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莫扎特是古典主義時期一位杰出的音樂家,莫扎特一生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歌劇、協(xié)奏曲、交響樂等作品不計其數。雖然他一生充滿坎坷,但絲毫不影響他在創(chuàng)作方面的發(fā)揮。《女人心》是莫扎特在巔峰時期寫下的歌劇著作,它來自于莫扎特后期創(chuàng)作的作品,是一部奉國王的命令而寫的作品,是一部被史上賦予最有人情味的喜歌劇。《年輕姑娘應該懂得》則是歌劇中廣為人知的一個片段。本文介紹了歌劇的背景由來和寫作手法,并對此歌劇的藝術特征、演唱風格及其處理等方面進行深刻探討,供歌者學習、研究。
【關鍵詞】莫扎特歌劇;曲式分析;《年輕姑娘應該懂得》
【中圖分類號】J616?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前言
莫扎特寫出的作品風格嚴謹明了,帶有古典主義的特有色彩,在《女人心》這部歌劇中,透露出一種生機靈動又不失詼諧滑稽的創(chuàng)作手法與美妙的旋律相結合。莫扎特編寫出如此動人的音樂看似普通簡潔,實則并非如此簡單。莫扎特在一遍遍反復的歌詞中,通過一樣的主調旋律不一樣的音高以不同的織體手法,展現出他對作品有著非常獨特的見解,及將作品發(fā)展的趨向逐漸引入高潮的超高水準,作品對人性的揭示,從而升華主題。
一、莫扎特及歌劇《女人心》簡介
(一)莫扎特簡介
莫扎特,1756年出生于奧地利薩爾茨堡的一個宮廷樂師家庭,優(yōu)異的家庭環(huán)境給他的音樂造詣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使他成為了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同時也是世界著名的作曲家。莫扎特一生創(chuàng)作了大量作品,其中歌劇、交響樂、協(xié)奏曲等作品不計其數??梢哉f,他就是為音樂而生的,雖然他一生充滿了坎坷,但絲毫不影響他在創(chuàng)作方面的發(fā)揮,他創(chuàng)作的作品都是傳世佳作,是音樂世界的經典之作,更是寶貴的音樂財富。
本文簡要分析探討莫扎特歌劇《女人心》的藝術特征及演唱風格,希望能讓更多的聲樂愛好者進一步了解這部歌劇的同時對其類似風格作品的演唱能力及藝術修養(yǎng)得到進一步提升。
(二)歌劇《女人心》簡介
《女人心》這部歌劇是意大利喜歌劇中較為杰出的作品,是莫扎特后期的創(chuàng)作作品。具有代表性,眾人皆知,流傳較廣。關于《女人心》歌劇的誕生主要是因為莫扎特被國王受命短期內創(chuàng)作的一部新歌劇作品,該作品在此環(huán)境下誕生了。首演于1790年1月6日,在維也納布爾格大劇院上演。《女人心》歌劇是最為講究平衡完美的作品之一,同時也是莫扎特創(chuàng)作的平衡美最強的作品,到如今被賦予為最具有人情味的最杰出的意大利喜歌劇之一。歌劇的表面形式是輕松的,它將生活中的情節(jié)和音樂的表述表現得淋漓盡致、通俗易懂。感受人類和人性是這部歌劇主要講授內容,及對待愛情是否忠貞展開一系列的故事。歌劇《女人心》是莫扎特寫作的頂峰時期,是奉王的命令而寫的作品。世人稱《女人心》是莫扎特的《仲夏夜之夢》,這也說明大家很鐘愛這首音樂。
二、詠嘆調《年輕姑娘應該懂得》藝術特征及角色分析
(一)藝術特征
歌劇《女人心》中最為著名的一幕便是詠嘆調《年輕姑娘應該懂得》,這一段是黛絲皮娜的兩段詠嘆調當中的一段。莫扎特采用意大利流派創(chuàng)作詠嘆調的傳統(tǒng)手法,即ABA三段式。第三段開始反復第一段的內容,但在演唱技巧上和人物表現思想上有所不同。在調性方面,作曲家采用了主調到屬調的進行再回到主調的一個過程,是古典主義樂派最長用的創(chuàng)作手法?!赌贻p姑娘應該懂得》是一部再現單三部曲式,第一部分講述女仆人黛絲皮娜開始試探性地向主人公兩姐妹訴說自己的愛情觀;第二部分從譜中得知,從原來的G大調轉入D大調,調性的變化使得音樂逐漸明朗樂觀起來,而女仆黛絲皮娜的說教變得大膽有趣;第三部分則是第一部分的一個變化再現,結尾結束在D大調上,將女仆的灑脫而又透露著女王的氣勢展現得栩栩如生。作者為了將女仆黛絲皮娜的性格色彩全盤突出,采用了主部變奏、和弦多樣化、離調等多重表現手法。
(二)人物角色分析
《女人心》中為人所熟悉、較為出名的片段是詠嘆調《年輕姑娘應該懂得》。敘述了主人公兩姐妹的女仆人黛絲皮娜被金錢收買了,并且勸說引誘兩姐妹背叛她們的未婚夫,通過一場游戲去檢驗兩姐妹對待感情是否忠貞的游戲,最終獲得勝利。黛絲皮娜這個女仆塑造的形象是一個很有主見、有著三寸不爛之舌,機敏的人物形象,她善于引誘別人,改變別人的想法,同時又很會揣摩他人心思。劇中她極力對姐妹倆進行勸說、洗腦等一系列說教。通過歌劇歌詞及女仆黛絲皮娜的種種表現可以看出她對待感情好似個情場高手,非常有經驗。她知道如何?;ㄕ形腥俗⒁猓┤⊥?。同時,她又非常強勢,她驕傲地告訴倆姐妹要像個女王的姿態(tài)一樣獨攬大權,自信而驕傲。最終成功動搖了兩姐妹對待愛情的的忠心。
