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玉毅
(一)觀魚池畔
2300多年前,莊周和惠施兩個人閑來無事,在濠水的一座橋上溜達。水中有白鰷若干,“皆若空游無所依”。莊周說:“你看那水中的鰷魚,自由自在,真是快樂啊!”惠施聽畢,同他抬杠道:“你又不是魚,你怎么知道魚快樂還是不快樂呢?”莊周說:“你不是我,又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魚很快樂?”惠施說:“對啊,我不是你,不知道你是否快樂,你不是魚,當然也不會知道魚快樂與否?!鼻f周哈哈一笑:“讓我們回到最初談論的話題吧。你問我怎么知道魚快樂或不快樂,這說明你也覺得我是知道的,只是不清楚我獲知這一事實的途徑或方式。那么現(xiàn)在我告訴你,我是站在這濠水橋上觀察得知的?!?/p>
這段“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和“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的辯論借紙上文字流傳了2000多年,對后人的精神世界影響深遠。兩位賢者,一個就事論事,知之為知之,一個超然物外,不拘泥于肉眼所見。雄辯與巧辯間,為我們呈現(xiàn)了兩種不同的生活態(tài)度??刹皇菃幔唆~之間言語不通,思想不通,快樂或是不快樂,本就是人的臆想和測度。知與不知,也只是人的一念而已。
換而言之,觀魚池畔,池中的魚,何嘗不是岸上之人心境的折射?若觀魚者是快樂的、自在的、悠閑的,那游魚之態(tài),想必也是快樂的、自在的、悠閑的吧;若觀魚者心情郁郁,魚再怎么悠游,于他而言,也讀不出半分閑逸。
唐代的白居易也曾在池邊觀賞游魚,并留下《觀游魚》一詩:“繞池閑步看魚游,正值兒童弄釣舟。一種愛魚心各異,我來施食爾垂釣。”此詩甚是寫實,大意是說,詩人繞池塘信步閑走,看池塘里的魚兒自在游弋,這時忽然來了一個小童,搖著小船,擺弄著釣竿。詩人心中略略有些無奈,同是愛魚之人,愛的方式卻是天差地別——我愛魚,所以給它們投喂食物,好讓它們快些長大;而那孩童愛魚的方式,卻是想將它們釣起來變成盤中美食。從詩人的描述中可知,并不是所有觀魚者的心情都是愉悅的。
觀魚池畔,人立于陸地之上,不解水質,不知水溫,更不曉得水中的生存環(huán)境。然而,即便有許多的不知,即便情緒上有差異,都不妨礙人們對池畔觀魚的喜歡。
觀魚池畔,池中若有荷花,魚戲蓮葉間,姿態(tài)尤妙。它們忽兒東,忽兒西,忽兒南,忽兒北,忘懷得失,泰然自若,讓人不由得心生唏噓。觀魚池畔,池上若有小橋,我們可獨自一人或三三兩兩地立于橋上,看一彎明月跌落水面,被水中魚兒攪成無數(shù)道月光。觀魚池畔,池畔若有垂柳,柳絲入水,如長發(fā)葳蕤,伴著那春花秋月,夏日鳴蟬,將池塘的景致點綴得分外好看。池邊有婦女的洗衣聲、孩童的嬉戲聲,足以洗去人們內心的煩憂。
世人愛魚的甚多,廣東七星巖有觀魚池,陜西樓觀臺亦有觀魚池,可見喜歡觀魚的人沒有地域之分。不過若要細說起來,觀魚的勝地最有名的當屬西湖。西湖西南有一花家山麓,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有一小溪流經此處時載著自岸上飄降而下的落花一同匯入西湖之中,形成“花溪”與“花港”?;ǜ奂词怯^魚的所在。南宋內侍盧允升曾在此地建造“盧園”,筑屋、鑿池、植草木、蓄養(yǎng)五色魚,久而久之,形成了一方人間桃源,名列“西湖十景”?!盎疑较铝骰ǜ郏ㄖ~身魚嘬花。”花港觀魚,不獨布衣走卒、達官貴人喜歡,甚至連帝王家也不曾例外。清朝時,康熙、乾隆二帝便曾流連于此,因觀魚而羨魚。
當我們立于池畔觀魚時,古人與今人,圣人與凡人,又有什么區(qū)別呢?此時的我們只有一重身份,那便是“觀魚者”。觀魚者觀魚,魚觀觀魚者,前者目所見,心所思,腦海中所得的無非一時心境,或郁郁,或悠然;而后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最是從容。
“千里巨鰲,幽于一勺之水,可為苦矣。安知其能隨波逐浪,翻騰跳躍,悠悠然自得其情,洋洋焉自得其樂也?”看山閣中一閑筆頗有幾分莊子的超然。然而,魚的幾許心情,池畔觀魚人的臆想,誰又能說得清呢?
