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哲(寧夏社會科學院,寧夏 銀川 750021)
自《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九把刀,2011)開始,青春校園電影異軍突起,票房大賣,成為銀幕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雖然這些電影塑造了各色各樣的大學生形象,但卻有著共同的風格特征——“小清新”。基于高校生活投射出人生最美年華的影像符號,有學者認為當下的青春校園電影賦予大學生形象以“小清新”風格,這展現了自然純真的青春之美,具有唯美主義的美學傾向。(1)杜沛《近期臺灣青春片的主題與類型研究》、曾佳《價值怪圈:內地青春電影審視》、李靜姝《當代國產青春電影的影像審美》、王垚《作為一種電影實踐的小清新》、祝媛《小清新電影的分類及特征分析》均提及當下的青春電影小清新的風格及其所具有的唯美傾向。然而這些大學生形象的唯美主義表征是贏取消費者注意力的商品包裝,是商業(yè)邏輯的產物,即電影塑造出的“小清新”與市場、資本是相伴相生的關系。從本質上來看,這與王爾德的唯美主義恰恰相背,王爾德以純美與純愛作為資本丑惡的批判武器,“小清新”式的大學生銀幕形象應是唯美主義的悖反之物。故此,有必要重新審視和探討當下校園電影中的“小清新”風格,從而反思當代電影中大學生形象的建構美學。
悄然間,“小清新”興起于青年群體之中,成為當下青年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2)劉黎黎《“小清新”風格的亞文化解讀》、王文捷《青年亞文化:作為80后和90后“文學生活”的延伸——從“小清新”與“殺馬特”亞文化談起》等將當下的“小清新”風格歸納為青年群體的一種亞文化,是文化抵抗的方式。筆者看來,“小清新”是青年亞文化的一部分,但卻并不是青年抵抗的文化表征,恰恰相反這一文化是資本崇拜基礎上的逃避。巖井俊二的電影、陳綺貞的音樂、安妮寶貝的愛情故事、白襯衣、長裙、帆布鞋、lomo相機等物品成為人們口中所說的“小清新”。究竟何為“小清新”,作為網絡新語言,暫時并沒有明確的概念界定,因此需要從其發(fā)展譜系對“小清新”進行詞義辨析,同時要結合其物化的能指來探析“小清新”在各個領域的流行和影響。
目前很難對“小清新”的問世進行溯源,也很難對該概念的首提者進行考證。(3)“小清新”的相關研究論文:劉黎黎《“小清新”風格的亞文化解讀》、王文捷《青年亞文化:作為80后和90后“文學生活”的延伸——從“小清新”與“殺馬特”亞文化談起》、王垚《作為一種電影實踐的小清新》、行超《逃兵主義的現實困境——小清新文化分析》等均將“小清新”的緣起追溯到獨立音樂的曲風特征,很難再做進一步的考證,需要指出的是這些論文中有將“小清新”追溯到英國獨立音樂,也有學者認為是中國臺灣陳綺貞等人的音樂,也有學者模糊處理為歐美獨立音樂。據筆者考證獨立音樂可追溯到英國,進而發(fā)展到日本、中國臺灣,由此來看,“小清新”基本可追溯到英國獨立音樂的曲風。比較明確的是,“小清新”最早指向歐美、日本、中國臺灣的獨立音樂曲風,其曲風特征是清爽優(yōu)美、淡淡憂傷。由此來看,“小清新”最初的基本內涵大體指清新自然、唯美純真中帶著些許憂郁元素的風格。
