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詩婷
摘 要:《幼兒園教育指導(dǎo)綱要》指出:幼兒園的教育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寓教育于各項活動之中。將幼兒的游戲、生活與教育結(jié)合,通過生活化的游戲幫助幼兒獲得成長,不斷進步。這與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教學(xué)合一的思想不謀而合。因此我在班級內(nèi)創(chuàng)設(shè)了郵箱游戲活動,以孩子的視角進行,幫助孩子們在課程生活游戲化背景下不斷發(fā)展。通過郵箱展開信、信的格式、內(nèi)容、送信,從而了解生活中信的傳遞。
關(guān)鍵詞:教師;幼兒;生活教育;課程游戲化
一、故事緣起
三八婦女節(jié)快到了,我們想給媽媽送禮物,怎么樣才能讓媽媽收到驚喜呢?我們熱火朝天的討論起來.....
A:我想給媽媽送禮物、陪她聊聊天!
B:但有些話我不好意思對媽媽說。
C:你可以寫信送給媽媽!
D:請郵遞員叔叔幫助我們吧,郵遞員叔叔可厲害了,他能把東西送到任何地方!
E:那我們趕緊開始吧!
二、郵箱的創(chuàng)設(shè)
A:信寫完啦,但是怎么交到郵遞員叔叔手里呢?
B:可以把信送到郵箱!
C:哪里有郵箱呀?
D:我們和老師一起做郵箱吧,郵遞員叔叔會來我們教室取信的!
于是我們開始行動起來......首先設(shè)計郵箱的圖稿,然后大家一起投票選出了郵箱并開始制作。
郵箱制作完成啦,我們迫不及待地把信放進去,過了幾天媽媽收到了我們的信!真開心!
思考:《3—6歲兒童學(xué)習(xí)與發(fā)展指南》指出孩子們喜歡接觸新事物,會經(jīng)常問一些與新事物有關(guān)的問題,會動手動腦探索問題和材料,并樂在其中。此次創(chuàng)設(shè)郵箱都是孩子們親手設(shè)計、投票、操作的,包括制作也是采用了各種環(huán)保材料,孩子們也一起進行了選材、涂色。
三、寫信
自從給媽媽寫信后,我們愛上了寫信,每天都會往信箱里送很多的信,也期待收到回信。
某一天,我們發(fā)現(xiàn)原來老師就是郵遞員叔叔!可是有好多的信都沒有送出去,這是怎么回事呢?
A:老師,上次我寫給果果的信,為什么她沒有收到呢?
B:因為老師發(fā)現(xiàn)好多信上面都沒有名字,所以不知道該送給誰。
C:那我們該怎么做呢?
D:我們先來聽一個故事,就知道該怎么做了!
老師給我們看了《點點和多咪的信》的故事,原來寫信是有格式、寄信過程的,這樣別人才能準確收到我們的來信。
四、信的格式
原來寫信需要收信人、寄信人、日期,信封上也要有收信人的名字,我們還發(fā)現(xiàn)了信封上會有一個正方形的小格子,這是什么呢?
A:老師,這個格子是什么?。?/p>
B:這是貼郵票的地方!
C:郵票是什么呀?
D:我知道,郵票是一張長方形的貼紙,我在家里見過!
E:沒錯,但它可不是貼紙哦,只有貼了郵票的信,才會送的出去!
我們一起欣賞了郵票,看到了許多好看花紋、圖案的郵票。我們設(shè)計了一張郵票,上面還有定的價格哦???!我們的郵票!漂亮嗎?
思考:通過創(chuàng)設(shè)郵箱,孩子們愛上了寫信,也了解了信的格式,懂得了收信人、寄信人、郵票等信的基本結(jié)構(gòu)。我們提供了一種載體,轉(zhuǎn)化為孩子們自身的成長及認知的提高。將生活中常見的信轉(zhuǎn)換為游戲形式,與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論、教學(xué)合一結(jié)合,幫助孩子獲得發(fā)展。
五、識信說信
在了解信的格式后,我們開始按照正確的格式寫信,從那以后別人都收到了我們送出去的信,真是太幸福了!可是小小的問題又開始出現(xiàn)了......
A:老師,這是曹子杰給我送的信啊,上面寫了什么我都看不懂呢!
B:你可以問問他給你寫了什么?
C:這個愛心代表愛,這個泥土代表你......