(二)聞禽聲
“鳥語”二字,按照現(xiàn)代人的用詞習慣,若非與“花香”組合在一起,多半不是好話。人們或許是被生活消磨了耐心,遇事總是容易浮躁,未曾細聽過鳥語,卻把自己看不懂、聽不明白的話一概蔑稱為“鳥語”,而古人則要謙遜得多,也要詩意得多,閑來沒事“聞禽聲”,不僅不覺煩,還能聽出許多滋味來。
傳聞春秋時期,孔子有一門人公冶長,能解百禽之鳴,還能與之交流。今人多半沒有公冶長的本事。聽不懂禽鳥之鳴,人與禽之間的交流就會變得十分困難。鳥說,雨好大啊。你說,是啊,雨真美。鳥說,你是傻子嗎。你說,確實深有同感。言語不通,自是雞同鴨講。
然而即便如此,若是我們能夠不求甚解,遵循著聽覺器官最淺層的感受,側著耳朵胡亂地聽一聽想來也是一番不錯的享受。就像當一段優(yōu)美的旋律響起時,我們或許不解其中意思,或許不知道它是什么音什么調,可依然能覺出它的美妙,這便夠了。清人黃圖珌關于“聞禽聲”這件事是這么表述的:“獨臥巖頭,日高未起。一簾春鳥,啼聲欲碎。其最入人清聽處,如簫如管,若斷若續(xù),自生幽響而善作肉聲,雖東山絲竹,未有若此婉閑和暢也。”絲竹管弦之聲,其動聽的程度遠不及禽鳥之聲,僅此一語,便可見得禽聲的好處了。
難怪宋人曾己聽罷鳥語之后,當即援筆立就,作了一首《聞禽聲有感》,道是:“寂寂禪房閉,陰陰夏木繁。坐聞幽鳥語,勝與俗人言。脫袴高低樹,提壺遠近村。汝曹知底事,獨與子規(guī)論。”原來,在知音者眼里,禽鳥沒有人的俗不可耐,卻知曉時令和人的心事,比俗氣之人更值得親近。
若是有空讀一讀唐詩宋詞,我們還會經常見到一種名叫鵯鵊的鳥。它因叫得比雞還早,有催人早起之意,人們都管它叫“催明鳥”,因催明鳥的作用與雄雞相類,鄉(xiāng)間俚人又多喚它“夏雞”。每當鵯鵊聲響時,離耕作之期也就不遠了,農人都該忙碌起來了,是所謂“田家惟聽夏雞聲,夜夜壟頭耕曉月”。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曾將聽鵯鵊聲視為頭等樂趣,他著有《鵯鵊詞》,其中有這么幾句:“南衙促仗三衛(wèi)列,九門放鑰千官入。重城禁御鎖池臺,此鳥飛從何處來……可憐此樂獨吾知,眷戀君恩今白發(fā)?!背菈Ω唛?,擋不住飛鳥來棲;鵯鵊聲聲,抵得過萬般天籟。久居都市的人,日日面對摩天大樓、擁擠馬路、電腦屏幕,鮮有機會親近自然,更不知鵯鵊為何物,于詩人筆下所繪的情境,也就只能借著想象勉強抵達。
而在鄉(xiāng)間,“日暖林梢鵯鵊鳴,稻陂無處不青青。老農睡足猶慵起,支枕東窗盡意聽。”對于詩意的理解,目不識丁的農民伯伯和學富五車的秀才舉人并沒有任何不同。春易犯困,夏宜打盹,日上三竿,鵯鵊聲催促得急,這位資深老農明明已經睡飽了,卻懶得爬起來,將枕頭移到東邊的窗臺下,想聽個酣暢淋漓——由此足可見得“禽聲”之魅力。
“禽聲”可陽春白雪,亦可下里巴人。因為會鳥語的不只有飛禽,還有家禽?!谤Z鵝鵝,曲項向天歌”,這是仰起脖子叫喚的大鵝;“茸茸毛色起,應解自呼名”,這是自言自語、自喚自名的小鴨子;“守信催朝日,能鳴送曉明”,這是不作等閑鳴、一唱天下白的大公雞。竊以為,在國人的眼里,雞鳴犬吠是太平盛世的象征,“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也好,“武陵川徑入幽遐,中有雞犬秦人家”也罷,表達的差不多是同一種意思,只是不知道這算不算是古人喜歡“聞禽聲”的一個理由。
