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天
摘? ? 要:兒童活動場地作為一個人氣的重要聚集場所是公共景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重視兒童活動場地景觀設計,亦是提高人民生態(tài)意識的一種方式,從而達到改善人類生活環(huán)境的目的。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相應的得到提高,居住區(qū)兒童活動場地設計越來越受到關注。
關鍵詞:兒童活動場地設計;設計理念;設計原則;設計形式手法
1? 設計理念
兒童游戲場的設計應體現現代、自然和健康的理念。兒童的思維比較活躍,喜歡新奇和變幻,因此他們的要求是新鮮而現代的,比如在場地中設置可以觸碰和攀爬的史前生物的雕塑,就很能吸引孩子們。而場地周圍的環(huán)境應該是開放式的,便于交流,總體上將綠化和游戲活動場所作為一個完整的體系來綜合考慮,以體現現代居住環(huán)境的多功能性和人性化特點。社區(qū),是兒童課余活動的主要場所,當前社區(qū)教育盲點較多,其中孩子對自然接觸和認識的環(huán)境教育一直困擾著學校和家長,我們不妨在游戲場所附近多配植些植物,形成穩(wěn)定的生態(tài)群落,讓孩子們能深切感受到自然界天氣、物候、季節(jié)等的變化。孩子健康成長是社會的一致目標,兒童游戲應能促進其身心健康發(fā)展,在活動內容、活動方式、游戲設施及植物選擇配置上應體現安全、健康的準則。
2? 設計原則
2.1? 生態(tài)設計原則
戶外空間環(huán)境,首先讓兒童接觸自然,親近自然。設計時應將功用融于自然風景中,將自然當成社會的重要分子。通過接觸泥土、沙、巖石、樹木、花草、魚蟲等活動,達到使兒童認識自然的意圖。其次要盡可能提高綠視率,注意植物景觀的層次。植物選擇配置,應做到“適地適樹”,運用鄉(xiāng)土樹種及經過馴化的引種樹種,并注意運用本地植被中的頂極群落。為了營造穩(wěn)定的生態(tài)植物群落,須運用和創(chuàng)造植物所需的水、肥、光、氣、熱等條件。
2.2? 綜合性原則
兒童游戲場環(huán)境不能簡單地被看作是運動的場地,而應是綜合性的,在其組成結構、功能作用上應考慮周全。一方面,它是兒童游玩交流的場所,同時又是住區(qū)景觀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它還是類似自然而豐富的生境,是動植物的家園。因此,設計時,要綜合考慮游戲、運動、休息、交往、學習、文化等功能。
2.3? 無障礙設計原則
設計時應首先注意有適宜于兒童的尺度,根據兒童活動場地的性質確定景物、器械的比例和尺度。同時,應注意為殘疾兒童考慮,來設計適合他們游玩的空間環(huán)境,方便其出入并盡可能到達每一個地方,給予他們應有的關愛。
2.4? 安全原則
兒童游戲活動場所的安全無疑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活動場地及周圍環(huán)境應是安全、舒適的,如道路、鋪地、水體、山石小品及植物等應是安全的;其次活動場內的游戲項目應適合于兒童的年齡特征,有危險性的活動應提醒大人陪同和保護;再次活動場內的設施應選擇符合有關安全標準的器具。
3? 設計形式與設計方法
3.1? 兒童游戲場的位置
住區(qū)環(huán)境中,兒童游戲場位置的選擇除應考慮活動量大這一特點外,還應考慮避免對住戶產生干擾。規(guī)模較大,用地在1500m2以上:可設置體育器械,位置一般選擇在幾組居住建筑之間的開闊地帶。如街區(qū)的一角,車行道一側或次要車行道與步行道之間,與公共綠地相鄰等。中等規(guī)模,用地在1500m2以內:可設置一定的兒童游戲器械,多布置于居住建筑之間。如居住組團綠地的一部分,行列住宅的山墻處,錯列布置的住宅建筑間,擴大的兩棟住宅間等。小型規(guī)模,用地面積極小的:一般設在兩棟住宅之間或居住建筑圍合的院落內,適于低幼兒在家長照看下玩耍。
