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秋莎
“走在孩子的后面”是教育家盧梭的一句名言。蔡興蓉《走在孩子的后面》這本書里,從一位家教老師的特殊視角,以“臥底”精神,“揭秘”了新一代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整本書,收錄的都是一些很短的小文章,貴在真實,真實地反映了當前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現(xiàn)實,有些文章讀來讓人感慨萬千。
2018年9月,我開始擔任初一一個班的班主任工作。剛?cè)氤跻?,家長皆對孩子的未來抱有無限的希冀,教師對學生自然也是嚴標準、高要求。于是乎,我每天都為了學生勞心勞力忙得團團轉(zhuǎn)。然而,還是有很多問題產(chǎn)生,無法解決,讓我深感無力與挫敗。在我讀了《走在孩子的后面》這本書后,反思自己,發(fā)現(xiàn)可能很多時候是我們走在了學生的前面,對學生缺少觀察,缺乏換位思考。
我的班級中有一名學生上課沒法集中注意力、調(diào)皮又經(jīng)常不交作業(yè),對學習不感興趣,卻又總是惹事,遇到問題總是歸咎于他人。如何改變他,讓我很苦惱。當我讀到這本書里的一篇文章時,我驚覺,這故事里的男孩,同我班級里的那名學生簡直太像了!我似乎找到了問題的源頭。
作者認為,這是一種人格失調(diào)。而人格失調(diào)的特點,就是逃避責任,會把生活中的沖突和挫折歸咎于他人,自己落得一身輕,于是他會耽于當下、耽于娛樂。那起因究竟是什么呢?書里提到多是童年時代缺乏愛和照顧所致。我恍然,原來,孩子的問題,要站到孩子的后面,去尋找行為的深層原因。于是,我和這名學生的家長進行了溝通,了解了很多這名學生背后的事……他真正需要是歸屬感和父母的認同??!于是,我勸說這個孩子的父親多給他一些陪伴,請來母親一同聊天,消減母親的焦慮,也讓孩子知曉父母的不易。一個學期結(jié)束了,這名學生的情況有了很大的轉(zhuǎn)變。
作為教師,在面對所謂的問題學生時,我們更多的是厲聲責備,卻很少愿意去了解他們內(nèi)心真實的想法,去了解他們背后的故事。那么,學生為什么不愿意坦誠地說出心中所想?其實,他們的心一直是敞開的。也許,正是我們自己去關(guān)上了那些門和窗——我們的一味否定,讓他們變得狹隘、封閉和固執(zhí)。
教育,是需要不斷學習和探索的。我還有很長的路要和我的學生一起走。而最重要的事,就是走在學生的后面,用心守護。<\\ysc02\工作盤 (D)\邱\江蘇教育\中學\06\KT1.TIF>
(作者單位: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