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錫其
摘 要 中職生的自我效能感偏低,缺乏自信心,從而導致對學習不感興趣,學習成績差。這是不利于他們成長的。老師是學生的引路人、領航者,加上中職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相對較弱的情況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提升自我效能感的方法會比較好。
關鍵詞 自我效能感 中職生 自信心
中圖分類號:G441 文獻標識碼:A
絕大部分從事中職教育的老師都認為學生不喜歡學習,課難上。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筆者認為最重要的原因是學生自我效能感偏低,缺乏自信心,從而對學習不感興趣。本文著重探索嘗試換一種方法去提升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幫助學生找回學習的自信心。
1現(xiàn)狀分析:中職生學習自我效能感偏低的原因
1.1公眾對中職教育存在偏見
國家多次出臺文件要大力發(fā)展職業(yè)教育,國務院曾經召開專門常務會議專題研究發(fā)展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但是,很多人仍然看不起職業(yè)教育,尤其是中職教育。筆者曾去過很多學生家做過家訪,很多家長都覺得自己孩子上了職業(yè)學校就沒有前途可言了,中職學校根本無法跟普通高中相比。正是由于這種偏見的影響,許多學生進入中職學校之后,就覺得自己不被重視,被人鄙視,低人一等,于是他們表現(xiàn)消極,自甘墮落,不思進取。
1.2學習基礎差,不知道從何學起
很多中職生學習基礎較差,達不到高中生的學習水平,甚至達不到初中一二年級的水平。學習上的失敗使得他們對學習已經麻木了,他們也不敢奢望自己能取得良好的學業(yè)成績,他們根本把握不了能否達到學習目標。曾經有不少學生說過:“老師,我不是學習的料,只是我父母逼著我來讀的。我知道我的學習成績很差,我也想過不讓父母、老師為我擔心,我也想過認真學習,但是我真的不知道從哪里學起,一看到書本我就頭暈了?!?/p>
中職學生的基礎知識差,容易造成學習內容跟自己原有的知識銜接不上,感到學習比較吃力,尤其是高一新生,一下子從小學初中重視語文、數(shù)學、英語的學習過渡到中職重視專業(yè)科目,特別是一些學生初中的物理學得不好而報讀電子技術專業(yè),一些討厭看書學習的學生報讀電子商務或旅游服務管理專業(yè),這樣他們就容易產生厭學情緒,甚至懷疑自己不適合讀中職學校。
1.3職業(yè)目標不明確
近年來,中職畢業(yè)生的高就業(yè)率一直是社會的關注熱點,就業(yè)不穩(wěn)定、就業(yè)質量不高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有些中職學校年年統(tǒng)計就業(yè)率,常常對外宣稱:XX學校今年的畢業(yè)生就業(yè)率是100%。筆者了解到一些畢業(yè)生一年內換了好幾份工作,所得的工資甚至不夠自己平時的一般開銷。還有很多畢業(yè)生的工作跟自己所學的專業(yè)毫無相關。在這種現(xiàn)象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學生認為反正以后都是出來社會也是打工,何必學得那么辛苦呢?
2方法探討:提升學生自我效能感的方法
針對中職學生學習自我效能該不高的現(xiàn)象,有什么方法可以提升呢?筆者查閱了相關資料發(fā)現(xiàn),很多學者和老師的方法都是以學生為實驗對象來促其自我效能感提高的方式居多。但是,筆者認為老師是學生的引路人、領航者,加上中職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相對較弱的情況下,老師更應在提升學生學習自我效能感方面發(fā)揮主導作用。
2.1教師主動提升自我效能感
新時期的老師應該是“人師”,要以自己的行為去教導學生,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喜歡學習,教學生如何做人。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如果學生處在一個和諧、融洽、被人關愛和理解的氛圍中學習,學習過程對學習者自我的威脅就會降到最低限度,學生會利用各種條件進行學習,以便增強和實現(xiàn)自我。然而,如果在學習中受到辱罵、嘲笑、蔑視或輕視等,則會嚴重威脅到學生的自我,威脅到學生對自我的評價。筆者認為,中職生的心智還沒定型,他們仍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教師應該用發(fā)展的眼觀看待每一位學生,多用鼓勵性的語言表揚學生。教師應該有信心教育好每個班級、每個學生,學生才會對自己有信心。如果一遇到困難,就大發(fā)感慨:“孺子不可教也”,把所有問題都往學生身上撒,到頭來搞得教育教學工作步履維艱。古人說:“親其師,信其道。”如果一個老師充滿自信,每次都能帶著微笑走進教室,課堂上遇到突發(fā)情況能克制好,課后能走進學生中去,這樣的老師、這樣的課堂學生會不喜歡嗎?由此看來,要提升學生的自我效能感,教師首先提升自我效能感。