之后,陳綺貞及其音樂產業(yè)實踐對“小清新”風格由音樂迅速擴展到其他文藝領域具有重要意義。2005年陳綺貞及其音樂作品橫空出世,被印刻上“小清新”音樂風格代言人的她促成了該概念的走紅。陳綺貞的音樂粉絲在追捧其音樂典型的“小清新”特點之余,也熱衷陳綺貞側逆光的MV風格及其清爽自然的外在造型和簡單樸素的生活態(tài)度。于是,作為音樂風格的“小清新”逐漸被視覺化和物化。同時,借助于互聯網的傳播平臺,“小清新”的物化符號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追捧,其所標志的范圍也從音樂擴大到文學、電影、服飾,進而成為一個群體的生活態(tài)度和文化風格。值得注意的是,“小清新”的迅速發(fā)展與網絡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互聯網時代,碎片化、多元化的文化群體都在尋覓著屬于自己風格的文化部落,“小清新”以其簡單、純真的風格特征吸引了一批為生活所累的年輕人。伴隨著網絡文化的發(fā)展,“小清新”也逐漸演變出“森系”“ins風”等多種風格,這正是碎片、片面的后現代文化的具體表現。
作為青年群體的生活態(tài)度和審美旨趣,“小清新”風格借助物體來表達具體的內涵?!靶∏逍隆钡哪苤甘且粋€個具象的物化符號,大致包括不帶logo的衣飾(棉質為主)、森女妝扮(原始自然的、北歐風格的服飾)、巖井俊二的影片、隨時自拍的lomo相機等。綜合“小清新”的發(fā)展以及其能指來看,“小清新”所指向的文化意義是自然唯美、安靜淡雅、脫俗如出水芙蓉但又有著淡淡的憂傷,雖然陽光卻并不明媚。其“小”是相對于大眾文化而言的,突出這些群體的特立獨行??梢哉f,“小清新”是由一個個具體的商品組成的風格、審美概念。
由“小清新”詞語譜系和商品化的能指,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其物化的本質?!靶∏逍隆彼硎镜氖巧畹奈乃嚮⑺囆g化,仿佛都市污濁生活中“出淤泥而不染”的那朵蓮花,它的美學旨趣看似承接自浪漫主義與唯美主義的自然純真,似乎獨立于當下的消費文化之外。其實不然,“小清新”所追求的生活自然之美與消費主義緊密相扣,是可復制的商業(yè)美學,甚至是一系列商品的販賣標簽。對標簽商品的追求,更多的是資本崇拜,并非表面上所追求的干凈純真之精神世界。從這個角度來看,小清新文化所追求的獨立于物欲社會的純真自然不過是另一種平靜和緩的商品“狂歡”。
質言之,“小清新”是商品的,那么融入電影的“小清新”則成為電影商業(yè)美學的一部分。雖然“小清新們選擇在都市的水泥森林中做一個精神的流浪者,他們標榜自由、崇尚自然,卻又逃不出現實的枷鎖,不得不屈從于現實生活的種種生存法則,最后只能在具有相似‘逃兵’主義藝術氣質的文藝作品中尋找一條共鳴與釋放的途徑?!盵1]17以“小清新”來建構大學生形象,是以“小”來解構大學生之“大”,使大學生形象缺乏知識和精神的支撐,成為徒有精致外形的商品。
結合目前我國的校園電影和青春電影來看,側逆光的光影手法、簡單的衣飾以及“小鮮肉”的身體之美是電影建構大學生“小清新”形象的三大手段。
首先,從巖井俊二青春片經常運用的光影手法——逆光拍攝就一直受唯美青春的偏愛。逆光鏡頭中的主人公籠罩上一層光暈,突出人物的輪廓,增加畫面的空間感,豐富光影的變。逆光自帶的美顏效果能夠將形象朦朧化處理,能夠使畫面充滿透徹純凈的美,體現出對美的極致追求,這也是它被青春電影所偏愛的重要原因。這一手法多在表現愛情場景時使用,當橘色的光線透過主人公身體形成豐富的線條與光暈時,朦朧又不失真實的光線搭配喻示童話般的愛情,明亮的光也成為剎那情動的象征。例如,《最萌身高差》(馬侃,2016)中張瀟在圖書館遇見夏汐泠時運用逆光鏡頭,增加了女主人公的美,同時也是對一見傾心的暗示;《既然青春留不住》(田蒙,2015)中王勁輝抱著吉他在禮堂舞臺上唱歌時,陽光灑在他身上,這是緩緩走來的周蕙眼中的畫面,是周蕙的傾心時刻,陽光、音樂將王勁輝的形象建構成童話中的王子;《同桌的你》(郭帆,2014)里逆光中林一、周小梔兩人相擁,增加了影片的美,也增加這段情感的幸福度;《微微一笑很傾城》中肖奈載著貝微微穿過學校林蔭道時,陽光透過枝丫灑在主人公的身上,增加了畫面的純凈度,也為二人的第一次約會營造出單純的幸福。在側逆光的基礎上,影片選擇純白和嫩綠作為主要色調。逆光拍攝時,淡橘色的陽光穿過青蔥綠葉,顯現出充滿生機的青春之美,在意義上則是以郁郁蔥蔥的顏色象征大學生的芳華時光。
