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東瑞
一直想寫母親,可一直覺得母愛太過偉大,太過厚重,無從寫起。有一次寫了一篇父親的文章,妹妹說,你也寫寫母親。說這話時,母親剛從北京妹妹那里回來。母親七十二歲了,去年她是非要去幫妹妹帶二寶的,去了四個月。聽說媽回家的時候,妹妹哭得很傷心。
妹妹常打電話聊起母親,她總說母親過于自律,雖請了月嫂,母親卻還要搶著干家務(wù)。妹妹悄悄在網(wǎng)上給她買幾件衣服,她還非要給妹妹錢,妹妹哪里肯收。在母親心里,想到的全是付出,任何時候都不想給兒女添一絲麻煩。
母親不在家的那些日子,父親一個人在老家行醫(yī),離我這里一百多里。弟弟和我每個周末輪流回家看望父親,幫他做做飯,洗洗衣服,陪他說說話。
臨近春節(jié)的時候,我回去給父親清洗床上用品,那一天,當(dāng)我拆開套在被子上的被罩的時候,我驚呆了,我永遠也忘不了我所看到的那一幕……
當(dāng)我拉開被罩,我看到的是非常陳舊的棉絮,瓷瓷的,黃中帶著黑,少說也有四十年的光陰,甚至更長。而且,那被子像是比被罩小很多,又被母親在橫豎兩邊各加了一尺寬的太空棉,太空棉用布包著,費了很多針線才把它們和原來的被子縫在一起。然后,母親套上被罩,擋住了我們的眼睛,擋住了真實的被子,我們一直以為父母的被子鋪得很好,蓋得很好。我又翻看床單下面的褥子,還是我小時候見過的圖案,那是外婆用一個小三角一個小三角的碎布縫成的褥子面,褥子已經(jīng)磨得發(fā)舊發(fā)白,摸上去瓷瓷的、硬硬的。被褥無聲,見證著歲月過往,也不知走過了多少春夏秋冬。
我哭了,抱起被子氣呼呼地去找父親,父親正在行醫(yī),我顧不得那么多,我說:“爸,誰讓你和我媽還蓋這樣的被子?你看看爛成啥樣了。你們這樣不是在打我的臉?”我爸一臉愕然,他說:“我蓋得好好的,很舒服,怎么就不行了?”轉(zhuǎn)而他又一笑,“哭啥嘞,別哭了。咱又不是買不起。新被子都在那放著哩,舊被子蓋著舒服?!薄拔揖筒恍排f被子比新被子還舒服哩!”
我打開我住的房間的柜子,里面整整齊齊放著嶄新的被子,一床,兩床,三床……一共八床,鋪的蓋的,厚的薄的全都有。我們姊妹三個每個人的房間都是這樣的標配。我不知這二十四床被子媽媽是怎樣來來回回去彈的被套,回來又是怎樣一針一線縫成的被子。我們一年在家也住不了幾天,這些被子躺在那里睡大覺,而爸媽卻蓋著那樣破舊的被子……
這就是我的父母,他們總把最好的留給兒女,卻常常虧待自己。他們在年輕時吃慣了苦,受慣了罪。到老了還不知道享福,還故意這樣吃苦。這也許是他們那一代人的觀念,我們試圖改變,但改變不了。
父母蓋著那樣的被子,在我想來也算是給我們的深深警醒,成由勤儉敗由奢,言傳身教勝有聲,我們一想到被子就會想到勤儉節(jié)約這個優(yōu)良的傳統(tǒng)和家風(fēng),而且一代一代向下傳承。
我抱起兩床嶄新的被子鋪在父親的床上,對他說:“爸,你們一定要蓋新被子,我們不常回來,放在那里沒有用?!?/p>
當(dāng)我再次回家探望,在他們的床上,我看到的還是原來的被子……
我久久立于床前,對著那些褥子被子流淚。往事如煙,那些久遠的零散的記憶又如飛花,洋洋灑灑飄落眼前……
小時候記憶里,媽媽總是一臉嚴肅,不拘言笑。由于從小跟著外婆長大,我八歲剛回到家時,走路不敢拉媽媽的手,睡覺不敢挨媽媽的身,但心里對媽媽的敬畏卻與日俱增。記得小學(xué)一篇作文題目是《最敬佩的人》,我寫的就是媽媽。媽媽養(yǎng)我們姊妹三個,還當(dāng)著服裝廠的副廠長兼財務(wù)科長,媽媽是會計師,繁忙和壓力可想而知。有一次放學(xué)到廠里去,看到媽媽正在職工大會上講話,語調(diào)鏗鏘有力,擲地有聲,大家聽得全神貫注,聚精會神。我佩服得五體投地,心想長大了也要像媽媽一樣努力地工作。由于媽媽的工作出色,曾當(dāng)選過縣人大代表,也當(dāng)選過工業(yè)系統(tǒng)先進代表到省里參加表彰大會。媽媽的工作崗位調(diào)整過很多次,但在每一個崗位上,她都愛崗敬業(yè),關(guān)心職工,贏得了很多的贊譽和好評。