3.2? 兒童游戲場的設計分區(qū)
(1)年齡分區(qū)。兒童游戲場不可能非常嚴格地按照年齡分組來組織場地設計,當學齡兒童和幼兒共用一處游戲場地時,則需根據游戲行為的不同進行適當分區(qū)。可設幼兒活動區(qū),一般結合成年人的休息進行安排,如設置一些坐椅等。場地應比較平坦,不設置較多的器械,而且幼兒游戲器具和學齡兒童區(qū)不應布置得太近,更不能混合布置,可以用綠化小品或休息坐椅來適當分隔。
(2)游戲方式分區(qū)。在較大的兒童游戲場地中,游戲器械較多,場地開闊,可以根據游戲的方式進行適當的分區(qū)。如分為體力鍛煉、技巧訓練、體驗性活動、思維活動鍛煉和安靜休閑等。
3.3? 兒童游戲場景觀設計
(1)兒童游戲場空間設計。居住區(qū)用地往往是不規(guī)則的,規(guī)劃設計時常常劃出比較規(guī)則的地段用于布置居住建筑,不規(guī)則的地段用于布置綠化,兒童游戲場常包含在其中進行設計。在不規(guī)則的地塊中,如果設計得當,易于形成靈活多變的空間。而在點式住宅群中,由于居住建筑形體上方向性不強,兒童游戲場也可選擇圓形、半圓形或半橢圓形等。兒童游戲場設施的建立、周邊的環(huán)境要盡量同室內一樣親切溫和。戶外的場地鋪面可以采用多種多樣的形式,從一處區(qū)域轉到另一處將會自然輕松,諸如沙灘、山丘、草地、木料、塑膠、混凝土、花磚等,都可選用。同時可以利用大樹或樹林、土丘或建筑的布局來圍合或分隔空間,并有減弱強風影響的作用。為了提供多種游戲方式,要盡可能地保留或創(chuàng)建一些野生的或自然區(qū)域,提供兒童足夠的沙子、泥和水,形成玩沙區(qū)、戲水區(qū)等,但要注意與器械區(qū)或其它干凈清潔區(qū)合理地分隔。
(2)綠化設計。兒童活動場地周邊既要有色彩豐富的植被,同時也要考慮意外傷害的可能。例如花卉和變色類植物,強調季節(jié)變化,既有利于滿足使用者戶外休閑和觀賞的需求,同時通過色彩鮮艷、形狀奇特的植物花朵和果實激發(fā)兒童對大自然植物的興趣和拓展兒童的認知。大連小區(qū)兒童活動場地適宜栽種植物:大喬木宜選擇葉片濃密、分枝點高的植物如國槐、五角楓等。亞喬木宜選擇野、花、果形狀奇特,色彩鮮艷,能引起兒童注意力的品種,如櫻花、海棠、玉蘭、紫薇等。忌用有毒植物如夾竹桃等,有刺植物如薔薇等,有刺激性或容易引起過敏反應或易發(fā)生病蟲害的植物,如鉆天楊等。
(3)游戲活動設計。嬰幼兒游戲場,多設計為單一空間,一般配置沙坑、小水池、鋪面和滑梯等簡單的游戲設施。場地的入口盡量少,一般設計成口袋形,周圍用綠籬或矮墻圍合。
兒童游戲場活動設計。幼兒游戲場,一般以兒童器械為主,如滑梯、秋千、攀登架、蹺蹺板、轉馬、平衡木等。還可以設計一些特殊類型的游戲活動,如營造場、帳篷、木屋等。在一塊有圍欄的場地里,堆放一些磚木瓦石或廢舊材料、自然物等供兒童營造、拆裝。在木屋里擺放家具、櫥具等模型,供三五成群者做扮家家游戲。學齡兒童游戲場,一般按分區(qū)進行設計,劃出運動區(qū)、游戲器械區(qū)、科學園地、草坪區(qū)和鋪面等,活動內容較為豐富多彩。
4? 結語
兒童游戲場景觀設計應當引起廣泛重視,同時要看到其設計尺度較難掌握,安全設計要求復雜,而且游戲設施成套性大,設計的成分下降等不利因素,從孩子的角度出發(fā),為其創(chuàng)造一個自然、親切的戶外活動空間。
參考文獻:
[1] 于水情,馬金艷.居住區(qū)兒童活動空間景觀設計研究——以北京方興融創(chuàng)金茂悅兒童空間景觀設計為例[J].現代園藝,2018(9):104~106.
[2] 付丹賀.漯河市居住區(qū)兒童活動場地景觀環(huán)境現狀及改進對策[J].鄉(xiāng)村科技,2018(11):57~58.
[3] 何曉利.居住區(qū)兒童活動場地景觀設計探析[J].住宅與房地產,2017(2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