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句一:
五味雜陳,筷子成天犯二
;犯二有時候并不是壞事,比如筷子,一日三餐都犯二,才能嘗到人間百味。很多時候,咱們應(yīng)該向筷子學習,別笑它二,它最會品味、最有品位,永遠都比人快一步。
出句和筷子聯(lián)系緊密,嘗五味、犯二,都是筷子的典型特征。因此對句也最好有實物相對應(yīng)。
●三觀端正,鏡兒時刻慎獨。
——裴永斌
本句在調(diào)侃之余頗具內(nèi)涵,為什么是三觀?我聯(lián)想到的是:吾日三省吾身。經(jīng)常照鏡子,不是臭美,是反省,絕不能毀三觀。
●滿桌狼籍,狗兒一塊收拾。
——吳世超
本句是流水對的味道。狐朋狗友開盛宴,收場時滿地雞毛。這時候狗兒是孩子小名、還是真狗兒已經(jīng)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犯二的最終還是會被收拾掉的。
●一身狂放,鐵鍋早晚清零。
——祁 靜
本句的狂放精彩。鐵鍋是個大胃,任你瘋狂放入多少食材,菜熟了統(tǒng)統(tǒng)騰地兒,鍋還得刷個干干凈凈??穹诺淖詈?,仿佛一切不曾發(fā)生過。后分句再點題,犯二也好狂放也好,五味雜陳最終清零,照應(yīng)巧妙。
●三餐豐盛,碟兒每頓免單。
——汪天武
本句雙關(guān)巧妙:1.碟兒比筷子還先品味,從來沒買過單。2.生活過得好,每頓倆菜以上,雙數(shù)討吉利。作者安排了盛宴,當吃貨還在垂涎三尺時,筷子盤子已經(jīng)嘗了個夠。
出句二:
瑣碎打包,付一枕置之腦后
;枕頭雖小,卻很重要,沒有它您睡不好,枕高了未必是美夢。最終還是要把它置之腦后才舒服呢。因為瑣碎可以看做名詞或形容詞,之后面其實省略了個于字,因此這里對仗可以比較寬,關(guān)鍵還是創(chuàng)意。
●牛皮開竅,走單幫扎在人中。
——李勇賢
一根腰帶,必須要牛皮,要開竅。落筆狠穩(wěn)準,扎在人中,也是相當出彩。
●幸福結(jié)賬,埋個單甜到心頭。
——青 鋼
本句的埋單與結(jié)帳乍看重復(fù),細品是想結(jié)束單身生涯,頗見功力。估計是結(jié)了這帳,漂亮女朋友就到手了。但愿兄弟沒遇到飯托,能圓了單身狗的夢想,應(yīng)該是枕頭墊得夠高的緣故。跟出句暗中吻合,有柳暗花明的感覺。連起來就像星爺講的:做人嘛,夢想還是要有的,否則跟咸魚有什么分別?
出句三:
裁縫鋪貨,任人擺布
;做布匹生意難?。”仨毜萌稳藬[布。但是裁縫可不是省油的燈,皮尺在手,讓你站好別動,整天說長道短,究竟是誰擺布了誰?很難說清。本期聯(lián)眼就是“擺布”二字。相對比較簡單。
●鞋匠補丁,防趾穿幫。
——張軍法
穿幫,用其本意了,搭配緊密。人一生也要打多少補丁,才能防止穿幫呢!節(jié)約也是美德,相映成趣。
●部隊撤軍,讓我背鍋。
——周亞新
本句乍看很樸實,其實可大可小。小到部隊炊事員背黑鍋的梗,大到背罪名。背鍋是表象,點背可能才是內(nèi)涵。
●木匠上梁,聚眾抬杠。
——天行健
本句抬杠用得巧妙,木匠可是經(jīng)常抬杠的,而且上梁是建房最重要的時候,這杠當然得抬,還得大張旗鼓地抬呢!很幽默耐品。句子表述很生活化,可惜杠只有古韻才是平,算是美中不足。
●經(jīng)理成衣,讓俺佩服。
——高鳳斌
本句的佩服用得耐人尋味,巧在前后搭配自然。老板讓穿的工作服,能不從命么?作者是表面佩服了,心頭不一定佩服呢!佩了工作服上班,感覺任人擺布,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自然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