三、《年輕姑娘應該懂得》作品分析
《年輕的姑娘應該懂得》中主人公黛絲皮娜想極力說服費奧迪莉婭和多拉貝拉兩位女人,以動搖她們對愛情的忠貞度而演唱的一首歌。演唱者的情感表達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每個人物形象有著形形色色的性格,每個人物形象有著各種形式的唱腔。
(一)《年輕姑娘應該懂得》調式與調性
詠嘆調《年輕姑娘應該懂得》是一首再現單三部曲式結構,全篇采用了ABA帶有回旋的結構。歌劇詠嘆調中通常運用調式調性的變化,在這部作品中,大量運用了單音跳躍、音組跳躍,速度從穩(wěn)定流暢到熱情激烈,力度由強到弱,由弱到強,均采用對比的運用。從調性方面來說,作曲家采用了主調到屬調的進行再回到主調的一個過程,古典主義樂派最長用的創(chuàng)作手法。
(二)曲式分析
詠嘆調《年輕姑娘應該懂得》是一部再現單三部曲式,采用ABA的音樂結構,由主調G大調到屬調D大調再回G大調展開而來。
A段是從第1小節(jié)到第21小節(jié),結束在主調G大調上,旋律中很多跳音和較多的裝飾音,為黛絲皮娜慢慢誘導倆女主的一個簡單講述。
B段是從第22小節(jié)到第52小節(jié),旋律開始由原來的G大調轉入D大調,音樂變得活潑生動起來,女仆人的勸說變得大膽自信起來。
A段是從第53小節(jié)到第87小節(jié),是A段的變化再現部分,最終主音結束在G大調上,展現出黛絲皮娜灑自信、一種女王氣質。
而第87小節(jié)至第99小結為一段間奏部分,伴奏音型也由自由松散的小跳音符逐漸變成穩(wěn)定而平穩(wěn)的柱式和弦。曲式結構很是鮮明,將主角心中的變化刻畫得淋漓盡致。
(三)旋律特點的分析
在旋律上,全曲音區(qū)基本上由小字一組的c到小字二組的d之間,開頭部分第1-8小節(jié)(見譜例1),旋律把握在6度之內,并小范圍浮動,表明了黛絲皮娜開始了一個娓娓道來的簡單訴說。從第71小節(jié)開始(見譜例2),旋律反復了幾遍,層層推進,為后面的高潮做鋪墊,表明了故事的發(fā)展。
(四)鋼琴伴奏的和聲分析
鋼琴伴奏是一首完整的詠嘆調里不可或缺的,鋼琴伴奏能使旋律更加有光澤感,線條有流暢感,整體的人物形象飽滿。該歌曲的鋼琴伴奏主要采用柱式和弦,柱式和弦織體能夠分解旋律音量。音型主要以附點音符、8分音符和16分音符的組合為主,部分采用琶音音組,琶音音型能加強旋律的律動感,使伴奏顯得靈活鮮明。第一小節(jié)弱起,由八度音程展開,力度由強到弱,彈奏的時候強彈下去,吸引觀眾注意,隨后力度變弱,開始發(fā)展劇情,有一種氣勢洶洶的感覺。第53-87小節(jié),伴奏音型由八分音符變?yōu)槭忠舴?,給人一種壓迫緊張的感覺。第64-66小節(jié)(見譜例3)、66小節(jié)到68小節(jié)持續(xù)三小節(jié)的跳音,力度由強到弱的變化,與A段的平穩(wěn)形成鮮明對比,故事層層發(fā)展,為高潮部分做準備。第68、69和70三小節(jié)(見譜例3),鋼伴力度持續(xù)強后突弱,表現黛絲皮娜情場老手高高在上的驕傲姿態(tài)。
四、詠嘆調《年輕姑娘應該懂得》演唱風格及處理
(一)氣息的處理
演唱時氣息的處理在這段詠嘆調中是非常重要的,大師常說,氣息就是歌唱的靈魂,雖然點小,但的確可以看出你對作品標注的呼吸口換氣的處理,這對歌劇長句之間如何斷句演唱很重要。演唱時氣息的處理在這段詠嘆調中是非常重要的,A段要使用平穩(wěn)均勻的氣息帶入,慢呼吸慢吐氣。用呼吸均勻的氣息慢慢往外送,氣息在頭部和腹部成一個拉開的對立狀態(tài)。支撐住氣息,不能松,不能漏氣,時刻繃緊腔體。B段開始,速度變快,歌詞也很密集,旋律頓時歡快。需要快速找到換氣口,這時演唱難度加大,發(fā)聲的同時,支撐住氣息,用小腹快速彈跳帶動氣息,為后段高潮即將來臨做準備。
(二)聲音與語言的完美統(tǒng)一
6/8拍的結構中,以八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jié)六拍,開頭前四句(見譜例1)在弱拍上起音,“u na don na a quin di cian ni,dee sa per o gni gran mo da”,不能將“una”唱得過強,重音放在“dona”上。
在聲樂演唱時經常會用到“聲斷氣不斷”的方法,可以很容易地表現出黛絲皮娜在說“par cha bbian gusto di tal dottrina”(他們很聽話,像一群綿羊)時的得意。結束句“Viva despina che sa servir,che sa servir,che sa servir”(萬歲,黛絲皮娜,真像女王,真像女王,真像女王)反復說“真像女王”,演唱時要注意換氣氣口,不能想換氣就換氣,氣息要連貫、流暢。