其次,大學生形象的著裝與用品也成為塑造銀幕“小清新”風格的重要元素,其中以“T恤牛仔+帆布鞋”為最典型的衣著構造。像《致青春:原來你還在這里》(周拓如,2016)中蘇韻錦、莫郁華的棉襯衫、牛仔褲和小白鞋,還有不斷在影片中出現的lomo相機;《既然青春留不住》(田蒙,2015)、《同桌的你》(郭帆,2014)等也有l(wèi)omo相機拍照的鏡頭,這些都是“小清新”的具象符號。
值得注意的是,關于服飾的符號存在一個有趣的現象,即皮鞋與帆布鞋的對立。比如,回憶中的學生著裝一般是T恤、格子衫、棉布裙、牛仔褲和“小白鞋”(包括白色帆布鞋與運動鞋),而現在時的人物形象則是西裝革履;電影中的主人公基本上是帆布鞋,而與之對立的配角尤其是女生則是高跟皮鞋的裝扮,以此突出大學生應有的清新自然之美。由此來看,西裝革履代表了成人的世界,當大學生的身體套進那一套衣服,就要開始受到社會和都市的規(guī)矩與約束,所以在校園懷舊中觀眾回憶那些沒有穿著高跟鞋和皮鞋的日子,想念舒適的棉質襯衣和隨意的長裙牛仔褲,以此抵抗西裝革履代表的正式、拘謹而疲憊的生活。
最后,作為學生形象的本體,演繹這些形象的明星以其身體之美進一步完善了影片的形式,產生強有力的票房號召效果。因此,建立在商業(yè)邏輯基礎上的身體美也是偽唯美主義的表現之一。
當下火起來的“小鮮肉”是“高顏值”詮釋者。“小鮮肉”一詞是網絡語境中形成的詞語。根據網絡釋義,“小鮮肉”指代年輕、帥氣的男性。如電影《致青春:原來你還在這里》(周拓如,2016)中的吳亦凡、《睡在我上鋪的兄弟》(張琦,2016)中的陳曉、《梔子花開》(何炅,2015)中的李易峰和蔣勁夫、《左耳》(蘇有朋,2015)中的楊洋、《既然青春留不住》(田蒙,2015)中的張翰等都是觀眾所熟知的小鮮肉。影片中的女主角則是觀眾們所認可的“女神”,《致青春:原來你還在這里》(周拓如,2016)的劉亦菲、《既然青春留不住》(田蒙,2015)的陳喬恩、《同桌的你》(郭帆,2014)的周冬雨、《匆匆那年》(張一白,2014)的倪妮……根據邁克·費瑟斯通的理論來看,影片的上映和火爆“使這些時尚的身體形象廣為流傳”[2]324,而這些“時尚的身體形象”也使這些電影獲得更多的觀眾。
可以說,消費社會里身體也被商品化了。在這些電影中,美麗的容顏、完美的身材是消費的重要符號,演員的自身條件再加上畫面的技術處理,影片中由他們所飾演的學生擁有了完美的形象,這正是消費的時代所需要的“外衣”?!拔覀兊臅r代是一個癡迷于青春、健康和肉體之美的時代。電視、電影、占主導地位的可視媒體堅持不懈地昭告人們,優(yōu)雅自然的身體和魅力四射的面龐上露出的帶酒窩的微笑是開啟幸福,甚至是開啟幸福實質的鑰匙。”[2]321對外形美的過度要求是影片流于形式美的證明,也是票房要求下的偽唯美主義。需要承認當下明星對票房的號召力,“在票房不斷創(chuàng)新高的國內電影市場,‘看電影’正逐漸演變成‘看明星’”[3]56,以至于劇情上的“爛片”總能因“顏值”收獲高票房。在這個“看臉”的時代,電影中“小清新”的學生形象不斷滿足觀眾力比多的窺視欲望,從而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的票房神話。從其弊端來看,影片的不真實性也與日俱增,以至于網友們紛紛戲稱,“長得好看的人才有青春”[4]。這正是過度追求形式美,忽略形象內涵后使觀眾與形象之間產生了隔膜。
大學生銀幕形象的“小清新”化,折射出建構當下大學生形象時的唯美訴求。高顏值明星的青春身體在不斷進步的影像技術協(xié)助下,在銀幕畫框中涂鴉著精致的美,視覺上的賞心悅目能夠滿足觀眾力比多的窺視欲望,也在一定程度上勾起觀眾校園記憶中的美好,最終產生一定的經濟效益。這份精致又虛幻的“白日夢”使青春校園電影、大學生形象顯現出唯美主義的傾向,如王爾德對美與純愛的描述與追求。事實卻恰恰相反,王爾德追求的美是建立在對資本的批判之上,而“小清新”式的大學生銀幕形象卻源自對商業(yè)的訴求,實質是資本操作的游戲和商品。