“聞禽聲”是閑事,得的是閑趣,“聞”的方式也沒有那么多的講究。你可以湊近了去聽,也可以躺在床上遙聽,可以全神貫注凝聽,也可以忙自己的事不經意地放一兩聲進耳朵里閑聽。不同的時間,不同的聽法,不同的人聽,當會有不同的感受。
擇一個閑時,立一處閑地,閉上眼眸,打開耳朵,樹上的鳥叫聲,地上的雞鴨聲,嘰嘰喳喳、咕咕嘎嘎,低語如囈語,高聲似高歌,堪叫人嘆為觀止,聽而忘懷。
(三)端坐秋風里
陽春三月,陌上花開,林中鳥鳴,風是和風,雨是細雨,連帶著地上的人也變得柔情款款。人若居于其間,可以“渺漫層樓上,端坐春風里”,也可以“日與諸少年,醉臥春風里”,哪怕做出一副放浪形骸的姿態(tài),在這個季節(jié)里都不會顯得太過出格。
秋天就不同了。秋日的風和雨,同春日里吹的、下的有著不同的滋味?!扒镲L秋雨愁煞人,寒宵獨坐心如搗”,這是文人墨客積習之下所形成的固化的心理狀態(tài)。秋風秋雨見不得也,你看那樂天居士白居易也曾在《長恨歌》里借此烘托悲涼——“春風桃李花開日, 秋雨梧桐葉落時。西宮南內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庇昱c樹,草與葉,沾了秋,就染了愁。
也是,哪怕從字形上理解,將秋與心融于一處,無論如何也逃不開憂傷寂寞的情緒。秋放于心上,則是愁,放于心旁,則成愀,品讀之際,皆是淡淡哀傷。
細想來,入秋仿佛只是一瞬間的事情。分明前一刻還是炎炎酷暑,幾場雨落下來,就有了幾分清寂的味道,也難怪人們常以“清秋”呼其名。清秋既至,地上的熱氣消散了,樹上的蟬聲也啞了,馬路兩邊的梧桐樹上,葉子雖然都還是綠色的,但也在慢慢地變換層次,及至金黃甲穿戴整齊,疏疏落落地飄滿一地,煞是好看。
一般來說,當一盆鮮花與一撮葉子擺在人面前時,花是當之無愧的主角,而葉子不過是陪襯、是點綴罷了。但是秋天則不盡然。即便不說兩者主輔位置顛倒,也可稱得上花葉相輝。尤其到了深秋,落葉反倒成了比花還要好看的景致?!白辞镲L起,靜觀黃葉落?!庇谠娙硕?,于畫家而言,于尋常百姓而言,都是一種絕佳體驗。
秋涼如水,一不小心就愁斷了人腸。因是天涼,臥是臥不得了,只能坐。看風是坐著看,看云是坐著看,看葉子也是坐著看。遠上寒山,白云深處,楓林向晚,停車坐看——這是晚唐杜牧的山行之旅,算是為我們演示了看紅葉的標準姿勢。
與之相比,山中秋月則要隨意得多,可以坐著看,也可以立著看。不過按照張籍“橫琴當月下,壓酒及花時”的自述,詩人當時應是坐著的吧。琴聲既雅,伴著朗月清風,叫人施施然有超凡脫俗之感。確實,坐著看要比站著看好,更顯從容,也更得閑趣。坐看之際,可以撫琴,可以對飲,觥籌交錯,舉杯邀月,也可以坐著發(fā)閑呆,無異于人間頭一等雅事。
因是秋的非凡魅力,即使易被種種悲秋情緒環(huán)繞,古人愛秋的仍有不少,唐人劉禹錫就曾這般言道“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秋天的明朗與爽颯,是其他季節(jié)所不及。在這樣的季節(jié)里,腦海中的俗念總要較往常來得稀少一些。
(四)看山
“陟彼高岡,我馬玄黃?!边@是兩三千年前的看山方式,顯得有些慌亂。其后的歲月里,看山這件事情就變得從容了許多。
魏晉人士最喜登眺,這從風靡一時的山水詩里可以看得出來,就連我們熟知的陶淵明老先生也是當時看山俱樂部的一位重要成員。他自稱“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意思是說,其人打小就沒有什么能與俗世不相違的興趣愛好,相比起來,倒是山川田園更符合他的本性。讀過陶詩的人都知道,陶淵明看的那座山叫“南山”,雖然土壤不怎么肥沃,種豆也難得豐收,但是老先生極是愛它,植杖耘耔,見之悠然。
