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勛
黑龍江省大慶市景園小學
葉圣陶先生曾經(jīng)說過:“語言的發(fā)生本身是為著要在人群中表白自我,或是鳴出內(nèi)心的感興……作文與說話本是統(tǒng)一目的,只是作用的工具不同而已。所以在說話的經(jīng)驗里可以得到作文的啟示?!弊鳛橐幻處熞獜纳钪袕男∨囵B(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為學生的“寫”打下堅實的基礎。
教師只有走進學生的生活,和小學生做朋友,觀察小學生在生活中的精彩鏡頭,有目的的訓練學生的口語作文,為學生的習作訓練“搭梯子”。
例如:學校給學生下發(fā)了又A4印的教科書收費通知單,要求家長簽字后,返回學校。教師利用這次機會設計了一堂口語訓練課。教師先把學生交上來的一張單子,從中間對折,然后放在講臺桌上。老師的要求學生將單子折好后,放在一起,不允許弄亂。
學生拿著單子來到講桌前,看到單子的樣子。他們也照著樣子去做。有的學生站在講臺前,左手拿著A4紙的下端,右手拿著A4紙的上邊中間,輕輕地將紙向上扶??墒?,無論學生怎樣做,向上扶,對折時,紙的中間都向上鼓起,對折不上。這個孩子很聰明,就用右手把紙的中間鼓起的地方向下壓一下,鋪平后,再對折,第一次失敗了。第二次孩子又用同樣的方法,結果又失敗了……第五次時,孩子不但鋪平了紙,而且用力向下壓了一下,這次終于成功了。孩子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有的學生來到講桌前,看到講桌上整齊平放的單子,轉身來到第一張桌子前,右手把單子平放在桌子上,左手壓住單子的下端,右手捏住單子的上端,輕輕地對折,最后用雙手把單子撫平,轉身把折好的單子放到講桌上,有的學生從書包中把單子拿出來,先把單子平放在桌面上,然后用雙手把單子對折好,再把單子放到講桌上……
教師觀察了孩子的這些動作,把三名有代表性的孩子叫到前,啟發(fā)引導孩子說自己折單子的過程。
站在講桌前的李美霖說:“我拿著單子想折起來,可是,紙的中間總是向上鼓,我想把它弄平了,就能折起來了?!崩蠋焼l(fā)道:“你是怎樣弄平的?”“開始時,我折了幾次,一折中間就鼓起來,心想,每次總是中間鼓起來,我就把中間弄平,可是,一對折,它又鼓起來了,我就再把它弄平。第三次,我不但把它弄平,而且向下按了按,這樣就折起來?!焙⒆勇约铀伎嫉卮鸬?。教師看了看孩子的兩只手,啟發(fā)性地問道:“你的兩只手又是怎樣做的呢?”孩子看了看老師,又看了看自己的手,一邊比劃著,一邊說:“我就是這樣做的呀?”“那么,你能給老師講一講嗎?”老師趁熱打鐵地問道。孩子想了想,舉起右手說:“我這只手拿著紙的下邊。”又舉起在左手說:“我這只手拿著紙的上邊,就這樣一對折就行了。”
再如:北方進入冬季之后,學生要穿羽絨服。桌膛里邊既放棉衣,又要放書包,一是不整齊,二是裝不下。教師面對這樣的情況,就在班級后面做了一排柜子,讓孩子把自己的衣服疊工整之后放到柜子里面。
孩子們把衣服放到柜子里面的情形,那就是五花八門了。有的孩子直接把衣服往柜子里一塞就完事了,有的孩子把衣服疊的工工整整的放到柜子里面……教師為了讓孩子養(yǎng)成講究衛(wèi)生的好習慣。教師讓孩子把衣服疊得工整后再放進柜子里。教師讓會疊衣服學生來教不會疊衣服的學生。學生一邊用手示范著去疊衣服,一邊用語言來描述自己是怎樣疊衣服的。學生和學生之間互相教疊衣服的過程,既鍛煉了學生動手能力,自理能力,同時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那么學生在教的過程當中,不就是口語作文的訓練嗎?
孩子用比較簡練的語言,描述了自己對折或者疊衣服的過程,看似是簡單而平常的事情,但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科學的設計,并且對學生進行說的訓練,不但讓學生溫故了事情的經(jīng)過,而且用語言把事情的經(jīng)過進行了描述,這是教師結合生活實際對學生進行口語作文訓練。
小學生的天性是好動,喜歡在同學們面前展示自己。教師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利用學生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開發(fā)學生的智力。
剛入學一年級的學生不會跳大繩。教師利用大課間的時間,訓練學生跳大繩。剛開始時,教師讓學生站在原地跳,教師和另一名學生搖大繩。教師一邊搖大繩,一邊指導學生怎樣跳。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跳大繩的孩子越來越多。教師抓住此機會,又訓練學生跑著跳大繩(教師和一名學生把大繩搖起來,讓一名學生從邊上進來跳大繩)。此種跳大繩的方法很普遍,但是對一年級的孩子很難。開始時,有二名學生會跳,慢慢的就有三名四名學生會跳了。孩子跳得很開心。每到課間,學生就拉著老師跳大繩。
教師趁著學生玩性正濃時,訓練學生口語作文,但是訓練學生口語作文的方法不同了。教師讓會跳繩學生,教不會跳繩的學生。學生教學生的過程,不就是口語訓練的過程嗎?
教師抓住孩子的天性——玩,和樂于當小老師的特點,遷移學生的興趣之時,訓練學生口語作文,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種口語作文訓練符合學生認知特點和孩子心理的特點。教師抓住了生活中小事,啟發(fā)引導,讓學生用語言來描述生活中的事情,既訓練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又間接地訓練了學生的寫作能力。訓練的過程中,循序漸進地培養(yǎng)了學生寫作興趣,為學生的寫鋪平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