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魯
真誠地感謝老友吳然先生和昆明兒童文學研究會、晨光出版社邀請我來參加這個盛會。來昆明之前,我寫了一段賀信,祝賀昆明兒童文學研究會成立三十周年。但是紙短而情長,一紙賀信,難以表達我與云南兒童文學作家們,尤其是與吳然、喬傳藻、張昆華等幾位老朋友多年來給予我的溫暖友誼的感激之情。那么,我就在這里再談一點我對云南文學,尤其是兒童文學的印象。
三四十年前,生活在內(nèi)地的人要到云南的邊疆地區(qū)來一趟,可不是那么容易的。那時候好像也沒有“旅游”的風氣。像我這個年齡的一代人,對于云南的了解,大約都是拜一些文學作品和幾部電影所賜。所以我很早就有了這樣一個印象:云南的作家們,大都擅長描寫自己這片有著濃郁的西南邊疆的風情的鄉(xiāng)土生活。當然,也有一些很有影響的描寫云南風情的作品,是外地的作家寫的。我在中學時代讀到的一本描寫西南邊疆生活,印象很深的作品,是艾蕪的《南行記》。
后來我有幸跟隨在著名文學家、詩人、翻譯家徐遲先生身邊,做了他數(shù)年的助手,他給我講述了更多云南作家的故事。恩師徐遲是與云南緣分很深的作家,他對云南感情深厚,幾乎貫穿了他大半生。1957年,他出版了一本有名的詩集《美麗,神奇,豐富》,收錄的幾乎全部是獻給云南的詩篇。現(xiàn)在人們都喜歡用“美麗,神奇,豐富”這六個字來概括云南這片土地,徐遲先生功不可沒。這六個字概括和提煉得真是精準,又有著詩人的文采。徐老跟我講過,當年他作為《人民中國》特派記者,與另一位著名記者、也是作家和詩人的方紀先生結伴到云南采訪。有一次在一個偏遠的山林寨子里,參加了一個熱鬧的火把節(jié),便連夜趕到縣城,用拍電報的形式,向北京傳送了一篇短小而精粹的、描述火把節(jié)現(xiàn)場情景的散文《歡樂的火把節(jié)》,用徐遲、方紀兩個人的署名發(fā)表了。徐老說,這篇散文雖短,卻是他十分得意的一篇文章。他還跟我講過,那時候他聽納西古樂,那種悠長的憂傷的調(diào)子,他聽著聽著就難受得不了。他還寫過一篇長詩《望夫云》,寫得纏綿悱惻。他的靈感也是來自云南的一處著名的斷崖,過去是一些癡情的情人悲壯殉情的地方。到了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徐遲先生創(chuàng)作報告文學名篇《生命之樹常綠》,寫植物學家蔡希陶先生時,又一次與云南發(fā)生聯(lián)系。這篇作品里寫歡樂的潑水節(jié)的那一部分,很長時間里一直成為中學課本里的一篇有名的課文。這個時候我所知道的許多跟云南有關的作家及其作品,如李廣田、馮牧、白樺、公劉、李喬、劉綺、公浦、曉雪、黃鐵、饒介巴桑、彭荊風等等,大多都是從徐遲先生那里知道的。從這些作家筆下,我們看到和聽到了一個多側(cè)面、多聲部的、立體的云南,領略到了云南邊疆的美麗、神奇與豐富。
我想,這些前輩作家與云南的故事,以及他們筆下的云南故事和云南風情,不僅是我們云南的文學資源、精神資源的一部分,也可以成為我們出版資源的一部分。有一些東西是應該重新整理出來,讓今天的孩子們讀一讀的。像艾蕪筆下的邊疆故事,徐遲筆下的邊疆詩篇和散文,寫得多美麗,也非常勵志。我甚至還想到,要研究云南的文學,像“李廣田與云南”“馮牧與云南”“徐遲與云南”“汪曾祺與云南”“白樺與云南”,每個人與云南故事和他們筆下的作品,都可以是一本好有意思的書。我有一套《楚圖南全集》,這是我們云南的一位大學問家、大翻譯家。他翻譯的惠特曼的詩歌,我覺得最有惠特曼的味道。我有時候會抽出這部全集的某一卷讀一讀,那里面也寫到了很多云南的故事和歷史。
說得有點遠了,現(xiàn)在回到云南的兒童文學上。一直以來,云南的兒童文學作家們也給我留下了這樣幾點很深的印象,我簡單地談一下,包括我從這些印象出發(fā)而想到的一點建議。這些建議或許有助于年輕的作者們?nèi)绾蝸韨鞒性颇系膬和膶W“文脈”。
