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保霞
【摘 ? 要】 ?本文對普通高中課程改革中英語教學課文之中語言點的教學策略的實踐及探究做了詳細的闡述,旨在提高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效率,調(diào)動學生在英語課堂學習中的積極性及提升學生學習語言的基本技能。
【關鍵詞】 ?高中課程改革;語言點教學;提高語言;運用能力
高中英語教學大綱指出:“高中英語教學,在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技能的同時,應側(cè)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苯滩闹械恼n文事例是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綜合型素材。要想讓學生能夠順暢地聽懂英語、讀懂英語文章,用在英語口語及書面能靈活表達,處理好課文中的語言點是一個不可疏忽的方面。
一、高中英語語言知識點教學的現(xiàn)狀
一直以來,增強學生語言知識的積累是廣大英語教師英語教學的重點,而語言知識點講解是英語課堂教學中比較重要但很難把握的一種課型。我們平時所聽的展示課中幾乎很少涉及到語言知識點講解和操練。新課改下,這種課型到底該怎樣上,在這樣的課型中到底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什么能力,是一個很有挑戰(zhàn)性的很值得探討的問題。通常來講,這種課型著重于詞匯的傳授,一直以來在傳統(tǒng)的模式中老師講得滿堂開花,學生聽得昏昏欲睡。在新課改模式下,也有許多教師著重于詞匯口頭操練為主達到運用的目的。這兩種教學各有弊端,第一種“填鴨式”教學,容量大,學生吸收少,完成的只是老師的教學任務。第二種“口語操練式”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學生在課堂上參與的積極性,貫徹了“讓學生動起來,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它的弊端在于學生在課堂上能說課下不善于“做”題,口語能力明顯優(yōu)于筆試能力。
二、對高中英語語言知識點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探索
我在近一年多的時間里一直在運用自己實踐后的一種新語言點教學模式,通過自己不斷地完善和改進,在實際中成效顯著?,F(xiàn)結合新課標人教版SB7 Unit 4 Sharing的閱讀課中語言點教學實踐談談此種課型設計的幾點做法和認識。
1.設計語言學習課要以課文為藍本,重難點層次分明
語言知識來自于語篇,因此,語言知識點應以課本為藍本來呈現(xiàn),充分利用課文的語境來講授。在實踐中,我把A Letter Home這篇課文中的語言點學習分為詞匯學習、短語學習和句型學習,并充分利用課文這一載體來呈現(xiàn)。例如呈現(xiàn)詞匯voluntary時,我對學生說:In Wenchuan Earthquake,many people went there voluntarily to help the people.What can we call them?(They are volunteers.)Do you want to do some voluntary work for your community or our society?這樣能夠使學生有話可說,在不知不覺中就能運用詞匯;呈現(xiàn)短語時,將短語做一整理,使學生通過個體或小組競爭的方式就能在讀課文的過程中對短語進行填空和翻譯,達到理解短語的目標;呈現(xiàn)句型時,要求學生按中文在課文中找出含有該句型的英文,讓學生對句型先有一個感性認識,為后面的講解打下基礎。
2.設計要有思維訓練,能夠達到在基礎上記憶和運用
我們的學生在對英語的運用上經(jīng)常受到中文思維的影響,用英語語言來組織內(nèi)容的習慣差,對英語思維也就淡化了。在教學中就要訓練學生的英語思維,注重培養(yǎng)短語和句型的理解能力。教學中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在英語的實際交流運用中培養(yǎng)和鍛煉英語思維,讓學生從形象的英語思維開始過渡到抽象的英語思維,從而逐步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例如在本課中學習donate一詞時,盡可能不用漢語翻譯而采用英英解釋,對學生說:Guo Mingyi has donated his blood many times up to now. And he also donated a lot of money to the people in need.Should we give something generally and voluntarily to the people in trouble? 學生在暢所欲言中也明白了donate 的意思為contribute。
在教學句型時,我首先邀請一些同學對新句型的結構形式及語法意義作簡要的分析,其次主要還是讓全體學生在各自小組內(nèi)結合自己的生活及學習實際對這些重要句式進行操練,最后在全班進行展示,同學們的合作成果就會生動有趣。
3.設計要合作與競爭共存,讓全部學生都能參與
傳統(tǒng)的英語語言點教學是一種單向輸出的過程,也就是老師講,學生聽的過程。教師就一個詞及用法無限擴展,學生埋頭記筆記。這樣的做法使學生的學習興趣、主動性難以被調(diào)動。在倡導任務型教學的今天,我們采用小組合作、競爭等方式,讓所有學生都參與進來,把語言知識課盡量上得生動活潑。語言學習應遵循“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的規(guī)律。句子翻譯和造句練習都是在句子層面上訓練學生理解運用語言知識能力的。因此,在句子翻譯和造句練習之后,我便選出一些重要的語言點,讓學生用它們練習寫一篇小短文。寫短文可采用兩種形式:一是寫課文梗概(或改寫課文);二是自己創(chuàng)作。如果寫課文梗概,我通常是讓學生再瀏覽一下課文,回顧一下課文大意;如果是自己創(chuàng)作,要求學生快速構思,細心動筆。無論是那種形式,我都要求學生努力使最后寫成的小短文書寫規(guī)范,標點正確,語意通順,符合邏輯。
在對本節(jié)課所學內(nèi)容進行檢測時,我設計了一篇小短文,要求全體學生在小組內(nèi)合作完成,最后在班上做展示。在展示環(huán)節(jié),學生們的積極性非常高,且通過練習及展示,學生對句子結構有了一些了解,知道了一個完整的句子必須要具備什么成分,還要注意語篇的時態(tài)及人稱問題等等。在輕松的氣氛中既掌握并運用了一些詞匯、短語,又提高了句法知識,而且還鍛煉了寫作能力,一舉多得。
在設計homework時,為了鞏固所學語言點,要求學生用所學短語和句型對課文進行改寫,把所學語言知識點還原到語篇中進行運用,真正地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篇。
總之,看似枯燥的語言點學習課,我們應充分利用合作、競爭等學習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探究學習,最終實現(xiàn)自主學習。這無疑要求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究,在實踐探究中學習和逐步提高,真正使英語課堂變成教師和學生互動的藝術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