很多時候我們無法理解信的內(nèi)容,可以采用前書寫、錄音生成二維碼的形式將想要表達的內(nèi)容錄下來,方便收信人理解。
思考:通過寫信,提高了孩子們的繪畫能力、口語表達能力、邏輯能力、想象力。根據(jù)中班的年齡特點,我們開始通過信來進行初步的前書寫,在日常的實驗記錄、專室記錄中我們也進行了延伸,結(jié)合科技使幼兒感受生活的便利。
六、古今通訊方式
回家后我們和爸爸媽媽一起了解了古代和現(xiàn)代的通訊方式有什么不一樣,古代送信的工具有鴿子、烽火、聲音等,現(xiàn)代送信的工具有郵遞員、手機、網(wǎng)絡(luò)等,科技正在改變著我們的生活,但是信傳遞給我們的溫情是科技無法取代的......
七、集郵啦!
當(dāng)大家都在設(shè)計郵票的時候,糯米帶了一套十二生肖的郵票,真是太漂亮啦!我們都好想擁有一套郵票??!
A:怎么樣才能擁有一套郵票呢?
B:我們可以問問糯米!
C:這是我爸爸很久以前集郵獲得的。
D:那我們也可以集郵啊!
我們舉辦了郵票拍賣會,通過搶鈴的方式獲得印章,然后兌換郵票!
思考:集郵是一種陶冶情趣的方式,我們通過收集各類郵票來提高能力,例如名字郵票,增進同伴之間的親密度,認識同伴的名字,有了初步的文字概念;十二生肖郵票,增強幼兒對生肖的了解,熟悉十二生肖的排序以及邏輯能力的提高.......
八、媽媽的回信
母親節(jié)到了,在這個溫暖的日子,我們精心地給媽媽準備了禮物——一封充滿愛的信,把平常說不出口的話通過畫的形式表達出來,媽媽們收到禮物時都是充滿感動和快樂。母親節(jié)過后,我們在郵箱收到了一份神秘禮物!
A:老師,這里有一封信,我們不認識!
B:這是孫志皓媽媽送來的,孫志皓快收信看一下!
C:哇,我收到了媽媽的信,可是里面的字我看不懂,老師你能讀給我聽嗎?
我們大家一起聆聽了媽媽們帶來的驚喜禮物——回信。通過寫信表達了愛,同時也通過收到回信體會到了媽媽的愛。
九、給未來自己的一封信
在寫信、送信、收信的過程我們體會到了滿滿的愛,我們準備送一封信給未來的自己,給以后的自己一份期許。
思考:這是一次讓孩子們對未來有一份期待的活動,同時可以為自己樹立目標,體驗生活中的儀式感。陶行知思想指出孩子們在實踐中獲得的經(jīng)驗才是最深刻的,孩子們通過自己的實踐獲得了知識以及能力的提高。
十、給園長媽媽的一封信
我們還想寫信給園長媽媽,說說我們的心里話,當(dāng)我們親手把信送到園長媽媽手里的那一刻,大家都很興奮,迫不及待地解釋了信的內(nèi)容,同時也感受到了
有一天,我們收到了一份神秘禮物......原來是園長媽媽請“郵遞員叔叔叔”給我們送的信,還有可愛的小禮物哦!信里,園長媽媽夸我們能干,還祝愿我們像賀卡里的小駿馬一樣,勇往直前、快樂奔騰!
十一、課程感悟
1.寫信這個過程是為了讓孩子們能夠體會一種交流的方式,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都有交流,用一封信表達我想對好朋友、對老師、對家人想說的話以及無法言語表達的愛。
2.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論”告訴我們,孩子們在實踐活動中獲得的經(jīng)驗,是最深刻的。通過“信”這一課程活動,幼兒在教師預(yù)設(shè)或共同生成的各種活動中,充分自主、能動的探索和創(chuàng)作。
3.幫助幼兒建立“信”的正確認識,了解信的書寫、郵寄的一般過程,感受和體驗人們進行信件交流的快樂和便捷,并激發(fā)幼兒和他人進行“書信文字”交流的興奮。
4.在課程游戲化的背景下,將寫信、送信運用到區(qū)域游戲以及生活游戲中,讓孩子無處不在的進行課程發(fā)展,得到成長與經(jīng)驗。
參考文獻:
[1]邱學(xué)青.學(xué)前兒童游戲[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
[2]劉焱.兒童游戲通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04.
[3]華愛華.幼兒游戲理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