第一點印象:就我所交往了多年的幾位云南兒童文學作家,如吳然、喬傳藻、張昆華等幾位老師和老朋友,他們都非常善良、質(zhì)樸、真誠、安靜,無論是為人、為文,都真誠、嚴謹、專注,既不游戲人生,也不怠慢文學,安安靜靜、一點也不浮躁和喧鬧。這是一種十分可貴的品質(zhì),是一個作家對于自己選定的創(chuàng)作道路的一種忠懇和執(zhí)著的熱愛。這一點尤其值得我輩學習,也值得在座的各位年輕的作家們學習、繼承和發(fā)揚。兒童文學,從來就不僅僅是一個文學的問題,更是一個心靈的問題。好的兒童文學,有價值的兒童文學,一定是有賴于作家的某種道德完整,一定與作家的情懷、境界、格局和修養(yǎng)有關。文學最后的競爭,不是文學技巧和風格的競爭,而是作家的人格力量的競爭。云南兒童文學界的幾位老作家,為我們樹立了一種高尚的人格風范。我與幾位作家的友誼,有的已經(jīng)保持了二十多年,可以說是感同身受,深受其惠。這是云南兒童文學最好的精神傳統(tǒng)和“文脈”,年輕的一代應該保持這種文脈的有序傳承。
第二點印象是:云南的兒童文學作家,大多都是有自己的生活根基的現(xiàn)實主義作家。他們立足現(xiàn)實生活,有自己的生活根基,緊緊擁抱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傳統(tǒng),用自己的作品去展現(xiàn)云南邊疆多民族的生活故事。他們寫的都是生動、鮮活的現(xiàn)實故事。我發(fā)現(xiàn),老一代作家里,幾乎很少有人寫幻想類的作品。我想這是因為這片鄉(xiāng)土,給作家們說提供的地域文化風情,已經(jīng)足夠絢麗多彩,足夠豐富和神奇,只要你能夠真實、準確地描寫出來、表達出來、展現(xiàn)出來,就已足夠絢麗了,勝過很多僅僅依靠想象力寫出的東西。云南邊疆多民族生活這些得天獨厚的題材,生活在云南的作家不去抒寫,實在是太可惜了!我前年曾應中少社之邀,寫過一本圖畫書《小寶的潑水節(jié)》。我對潑水節(jié)的了解與感受,哪里會有云南的作家那么真切和細致。我只能靠查閱資料來寫。因此我想,生活在內(nèi)地的作家,包括我自己,一定很羨慕云南的作家們擁有的這片絢麗多彩的鄉(xiāng)土。我們即便是想寫云南,偶爾也會走馬觀花地看到一些風景和風情,但是多半也是浮光掠影,根本寫不地道的。寫云南生活,還是應該云南本土作家來寫是最合適的。因為這里的生活故事、地域文化、風俗習慣等各方面的細節(jié),已經(jīng)深入到你們的骨血里了,成為你們?nèi)粘I詈蜕锏囊恍┙M成部分。年輕一代的兒童文學作家如果放棄云南現(xiàn)實生活,舍近求遠,去寫一些幻想類的東西,或去寫內(nèi)地作家們都在寫的一些所謂“熱門題材”,當然也不是不可以,也未必不能寫出好的作品,但是如果對自己本土的這種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傳統(tǒng)視而不見,置若罔聞,未免太可惜了?,F(xiàn)實之樹常綠。這一點也是云南的兒童文學作家留給我的很深很好的印象。
第三點印象是:云南這片土地是一個多民族居住的地方,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傳奇故事。像獨龍族這樣的民族,是從刀耕火種和結繩記事的原始社會形態(tài),直接跨越到了社會主義社會,匯入了現(xiàn)代文明進程的少數(shù)民族之一,這些同樣是我們現(xiàn)實中的“中國故事”。挖掘、發(fā)現(xiàn)、講述多民族的邊寨生活故事,應該成為云南兒童文學作家很好的創(chuàng)作的內(nèi)容和方向,也應該成為云南兒童文學作家和作品的強項與特色。這么多的民族,一個都不應少。習近平總書記說過:“今天,在我國960多萬平方公里的大地上,13億多人民正上演著波瀾壯闊的活劇,國家蓬勃發(fā)展,家庭酸甜苦辣,百姓歡樂憂傷,構成了氣象萬千的生活景象,充滿著感人肺腑的故事,洋溢著激昂跳動的樂章,展現(xiàn)出色彩斑斕的畫面。”這其中當然也包括各個少數(shù)民族的生活。在這點上,老作家吳然先生創(chuàng)作《獨龍花開——我們的民族小學》,真是為我們樹立了一個典范。