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仁承
一道美味佳肴一直有點小爭議,上海人說是上海名菜,香港人說是香港名菜,澳門人說是澳門名菜,廣東人說是廣東名菜,它就是煙鯧魚,也叫“煙熏鯧魚”。
記得第一次品嘗煙鯧魚是在上海南京西路陜西北路轉(zhuǎn)角上平安電影院隔壁的珠江大飯店。端上桌時,一陣濃郁的煙香味夾雜著魚香味撲鼻而來。那鯧魚個頭很大,肉質(zhì)肥厚,上下有斜切過的深深紋印,外表呈棕紅色。挑起一塊品嘗,有一種特別的口感,既不同于清蒸,也不同于油煎,它肉質(zhì)肥美,鮮嫩噴香,再蘸以白色的色拉醬汁,咸甜交織,一份十足的享用。好味留下念想,之后又接連去過幾次,一次次加深著色香味形俱全的印象。雖然這已是將近30 年之前的往事,卻一直舌尖留香,沒齒難忘。
令人遺憾的是,隨著上海城市改造,早已不見了平安電影院,也不見了珠江大飯店,那盤香味和口感特別的煙鯧魚也不見了蹤影。后來聽說上海的“新雅粵菜館”也出品一款煙鯧魚,但一直沒機會去試味。
直到去香港生活,才在百年老店“太平館”
再次與煙鯧魚重逢。據(jù)說這是中國第一家西餐館,創(chuàng)建于1860 年的廣州,正是清朝咸豐年間,后來又去香港設店,且不止一家。“太平館”的三大招牌美食分別是燒乳鴿、瑞士雞翼以及煙鯧魚,慕名而去的吃客自然不少。那煙鯧魚不似上海的,不是整條的,而是斜切成一厚片一厚片,足有手掌般大,可以想見整條鯧魚該有2.5~3 千克重。
上桌之前已用多種料煙熏至香氣滿溢,魚肉厚實卻細膩,甚為甘美,再配上秘制的瑞士鹵汁,那可真是錦上添花了,不僅中老年人中意,連年輕人也能接受這種換了味兒的魚肴。
近日,聽聞澳門有家“興利美食”,已有30多年,開在鏡湖馬路57 號地下,其貌不揚卻菜式眾多,賓客滿座,尤其是懷舊菜式,林林總總。
招牌菜中就有一道“古法煙鯧魚”。上桌時,那魚也是厚切成一長條一長條的,但仍拼成魚形,有頭有尾,真是好大一條。撲面而來的是一陣煙熏香氣,棕紅色的肉體逗人食欲,嘗一口更是甘甜香美,色香味形,俱為上乘。這盤魚須提早一天預訂,皆因魚要用醬汁腌足24 小時,風干之后再用紅茶葉煙熏45 分鐘,食用時配上色拉醬,用一眾港澳人士的說法:“好吃到飛起”。
各地的煙鯧魚雖然樣式略有不同,做法卻大同小異。首先是鯧魚必須夠大,至少1 千克以上,大的可達3 千克左右。加工時,鯧魚必須刮凈魚鱗,去凈內(nèi)臟和鰓,清洗干凈。為了醬汁入味,魚身或深切條紋,或切成魚條。腌制時間少則五六小時,多則一天一夜。煙熏是必須的,但也有所不同,有的用木料,大多用紅茶,取料方便,也實用,效果較好。
煙鯧魚究竟是哪里的名菜?說上海名菜好像不甚妥當,因為出品者前有珠江大飯店,后有新雅粵菜館,似乎都離不開珠江流域,應屬廣東名菜。
只不過,這些店家開設在上海,于是被冠以“上海名菜”。至于香港和澳門似乎也是從廣東傳過去的,由此,將煙鯧魚列入廣東名菜的菜譜,可算順理成章。
然而,事情并沒有就此了斷。
近日發(fā)現(xiàn),煙鯧魚這種菜式不止中國有,還有印式煙鯧魚、泰式煙鯧魚、歐式煙鯧魚等,煙鯧魚甚至成為西式大菜中的一道主菜,于是又覺著煙鯧魚恐怕還不是咱中國人的獨創(chuàng)。
皆因鯧魚是遍布世界范圍的一大魚種,是熱帶、亞熱帶地區(qū)食用和觀賞兼?zhèn)涞拇笮蜔釒~類。鯧魚種類很多,其中銀鯧主要分布在中國沿海、日本海以及東南亞海域,而金鯧則棲息在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還有很多品類分布在世界各地。
鯧魚不僅肉厚、刺少、味佳,而且營養(yǎng)價值頗高,尤其富含n-3 不飽和脂肪酸,這可是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一種重要物質(zhì)。
世界各地人民“英雄所見略同”,都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了鯧魚這一魚種,并且在嘗試各種烹飪方式時,發(fā)明了“煙熏”這個金點子,由此形成了煙鯧魚這一特別的菜式,使得美味更美,可謂殊途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