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木蘭
摘 要:化學知識和生活有著極其密切的關系,在實際生活中到處可見化學的影子,學習化學不是簡單的學習基礎知識和化學原理,學習化學知識也不是為了應對考試,而是要學會將化學知識和實際生活有機的結合起來,實踐到生活中?;瘜W逐漸滲透到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創(chuàng)造著現代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不斷地影響著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本文介紹部分實際生活中應用的化學知識。
關鍵詞:生活;化學知識;應用
化學是一門自然科學,是一門生動的、最貼近生活的、探求自然奧秘的學科。隨著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追求高品位的健康生活,化學與生活的聯系也日趨密切。只要你留心觀察、用心思考,就會發(fā)現生活中的化學知識到處可見?;瘜W就在我們身邊,生活中充滿著化學的蹤影,用化學知識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瘜W可以服務于其它學科,服務于社會,服務于人類自身?;瘜W在人類的衣、食、住、行、農業(yè)、工業(yè)、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材料,能源,環(huán)境,農業(yè),健康等各個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發(fā)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化學知識在飲食方面的應用
1、豆腐不可與菠菜一起煮
草酸鈣是人體內不能吸收的沉淀物。菠菜、洋蔥、竹筍中含有豐富的草酸、草酸鈉,豆腐中含有較多的鈣鹽,如硫酸鈣等成分。上述物質可以發(fā)生復分解反應,生成草酸鈣沉淀等物質。從醫(yī)學的觀點看:菠菜、洋蔥、竹筍等不要和豆腐同時混合食用,會生成草酸鈣的沉淀,是產生結石的誘因;從營養(yǎng)學的觀點看,混合食用會破壞他們的營養(yǎng)成分。如果將菠菜、洋蔥、竹筍等在水中瀝過,再放入豆腐,即可消除此潛在威脅。
2、加碘食鹽的使用
碘是人體必需的營養(yǎng)元素,長期缺碘可導致碘缺乏癥,食用加碘食鹽是消除碘缺乏癥的最簡便、經濟、有效的方法。加碘食鹽中含有氯化鈉和碘酸鉀,人體中需要的碘就是碘酸鉀提供的,而碘酸鉀受熱、光照時不穩(wěn)定易分解,從而影響人體對碘的攝入,所以炒菜時要注意:加鹽應等快出鍋時,且勿長時間燉炒。自來水剛煮沸就關火對健康不利,煮沸3-5分鐘再熄火,燒出來的開水亞硝酸鹽和氯化物等有毒物質含量都處于最低值,最適合飲用
3、食物的酸堿性
研究發(fā)現,多吃堿性食物可保持血液呈弱堿性,使得血液中乳酸、尿素等酸性物質減少,并能防止其在血管壁上沉積,因而有軟化血管的作用,故有人稱堿性食物為"血液和血管的清潔劑"。一般地說,大米、面粉、肉類、魚類、蛋類等食物幾乎都是酸性食物,而蔬菜、水果、牛奶、山芋、土豆、豆制品及水產品等則都是堿性食物。注意科學飲食,改進食結構,加強體育鍛煉,并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血管硬化可望得到延緩和逆轉。
二、化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
2.1 污漬簡易的除去方法
1.油漬:在油漬上滴上汽油或者酒精,待汽油(或酒精)揮發(fā)完后油漬也會隨之消失.
2.汗?jié)n:方法一:將有汗?jié)n的衣服在10%的食鹽水中浸泡一會,然后再用肥皂洗滌。方法二:在適量的水中加入少量的碳胺[(NH4)2CO3]和少量的食用堿[Na2CO3或NaHCO3],攪拌溶解后,將有汗?jié)n的衣服放在里面浸泡一會,然后反復揉搓。
3.血漬:因血液里含有蛋白質,蛋白質遇熱則不易溶解,因此,洗血漬不能用熱水。方法一:將有血漬的部位用雙氧水或者漂白粉水浸泡一會,然后搓洗。方法二:將蘿卜切碎,撒上食鹽攪拌均勻,10min之后擠出蘿卜汁,將有血漬的部位用蘿卜汁浸泡一會,然后搓洗。
4.藍墨水污漬:方法一:在適量的水中加入少量的碳胺[(NH4)2CO3]和少量的食用堿[Na2CO3或NaHCO3],攪拌溶解后,將有藍墨水污漬的衣服放在里面浸泡一會,然后反復揉搓。方法二:將有藍墨水污漬部位放在2%的草酸溶液中浸泡幾分鐘,然后用洗滌劑洗除。
5.可將洗衣粉、吸煙剩下的煙頭一起放在水里,待溶解后,拿來擦玻璃窗、紗窗,效果均不錯。
6.將殘茶葉浸入水中數天后,澆在植物根部,可促進植物生長;把殘茶葉曬干,放到廁所或溝渠里燃熏,可消除惡臭,具有驅除蚊蠅的功能。
2.2 水垢的形成
水中溶解有碳酸氫鈣,一點也看不出來。但當把含有碳酸氫鈣的水放到鍋中燒時,碳酸氫鈣在受熱后,逐淅分解,又轉變?yōu)樵瓉淼亩趸肌⑺约疤妓徕}。這些含有碳酸鈣的開水到在茶壺或者熱水瓶內,碳酸鈣就逐漸深入瓶底或附結在內壁上,時間一長,碳酸鈣結起,就成了“茶垢”。
如何除去水垢呢?將空水壺放在火上,燒干水垢的水分,看到壺底水垢有裂紋時,將壺迅速取下放到冷水中,壺底水垢因熱脹冷縮而脫落下來。在燒水的壺中放一團口罩布,水垢會被口罩布吸附,壺上就不易結水垢了。燒水的壺中有了水垢,可放入一些醋,再加水,燒開一會兒,水垢可除去。用鋁壺燒水時,放一小勺小蘇打,燒沸10min,水垢可除去。
三、總結與展望
化學與人類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生活中涉及化學方面的具體知識不勝枚舉,只要大家留心,多觀察、多發(fā)現,生活中的奧秘也將進一步被發(fā)現,生活將會更加方便、舒適。在不久的將來化學在人類物質生活、人類健康、科技發(fā)展和生存環(huán)境的作用將越來越大,化學還將為人類的健康長壽提供愈發(fā)關鍵的幫助。
參考文獻:
[1]陳平初,李武客,詹正坤等.社會化學簡明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序
[2]何翼云,程文浩.合成纖維工業(yè),1994(2):1
[3]王積濤.生命起源——化學進化.化學教育,1988(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