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邊人說“正月雪里梅,二月桃花鯔,三月鯧魚熬蒜心,四月鰳魚勿刨鱗”。的確,海邊人誰不知“三鯧四鰳”,農(nóng)歷三月鯧魚的味道最是鮮美,到了四月,則是吃鰳魚的好時候。
寧波人平素蠻實際的,但是寫起鯧魚,一個個都是深情款款?!秾幉ㄖ尽防镉涊d的鯧魚:“身扁而銳,狀如鏘刀,身有兩斜角,尾如燕尾,細鱗如粟,骨軟肉白,甘美,春晚最肥?!毕啾戎拢龂颥撛凇杜R海水土異物志》中寫得太簡單了:“鏡魚,如鏡形,體薄少肉。”古代臺州人把鯧魚稱為鏡魚。其實,鯧魚豈止體薄少肉,它口小牙細。臺州人形容一個人嘴小漂亮,就說是“鯧魚嘴”。在老輩人眼里,男人闊嘴巴女人鯧魚嘴,謂之好相。
明代屠本畯在《閩中海錯疏》中寫道:“魚以鯧名,以其性善淫,好與群魚為牡,故味美,有似乎娼,制字從昌?!崩顣r珍《本草綱目》也道:“魚游于水,群魚隨之,食其涎沫,有類于娼,故名?!闭f鯧魚風流成性,故名為鯧。有些地方認為鯧魚下流,結(jié)婚宴席,上黃魚、上白蝦、上河鰻,就是不上鯧魚。其實,這是冤假錯案,鯧魚的作風還是很正派的。李時珍說鯧魚游動時,口中會流出唾沬,引得小魚小蝦追逐而行,舉止輕浮如娼妓,這是因為鯧魚在排卵,鯧魚籽產(chǎn)出體外后像珍珠般一串串的,引來魚兒吞食。一條貞節(jié)烈魚,就這樣生生被人誹謗了幾千年,鯧魚真是比竇娥還冤哪。
農(nóng)歷三月的鯧魚是我的心頭之愛,新鮮的鯧魚扁平闊大,白色的腹部如絲綢肚兜,滑溜溜,光閃閃,難怪被稱為銀鯧。犬子不愛吃魚,嫌刺多,唯鯧魚例外,因其肉質(zhì)細嫩、肥腴而刺少。新鮮的鯧魚,紅燒、清蒸都好吃。有一年朋友送我一大袋剛撈上來的海鮮,有魚蝦蟹等,新鮮得還帶著大海的氣息,其中一條大鯧魚,足有蒲扇那么大,讓我犯了愁——那么大一條鯧魚,一家三口如何消受?魚大肉厚,不知如何才能燒入味,按我通常做法,便是在魚肉上先開幾條“井”狀的縫隙。一個朋友,主中饋慣了,隨手拿過我手中的鯧魚往砧板上一放,橫削直劈,明刀連著暗刀。未燒好之前還未見他刀法之妙,待鯧魚端上桌來,但見鯧魚肉身呈菠蘿紋狀,味道已入其中。我叫了幾個要好的朋友,把這條大鯧魚消滅。一并消滅的,還有好幾瓶黃酒。
有人說,鯧魚越大,味道越美,我倒是覺得,鯧魚以中等個頭最佳,魚大了肉質(zhì)也粗了,我喜歡吃小一些的魚,小帶魚啊,小黃魚啊,圖的是個鮮嫩。任何生物都是幼小者鮮,像雛鴿、童子雞、乳豬之類。不過,也許是我燒得不得要領(lǐng)。
像鯧魚之類的海鮮一定要趁熱吃,冷了的話鮮味“跑”掉,腥味出來了。李漁在《閑情偶寄》中說過:“魚之至味在鮮,而鮮之至味又在初熟離釜之片刻。”說得極是。
本地人燒鯧魚喜歡跟年糕連在一起,燒好后,鯧魚肉嫩滑爽口,海鮮滲透到原本淡而無味的年糕里,年糕也吸收了魚的精華,吃起來別有風味。海邊小飯館燒的蒜苗鯧魚和鯧魚年糕簡直就是神來之筆,是那種家常的燒法,也沒見放什么佐料,但就是比大飯店燒得好吃。美食真的在民間啊。
鯧魚除了清蒸紅燒外,還可糟制,清代的蒲松齡在《日用俗字·鱗介章》記道:
“街上蟶干包大簍,海中鯧魚下甜糟?!毕雭?,糟鯧魚的味道也是不賴的。鯧魚亦可煮粥,《嶺表錄異》說鯧魚“肉甚厚,肉白如凝脂,止有一脊骨。治以姜蔥,粳米,其骨自軟”。不知鯧魚粥跟魚龍粥味道是否有的一拼。
我喜歡吃魚籽,但有人說,鯧魚籽不能吃,《本草拾遺》就言之鑿鑿稱:“腹中子有毒,令人下痢。”我不信,嘗了一口,鯧魚籽和黃魚籽一樣,鮮糯細嫩而滑脆。幾個朋友,三下五除二,吃完鯧魚籽,照樣神色自若,談笑自如,未見有人“下痢”。古話就像男人的情話,有時是信不得的。