隋唐時期的人們深受魏晉風度影響,連帶著看山的傳統(tǒng)也保留了下來。唐代有一無名氏,他的名字早已被人們遺忘了,他寫的詞卻被完好地保存了下來:“滿眼風波多閃灼,看山恰似走來迎。仔細看山山不動,是船行?!弊髡呖瓷降臅r候為物所迷,一時失神,竟錯選了參照物,以為遠山向其走來,細看時,才發(fā)現(xiàn)是“舟行碧波上”的緣故,不禁令人莞爾。
除了唐代人,宋人也喜看山,譬如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蘇軾。蘇軾生于四川眉山,一生中到過的名山無數(shù)。大宋某年某月某日,他游至廬山,橫看側看,遠看近看,行至高處看,行至低處看,廬山呈現(xiàn)在他眼里的樣貌都不相同。為什么會這樣呢?他冥思苦想,然后自言自語地說,可能是因為人在山中,所以才看不清廬山的全貌吧。確實,如蘇軾所言,看山,站在山中看和站在山對面看,從山腳下看和站在山頂上看,領略的風光絕不相同。
看山這件事情,喜歡的人和不喜歡的人可謂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態(tài)度。喜歡的人恨不能日日登山,即便不登,坐在山前看看也好;不喜歡的人則覺得,看山無益,登山無益,除了爬山的時候累出一身臭汗,再也找不出一個優(yōu)點。尤其碰到難行的山路,于久不登山的人而言,更是一種煎熬。
而在古代,春日看山仿佛是一件約定俗成的事情,就像現(xiàn)代人過年要吃年夜飯一樣。若是某年春天沒做這件事情,心里總覺得缺了些什么。我們從唐代詩人李涉的《登山》詩里可以管窺這種心理:“終日昏昏醉夢間,忽聞春盡強登山。因過竹院逢僧話,又得浮生半日閑?!痹娙嗣髅髡复豪?,可是想到春天行將去遠,今年還不曾登山,就掙扎著爬了起來,結果倒是因此得了半日的閑在。仔細想想,春日登山的習俗至今仍在流傳,不過是時間更模式化了,變成了元旦登山。
縱觀那些看山者,各行各業(yè)的人都有,不過有幾類人似乎愛之尤深。
畫者素喜看山,北宋畫家郭熙曾把山當作美人看待,他在經驗之談《林泉高致》里這樣寫道:“春山淡冶如笑,夏山蒼翠如滴,秋山明凈如妝,冬山慘澹如睡。”——如笑、如滴、如妝、如睡,這些都是用來形容人的詞語,可是當它們用在山身上時,非但沒有一點違和感,還顯得妙趣橫生,別有看頭。
詩人亦喜看山,清代劇作家、曾作《看山閣閑筆》的黃圖珌在《載酒游山》一篇中寫道:“載新豐之酒,投嘉樹之林,簪陶潛之菊,乘庾亮之月,狂呼豪飲,醉殺秋山?!绷攘葦?shù)語,卻將人的風雅盡顯無疑。游山本來不過是一件俗事而已,可黃圖珌用新豐的美酒、庾亮的月亮、陶淵明的菊花,讓它變成了一件不俗的事情。
看山似乎還應有一種適合它的姿態(tài)。依稀記得張恨水的《金粉世家》里有一闋《臨江仙》詞,其中幾句是“紙窗竹戶屋三間,垂簾無個事,抱膝看屏山”。你看,那抱膝便是看山的人的狀態(tài),將三分悠閑,兩分情愁,描摹得恰到好處。
看山之樂,可意會而不可言傳。人言看山有三重境: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其實不過就是看山罷了,哪來那么多的講究?山上有許多景物,四時又各不相同,草木春秋,入人眼眸,恰似古人所云“春見山容,夏見山氣,秋見山情,冬見山骨”,真正是好一座山頭,好一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