(三)對于歌劇中對聲音的要求
詠嘆調一開始,女仆人就洋溢著一種老者、過來人的姿態(tài)。開口音色要帶些老沉的同時,氣息要沉穩(wěn)厚實,并告訴兩姐妹應該懂得的世間的一些道理,讓她們知道如何把控男人;隨后,音樂節(jié)奏變得歡快明了,十分活躍,這時候演唱的聲音應該是一種奔放的狀態(tài),發(fā)聲應張揚有力,輕巧自信,并直言教唆兩姐妹應該如何偽裝自己;然后音樂開始轉為緩慢,此時演唱的感覺應逐漸變?yōu)闇赝袢岷停瑸閮山忝脛恿穗s念而竊自暗喜;最后音樂又變?yōu)闅g快,這時聲音該揚揚得意,自我陶醉,表現出一種高高在上的女王姿態(tài)。
(四)表達情感及結合自身感受
以上我們學習了聲樂方面技巧上的處理,除了要掌握技巧方面之外,首先應了解作曲家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歌劇的背景、角色的性格特征及相對的內心的情緒波動等。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熟譜,只有清清楚楚地記住譜中給的各種強弱音變化,歌詞所要表達出什么情感才能為你的演唱加分。令我啟發(fā)最大的是歐洲音樂史,全方面的一個發(fā)展過程,各個時期都有其代表;演唱莫扎特的作品必須精準,必須嚴格按照譜例演唱,在技術方面,需要歌者用面罩的方法去演唱。通過這類學習,我們具備演唱時“形”的同時,也要注意“神似”。每個眼神要恰到好處,這不僅給舞臺表演增添了故事情節(jié),更能讓觀眾透徹地了解主人公內心的變化。同時,將自己的真實情感投入進去,與塑造的人物相結合,這樣多方面的綜合更能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五、結論
從莫扎特創(chuàng)作的大量作品中可知,他在受到悲慘生活的影響下并沒有在他心里留下悲壯的陰影,他的許多歌劇都是樂觀開朗的狀態(tài)和多彩的情節(jié)。莫扎特的歌劇蘊含著純凈的古典主義風格,通過演唱不同風格的莫扎特的歌劇詠嘆調,可以訓練氣息的平衡感、聲音的連貫性與流暢性、準確的咬字等歌唱技巧,還可以通過鮮明的形象培養(yǎng)音樂的表達,讓歌唱者身臨其境,達到聲情并茂的效果。
同時,還可以用鮮明有力的創(chuàng)作手法培養(yǎng)音樂的表達,讓歌者快速地找到歌唱的感覺并達到一種忘我的歌唱境界。
雖然《年輕的姑娘應該懂得》的演唱時間只有四分多鐘,但整條旋律令人記憶猶新,故事情節(jié)簡潔明了,通俗易懂。表述其詠嘆調的核心內容——考驗兩姐妹對愛情是否忠誠,最后完全被黛絲皮娜動搖。人物的心理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而層層遞進,在短短幾分鐘的時間,歌劇短小而精練地把兩姐妹如何改變自己想法表現得淋漓盡致,及最大程度地刻畫出女仆是一個具有什么樣性格特征的人。
參考文獻
[1](德)弗里茨.黑嫩伯格.羅沃爾特音樂家傳記書叢莫扎特[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10.
[2]王如湘.跟我學唱歌美聲唱法卷[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1996.
[3]鄒本初.沈湘歌唱學體系研究[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5.
[4]李晉瑋,李晉瑗.沈湘聲樂教學藝術[M].北京:華樂出版社.
[5]宋春燕.歌劇藝術的發(fā)展與賞析[M].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14.
[6]尚家驤.歐洲聲樂發(fā)展史[M].北京:華樂出版社,2003.
[7]趙震明.聲樂理論與教學[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 2002.
[8]于潤洋.西方音樂通史[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 2002.
[9]廖輔叔.瓦格納論文音樂[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 2002.
作者簡介:湯哲妍(1996—),女,漢族,江蘇揚州,廣西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研究方向:聲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