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艷
摘 要 體育課是一門以室外教學為主的特殊學科,受場地、器材、氣候、環(huán)境等各因素影響較大,具有更廣泛的活動空間和獨特的教學方式。筆者結合多年小學體育教學實踐,在此談談自己的心得與體會。
關鍵詞 小學體育;激發(fā)興趣;教學
中圖分類號:C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23-0187-01
近年來我國在不斷地進行課改,也一直對新課改進行不斷的推行,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者也在持之以恒地進行一系列的探討。從實際出發(fā),以實踐為基礎分析,總結了多年從事小學體育教學的心得體會。
一、多管齊下,激發(fā)學習興趣
筆者在多年的教學中體會到:一至三年級為充分活動階段,他們多選擇游戲、跑步等簡單、富有趣味的活動;四至六年級為變化階段,他們喜歡各種球類運動,尤其是足球、籃球、羽毛球等,這些項目要求掌握一些簡單的動作技術。但小學生興趣均不穩(wěn)定,對呆板、單調的活動都容易產生厭煩情緒。因此,教師要采取多種方法,調動學生積極性。
(一)增強成功感,增強興趣
學生在求知欲的基礎上,努力參與并取得技能進步時,他們會因成功而產生積極體驗,對此項體育活動會興趣更濃。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在學習獲得成功而產生鼓舞的地方,才會出現(xiàn)學習興趣?!惫P者會努力引導學生獲得成功體驗,如教跨越式跳高時,首先讓學生討論什么動物能跳、什么動物跳得最高,再讓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力,模仿這些動物跳的動作,對跳高逐漸有了興趣。然后筆者再引導學生,要想跳得高,必須要有正確動作技術,通過示范教學,讓學生模仿學習標準動作。最后,根據(jù)學生的情況,讓學生用最簡單、最容易跳的方法,使每個學生都能成功地跳過。學生在練習中獲得成功,增強了積極性,從而對跳高有了濃厚的興趣。
(二)增強愉悅感,培養(yǎng)興趣
教師在體育教學中,要貫徹愉快教學的宗旨,讓學生在體育活動中體驗歡樂,滿足其趨樂避苦的愿望。愉快教學的關鍵在于教師,教師要有充沛的感情、專注的精神、優(yōu)美的動作、生動的語言、嫻熟的技巧以及組織得法的體育游戲,用和藹可親的態(tài)度來感染學生,在教學中建立起師生之情。
(三)增強滿足感,提高興趣
小學生求新、好奇的心理明顯。好奇心是一種帶有情緒色彩的探索事物或獲得知識的認識需要。學生希望教學內容常換常新,希望每節(jié)課里都有新東西、新收獲、新活力。故而,體育教師要盡量在“新”字上下工夫,增強學生的滿足感。
二、講究方法,提高學習效果
俗話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選用學生易于接受的教學方法,教學效果自然“事半功倍”。以下是常見幾種教學方法,供大家參考。
(一)情境教學法
情境教學是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有效方法。如低年級的學生,注意力很難較長時間的集中,采用情境教學法后,不僅達到了寓教于樂的目的,還提高了教學效率。例如,在教《跳躍》這一課時,筆者將其設計成到“森林公園”游玩這一情境,在“森林公園”里貼上一些小動物圖片,并為同學們準備好動物頭飾,把墊子作為“小河”,在“河面”上畫上小魚。這樣的布置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游玩“森林公園”中體驗到練習的快樂,掌握了運動技能。
(二)分組教學法
為了在滿足教學要求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筆者采用了以下分組形式:一是自由結合的分組。在教學中,改變過去一般按男女、高矮分成四組的形式,讓學生自由組合,八人一組,從而讓興趣一致、關系良好的學生結合在一起,營造一種愉快和諧、團結互助的課堂氣氛,增強小組的凝聚力,有利于體育競賽的順利進行。二是互幫互學的分組形式。在教學中,根據(jù)學生身體素質及對體育動作、技能掌握程度的不同,調整小組成員的分布,每個小組適當安排優(yōu)秀和稍差的學生相結合,讓學生通過組員互幫互學來提高練習質量,以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游戲教學法
游戲是一種規(guī)則寬泛、有一定彈性空間的運動,可以自由調整動作的難易與數(shù)量。例如雙人搖繩跳,只規(guī)定不能踩死跳繩,而進出的方向、跳動的次數(shù)均不加限制;“網(wǎng)魚”游戲規(guī)定在一定范圍內運動,而跑直線還是折線、曲線,是急停急起還是跑跳結合均不加限制,只要跑動者不被圍捕者逮住即可。體育課中使用游戲法,可以激起學生的運動熱情;課程結尾可讓學生在伴奏中跳迪斯科來放松肢體,或用聽信號大聲笑的游戲放松情緒。班級體育活動中亦可引入體育游戲,比如跳繩、登山、小群體的競賽等,均可協(xié)調學生關系,增強凝聚力。
三、科學評價,促進全面發(fā)展
在體育課教學過程中,教師經常用“好”“壞”來片面評價學生?!缎抡n程標準》提出,要實施全面評價機制,注重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學生之間的互相評價相互結合,加強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能力的提高,還應該讓學生家長積極參與到評價活動中來。對學生的日常表現(xiàn),應以鼓勵、表揚等積極評價方法為主,采用激勵性的評價語言,不斷激發(fā)孩子們的興趣,挖掘學生內在的潛力。
總之,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好學生的主體性作用,讓全體學生都參與到體育課堂的全過程來,實現(xiàn)“我運動、我參與、我快樂”這一宗旨,并不斷研究、探索、完善教學的方式方法,使體育課堂朝著科學化、現(xiàn)代化教學方向發(fā)展。
參考文獻:
[1]仲佳.巧用微課,助力小學體育教學[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