這本書寫得非常真實生動,卻不是短時間的急就章。他最早接觸獨龍族孩子的生活,已經(jīng)是在四十多年前了。經(jīng)過這么多年不斷的醞釀、采訪積累、深入生活、體驗生活,他才能完成這樣一本篇幅不大、卻扎扎實實和獨一無二的作品。不僅這部作品具有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典范意義,吳然作為一位老作家,這種肯付出四十年的牽掛與惦記,心心念念地去為一個民族,為這個民族的一代孩子寫出一本“心靈史”一樣的作品,這種腳踏實地的嚴謹?shù)膭?chuàng)作路子,同樣具有典范意義。
第四點印象:云南老一輩的兒童文學作家,因為創(chuàng)作路子正、創(chuàng)作態(tài)度嚴謹認真,所以他們在兒童文學語言上,都是十分講究的。吳然幾乎每一篇散文作品,都可以放進中小學語文課本里作為“范文”,所以他才能成為作品被選入小學課本里較多的幾位作家之一。喬傳藻老師的散文語言更是非常注重錘煉語句。他不愧是教大學寫作課的教授,自己在創(chuàng)作上同樣為人師表。兒童文學的作用,不僅是要用故事感動小讀者,用高尚的情懷影響小讀者的心智成長,還有幫助小孩子學習和欣賞優(yōu)美的文學語言、培養(yǎng)熱愛母語之心的責任。因此,兒童文學語言不能粗糙、粗鄙、粗劣,必須是優(yōu)美、規(guī)范、準確、純正的,兒童文學讀物,終歸也是孩子們成長的“教科書”。所以,老一輩作家扎實的語言錘煉功夫和優(yōu)美的文學語言傳統(tǒng),新一代作家對此也應該有所領悟和傳承。
最后要講的一點是:云南有著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學資源,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傳說故事、民歌、甚至是創(chuàng)世史詩,其中包含著豐富的民俗、民情和民族精神的元素,也有著現(xiàn)代的作家們無法想象的、絢麗多姿的幻想元素。這是一種大幻想、大智慧。對身在云南的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者,豐富的多民族民間文學題材,同樣也是一個創(chuàng)作資源和寶庫,需要我們?nèi)ネ诰?、發(fā)現(xiàn)和擦亮,去汲取其中的美麗元素和幻想智慧,去重述它們,讓它們煥發(fā)出新的絢麗光彩。這些難道不是優(yōu)美的中國故事嗎?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關鍵是怎樣去把它們重新擦亮,給它們注入新的生命,或者是汲取到它們最有價值的文學營養(yǎng),把多民族的神話、民歌、傳說故事和民間智慧,轉(zhuǎn)化成我們的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資源。我們從一些諾貝爾獎、安徒生獎、凱迪克獎等獲獎作品里,經(jīng)??梢钥吹?,世界上一些少數(shù)的原住民的故事,甚至是一些瀕臨消亡的民族生活故事和文化傳統(tǒng)故事。外國作家對這種題材的文學表達方式和書寫藝術,是值得我們借鑒的。
我去瑞典訪問的時候,瑞典國家文化委員會的一位女士跟我說:他們對來自兩個方面的申請會特別予以“優(yōu)先考慮”:一是關于兒童與青少年文學和文化權利的項目,一是關于國家各個地區(qū)整體文化發(fā)展,尤其是有利于這個島國的邊緣和落后地區(qū)的文化平衡發(fā)展權利的項目,目的就是讓居住最偏遠地區(qū)的、暫時還比較落后或者貧窮的地區(qū)的孩子,也能享受到同樣的文學藝術和科技文明成果,讓國家各個地區(qū)的孩子均衡發(fā)展,讓文化真正能夠多樣性、有效地、全覆蓋地惠及每個民族身上。我想,我們的兒童文學作家也應該有這樣的情懷和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