在我心里,媽媽是標準的女強人。她不僅工作干得好,家也調(diào)理得井井有條。起房蓋屋,孩子上學(xué),各種事情媽媽都跑到前頭。娘家的事她也管得很多。記得外婆和舅舅蓋房子,媽媽為了給他們貼補錢,每天下班回家就用縫紉機加工童裝,每每熬至深夜。兩個舅舅最早的房子離我家很近,蓋房子時好多人都在我家吃飯,媽媽從來都是熱情招待。
印象最深的是媽媽的孝敬。1990年外公被檢查出胃癌。媽媽、姨和舅舅帶外公去鄭州做手術(shù)?;貋砗?,媽媽直接讓外公和外婆住到我們家,貼身貼心地照顧。那時我也在老家上班,親眼目睹了媽媽的辛勞和孝道。
其實我知道,媽媽最大的心結(jié)是外婆的去世。外婆那年81歲,得的是直腸癌。外婆是走著去的醫(yī)院,結(jié)果倒在了手術(shù)臺上,沒有讓我們伺候一天。我們一時都接受不了,媽媽更是日漸憔悴消瘦。那一年,媽媽的臉蠟黃蠟黃的,我知道那是心碎的疼痛,需要時間來慢慢撫平。
還有,爺爺90多歲時生病也在我們家住過。媽媽那時已經(jīng)退休,她每天端茶倒水,一日三餐周到細致,還親自給爺爺喂飯。媽媽真的是能大能小,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她是我們學(xué)習(xí)的榜樣。
媽媽的最偉大之處,在對我們姊妹三個的培養(yǎng)教育上。她對我們非常嚴格,要求我們時時爭先。她經(jīng)常和老師聯(lián)系,了解我們的學(xué)習(xí)動態(tài),及時彌補改正我們身上的缺點和錯誤。媽媽有一種不服輸?shù)钠磩艃汉晚g勁兒,她不時把這種精神傳遞給我們,要求我們努力拼搏,向上進取。她對我們做人的要求更是嚴格,要求我們言而有信,真誠待人,多予少取,不能沾別人的光,吃虧常在。不經(jīng)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媽媽的嚴格要求沒有白費,她培養(yǎng)出了行長弟弟和博士妹妹,還有我,雖然很平凡,但也不敢懈怠,一直在努力進取……
我還敬佩媽媽的古道熱腸。但凡別人開口說事,她都盡心盡力去辦,看見困難的家庭,她也盡力幫助。庭院里種的菜,左鄰右舍都要送上一點。每次回家,她都對我說:“記住,別人困難時能幫就幫一把,人活在世上,情誼最可貴?!?/p>
我知道,現(xiàn)在等我們回家是媽媽最大的期盼和希翼,七八十歲的人了,爸媽還在老家行醫(yī)治病救人,中午很少能夠休息,耗費著大量的體力和精力。每次回家媽媽都不停地忙碌張羅著,給我們做一桌子好菜。臨走時還要給我們裝上大包小包東西,還有她種的菜,就連北京妹妹那里,她也要經(jīng)常寄去一些土特產(chǎn),那是媽媽永久的牽掛啊。逢年過節(jié),總想給媽媽放點錢。當(dāng)她知道后,她又悄悄把錢塞進我車里,然后給我打電話說錢放哪里了。給她買衣服她也不讓買,總說我們買得貴。她說穿什么自己試著買,買得理想也買得便宜。媽媽這一代人啊,勤苦,節(jié)儉,忘我,付出?!皠P風(fēng)自南,吹彼棘薪。棘心夭夭,母氏劬勞。凱風(fēng)自南,吹彼棘心,母氏圣善,我無令人?!薄对娊?jīng)·凱風(fēng)》里的詩句像一陣清風(fēng)滌蕩在我的心間,時時提醒著我,有這樣的母親,我們怎敢不努力,不進取……
最后我想用洛夫的一首詩,獻給我親愛的媽媽:“母親卑微如青苔,莊嚴如晨曦,柔如江南的水聲,堅如千年的寒玉,舉目時,她是皓皓明月,垂首時,她是莽莽大地?!倍丝涛腋胝f,母親的愛如火炬,照亮我們整個星空,照亮我們的長長一生,母親的愛是力量,是方向,是我們一生享用不盡的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