2.2巧設學習目標
由于受中小學新課程標準的影響,很多老師往往設計三維一體的教學目標,總想著要在40-45分鐘的課堂里把內容排得滿滿的,認為盡量給學生多講些內容,學生就能學到多些知識,結果往往適得其反。中職學校的班級是根據專業(yè)不同而編成的,不同專業(yè)的班級,男女生比例不同,學生學習能力參差不齊。因此教師在設計學習目標時應盡量做得細致一些,針對班級的差異性而體現(xiàn)學習目標的區(qū)別。根據維果斯基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的理論,教師為學生設計的學習目標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目標太高,學生無法達到,無法獲得成功的體驗;目標太低,學生太容易獲得成功但無法體現(xiàn)其實際能力的信息,不利于提高學生自我效能感。
以語文課設計的學習目標為例。由于班級專業(yè)不同,所設計的學習目標應體現(xiàn)差別。如《項鏈》一課,在以女生居多的文秘班可以把學習目標定為:復述故事情節(jié),續(xù)寫故事結尾,分析女主人公瑪?shù)贍柕碌男蜗蟮?,側重口頭表達能力和書寫能力的訓練。但是在全男生的制冷技術要達到這些目標恐怕比較難了。筆者認為設計的學習目標應根據班級專業(yè)不同的實際,充分考慮學生的差異,本著“以生為本”的理念盡量照顧更多學生。學習目標的設計必須以學生實際為起點,不僅僅要開發(fā)校本課程,還要開發(fā)不同專業(yè)班級的“班本課程”。
2.3善用榜樣的力量
班杜拉認為,一個人看到與自己能力水平相當?shù)氖痉墩咴谀稠椈顒又腥〉昧顺晒蜁鰪娮晕倚芨?,認為自己也有能力完成同樣的任務。多年的教育教學中,筆者總結到:當學生看到與自己水平差不多的同伴獲得成功時,會增強自我效能感。
在工作中,筆者不僅善于選取同班的學生做榜樣,也積極聯(lián)系已經畢業(yè)的學生回校為師弟師妹交流經驗。如X級X班的吳同學,他曾經是令我非常頭痛的一名后進生,高一時總認為自己是一個破壇子就不怕破摔。我對他經過了將近一年半的反反復復地跟進教育,他慢慢轉變了。高三時的定崗實習他克服種種困難,以優(yōu)異的表現(xiàn)被評為優(yōu)秀實習生。畢業(yè)時,他又成功通過的兵檢。退伍后,他又通過自學,考取了XX市職業(yè)技術學院上大學。
一個榜樣的力量比老師干癟的千萬次說教更有效果!
2.4多一些鼓勵,少一些表揚
在工作中,筆者注意到有些入學成績很好的學生反而在沒能把優(yōu)秀的成績堅持到最后,一些入學成績不太理想的學生反而會越來越好。也許會有人覺得這是因為成績好的學生驕傲,成績不好的學生虛心而導致的。筆者認為這只是說對了一部分。好學生為什么會驕傲?差學生為什么會虛心?老師對成績好的學生多是表揚的,而對成績的差的學生多是鼓勵的。
我們常常會把“表揚”和“鼓勵”混為一談,其實兩者是有區(qū)別的。“鼓勵”是指鼓勁而支持,通常針對的是過程和態(tài)度;“表揚”則是對一件事或品行的宣揚。美國的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說:“鼓勵,即夸獎孩子努力用功,會給孩子一個可以自己掌控的感覺。孩子會認為,成功與否掌握在他們自己手中。反之,表揚,即夸獎孩子聰明,就等于告訴他們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這樣,當他們面對失敗時,往往束手無策。”①所以,在教育教學中,老師要適當?shù)亟o成績好的學生一些打擊,讓他承受挫折,然后再鼓勵他從挫折中爬起來,這樣他才會取得更大的進步。
3結語
中職生的自我效能感偏低,不利于他們的成長。提升他們的自我效能感,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不僅可以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而且有利于他們心理的健康成長。學生學習的自我效能感提升了,自信心自然而然就會增加,學習成績的提高只是時間問題了。由于中職生的學習素質不高,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提升自我效能感的方法會比較好。
注釋
① 劉偉孝的博客.“鼓勵”比“表揚”孩子更有用. http://blog.sina.com.cn/s/blog_e77ce8c20102wa5p.html
參考文獻
[1] A·班杜拉.自我效能感:控制的實施(上、下冊)[M].上海:華東師范出版社,2003.
[2] 邊玉芳.學習的自我效能感[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3] 施躍健.中職生學習自我效能感及其學習適應性的關系[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7(06).
[4] 賈可,路海東.學習自我效能感及培養(yǎng)[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14(06).
[5] 牟珊.中職生學習自我效能感提升研究——基于武漢市S職高J班社工課堂服務[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