被賦予“小清新”風格的大學生銀幕形象是吸引觀眾的商業(yè)手段,其生成的根本在于市場邏輯和資本游戲規(guī)則。因此“小清新”不是唯美主義而是其悖反之物。具體來說,主要表現在將自然純美當作商品兜售,以“小”解構大學生之“大”。
“為藝術而藝術”是王爾德美學思想的核心。正如其所提出的,“藝術除表現自身之外,不表現任何東西……一切壞的藝術都是返歸生活和自然造成的”[5]142-143。唯美是以藝術美反對市儈與庸俗的物質生活,就像莎樂美以生命追求美與純愛是對物質社會的尖銳批判,純藝術并不是切斷社會聯系的形式美,而是資本社會的批判物。簡單來說,“從莫里斯到王爾德,都用美作為政治武器,以反對自鳴得意的寫實主義的維多利亞資產階級社會,并且突出它的否定力量,作為對商業(yè)與金錢的排斥和在丑陋的工業(yè)社會的中心所產生的對個人與社會變革的渴望”[6]137。
當下大學生形象建構的唯美追求源自商業(yè)生產的需求,消費大眾對美的日常生活化需求反作用于商品生產,尤其是在“粉絲經濟”的語境中,觀眾的要求必須被實踐才能為生產者帶來他們所需要的經濟利益。唯美的形象不是資本的批判者而是擁立者,只能是徒有其表的偽唯美主義。而看似矛盾、吊詭的內容卻被商業(yè)文化合理地容納,正如詹姆遜所說:“在文化領域中后現代性的典型特征就是伴隨著形象生產,吸收所有高雅或低俗的藝術形式,拋棄一切外在于商業(yè)文化的東西。在今天,形象就是商品?!盵6]137唯美主義批判、反思的對象轉換為其存在的基礎,它的批判意義被消解,徒留形式上的美,可以說,作為商品的大學生形象是“小清新”的“偽唯美主義”。
將大學生形象冠之以“小清新”看似是以藝術的美為現實中焦慮的大學生與疲憊的都市青年搭建精神的“桃花源”,事實上“小清新”以拜物的“無欲無求”這一悖論消解了青春的奮斗與夢想,是以形式美對大學生形象內涵的解構。正如《致青春:原來你還在這里》(周拓如,2016)的蘇韻錦只想平安健康地活著,這樣的生活態(tài)度正是現實中“小清新”一族所標榜的,他們以在物欲橫流的都市中安靜生活、簡單的生活小情調的無欲求為借口逃避奮斗著的、熱血沸騰的青春。與之悖論的是,他們又不斷追逐著奢侈品和特定的品質生活,是拜物的表現,帶有不勞而獲的意味。當下很多80后、90后對生活和生命具有這樣的態(tài)度,看似是老莊、禪宗的淡泊安然,但對于未有太多閱歷的青年人來說并不是大徹大悟后的淡泊,只是將頭埋進沙子中的鴕鳥心態(tài)而已。他們并不是沒有欲望,正如《致青春·原來你還在這里》(周拓如,2016)中的沈居安,當在校園里他聽到蘇韻錦的生活態(tài)度時,他是認可的,但進入社會白手奮斗的困難讓他選擇了與富家女章粵的婚姻,金錢與權力勝過了愛情。清風霽月男孩“消失”的同時,也是大學生身上知識精英與民族責任等內涵被消解的過程。為此,身處都市壓力中的青年也將影片中曾經的學生形象當作療傷的良藥,觀看影片成為都市青年忙碌之余的“造夢空間”。但“小清新”背后的文化內涵消磨了經受高等教育的學生該有的精英模樣,而是被商品文化和偽唯美強硬地拼貼在一起,消弭內在文化意義,只留空洞的表面美。
一言以蔽之,“小清新”式的大學生形象是當下銀幕上唯美精致的商品。它生成于資本邏輯之中,是唯美主義的悖反之物。同時,“小清新”風格賦予大學生銀幕形象消極的、逃避的文化意蘊,以之解構了大學生作為精英學子的“大”責任與“大”理想。銀幕上的“大學生”形象是當下大學生的影像縮影,“小清新”同樣是很多大學生的生活態(tài)度和審美風格。作為一種美學風格,“小清新”是現代文化、美學多元化的一部分,無可詬病。但作為當代大學生的生活態(tài)度,卻有其可圈點之處,有必要去糟粕取精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