安全管理能夠有效降低,接種后的不良反應風險同時提升,提高家長滿意度,建議在臨床中進行應用。
關鍵詞:預防接種;護理安全管理;接種效果
由于兒童的年齡小、體質弱,對于外界微生物以及病菌入侵的抵御能力較差,因此有必要對兒童進行預防接種用于增強其抵御病菌的免疫[1]。預防接種工作中需要合理按照程序進行,用以保障疫苗的免疫效果。本文旨在研究護理安全管理應用于兒童預防接種中的效果,擇取148名兒童進行研究,現(xiàn)將研究的內(nèi)容做下文詳細報道: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擇取148名兒童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劃分為一般組與控制組。一般組兒童中男女比例為39比35,月齡為(3~25)個月,平均月齡為(15.3±1.9)個月;控制組兒童中男女比例為40比34,月齡為(3~24)個月,平均月齡為(15.1±1.8)個月。兩組兒童一般資料差異較小,基線法比較后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同期研究比較。所有接種兒童家長均已了解研究事宜,同意參與研究并簽署知情文件。本次研究已通過項目審批,核發(fā)有正式文件。
1.2方法
一般組兒童接受常規(guī)護理,控制組兒童采取護理安全管理。護理人員需要對兒童家長仔細講解預防接種的注意事項,接種完成之后需要安排兒童在觀察室內(nèi)觀察一小時??刂平M兒童采取護理安全管理措施,(1)接種前健康宣教:護理人員在接種前需要指導兒童家長學習預防接種的有關知識,講解疫苗的種類、接種辦法、接種時間以及接種前后的注意事項,提高接種兒童家長對預防接種知識的了解程度。(2)護理人員接受預防接種培訓:接種護理人員需要進行技能培訓,技能培訓考核合格后持崗工作。(3)嚴格管理疫苗質量:進行接種的疫苗需要在規(guī)定的溫度、濕度下保存,定期檢查疫苗外觀,一旦發(fā)現(xiàn)質量問題需要立即處理,不得投入使用。(4)心理護理:當兒童在接種中出現(xiàn)不配合的情況后,護理人員需要耐心的與兒童進行溝通交流,可使用肢體語言轉移兒童的注意力,也可為兒童播放動畫片,幫助兒童消除緊繃的情緒。(5)接種疫苗中安全管理:進行疫苗注射前,護理人員需要仔細核對兒童的相關信息和接種疫苗種類,確認無誤后再進行接種操作,接種過程中需要控制疫苗注射速度,觀察兒童的活動狀態(tài),避免兒童亂動,導致疫苗接種不成功。疫苗注射后需要防范接種兒童觀察半小時;(6)接種完成后安全護理:護理人員需要囑咐家長注意保護接種部位,觀察兒童的身體變化,一旦發(fā)生異常需要立即至兒科就診[2]。
1.3觀察指標
(1)記錄兩組兒童預防接種不良反,不良預防接種反應包括組織超敏、惡心嘔吐、局部膿腫、以及昏厥;(2)調(diào)查兩組兒童家長預防接種滿意度,使用一匿名調(diào)查問卷進行調(diào)查,分值滿分為100分,分值越高則說明兒童家長滿意程度越高。
1.4統(tǒng)計學方法
研究項目數(shù)據(jù)導入SPSS19.0中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接種不良反應)采用百分數(shù)(%)形式進行表示,接受卡方(X2)檢測,計量資料(護理滿意度評分)使用(平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測,當檢測后的P值小于0.05時認為組間對比結果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兒童預防接種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如下文表1所示,一般組兒童不良預防接種反應發(fā)生率為8.11%,控制組兒童不良預防接種反應發(fā)生率為1.35%??芍刂平M兒童不良預防接種反應發(fā)生率低于一般組兒童,組間差異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兒童家長護理滿意度比較
控制組兒童家長護理滿意度評分為(91.8±2.3)分,一般組兒童家長護理滿意度評分為(84.6±2.1)分??芍刂平M兒童家長的護理滿意程度高于一般組兒童家長,組間數(shù)值差異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T=9.4728,P<0.05)。
3.討論
針對兒童進行預防接種室將經(jīng)過人工培養(yǎng)的疫苗在兒童體內(nèi)進行接種,促使兒童在未發(fā)病之前在體內(nèi)產(chǎn)生對應的病毒抗體能夠改善兒童的機體免疫力,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高速發(fā)展,兒童接種疫苗屬于基本國策,兒童需要在適齡階段進行疫苗接種。由于兒童的認知能力有限,加上部分家長對于接種的工作流程了解程度較低,極易導致接種工作發(fā)生混亂,對于兒童接種影響較大,接種兒童發(fā)生預防接種不良反應風險高,接種兒童家長滿意度低。本次研究中針對接種疫苗兒童采取護理安全管理措施,兒童預防接種后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顯著降低,兒童家長滿意度較高。通過健康接種前的健康教育能夠有效的消除家長內(nèi)心關于預防這種疑惑,了解疫苗接種的各項注意事項,通過心理干預能夠幫助兒童保持情緒平穩(wěn),避免兒童出現(xiàn)哭鬧、扭動影響預防順利進行,對疫苗質量進行嚴格的安全管理,能夠有效保障疫苗的質量,接種過程中與接種后采取嚴格的安全管理能夠有效提升接種質量[3]。
綜上所述,針對預防接種兒童采取護理安全管理措施,可有效降低接種不良反應,建議在臨床中進行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何斌.兒童預防接種護理安全管理對預防接種效果的影響分析[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42):70.
[2]蘇靜.兒童預防接種護理安全管理對預防接種效果的影響分析[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9,19(38):225+227.
[3]郭春玉,趙華瀾.探討兒童預防接種護理安全管理對預防接種效果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8,18(33):23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